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一般是根据什么给学生排座位前后的?是根据身高,还是成绩,或者是什么其他因素?
原创

班主任一般是根据什么给学生排座位前后的?是根据身高,还是成绩,或者是什么其他因素?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身高是主要因素。估计有个别现象因为淘气影响别的同学被调到后边的情况也有。

其他观点:

我觉得现在有些学校的班级座位排得特别有“意思”。

一般班级座位在教室里分布大概是七到十排。前一至三排的。大多数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孩子。中间几排的是成绩中上获一般的孩子。后面两三排基本是调皮且成绩弱点儿的孩子。我是很有心地在几次学校做开放日活动时。观察了我儿子他们班的情况就是属于这种情况。而且老师在开家长会时。总用不点名批评方式说。后排某些同学。不仅调皮捣蛋的多。而且考试成绩差的也总是在其中。

结果我把后排的那些孩子一一统计。的确。除了有一两个孩子的成绩属于班上前几名之外。其他孩子均在中下等的水平。我当时还很纳闷:为什么把成绩不好的孩子们都调在一起呢?还真是巧了。这些调皮的孩子全部清一色的大个子。想来老师也是没办法才这样安排座位的吧。

后来。班上有家长屡次反映了“以差带差”更差的情况。老师也考虑到他们之间的互相干扰。所以适当地做了一些调整。就是一个稍好的学生和另一个稍差的学生搭成同桌。这样来调节和带动学生们一起进步。

不过我认为。现在学校里最基本的排座位办法还是按照大小个的。其次也会考虑哪些学生近视或散光。还有就是会根据家长的反映调整。现在大多数学校运用轮换循环制也是比较合理的。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肯定的告诉你。班主任安排学生座位的前后最基本的参考是看身高。不看成绩。

一般来说。班主任给学生安排座位会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不管如何编排。其最终的目的是让合理的座位安排有利于班级有效治理。学生的自主管理。

班主任新接一个班。不了解学生基本情况。能参考的指标只有学生的身高。年龄、性别。前期考试成绩。作出初步的编排。随后是观察期。班主任根据对学生的深入观察作出优化调整。直至稳定期。

1.客观性原则。

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学生的个性特征差异。诸如性格差异。性别差异。身高差异等等。家长看电影都知道。前低后高才能确保大家都能看到屏幕。为了使不同位置的学生都能够看见黑板。要根据学生的身高合理编排座位排次。

2.互补性原则。

有些学生的自主需要比较强。会提出一些要求。比如他喜欢和谁一起坐。他要做小组长等等。班主任可以考虑孩子的合理需求。并满足他们。编排座位要有利于学生小组自主管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并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组长。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可以避免与不喜欢的同学在一个组而相处不融洽。

4.整体稳定。局部调换原则。

座位安排要尽量考虑并照顾到个别学生的特殊需要。给弱视斜视。听力障碍等学生安排在班级座位前排。

总会遇到一些要求比较多的家长。要相对的满足家长的特殊需要。当然有些家长提出的要求比较过分的话。不能满足。一定要与家长沟通好。说明原因。以得到家长的理解和认同。 当班主任有时也挺无奈的是不是?

你看了觉得怎么样?可以一起交流一下!

【教育实话。您若喜欢。请点击“关注”。谢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33:12

    学生,座位,家长,孩子,身高,同学,班主任,班级,的是,差异

  • 樱花吻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33:12

    没想到大家都对班主任一般是根据什么给学生排座位前后的?是根据身高,还是成绩,或者是什么其他因素?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33:12

    身高是主要因素。估计有个别现象因为淘气影响别的同学被调到后边的情况也有。其他观点:我觉得现在有些学校的班级座位排得特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