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1943年12月8日。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中将。接到了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一份措辞含糊的急电。通知将会有一名英国将领来接替他的职务。要求他立即从阿尔及尔飞往突尼斯。迎接罗斯福总统。但是电文中却没有明确他新的职务。艾森豪威尔接电有些懵圈。是因为自己犯了错误被调回国内?还是另有重用?总之忐忑不安地去了。
艾克的军旅生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一点都不算顺利。1915年西点军校毕业后。授少尉军衔投身部队。直到1941年5月才晋升第三集团军参谋长。挂上了一颗星的准将军衔。也就是从少尉到将军。整整耗时25年。如果没有这次大战。估计他再混几年就得退休了。毕竟此时他已经51岁了。
二战的爆发和马歇尔的青睐。使艾森豪威尔的职衔晋升进入了快车道。珍珠港事件爆发的第五天。也就是1941年12月12日。艾森豪威尔准将奉命到华盛顿报到。马歇尔当场问出一个非常宏观的问题:“你认为。我们(军事)行动的总方针是什么”?思考两个小时后。艾克拿出了自己的方案。马歇尔就一句话:我同意你的意见!
(马歇尔)
随之马歇尔任命其为陆军作战处少将处长。又过了三个月。艾森豪威尔被派到伦敦。担任美军欧洲战区司令。到职仅仅两个星期。再被晋升为陆军中将。这是他十六个月内获得的第四个军衔。已经创下了美军之最。理论上说。晋升三星中将的这一次。时间是非常仓促的。也不太合乎常规。原因就在于:少将军衔在伦敦确实太低了。
在二战反法西斯同盟国阵营组建以后。伦敦已经成为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指挥大本营。包括英国、美国、自由法国、加拿大、波兰、荷兰等若干国家的军队将领。都扎堆挤在英国首都。那么作为代表美国军队的艾森豪威尔。如果仅仅挂少将军衔。实在是拿不上台面。因此无论是职务还是政治上的需要。都必须给他再次晋衔。
(艾森豪威尔少将)
虽然其他小国家可以忽略不计。不过当时的英军名将蒙哥马利。还仅仅是陆军第五军的军长。已经挂中将军衔。而手下几乎没有一兵一卒的戴高乐。也挂着准将军衔。那么作为美国军队驻欧洲战区的最高指挥官。如果艾森豪威尔继续挂着少将军衔。明显是不合适的。所以1942年初的这次晋升。完全是美国高层出于“考虑不同国家军队将领一起共事”的需要。
美国军队当时有永久军衔和临时军衔两套体系。\"永久军衔\"亦称\"正式军衔\"。不经法律程序不得降级、停止或剥夺。属于军官个人终身所有(永久军衔在二战之前中将就封顶了)。而战时临时晋升的军衔称为\"临时军衔\"。亦称\"职务军衔\"。一旦失去与这个军衔相当的职务。临时军衔也就随之消失。降回到原来的永久军衔。
其实蒋军也照搬了这个模式。也就是分为“铨叙军衔”和“职务军衔”两类。意思大同小异。而担任军参谋长的艾森豪威尔准将。在短时间内连续晋升少将和中将。都属于“临时军衔”。总统一道命令即可。不需要通过国会审批。总之。他的职务和军衔应该匹配。在伦敦各国军队将领中间。不能显得过分低气。
回到开篇。在1943年12月初举行的美英“六分仪会议”上。已经就1944年在欧洲实施登陆定了调子。也就是决心在次年春季发起登陆诺曼底的“霸王行动”。并且在此时。美英两国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随着美国军队大力扩充、装备大增和逐渐投放战场。美军已经不再甘愿做英军的“配角”。而开始转为要当“主角”了。
尽管英国人不那么甘心。但是实力上的巨大差距已经让他们无可奈何。只能拱手交出盟军的最高统帅权。也就是说。在未来的“霸王行动”中。肯定是由美国将领来作为最高指挥官。这一点无庸质疑了。那么在美军现役将领中。又无疑以马歇尔最具资格也最合适。他是罗斯福的亲信、是陆军总参谋长、还是美军当时的最高军衔四星上将。
罗斯福最初确实是这个想法。美英双方的参谋长们、美军内部也都一致拥护。然而从德黑兰回来以后。罗斯福的态度变了。因为他发现。他身边已经离不开马歇尔这样一位沉着冷静、运筹帷幄以及谦虚温和的首席军事幕僚了。毕竟总统是文官。在战争期间严重需要一名职业军人作为军事助手。所以罗斯福最终决定牺牲马歇尔这次名垂青史的机会。
因此在“六分仪会议”刚刚结束后。罗斯福喊来马歇尔。在未事先通气的情况下。口授了一封致苏联政府的电文:“总统致斯大林元帅。已决定立即委任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霸王行动”。马歇尔一言不发。“在一张黄色便条上记录了内容。并交给罗斯福签字。然后面无表情地走了出去”。显然。马歇尔对此极度失望。
艾森豪威尔在突尼斯当面受领了任务。他当然很高兴。倒霉的是马歇尔。据说马歇尔一度不辞而别。去太平洋战场视察消气。就这样。艾森豪威尔再次升了官。他将成为同盟国开辟第二战场的最高指挥官:“欧洲盟军最高统帅”。那么当然。中将的职务也不够用了。毕竟英军陆海空三军的头目。皆为上将甚至元帅军衔。
(英军参谋长们)
1944年1月15日。艾森豪威尔抵达伦敦履新。司令部设于格罗夫纳广场的一栋大楼里。周围几乎全被美军各个单位征用了。因此该广场又被英国人称为“艾森豪威尔广场”。次日也就是1月16日。艾森豪威尔正式上任“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军衔晋升为四星上将。这也是当时美国军队的最高临时军衔。
1944年1月21日。艾森豪威尔在诺福克旅馆召开了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首次会议。在会议上明确了登陆作战的纲领。使这次会议成为二战中最重要的军事会议。会议在座的有英国空军上将马洛里(登陆战役空军总司令)、海军上将拉姆齐(登陆战役海军总司令)等等。如果艾森豪威尔再挂个中将衔发号施令。那是完全不可想像的。
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280多万大军。以及17万辆车辆和60万吨各类补给品。在艾森豪威尔的统一指挥下。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诺曼底登陆取得巨大成功。然而这还不算完。在1944年初。蒙哥马利也被调回英国。出任“霸王行动”地面部队总指挥。他的军衔已经是陆军上将。
欧战打到1944年9月1日时。英王为了表彰蒙哥马利的功勋。火线授予其陆军元帅军衔。也就是说。美国四星上将艾森豪威尔手下。已经指挥着英国的陆军元帅。这又有点尴尬了。鉴于美国军队数量已极大膨胀、美英两军并肩作战的客观情况。美国方面开始酝酿出台更高一级军衔:“五星上将”。
这事其实从1944年诺曼底登陆之后。就开始进入立项和研究了。主要问题是什么称谓和首批五星上将的名单。需要美军高层认真讨论一番。所以直到1944年12月才正式颁布。毫无疑问。作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欧洲美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肯定要授予这个最高军衔。总不能继续被蒙哥马利压着一头吧?
因为五星上将就是西方国家“元帅”的同义词。无非是各个国家称谓不同罢了。而五星上将晋升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担任过盟军战区指挥官职务、1944年12月15日。经国会批准。艾森豪威尔终于挂上了五颗将星。国会同时规定。五星上将军衔只在战时授予。且终生不需要退役。
所以啊。在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小国别朝里算)之间。无论是联合作战、军事交流和各种其他活动中。军衔仍然讲究“基本对等”的原则。而不能有出格的差距。这是一个惯例。包括盟军在会师柏林以后。盟军和苏军在进行接触、谈判、会议和重大活动中。也是如此。如果是朱可夫出席的活动。那么肯定是因为艾森豪威尔在场。否则派个中将、上将就完全可以对付了。
其他观点:
1955年授衔。许光达被授予“大将”。一时之间。各种争议不断。甚至。脾气火爆的许世友都找到周恩来那里去了。
其后不久。很多人都明白了。许光达被授予大将。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不能忽略。那就是: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当时。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为了和苏联的装甲兵司令员(大将军衔)平等对话。所以。给许光达授予了“大将”。
这一件事直指本文主题:不同国家的军人在一起。也是论军衔的。
1、二战前后。主要大国的军衔制度
说起军衔。我们把范围减小一点。先谈谈二战前后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军衔制度。主要谈谈校官以上的军衔情况。
首先。我们看看英国和法国。
英国在二战前后。军衔等级是这样的:最高等级是元帅。将军分四级: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
法国和英国离得近。互相影响较大。也不知道谁抄了谁的军衔制度。在校级官员以上。简直一模一样。
到了尉官和士官时才有大不同。
其次。我们看看德国和苏联。
德国二战时期的军衔等级如下: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这里没有准将。再往后。就是上校、中校、少校.....
德国在二战后。分为了民主德国 和联邦德国。其中。民主德国和纳粹德国时期的军衔制度一样。联邦德国和英国的军衔等级几乎一样。
有意思的是苏联。在校官以上。苏联也是: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这和二战时期的德国。军衔制度一模一样。
第三。我们看看美国和日本。
从历史发展来看。美国更容易被英国影响。因此。美国的军衔制度是:五星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上校、中校、少校。不一样的是。英国最高的军衔是元帅。而美国最高的是五星上将。
有人说了。美国还有六星上将啊!没错。这叫特级上将。美国历史上只有三位。开国总统华盛顿、乔治杜威将军、潘兴将军。这个就像苏联的额大元帅。几乎超出一般的军衔制度范畴了。
日本的军衔制度。简单利落。分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
最后。我们看看中国的军衔制度。
中国解放军在新中国建立前。没有实行军衔制度。在1955年进行了军衔制度。中国的等级是: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的军衔制度几乎和苏联一样。但在校官这里。多了一个大校。
不管是哪个国家。元帅或者五星上将。只是在战时出现。
2、为了对等。注重军衔的故事
我们一开头就说了。新中国的解放军坦克军司令员许光达被评为“大将”。就是为了和苏联坦克军司令员一个军衔等级。
接下来。我们聊两个二战时期的“军衔故事”。
(1)在二战期间。为了对等。美国对军衔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
美国在二战之前。是没有五星上将这个说法的。四星就是上将。三星就是中将。二星就是少将。一星就是准将。
所有的改变和英国人有关。也和艾森豪威尔有关。
说起艾森豪威尔。这也是个神奇的人物。1941年三月仅仅是个上校。此时他已经51岁了。好在。当年的六月。艾森豪威尔成了第3集团军的参谋长。被授予准将。
但谁能想到。在当年年底。艾森豪威尔被马歇尔看中了。从此。在这个伯乐的提携下。艾森豪威尔在一年之内。职务从战争计划处副处长先后升到了作战厅长、欧洲战场美军司令、北非战场盟军司令。军衔也从准将。变为了少将、中将、上将。关键是一切都是一年内发生的。
太不可思议了。如果不是战争。几十年都不容易完成如此的升迁。
仔细看他的升迁之路。特别是担任欧洲战场美军司令、北非战场盟军司令。其军衔就是为了配上他的职务。方便和盟军平等交流用的。
1944年。艾森豪威尔担任了欧洲盟军最高司令。不过。军衔已经是上将了。这在盟军各级军官中。已经是最高军衔了。
在当年六月。艾森豪威尔指挥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也叫“霸王行动”。一时之间。艾森豪威尔声名远播。
但美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当年9月。蒙哥马利被英国授予元帅军衔。
这就让美国有点尴尬了。当时的西线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仅仅是个上将。蒙哥马利竟然高了一个等级。而且。德国和苏联也是有元帅的。
如此。为了平等交流。让美国人感觉必须调整军衔制度。
1944年的12月。美国一口气授了八个五星上将。莱希上将、马歇尔、欧内斯特·金、麦克阿瑟、尼米兹、艾森豪威尔、阿诺德和哈尔西。1945年又授予布莱德雷五星上将。如此。美国历史上就有了9个五星上将。而且规定:这军衔只在战时授予。终生不退役。
不过。在2001年7月。美国总统 小布什追授了一个五星上将。他就是斯普鲁恩斯。此时。这位将军已经死去32年了。
说白了。五星上将就是和元帅一个等级的。
(2)二战时期的意大利投降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意大利打仗那是水得一塌糊涂。配得起他们“战五渣”的称号。他们曾经的辉煌停留在了古罗马时代。
二战时。意大利战败了。宣布投降。
盟军里的英军是受降方。他们派出了旅长弗兰克少将。此人率部登陆爱琴海莱罗斯岛。
但是。当时在爱琴海莱罗斯岛的意大利海军基地。司令马思契帕。此人的军衔只是一名海军上校。
为了对等。老马向上请示升级军衔为“少将”。
结果火速提升了军衔。这军衔的提升就是为了对等。
为了达到军衔对等。而出现的故事还很多......
3、不同国家的军人在一起。要注意什么?
战争情况下。同一个阵营但不属于同一个国家的军人。如果在一起。有这么一些规矩:
第一。军衔低的人要率先敬礼。以表达尊敬;
第二。谈具体合作的时候。要尽量同等级的人一起交流谈判。
第三。盟军的总指挥。军衔要尽量高于所指挥的人员。最不济。也要相同。不能过低。
第四。如果战争正在进行。盟军指挥如果出了意外。原则上。盟军中军衔最高的成为了临时指挥者。
第五。受降或谈判。要尽量选择和对方人员等级对等的人员去做。
那么。在和平状况下。要注意什么?
无其它。接待他国军事人员的访问。要尽量安排军衔对等人员接待;要谈军事合作。谈判者必须和对方军衔对等。既不能安排军衔过高者。以衔压人。也不能安排军衔过低者。那样会处处被动。
总而言之。不同国家的军人在一起合作、交流。军衔还是要论高低的。
除非在战争状态。那时不管对方军衔高低如何。如果有机会。大兵照样擒将军。那一刻。大兵是高于对方将军的。这就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其他观点: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军队是非常讲究等级的组织。军衔就是军人等级的外在体现。区分等级高低的标志。不仅在军队内部。在与外国军队进行交流时也同样讲究军衔高低。这往往涉及到军人的尊严和国家的荣誉问题。是不能马虎的。尤其在军队的外交事务中。必须遵循外交对等原则。比如外国军队高级将领来访。我方就必须派出与之军衔职务相当的军官进行接待。如果派较低军衔的军官与之接洽。不仅可能被对方认为是失礼。而且由于军衔低于对方。在进行交涉时往往也会处于不利地位。此外。军衔低的军人向军衔高的军人致敬也是一项国际规则。不管是否为同一国家的军队。还是两者属于不同国家的军队。
2016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司令员李作成上将(左)陪同来访的美国陆军参谋长马克·米莱上将(右)检阅仪仗队。
关于不同国家军队交流时对于军衔高低的讲究。我可以举个历史上真实的例子: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向盟国投降。驻守在爱琴海莱罗斯岛的意大利海军基地司令路易吉·马斯切帕海军上校同意与英军合作对抗德军。英军随后派出第234旅旅长弗兰克·布里托勒斯少将率部登岛协防。马斯切帕上校得知对方军衔高于自己。特意请示海军总部将自己的军衔晋升为海军少将。以便与英军指挥官进行对等交流。并且获得批准。
还有一个军迷更为熟悉的例子。在HBO战争迷你剧《兄弟连》的最后一集中。一位德国将军拒绝向第506团E连的大兵赫夫朗投降。认为有失身份。于是营长温斯特少校派出已经晋升少尉的李普顿前往受降。至少向军官投降要比向士兵投降显得更体面一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420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军衔,艾森豪威尔,上将,盟军,少将,马歇尔,美国,英国,中将,元帅
没想到大家都对不同国家的军人在一起,军衔还论高低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1943年12月8日。盟军地中海战区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中将。接到了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一份措辞含糊的急电。通知将会有一名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