你知道甘肃天水吗?
原创

你知道甘肃天水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天水。来源于天河注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故乡。天水之名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传说汉武帝时期甘肃成纪大旱。名不聊生、饿殍遍野。忽一夜。从天河往成纪注入救命之水。挽救了全城百姓。汉武帝大喜。为成纪赐名天水。寓意为天河注水。

天水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故乡。相传伏羲诞生于成纪。如今的甘肃天水麦积区三阳川地区。在卦台山上观看渭河之水流向。在两座山之间形成一道S弯。然后依照地形创建八卦双鱼图。开启了易学的先河。故而。天水也被称之为易学之都。迄今为止。天水有全世界最大的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庙宇——伏羲庙。每年的6月22日左右也有全世界华人公祭伏羲大典的仪式。盛况非凡。

天水最负盛名的小吃当属呱呱。呱呱是用荞麦面制作凉粉时与锅底形成的一层烧糊的干伽。当地方言称之为呱呱。佐料配上盐、醋、蒜汁、芝麻酱、油泼辣子。味道酸辣。天水人每天早上都要吃一碗呱呱。无论严寒酷暑。这是天水人永远也不能舍弃的一道美食。

麦积山石窟。是天水最具盛名的景区。天水唯一一家5A级景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被誉为东方雕塑博物馆。目前来说。麦积山石窟的古迹保存应该也是四大石窟中最完整的。因为地形相对封闭。知名度也不及其他三个。所以在经历的多次劫难中都有幸逃脱了破坏、掠夺。麦积山石窟距离天水市中心约30公里。距离麦积区城区10多公里。有专门的游览路线。非常好走。从天水火车站、天水市中心公交枢纽站均有发往麦积山石窟的公交车。

距离麦积山不远就是街亭古镇。历史上的马谡大意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发生在这里。街亭古镇还有一座活火山。街亭温泉常年开放。具有美容养颜、强身健体、滋养皮肤的功效。

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人口第一大城市。但是天水市在全国只能算得上五线城市。城市整体现代化建设程度一般。具有两区五县: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张家川县、秦安县、武山县、甘谷县。东西纵长约200公里。地形主要以两山夹一河。南山、北山夹渭河。气候来说。天水应该是甘肃省气候最好的城市。陇南的气候也不错。但是陇南已经属于亚热带季风区。夏天偏热。而天水的夏天比较凉爽。天水主要位于秦岭山脉余脉。处于南北方之中。年降水量在600mm左右。相对比较湿润。年降水比较丰富。

天水也是著名的水果之乡。花牛苹果、下曲葡萄、花兰埠的西瓜、秦安的水蜜桃、东岔的杏、罗峪沟的打樱桃;蔬菜主要有武山县的韭菜、中滩现代农业基地产的各种蔬菜、甘谷的辣椒;特产有元龙的花椒、东岔的核桃。

甘肃天水是我的家乡。我的父母、亲人都在天水。这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民风淳朴。很多人看不起甘肃、看不起天水。但是天水人用自己的方式在继续往前走着。作为天水人。我们知道天水的落后和不足。我们也知道天水的优点和潜力。我们依旧会为了家乡继续努力。把家乡打造的更好、更美。

其他观点:



如果需要在甘肃定居。天水是个不错的选择!

其他观点:

  一、天水建置   有史载以来。天水境内曾多处建立过城池。作为秦人的故乡和发祥地。远在公元前1100年前。秦人祖先就在今日的天水地域建立了自己早期都城——西垂邑。从西垂、秦亭到西犬丘。秦在天水建都时间长约400余年。只是在公元前726年。随着秦的东向发展。都城迁徙陇山以东的关中地区。据考证。西垂邑和后来的西犬丘同属一地。也即汉代西县城址。在今秦州区西南一带;秦亭是周王室策封养马有功的秦人先祖非子的封地。在今张家川县城南。   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十年)秦人攻灭圭阝戎。冀戎两大戎族部落。因族名设圭阝县、冀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县级行政设置。秦始皇时。在今陕西渭南设下圭阝县。原圭阝县改称上圭阝。以示区别。   汉承秦制。实行郡县二级制。公元前114年(汉武帝文鼎三年)。分陇西郡新设天水郡。从此有“天水”之名。该名源于阴阳五行“天一生水”的说法。上圭阝仍属陇西郡。西汉末年。成纪人(今天水)隗嚣等起兵反抗王莽。割据天水、陇西等郡。在上圭阝、冀县两地建都。“名震西州”。城区北山至今称“皇城”。杜甫有诗曰“秦州城北寺。传是隗嚣宫”。   74年(东汉永平十七年)。天水郡改称汉阳郡。原属陇西的上圭阝划归汉阳。汉阳郡辖13县。郡所辖县基本上都在西汉水之北(水北为阳)。故取名汉阳。188年(西汉中平五年)郡县制演变成州郡县三级制。汉阳属凉州。 220年(三国魏黄初元年)始设秦州。汉阳郡属秦州。因州境曾有“秦邑”并是秦人的发祥地而名。从此有“秦州”称谓。魏明帝时汉阳郡恢复原名。改称天水郡。据《元和郡县图志》。唐代的秦州城依然有诸葛军垒、司马懿垒、姜维垒等三国遗迹。民国初年。曾在城区东郊出土《曹真残碑》。   269年(西晋泰始五年)。再置秦州。辖7郡24县。今天水市辖区大部分地域属天水郡。282年(太康三年)。秦州并入雍州。286年三置秦州。秦州州治、天水郡治由此同时设于上圭阝。从此上圭阝由军事重镇一跃成为陇东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意义非凡。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原动荡。天下大乱。上圭阝因民多物阜。成为各路军阀争夺的首选目标。先后被前赵、前秦、前凉、后秦、西秦、夏等割据政权占据。并多次迁民毁城。北魏拥有秦州之后的100年间。社会基本稳定。据郦道元《水经注》载州城上圭阝“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气势宏大。巍峨壮观。接着。秦州先后属西魏、北周。由于西魏、北周定都长安。秦州的地位显得特别重要。坐镇者都是宗室名王。   隋唐时撤消郡级建置。实行州、县两级制。时秦、凉并称。丝绸古道客商往来不绝。经济文化发达。759年(唐乾元二年)诗圣杜甫寓居秦州。在他的九十余首《秦州杂诗》等各类题材的诗作中。描述了富足安康、城廓完整。寺观四布。驿道通畅的秦州城。   五代十国时期。秦州先后为后梁、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蜀、后周轮流占有。961年(北宋建隆二年)秦州归宋。而吐蕃各部散落陇右山谷。宋廷实际控制的西部疆域只达秦州夕阳镇(今秦州区藉口乡)。秦州城为北宋最重要的边防城市。宋以此为据点向西、向东逐渐开拓。沿渭河流域河谷地扼要之区建立了诸多堡寨。庆历年间。秦凤路都部署兼知秦州韩琦主持增筑东西关城。史称“韩公城”。之后秦州城设榷场、茶马司等贸易机构。同周边少数民族广开交易。市场繁荣。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金兵占据秦州。企图由此南下进攻四川、吴王介、吴磷兄弟英勇抗击。在秦州南境皂郊堡、赤峪、东柯、吴砦一线和金军对峙相拒。此时州城因战争时有损坏。1131年(金天会九年)。金将张中彦曾将秦州治所移到半山腰。固险筑垒。以作守卫。   元代。州城得以恢复。属陕西行省巩昌总帅府。城北建有大型道观玉泉观。就元史所见。州城北山大小滑坡有十余次。对城区影响很大。   明洪武年间修筑秦州卫城。嘉靖年间又筑西关城。经多次重修、增修。至明末秦州城形成东西五城的形制。分别为大城、中城、东关城、西关城、小西关城(伏羲城)。整座州城东西摆布于南北两山之间。尤如巨型舟船。别具特色。小西关城建有规模宏大的伏羲庙建筑群。   1669年(清康熙八年)陕甘分省。秦州属甘肃巩昌府。1729年(雍正七年)。秦州升为直隶州。“康乾盛世”之后经100余年的发展。“秦州地广赋繁。商贾辏集。号称阜区”。州城内外寺庙道观林立。民房商肆云布。街道规整。平面布局上以州署衙所在地大城为中心。主干道正对城门。形成明确的中轴线。主街为横贯五城的东西大道。用地布局上有明显的功能分区。每个巷道口有大门或牌坊。院内设专门水井。路植翠槐。庙有苍柏。秦州城山环水绕。繁华热闹。厚固森严。呈现出特有的州府建筑风貌。   1913年(民国二年)。北洋政府推行省、县二级制。暂存道制。撒秦州设天水县。1918—1926年号称“陇南王”的军阀孔繁锦开通天水通往周围各县的大车道。拓宽县城街道。抗战爆发后。天水成为后防重要城市。工商业者及难民纷纷迁入。城区人口由3万急增至7万。天水解放前夕。社会进步缓慢。城郭犹存。基本上保持历史上的五城规模。 1949年8月3日天水县解放。8月15日天水分区行政督察区成立。同年12月天水分区改称天水专区。1950年2月析天水县置天水市。以城区为天水市的行政区域。1969年10月1日。天水专区改称天水地区。1985年7月8日撒销天水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天水升级为地级市。设立秦城、北道两区。辖秦安、清水、张家川、甘谷、武山等5县。天水市人民政府驻秦城区。1994年。天水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二、确立建城二千六百九十三周年的论证   三千多年前。天水(古称西垂)牧草茂盛、水源充盈、森林绵延、谷地肥沃。在今天秦州、麦积、清水、张家川地区。秦民族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发育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秦地为轴心。东蚕西食。逐渐强大。最终跨越陇山。深入关中。统一了整个中国。这一历程势必为天水建城留下了厚重的人文积淀和优越的客观条件。前节已述及了秦初期在天水地域曾有过三座都城。即西垂邑、西犬丘和秦亭。经专家学者论证。治所均不在今秦州城区。但不排除存在其他较小的城池。秦国迁都后。天水地区仍然作为秦的后方和前沿阵地。起着战略上的双重作用。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秦人西伐圭阝 戎、冀戎。基本统一了西方部族。遂在此首创性地设立了地方行政。建圭阝、冀县。这是我国最早设置的县份。这在中国城建史上也称得上是一座里程碑。自此。天水立县置郡封州。圭阝县县城发展为汉阳郡城、天水郡城、秦州城。成为历史上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贸易、军事、交通中心之一。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由《史记·秦本纪》所载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设圭阝 县计。有史料记载的天水建城到2005年实为二千六百九十三年。   年代确定后。还必须说明圭阝 县的治所何在。有观点认为上圭阝 在今清水。这是不正确的。《汉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均将圭阝 县治所与上圭阝 认同。即后来的秦州。今秦州城区。谭其骧、郭沫若先生亦认定秦之圭阝 县、上圭阝 同出一源。本为一地。1986年3月。北道牧马滩秦墓出土的文物提供了圭阝 县存在的珍贵资料。牧马滩秦简记述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圭阝 县丞赤取谒御史。九人王里。樊野曰丹(于)圭阝 守”。圭阝 县县守丞齐备。与秦制相符。从同时出土的我国最早的木板地图——圭阝 县地图看。整图以“圭阝 丘”为中心。周环“杨里”、“真里”以及“亭”的图示。依图例。“圭阝 丘”为唯一带大方框 。“里”为小方框 。小于“里”为点。这或可表明圭阝 丘乃圭阝 县县城。出土的秦筒《曰书·禹须臾行》、《墓主记》、《曰书·(乙种)·月忌》等多处言筑宫室、建城、筑屋禁忌。从中可见圭阝 县城已相当完备。城垣、城门和市场等分布有序。具有西北城廓森严整齐的特点。圭阝 县治所的选址十分科学。二千六百多年城廓史证明了这一点。它的城址历经两千多年不变。在今天也是最为理想的城址。“两山夹峙。一水中流”。地势险要。藉河(时称洋水)谷地宽阔。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至下游渭河冲积盆地。长达60余公里。为城廓提供了未来良好的发展用地。顾祖禹在《方舆纪要》中评论:“关中。天下之上游;陇右。关中之上游;秦州。其关陇之喉舌”。以此为据。圭阝 县(上圭阝)城址就在今天水市秦州城区。   通过上述论证。2005年为天水建城二千六百九十三周年。古城置所在今天水市秦州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2:40

    天水,天水市,渭河,陇西,关中,公元前,城区,甘肃,石窟,自己的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2:40

    没想到大家都对你知道甘肃天水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2:40

    天水。来源于天河注水。是人文始祖伏羲、女娲的故乡。天水之名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传说汉武帝时期甘肃成纪大旱。名不聊生、饿殍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