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真的把我们的国旗印在他们的硬币上吗?
原创

巴基斯坦真的把我们的国旗印在他们的硬币上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中巴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在中国。巴基斯坦有个独一无二的称呼——“巴铁”。巴基斯坦人民将中巴友谊比喻为“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

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本无不散的宴席。但是中国与巴基斯坦缔结的伟大友谊却能历经各种考验。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友好交往。经久不衰。我们的“巴铁”。真的很铁!

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是当前世界上国与国之间健康、友好关系的典范。

巴基斯坦为了表达对中国这位大哥情比金坚的友谊。曾两次特意在自己国家的硬币上印上中国国旗。

第一次。是在2009年。巴基斯坦为庆祝中国的60周年国庆。特别发行了面值10卢比的纪念币。在这枚硬币背面。中巴两国国旗一左一右。国旗下面是两只握在一起的手。寓意中巴友谊牢不可破。携手共进!

第二次。是在2015年。为了纪念中巴友好交流年。巴基斯坦特别发行了中巴友好纪念币。面值20卢比。这一次。依然是中国国旗在左。巴基斯坦国旗在右。但握着的两只手没了。

巴基斯坦作为一个直接将“中国是巴基斯坦坚定的盟友”一句话印在小学课本上的国家。之所以选择坚定不移地跟随中国的脚步。是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

中巴友谊牢不可破。主要是因为在上个世纪发生的印巴战争中。巴基斯坦遭到了美国的背叛。巴基斯坦一下成了“世界孤儿”。危急关头中国站出来施予援手。

当时。巴基斯坦正面临着战乱和恐怖组织的袭扰。急需一款买得起的先进战机保卫国家。而美国、俄国的战机又都太贵。

于是。中国和巴基斯坦合作研发了大名鼎鼎的“枭龙”战机。作为三代机中的翘楚。至今仍在守卫着巴基斯坦的领空。从此中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当然。如果仅仅认为武器援助是我们与巴铁真友情的全部体现的话。那就太肤浅了。

常言道:想致富。先修路。而对于巴铁而言。这条路就是喀喇昆仑公路。作为世界上最美也是最危险的高原公路。上世纪60年代开工修建的喀喇昆仑公路可以说是中巴友谊的最佳见证。

汶川地震和后来的湖北洪灾。巴基斯坦在自身经济存在困难的情况下。获悉中国受灾。巴基斯坦第一时间慷慨解囊援助中国。

巴基斯坦边境和我国边境是连在一起的。而两国军人经常会聚在一起吃饭、聊天。亲如一家。

在巴基斯坦边境无论哪个国家通过都要经过多次审核。而唯独只有中国人通过不需要停下来接受检查。这说明巴基斯坦对中国是非常信任的。

愿中巴友谊万古长青!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其他观点:

巴基斯坦是中国唯一一个全天候的盟友。

如果按照这样的说法。中国与日本也是最好的朋友。想想中国几亿青年。电脑D盘里都有一份“中日关系”。还怕被人看到。特别加了密。我们言归正传!

有人说巴基斯坦把“维护中巴两国关系”写进宪法。先不说真假。但是在巴的小学课本上确实写了“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坚定的盟友”。

虽然关系这么好。但是把中国国旗印在货币上还是不可能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巴基斯坦为了纪念这一盛事。特别印发了印有中国国旗的纪念币。

Δ中巴纪念币

巴基斯坦在在国际上也是一直支持中国。但他作为主权国家。也绝不是只会跟着我们走的小弟。

其他观点:

这套硬币是“中巴友好纪念币”。巴基斯坦在2009年和2015年分别发行过一次。面值为10卢比和20卢比。之所以在上面印中国国旗。是对中巴两国友谊的肯定。

中巴关系之所以这么铁。主要是来源于两方面。

第二是喀喇昆仑公路的修建。它是连接中巴两国的一条通道。作为世界上最美也是最危险的高原公路。从60年代开工修建。中巴两国总共有700人葬身于此。平均每公里就会有一人牺牲。是用血泪建成的友谊之路。这也让中巴更加亲密友好。经济往来更加频繁。

世界上唯独中国人经过巴基斯坦。是不用被扣留检查。表示了巴铁对中国人的信任。各位小伙伴。你们有去过巴基斯坦吗。那里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35:02

    巴基斯坦,中巴,中国,友谊,国旗,两国,纪念币,世界上,友好,公路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35:02

    没想到大家都对巴基斯坦真的把我们的国旗印在他们的硬币上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35:02

    中巴两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在中国。巴基斯坦有个独一无二的称呼——“巴铁”。巴基斯坦人民将中巴友谊比喻为“比山高、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