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被上级单位借调3年半了,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是坚持干下去,还是回原单位?
原创

体制内,被上级单位借调3年半了,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是坚持干下去,还是回原单位?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被借调到上级单位3年半。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要不要坚持?我想。你要从几个方面分析:

1.你个人的身份性质和上级单位的性质是不是一样?

我们单位是参公单位。有一个职工已经借调到上级部门去工作4年了。他们那里也缺编。但是就是调他不了。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公务员单位。而这个职工是参公编。不能调进去啊!他们那里肯定是缺人。不缺人怎么借调?

他在那里。干活累死累活。因为那个单位是一个权力部门。他希望能调进去。这样做人也风光。但是。就是不见动静。去找他们的领导。他们的领导也很为难。又不能跟他说实情。怕他溜了。没有人工作。

每到年底。他看着人家享受各种福利。就是没有自己的份。真是难受啊!今年。他坚决回来。即使他们给他画再大的饼。他也不愿意了。

明智。

2.是否有学习提升的机会?

2005年。我借调到县委组织部电教办工作一年多时间。负责党建网站开发建设。虽然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调进组织部。但是我还是非常乐意。为什么?因为我喜欢电脑。他们那里有钱。你喜欢什么电脑就买什么电脑。不差钱!我喜欢编程。工作正好对口!他们送我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提升了我不少的水平。

2008年。我借调到宣传部思想解放办公室。我也非常喜欢。明知道那是一个临时机构。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但是我还是去了。因为我喜欢写作。喜欢摄影。我正好是负责宣传工作的。正对我胃口。为了提升我的写作水平和摄影水平。他们也多次送我去学习。学到很多东西。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和摄影能力。

所以。对自己有提升的借调。还是可以去的。

3.是否能提升人脉?

2009年。我借调到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办公室。这个办公室也是一个临时机构。但是它是由县委直接领导、组织部具体负责的。我是这个临时机构的具体负责人。有很多机会接触大领导。我在这里。拓展了我的人脉。展示了我的才华。这也为我后来从政打下基础。

在科学发展观办公室。我精心准备每次的汇报工作。把我的细致、沉稳、创新意识发挥到极致。得到领导的首肯。不久之后。我就从政了。

人在职场。人脉是很重要的。

所以。题主。不要简单看是否能调进上级部门。而是要综合地看待。看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没有?看是否有学习提升的机会?看是否接触都更多的人脉、是否能拓展自己的有脉网络?

我是犁子。职场精英培训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其他观点:

我有一段曾经借调的经历。这段经历有苦楚也有幸福。

我刚在市局上班一年。试用期转正时。我已从业务小白变成科室的业务大拿。后来副局长找我说省厅想让我过去借调。编制学历都合适有机会可以通过选拔或调动留在省厅。当时也没有对象。这样的机会肯定欣然前往。

省厅业务确实繁重。到了省厅就基本撑起了一个业务口的所有工作。借调任劳任怨、不争不抢。处长们和科级对我们的评价都非常高。正好处里也有编制。大家平时把解决编制话挂在嘴边。

遴选处里遴选了一个人。知道情况后。我努力学习了很长时间。但等职务表出来发现要求三年工作经验。当时我工作经历2年半。心全凉了。大家都安慰并不是要限制我。厅里其他岗位也一样有这条件。以后有的是机会。

后来遴选的女孩上班。感觉对我有一种优越感。也可能是我太敏感。我们一起负责工作。因为我比较熟悉。我教她干活。反而指挥我工作。

后来我自己反思我是继续留在省厅等机会。还是返回市局。因为当时市局有一批科级濒临退休。我的机会还不小。去找了处长。处长的意思是希望留在省厅。有机会一定调动。但一个年龄大比较好的同事告诉我:“看你眼前能抓到手了。虚无缥缈的都是空谈”。

也许是这句话给了启示。我决定回市局。省厅领导又留了我三个月。看我心意已决。送我回到原单位。借调2年左右我回到市局。工作一段时间。领导和同事们对我评价是。在省厅借调让我工作能力、思路、见解和为人处世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和省局各处室都很熟悉。在市局工作得很顺利。两年后我提拔为了市局副科长。一年后又去另一个科室主持工作。并在一年后转正。成为了市局的科长。

现在看来。我离开的几年借调省厅的处室都没有遴选。反而通过公务员招录了一个应届毕业生。如果在继续留在省厅借能够调动的概率很小。现在想想即使我借调时省厅遴选。我也符合报名条件。我又能考上吗?。

记得当时和我在省厅一起借调的一个女孩。现在快7年了她还在省厅借调。最主要原因是她对象在省城。她追求的只是在省城上班和对象团聚就行。

对于借调。每个人追求的可能不一样。正常来说大家借调的目的一般有二。一是希望调动到借调的单位。二是熟悉人员、学习业务。为以后积累资源。如果没有了调动的可能。我建议借调时间不宜过长。一年、两年左右就可以了。这样既熟悉了人员、学习了业务。又不耽误在原单位提拔。如果长时间借调没有调动过去。回到原单位只能从头开始。反而有可能成为有工作经验的“新人”。

其他观点:

我们处15年成立的。先后借调了近20个人。只有我一个人留了下来。其他十几个人主要有三种命运。也可以说是三种发展方向吧。供正在借调的朋友参考。

第一种:回原单位提拔

这类人主要特点就是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比较强。但是由于年龄偏大不符合调动条件。由于我们单位特殊。工作强度大。经常加班加点。需要年轻人进来加班。所以一般只调动30岁以下的年轻人。还没结婚更好。可以随时叫回办公室加班。所以很多年龄偏大但是能力又很强的人被挡在了门外。

但是领导又特别爱才惜才。每次他们借调期满回去的时候都会以下基层调研、开会等各种理由亲自送回去。一方面。是体现领导关心。另一方面。是传递信号这个人不错。值得好好培养。下面的领导自然就懂了。这类人一般回去没多久就能得到提拔重用。其中有三个人是属于这种情况。一个提拔到乡镇到副镇长。一个在原来的县直单位直接提拔进了领导班子。还有一个是转任重要岗位。

第二种:推荐调到其他单位

与第一类人不同。这类人的主要特点是工作能力强。年纪轻。肯学肯干。但是本单位暂时没有启动遴选计划或者由于身份限制(不是行政编制)等因素。无法调入本单位。但是他本人又很想往上调。于是。在领导的关心下就推荐调动到其他单位。

我们这里推荐出去的有两个。一个由于年龄偏大无法调进本单位。于是推荐去了其他省直单位。另外一个是由于自己是事业身份。不能调入省直机关。在征求他本人意见以后推荐去了省管国有企业。收入瞬间翻倍。

第三种:主动申请回原单位发展

与上面两类人又有不同。这类人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有自己的事业规划。借调上来的目的也是非常明确。无非就是结识上级领导。广交各级朋友(省市两级)。摸清楚机关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回去以后能够更好利用上层资源帮助自己成长进步。

借调到我们处室的有两个人属于这种类型。他们都毕业于同一所国内顶尖高校。一个人本科毕业。一个是研究生毕业。两个人都是借调期满主动申请回去。回去以后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向上对接工作。得到领导赏识以后加强自身大学校友网络的优势。迅速得到提拔重用。

当然也会有工作不努力。回去以后默默无闻逐渐失去联系的人。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列举这三种类型的借调人员发展方向。主要是供大家参考。完全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情况。然后再作打算。

比如题主遇到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还要多方分析。三年半了都没有调入的迹象。是这三年多来单位一个人都没调。还是其他人都调动了。只有题主和少数几个人没调。

如果是一个都没调。说明这个单位至少在人事方面是死气沉沉。就算进去了。提拔晋升的机会也是非常渺茫。要么找领导帮你推荐书其他单位。要么赶紧申请回原单位。从长计议。

如果大部分人都调动了。只有少数人没调。那就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是条件不符合。还是领导不满意或者是有一定工作能力。但是和领导比较疏远。

如果综合分析下来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那就赶紧早做打算。如果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还请耐心等待日出东方之时。[作揖]

我是@体制内这些事。如果大家喜欢。可以评论、点赞、转发、收藏加关注。持续更新带您了解更多体制内职场真相!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9:42

    工作,领导,单位,市局,省厅,自己的,人脉,我是,机会,组织部

  • 郎不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9:42

    没想到大家都对体制内,被上级单位借调3年半了,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是坚持干下去,还是回原单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19:42

    被借调到上级单位3年半。没有准备调入的迹象。要不要坚持?我想。你要从几个方面分析:1.你个人的身份性质和上级单位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