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历史有过哪些大将?
原创

江西历史有过哪些大将?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1.陈奇涵(1897年-1981年)。号圣涯。江西兴国县坝南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赣州府中学堂毕业后。投笔从戎。入护国第二军讲武堂学习。历任赣军排长、连长、代营长。期间。他追随孙中山。先后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和镇压商团叛乱的战斗。1925年初进入黄埔军校任教。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萧华(1916年1月21日-1985年8月12日)。男。原名萧以僔。出生于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潋江镇肖屋村。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优秀领导人。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

萧华军旅生涯中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一军团第二师政治委员。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辽东省委书记。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历任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委员、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干部部部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常务委员;军事科学院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政治委员、甘肃省委书记、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3.赖传珠(1910年4月3日-1965年12月24日)。江西省赣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

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党代表。第三十三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三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军团组织部副部长。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六科科长。中共陕甘宁省委军事部代部长。新四军参谋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政治委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三军政治委员。第十五兵团政治委员。参加古田会议。参加长征。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解放海南岛、解放万山群岛等战役战斗。

建国后。历任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北京军区政治委员。沈阳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并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5年12月24日在沈阳逝世。



其他观点:

必须承认。尽管在中国古代。名将之中出身江西的不算太多;但是从近代以来。江西一直是中国名将的摇篮。在开国将军里。江西籍的将军共有325人。位居各省之冠:

三上将:



三十八中将:

王宗槐(1915—1998)、王恩茂(1913—2001)、王道邦(1911—1959)、王辉球(1911—2003)、邝任农(1912—2003)、匡裕民(1909—1977)、朱明(1903—1964)、刘西元(1917—2003)、朱辉照(1912—1964)、刘浩天(1912—1984)、杜平(1908—1999)、李作鹏(1914—2009)、肖望东(1910—1989)、旷伏兆(1914—1996)、吴克华(1913—1987)、吴法宪(1915—2004)、吴富善(1912—2003)、邱会作(1914—2002)、余秋里(1914—1999)、张国华(1914—1972)、周彪(1910—1981)、周赤萍(1914—1990)、周贯五(1902—1987)、钟汉华(1909—1987)、饶守坤(1915—2006)、袁升平(1912—2003)、黄火星(1909—1971)、黄志勇(1914—2011)、康志强(1912—1986)、梁必业(1916—2002)、梁兴初(1913—1985)、彭林(19l4—2002)、彭嘉庆(1909—1993)、温玉成(1915—1989)、曾思玉(1911—2012)、谢有法(1917—1995)、蔡顺礼(1914—2009)、廖容标(1912—1979)。

此外。还有二百八十四名少将。不再一一枚举。在新中国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江西籍的将领占了将官的1/5。足可见江西之将星璀璨!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其他观点:

在1955年授衔的十位开国大将中。还真没有江西籍的。他们分别是湖南六位: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和许光达。另有湖北省两位:徐海东和王树声。以及广东的张云逸和四川的罗瑞卿。究其原因。是因为南昌起义虽然爆发于江西境内。但是部队却都是从外省开过来的。比如贺龙的部队是湖南子弟多、叶挺的部队从广东北伐到达武汉。包括驻在南昌的朱老总所部。其实也是滇军系统。

(陈奇涵上将)

红四方面军当然诞生于湖北的黄麻起义。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则都是在湖南境内爆发的。而广州起义和百色起义不消说了。那是两广地区。所以历史造成了江西籍老红军和中级干部虽多(根据地是从井冈山开始建立的嘛)。但是高级将领确实不多。在开国上将群体中。只有三位是来自江西的。他们是陈奇涵、赖传珠和萧华。

一、陈奇涵上将。

江西兴国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在赣军中累升至营长。因不满军阀混战。遂于1924年南下投奔孙中山广州革命政府。1925年初进入黄埔军校担任上尉教官。历任学员队长、学兵连长、少校政治大队长等职务。1926年6月返回赣南开展地方工作。曾任赣南特委军事部长。

(赖传珠上将)

江西苏区建立后。陈奇涵历任红军教导团团长。红三军和红四军参谋长。1932年成为红一军团参谋长。是林彪元帅的早期搭档之一。在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的“黄陂大捷”中。正是参谋长陈奇涵辅助林彪。全歼蒋军精锐第59师、击溃第52师。把陈诚打得灰头土脸。

长征到达陕北后。陈奇涵转任徐海东的红15军团参谋长。抗战时期任陕甘宁边区绥德警备司令员、延安卫戍司令员和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等职务。由于一直从事后方和军事教育工作。没有随八路军三个师东进。所以在军史上不太为人所知。实际上陈奇涵上将的资历是非常深厚的。且精通武艺。与许上将并称我军“南拳北腿”。

(萧华上将)

日本投降后陈奇涵率抗大学员队挺进东北。历任冀察热辽军区副司令员、东满军区副司令员、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军区参谋长等职务。注意始终没有在东北野战军的作战系列之内。而一直是地方军区的首长。直至1949年四野南下时。才调任江西军区司令员负责指挥剿匪作战。毕竟熟悉家乡环境。1954年出任军事法院院长。就当时的职务来说正常军衔是中将。据说有特别批示遂授上将衔。

二、赖传珠。

江西赣州人。早年从事农民运动。1928年1月。赖传珠组织南昌起义军官百余人和近千名农民赤卫军。举行“大埠武装暴动”。旋率部加入井冈山队伍。历任红军连党代表、团政委、师政委等职务。长征期间曾是红一军团红1师政委。到达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司令部科长。

(抗战时期的赖传珠)

1938年南下调任新四军参谋处长。皖南事变后出任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参谋长。1945年出关挺进东北。也曾经跟陈奇涵将军一样。担任过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其后转入东北野战军序列。历任第六纵队政委、第43军政委等职。在辽沈战役中是阻击和歼灭廖耀湘兵团的主力部队。1949年4月第四野战军整编时。出任第15兵团政治委员。为四野解放海南岛做出了卓越贡献。

赖传珠将军解放后曾经在总政治部的总干部部工作。是负责评衔的主管部门。为了更好地进行这项重要工作。他曾经主动提出了“降衔”的要求。建议授自己中将衔。但是作为正兵团级的资深老红军。最终仍然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奇涵上将)

三、萧华。

江西赣州人。14岁参加红军。一直担任连、营、团级部队的政治工作。后任少共国际师政委和红1师政委。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担任八路军第115师政治部副主任、第343旅政委、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等职务。率部挺进冀鲁豫边区发展和壮大队伍。被誉为“娃娃司令”。1941年底已是第115师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年仅25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罗帅挺进东北。历任南满军区副司令员、东北军区第一前线指挥所(东野第一兵团、第十三兵团前身)政委等职务。长期与肖劲光司令员搭档。1949年4月正式出任第四野战军第十三兵团政治委员。1955年授衔时是最年轻的上将。年仅39岁。关于萧华上将的详细经历。之前有过专答。所以就不赘述了。

(黄埔时期的陈奇涵将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22:01

    政治委员,江西,上将,司令员,历任,军区,野战军,政委,兵团,参谋长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22:01

    没想到大家都对江西历史有过哪些大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22:01

    1.陈奇涵(1897年-1981年)。号圣涯。江西兴国县坝南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赣州府中学堂毕业后。投笔从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