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如果说在DC宇宙中。有哪一部电影能够让DC要花费9年的时间来消除电影带来的恶劣影响。将角色直接踢出原本的核心组合“正义联盟”的影版作品。可能也就只能是这一部——
2011年上线的《绿灯侠》了!
相信熟悉DC漫画的粉丝都清楚。在DC漫画的设定中。背靠“灯团”大支线的绿灯侠。很早之前就具备了非常高的人气。尤其是漫画设定中的哈尔·乔丹这一角色更是饱受不少DC粉丝的喜欢。
这也是为啥在DC准备铺垫自己的电影宇宙时。一开始就选择了“绿灯侠”的作为DC电影宇宙的开端的原因。而且。凭借2011当时DC对于《绿灯侠》的前期硬件准备来说。只要“绿灯侠”按照正常套路来拍摄。就基本上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是最终这部《绿灯侠》却是让DC电影足足缓了9年的时间。才有底气准备再次重启这个IP。那么。究竟在当年的《绿灯侠》准备前后。是什么让“绿灯侠”上线之后。直接被DC选择了雪藏9年之久呢?
简单来说。就是入不敷出的太严重!
一般来说。对于一部电影的投入和产出。常规之下很多都是遵循了票房要实现3倍投资才能够回本的说法。而对于当年的这部《绿灯侠》前期的硬件准备几乎处于当时的顶级配置。
典型的:
在投资资金上。当年(2011年)DC给《绿灯侠》准备了2个亿美金的投资。这在当时几乎已经是其他同类型电影的顶配了。除此之外。在演员和导演的选择上。DC当时选择了炙手可热的演员瑞恩·雷诺兹(后来漫威的死侍)。导演更是选择了执导《007》的马丁·坎贝尔。
题材上“绿灯侠”背靠DC绿灯支线。拥有最好的切入DC宇宙故事的剧情端口。可以说在不涉及到正义联盟的情况下。单单是“绿灯军团”自身的成员故事。就已经够DC拍很长时间了。足够铺垫出一个非常精彩的DC电影宇宙。
因此。在当时资金充足、演员导演都很有实力、IP资源丰富、整个制作团队都很豪华的前提下。当时的DC对于自己准备开启的“DC电影宇宙”是抱有非常大的期望的。
甚至——
在当时的规划中。华纳很早就有宣布《绿灯侠》会是《正义联盟》大电影的铺垫先锋。之后将由原班制作团队开发《闪电侠》和《绿灯侠2》。借此把整个DC电影宇宙前期的框架给展开。
但是!
让华纳DC、影迷甚至是演员本身都没有想到的是。《绿灯侠》上线之后成为了DC有史以来可能亏到最不敢回头看的一部电影。整个电影2个亿的投资。前期上线有票房只有一个亿美金。最终票房2亿美金。
按照咱们前面说的3倍投资回本的说法。DC当年可以说是亏到吐血的程度!
甚至。对于当时参与电影主角的演员瑞恩·雷诺兹来说。也是因为《绿灯侠》的扑街。在原本处于当红炸子鸡的阶段。直接跌入了谷底。也是缓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消化了“绿灯侠”给瑞恩·雷诺兹作为演员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也是为啥瑞恩·雷诺兹一直都表示“绿灯侠”是自己最后悔接过的剧本角色。以至于在此前《死侍2》中的彩蛋里。瑞恩·雷诺兹实验的死侍直接借助了这一段过去经历。设定了死侍回到过去将刚刚接到《绿灯侠》剧本的自己给干掉的搞笑一幕。
显然!
《绿灯侠》的前期配置几乎是硬核中的硬核。不管从哪一个电影硬件元素的设定来说。都是能够成功的。但事实却是扑街到极点。
至于原因。电影上线之后很多影迷也是一目了然——
1、剧情设定老套不是关键。对“boss”的设定才是硬伤!
相信看过这部《绿灯侠》的影迷都知道。整个绿灯侠的电影剧情主线剧情发展模式就是非常传统的“主角拿到超能力。先经过一段时间的被虐过程。再到最后觉醒。将反派boss击败的”的大致套路。
显然。就像咱们前面说那样。按照前期《绿灯侠》的配置。即便是按照这种老套的模式来拍。其实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因为早期DC设定中的“绿灯侠”本身就不是类似于“蝙蝠侠黑暗骑士“那样独立作品的暗黑属性。
但是电影真正的硬伤在于:
电影里的故事、boss设定简直太让人出戏。要知道在DC绿灯侠支线的设定中。“视差怪”的定位就相当于漫威铺垫了11年的灭霸。是DC宇宙中整个宇宙恐惧的实体化代表。面对这样一个足以作为《绿灯侠》系列电影的最终大事件boss的存在。却是被直接放到了《绿灯侠》的开局作品中。
当然。这还不是重点——
真正的让人无法接受的重点是。面对原版设定中几乎carry了大半个DC宇宙的顶级boss的存在。居然是死在了一个刚成为绿灯侠没几天的新人手里。而且还是被一颗太阳给终结的。
这简直就是扯犊子!
对于一个全宇宙的恐惧化身。在整个DC宇宙中拥有恐怖的威名。居然最终被一颗小太阳给终结。这种设定在DC粉丝眼中可能就是大超被一个小孩子用刀给下线的既视感。有着几乎浪费甚至是致命量级的设定失误。
同时!
对于一个原本应该将篇幅重心放在宇宙背景上的故事。在《绿灯侠》这里却是几乎颠倒了过来。大量的篇幅被安置在没有意义的地球上。让整个电影节奏几乎烂到打瞌睡的地步。这就更别说是电影中应该作为核心重点的“打斗”场景。但全程却是屈指可数的迷之设定了。
要知道。观众来看《绿灯侠》就是冲着一个视觉刺激。结果你这全程地球划水。观众自然不会去买账!
【2】对CG使用的规划不合理!
对于DC的《绿灯侠》其实在当年宣传的时候。就是在大量宣传特效看点。为此在电影中我们也是看到了绿灯军团元素的各种CG特效。的确。这种CG特效是烧钱的地方。但是。对于拥有2亿美金的投资。当时的《绿灯侠》却是将钱花在错误的刀刃上!
典型的就是:
主角哈尔的绿灯战衣。
电影中为了凸显绿灯侠的效果。导演选择了将绿灯侠的战衣也是全程CG特效。这原本没有什么。但是别忘记了咱们前面说的。《绿灯侠》大量的篇幅都被浪费在了地球支线上。这意味着即便是绿灯侠在地球上站着不动。动动嘴皮子的文戏场景也是在不断的烧钱。
显然。这种操作就是把钱花在了错误的刀刃上的一个典型!
因此等到电影中需要用到大量CG战斗场景的时候。资金直接扛不住。因为没有必要的烧钱地方在这部电影中简直有太多例子了。所以。即便是有2亿美金都够呛。这直接造成了后期大场面的缩水和低质量。使得《绿灯侠》全片几乎没有一个能够看得过去的动作戏。
【3】说好的铺垫DC电影宇宙。结果也是一个联动都没有!
一开始DC对于《绿灯侠》的期望值很高。因此也是准备利用绿灯侠来作为DC电影宇宙的跳板。但是既然按照这种节奏来走。为何不在电影中安插一些其他电影的联动彩蛋呢?
纵观整个《绿灯侠》几乎没有对“DC电影宇宙”、“正义联盟”剧情的彩蛋联动。仅仅只是讲了一个绿灯侠自己的故事。显然。这对于后续的电影宇宙根本就没有起到什么带动作用。
有意思的是:
这种各自为战的情况。即便是放在现如今的DC电影作品中也是经常有的事情。典型的就是《海王》。虽然特效不错。但是全片也仅仅只是讲了海王的故事。根本没有对整个DC电影宇宙进行联动的意思。
所以。这也是为啥当年《绿灯侠》一上线之后就遭遇滑铁卢。整个电影的口碑、票房爽扑街。甚至因为这部电影让DC电影宇宙缓了很久才慢慢熬过来。“绿灯侠”的IP更是直接从原版“正义联盟元老”的名单中被剔除。
这也是为啥我们在《正义联盟》的创始元老成员中没有看到绿灯侠的原因所在!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其他观点:
这主要是因为《绿灯侠》剧情问题确实很大。而且也没有利用好绿灯侠宇宙英雄的特色。所以不管是路人还是DC粉丝都不怎么满意。
绿灯侠诞生于1940年。仅仅比美漫中第一位超级英雄超人晚诞生了两年而已。所以绿灯侠属于美漫界元老英雄。
只不过因为绿灯侠是一个庞大团队的共享称号。所以1940年初次登场的绿灯侠名为阿兰·斯科特。而不是《绿灯侠》中的主角哈尔·乔丹。
当然哈尔·乔丹肯定是最为知名的绿灯侠。毕竟在漫画中他可是正义联盟七大创始人之一。
但相信看过《正义联盟》的观众都知道。电影正联元老中并没有绿灯侠。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2011年电影《绿灯侠》的扑街。
《绿灯侠》的制作成本是2亿多美元。而全球票房同样也是2亿多美元。但对于电影公司来说往往只有在票房达到成本三倍时才算是回本。
因为电影的宣传需要钱。上映后也要给院线、影院一大半分账。所以《绿灯侠》简直是赔的底朝天。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绿灯侠被DC搁置。
而且《绿灯侠》不仅是票房扑街。口碑也不怎么好。特别是漫画粉丝对于《绿灯侠》真的很失望。
在漫画《正义联盟V4》的设定中。情感光谱是隐藏的创世之力。是多元宇宙的基础。情感光谱中包含了愤怒、贪婪、恐惧、意志、希望、怜悯、爱等情感能量。
每种情感能量都有与之对应的化身(灯兽)。视差怪就是宇宙生灵恐惧情绪的具现化。
在任何虚构作品中。能代表某种宇宙规则的存在肯定都不一般。比如说漫威电影中的无限宝石就是由宇宙规则精华凝结而成。所以才有那么大的威力。
所以视差怪非常强大。而且因为宇宙生灵的恐惧情感永远不会消失。作为恐惧化身的视差怪当然也不可能被杀死。只能被暂时封印。
但在《绿灯侠》中主角哈尔·乔丹只是将视差怪引到了太阳附近。然后视差怪就被太阳的引力捕获并烧掉了。
这种剧情真的很让我蒙圈。首先作为一种情感化身。视差怪是没有实体的。太阳引力应该对视差怪无效才对。
而且整个宇宙的恐惧情感化身被太阳烧掉也不符合逻辑。太阳对于地球来说虽然是个巨无霸。但放眼宇宙太阳也只是沧海一粟。所以视差怪被太阳轻松烧掉真的不科学。
如果电影中的视差怪真的可以被太阳杀死。那早就应该被绿灯军团消灭了。根本等不到哈尔·乔丹登场。毕竟绿灯军团的成员也不是一群傻子。
在DC中绿灯军团的设定是宇宙警察。责任是维护宇宙和平与秩序。每一位绿灯军团成员都身经百战。他们要是对付不了一个用太阳就能杀死的反派。那就可以集体自杀了。
所以电影中让哈尔·乔丹这个新手绿灯侠。用相当简单的办法直接消灭绿灯军团束手无策的视差怪。真的是一个相当失败的剧情。
其实在DC漫画中视差怪的一些特性与漫威凤凰之力类似。
漫画中视差怪大多都是通过附身来释放自身力量。而且宿主的意志力越强。视差怪就会越强。所以在漫画中哈尔·乔丹被视差怪附身后相当强大。都不惧超人。
从这个方面来说。《绿灯侠》中把视差怪设定为一个大怪兽形象也不是好主意。毕竟打怪兽的电影太多了。
漫威和DC的大部分英雄主要战场都在地球。只有很少的英雄经常前往宇宙。所以在电影中我们很难看到英雄们进行太空冒险。
目前在漫威电影中只有《银河护卫队》系列主打太空冒险。惊奇队长在设定中虽然常驻宇宙。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她在做什么。
所以宇宙冒险题材在超级英雄电影中其实很有潜力。毕竟物以稀为贵。而绿灯侠就是DC中为数不多经常在宇宙里活跃的知名英雄。但电影的主要剧情还是发生在地球。
除地球外绿灯侠只去过绿灯军团的总部。这种剧情设定其实极大削弱了绿灯侠的潜力。使其成为了一部平凡的超级英雄电影。
如果在《绿灯侠》中能展现出绿灯军团的日常任务。多去几颗奇特的星球。我相信这肯定会让观众眼前一亮。
《绿灯侠》的这个问题也可以和视差怪的憋屈死亡产生联系。因为视差怪登场的太早了!
以视差怪的实力设定来说。他完全可以成为《绿灯侠》系列。甚至是《正义联盟》系列中的阶段性关键BOSS。就像《复仇者联盟》中的灭霸那样。
但在电影中视差怪的地位则和《钢铁侠1》中就被钢铁侠击败的铁霸王同级。都是在第一部英雄起源电影中就被干掉的龙套反派。
所以就算当年《绿灯侠》没有赔太多。有续集计划。那《绿灯侠2.3》的反派选择也是个问题。比视差怪弱牌面不够。但要是比视差怪更强。那就足够正义联盟登场了。
如果当初《绿灯侠》的反派设定成个小BOSS。剧情多讲述一下广阔宇宙的故事。那肯定比强行削弱视差怪。让其成为一个大怪兽好。
我认为BOSS视差怪的设定和老套的打怪兽剧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绿灯侠》的质量。让其成为了一部平庸电影。
《绿灯侠》的剧情失败和DC的全局把控以及导演有很大关系。漫威电影都是由凯文·费奇掌控全局。所以多部电影的剧情才会环环相扣。
而在拍摄《绿灯侠》时当年DC的优秀编剧。首席创意官杰夫·琼斯只是挂了个名。还有《绿灯侠》的导演马丁·坎贝尔也不太懂超级英雄电影。
超级英雄电影虽然是商业爆米花电影。但想让观众满意也是需要技巧的。
所以马丁·坎贝尔虽然有《007:大战皇家赌场》这种优秀作品。但依然没拍摄好《绿灯侠》。
当年马丁·坎贝尔在电影中为绿灯侠设计了让经费燃烧的全CG“流体战衣”。这就直接导致了《绿灯侠》的动作戏不够精彩。毕竟经费有限。
英雄的制服虽然很重要。但其实喜欢看超级英雄电影的观众大多更关注那些刺激眼球、酣畅淋漓的战斗场面。
绿灯侠的超能力使他可以根据内心想法直接具现化出各种武器装备。这个超能力的视觉潜力相当大。可惜《绿灯侠》没有完全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绿灯侠》当年的失利虽然造成了很大影响。但毕竟绿灯侠是DC中最有特色的英雄之一。所以华纳未来的DC电影计划中有一部《绿灯军团》。
希望《绿灯军团》能成功。让绿灯侠崛起。最好是能与今后的《正义联盟》系列电影产生联系。构建出一个完整的DC电影宇宙。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其他观点:
你好。我是“大叔看漫威”
实际上。作为DC最大的“超级英雄IP”之一。华纳对这“绿灯侠”个人物的期望非常高。2亿美元的成本在当时来讲绝不算低。拍摄阵容也算得上“强大”。曾先后两次执导《007》系列的导演“马丁·坎贝尔”在当时绝对称得上热门导演。而主演“瑞安·雷诺兹”在当时也已经颇具人气。
但就是这样一部看似资金充足、阵容强大的电影。却活生生的成为DC“好牌打稀烂”的代表作。这其中的原因。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一、资金充足——却烧的一塌糊涂:
据说华纳在与“马丁·坎贝尔”接洽时。曾直接许诺2亿美元的预算由他控制(《007:皇家赌场》成本为1.5亿美金)。只要有票房。一切都不是问题。而这位马丁导演也真的很实在。2亿美元竟然不够花。最后又超出了5千万美元。
这么多钱。究竟花到哪了呢?
——答案是“特效”
为了让“绿灯军团”这个DC世界最绚烂的团队能够在大荧幕上完美还原。马丁“大刀阔斧”的使用了“全CG”技术打造了所谓的“流体战衣”。单从外形上看。绿灯侠的造型与漫画相比还原度非常高。这一点也确实受到了一定好评(除了哈儿的“眼罩”。)
但是——
这种全CG技术的特点就是“极度烧钱”。只要绿灯侠登场。哪怕站着不动也是在“烧钱”。若整个绿灯军团同时登场。更是烧的“一塌糊涂”。这就让看似充足的2亿美元。变得“微不足道”。最终不得不追加了5千万美元。
更重要的是——
由于“绿灯侠”自身的特效占去了大部分经费。导致其它方面的经费降低了不少:
【1】其它人物的设计有明显不足——经费不足。导致配角的形象简陋了许多。特别是两位BOSS。小BOSS“海克特·汉蒙德”的造型甚至被一些观众用“恶心”来形容。而大BOSS“视差怪”。不但没有漫画中“黄色巨虫”的气势。甚至看上去十分“扭曲”。简直让人看不出是什么东西。这也是这部电影最大的“诟病”之一。
【2】背景环境毫无特色——正是绿灯侠这个人物。让DC的故事从地球延伸到了宇宙。所以“绚烂的宇宙”。是绿灯侠故事的最大看点之一。
但由于经费问题。导演不得不将大量的戏份安排在地球上。而仅有的几场“宇宙”戏。也几乎是“灰呼呼”的一片。根本看不出宇宙的绚丽。这与漫威电影《银河护卫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倒是符合了“DC电影”暗黑风格的特点。但这种形式的暗黑。不但没增加影片的深度。反而让观众对“绿灯侠”最大的期待落空。
所以说。虽然《绿灯侠》这部电影的确在特效上做了很大的投资。但并没有“好钢用在刀刃上”。还因为“绿灯战衣”占用经费太多。影响了在其它方面的制作投入。
二、选角失败——反派人物拉低口碑:
作为第一部《绿灯侠》电影。DC选择“哈尔·乔丹”这位史上最伟大的“灯侠”作为主角无可厚非。但几乎与主角同等重要的“反派”。DC的选择却十分不尽如人意。两位BOSS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错误”。
小BOSS“海克特·汉蒙德”是绿灯侠多年来的宿敌之一。单从身份上来讲。似乎很适合作为小BOSS登场。但这位BOSS不但“造型”雷人。而且他的“意念搬运”能力。也没有给这部电影增色。
原因也很简单——
绿灯侠最大的看点。就是他那“幻想什么就能造出什么”的强大能力。动漫中绿灯侠的战斗场面。几乎就是一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之战”。所以。“反派”的能力越复杂。就越能让绿灯侠有发挥的空间。造出更多神奇、夸张的武器来吸引观众。而意念搬运这种能力。似乎除了向绿灯侠不停“扔东西”就没有其它可看之处了。根本发挥不出绿灯侠的真正实力。
如果说小BOSS“海克特·汉蒙德”是选角失误。那大BOSS“视差怪”。则明显是“用力过猛”——
在DC宇宙中。“七色灯戒”代表了七种情感。如红灯戒代表愤怒、橙灯戒代表贪婪。而所谓的“灯兽”。就是宇宙中第一个感受到这种情感的“生物”。它们也理所当然的成为了灯戒力量的源泉。这不但说明灯兽的力量是近乎无穷的。更说明灯兽在DC宇宙中的地位极高。
所以不论从能力还是身份来说。作为黄灯灯兽的“视差怪”都完全可以作为整个系列的“终极BOSS”。而将它放在第一部。显然有些“用力过猛”。
更令人无奈的是——
漫画中能横扫一个星系的大BOSS。竟然在电影中只用了几分钟的戏份就被哈尔击败。而击败的方式竟然是“推进太阳烧死”。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情节。就像是“复仇者”在《复联1》就直接开始打灭霸。然后灭霸被鹰眼一箭射死一样。
所以说。虽然主角的选择是正确的。但《绿灯侠》在“反派”的选择和设定上。都存在很大问题。这也是这部电影失败的原因之一。
三、结构混乱——剧情槽点太多:
实际上。对于一部“超级英雄电影”。观众更看重的还是战斗场面和人物设计。对剧情并没有太高的要求。能做到《蝙蝠侠三部曲》那样深邃固然是好。但像大部分“漫威电影宇宙”一样的纯爆米花电影观众也完全能接受。
但尽管如此。观众对《绿灯侠》剧本的吐槽几乎从来没停过。因为它确实存在很多“槽点”:
【1】感情线索混乱。中心不明确——即使是一部“爆米花”电影。也需要一条明确的感情线索作为“中心思想”。但《绿灯侠》想表达出线索和中心。却显得十分混乱。
影片的开始。观众会认为“克服父亲离世带来的恐惧”将是贯穿整部电影的感情线索。但到了中期。似乎转变为关于“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讨论。再之后。哈尔又认为自己“辜负了父亲的期望”并因此感到纠结。最终。让哈尔爆发出最大力量的也不是父亲。而是“绿灯军团的誓词”。“父亲离世”的带来的恐惧再也未被提及。
这种“混乱”的感情线索。直接让观众“一头雾水”。甚至认为《绿灯侠》的剧本是三个编剧分别写的。
【2】情节缓慢冗长——电影用了大约1/3的时长介绍了“绿灯军团”的庞大世界观及哈尔的身世。而剩下的剧情又大部分都是哈尔从普通人变为超级英雄的起源过程。至于观众最期待的“史诗大战”。竟然只用了几分钟就草草收场。这样的安排。让这部本应紧张刺激的电影变得冗长乏味。也是观众对这部电影“吐槽”最多的地方。
可见。节奏缓慢、立意不明确、感情线索混乱。这些“硬伤”随便一样都足以“毁掉”一部电影。而《绿灯侠》却成功的包揽三项。所以它的失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延伸:《绿灯侠》的失败产生了哪些“连锁反应”——
2.5亿美元的投资。2亿美元的票房。《绿灯侠》着实让华纳“赔”了一把。但实际上。《绿灯侠》的失败不只是金钱上的损失。更让整个“超英电影行业”都受到了影响:
【1】华纳暂时放弃了“DC电影宇宙”计划——2008年。钢铁侠一句“I am ironman.”拉开了“漫威电影宇宙”的大幕。DC立即做出反应。开始筹划自己的“电影宇宙”。而《绿灯侠》。就是原计划中的“开篇之作”。
但很遗憾。《绿灯侠》的失败。不但让放DC弃了将《绿灯侠》作为“开篇”的计划。更让华纳将整个“DC电影宇宙”的开发计划强行“搁浅”。最终直到2013年。DC才推出《超人:钢铁之躯》来正式开启电影宇宙。而此时的“漫威电影宇宙”。已经随着《复仇者联盟1》的上映而“风生水起”。
【2】险些断送了“瑞安·雷诺兹”的演艺生涯——实际上。当时的瑞安·雷诺兹已经小有名气。本想以这部电影继续抬高身价。不料最终电影的失败。让他被观众戏称为“票房毒药”、“加拿大之耻”。其演艺生涯也几乎因此“停摆”。
若不是2016年的一部《死侍》让“瑞安·雷诺兹”重获新生。恐怕他至今仍然在“票房毒药”的漩涡中“挣扎”。难怪在《死侍2》的彩蛋中。“小贱贱”要亲手“杀死”正在看《绿灯侠》剧本的“自己”。
【3】“绿灯侠”的IP被“雪藏”——按照惯例。一部超级英雄电影的失败。至少要经过5年的沉淀。才可能再度重启。而《绿灯侠》的巨大失败。让这个“时间”变得更长。这就让“绿灯侠”完美的错过了“DC电影宇宙第一阶段”。让《正义联盟》失去了这员“大将”。
而《正义联盟》的“扑街”。又让DC取消了“DC电影宇宙第二阶段”的所有计划。其中就包括原计划于2020年上映的《绿灯军团》。所以从现在“DC电影宇宙”的发展来看。“绿灯侠”再度登上银幕的日子“遥遥无期”。
可见。《绿灯侠》的失败不仅是一部电影的失败。更影响到了绿灯侠这个IP和“瑞安·雷诺兹”这位优秀演员。也让DC失去了与漫威在电影宇宙领域“分庭抗礼”的最好机会。
综上所述:《绿灯侠》这部电影不论在剧情、画面还是人物的选择和塑造上。都存在很大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将《绿灯侠》这部电影的票房和口碑都拉到了最低。《绿灯侠》甚至可以被看做DC历史上最失败电影。
——关注“大叔看漫威”。了解漫威风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411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绿灯,电影,视差,宇宙,雷诺,军团,英雄,马丁,剧情,华纳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电影《绿灯侠》(真人版)的评价那么差?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如果说在DC宇宙中。有哪一部电影能够让DC要花费9年的时间来消除电影带来的恶劣影响。将角色直接踢出原本的核心组合“正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