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清朝的军事实力真的是陆军世界第三,海军世界第八吗?
原创

甲午战争前清朝的军事实力真的是陆军世界第三,海军世界第八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只是看了纸面兵力。没有考虑到军事工业和动员体系的作用。工业革命以后。强国的军事力量就必须考虑到这两者。并不能只看表面上的力量。以美军为例。南北战争前的美军只有几万人。在战争开始后北方军队最多时达到了160多万。南方军人数超过了90万。整个美国十分之一的人口都被战争机器当成了炮灰。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军人数再次下降到三万多人。甲午战争期间美军人数是六万五千人左右。但到了一战时期美军在参战后几个月时间内就扩军到了300万人以上。庞大的军事工业可以让德军从10万在不到十年时间内变成数百万大军。在整个二战期间一共有1800多万德国人参与了战争。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可以让工业强国最大限度的武装自己的民众。农业国的清朝只能利用自己有限的农业剩余换取武器。因此处于先天劣势。清军不但在武器成本上远高于列强。在战争中还面临受制于人的局面。做不到军火和弹药自给自足。平壤战役结束后日军盘点收获。清军所剩余的弹药仅有7厘米炮弹633发。平均每门炮不足40发。如果连续战斗。坚持不了半小时;小口径炮弹207发。平均每门炮不足16发。约可坚持10分钟;各式步枪子弹56万发。以清军仅有1万人计。每人分到的子弹不足60发。

(强大的军工实力和动员体系让列强都有“变身”这样的技能)

而且即使是纸面兵力。大清也是纸老虎。在甲午年间也算不上强大。清军的总兵力是80万人。法国陆军。在1890年时法国陆军总兵力是50.2万人。到19世纪90年代底是62.5万人。德军在甲午战争前后陆军总兵力是545000余人。和法军大致相当。沙皇俄国的陆军人数在19世纪末变化很大。1890年俄国的陆军总额从77万一度减至64.7万人。但十年功夫就扩张了近一倍。到1900年沙俄陆军总人数达到112万余人。沙俄还要加上数十万可以随时动员的哥萨克武装力量。奥匈帝国也可以轻易派出几十万大军。英国陆军的规模是20万人。美国联邦陆军也只有几万人。但这两个国家都有强大的军事工业。可以在几个月时间内完成大变身。除了欧美列强。奥斯曼土耳其在甲午时期的陆军力量也只强不弱。土耳其陆军能集中40大军和沙俄进行第十次俄土战争。和工业实力相适应的是动员能力。这方面的优等生就是德国。德国第一个建立了总参谋部制度和整体战动员能力。把军事行动条令化、科学化。1870年的普法战争中普鲁士军队就靠着这两点完成了华丽的大变身。把自己的兵力从40多万变成了150万。还将上百万人投送到了法国境内。普鲁士数十万大军从动员到围困拿破仑三世只用了一个半月。清军在甲午战争时期的动员投送能力是8月1日开战后经过了一个月时间还只能将1万4000多兵力投送到朝鲜战场。和列强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重量级。

清军陆军是一只兼顾国内治安和对外作战的部队。军警不分、没有强大的预备役部队。清军陆军当时的精锐是数万湘军和三万多湘军。在清朝末期根本就没有一次性集结数十万大军进行作战的经验和能力。


(1897年英国海军阅舰式)

海军方面。英国海军实力为1890年时合装甲舰和非装甲舰共254艘计892361吨;1899年时为472艘合1265969吨。1891年时英国海军装甲舰上已装备了824门速射炮。比其他所有各国海军舰船上装备的速射炮总和还要多出几倍。1890年时法国海军实力为53.5万吨。其中装甲舰61艘35.53万吨。非装甲舰102艘16.9万吨。另有鱼雷艇194艘1.07万吨。1890年时。德国海军有72艘舰船约19万吨。1900时已经扩张到285000吨。沙俄海军的实力在甲午战争时是30万吨左右。1900年沙俄海军实力是191艘合39.7万吨。1899年时。美国海军拥有舰船98艘32.4万吨。意大利海军在1890年的总吨位是242000吨。清朝海军的总体实力是第八名不假。但这个第八名只有前面七个列强的零头。甲午战争时清朝海军总吨位是83500吨。高于奥匈帝国的6万吨。

即使拥有工业实力和动员体制。清军也难以成为列强。清军会面临奥匈帝国一样的局面。奥匈帝国面积为欧洲第二、人口为欧洲第三、工业实力是世界第六。拥有斯柯达等军事工业。但奥匈帝国的主体民族德意志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在作战时效果非常差。

因此甲午前清军陆军绝对不是前三。海军也只是勉强第八

其他观点: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brineqin 无授权禁转

提起清朝。历史公认的。这是一个让中国近代充满屈辱的时代。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在清朝的后期。清政府的腐朽反动几乎把中国推向了永不翻身的深渊。

但还有一种说法说。清朝经济实力世界第一。是璀璨无比的盛世。之所以沦为半殖民地。是因为遇到了三千年之变局。

更有一种说法是。清朝当时在世界各国来说。也算是位居世界前列的大国。称得上是列强。

那么问题就来了。列强为何却沦为后来的境地呢?

GDP不代表发达的经济。军事实力是由人来决定的

从入关以后。清朝花了十年时间平定了本就被明朝封锁打压而奄奄一息的蒙古。又击败郑氏。压制了国内不稳定的三藩势力。算得上已经稳稳妥妥的将中国握在手中了。而由于番薯的引入带来的人口增长和经济流通。使得清朝成了一个国内完全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顶峰。

在所谓的“康乾盛世”时期。乾隆十五年。清朝的GDP占世界总量的32%。这确实很了不起。而经历了太平天国起义。其GDP仍然在世界范围内一家独大。其次。我们提到清朝。都会想到历史文上的。清朝时期十分落后。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巨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脑海中自然就是落后了。其实不然。清朝在鸦片战争时期的火器拥有比例更高。拿枪的比联军还要高。到了甲午战争时期。清朝军队已经全盘西化。所谓的拿大刀的清军恐怕也只有在电视剧里有了。清军北洋舰队拥有世界第九。亚洲第一的庞大力量。要说船坚炮利也是清军船坚炮利了。到了清朝末年。清军装备的全是格林炮和克虏伯火炮。总数有上万门。不说能打到英国去。对付八国联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清朝在当时的世界上。还算是西方列强能看的上眼的东方国家之一。甚至连日本都没被西方看到眼里过。这个拥有一千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国家。有80万以上的常备军。西方认为。这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但为何会一夜之间崩塌?这就牵涉到了清朝的体制问题了。

大清朝的背后。是注定失败的落后体制和统治阶级

先说经济。清朝的GDP大多是由小工业作坊。小手工者带来的。庞大的GDP得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算是近代的小农自然经济体。但彼时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虽然GDP只占世界的5.2%。其财政收入却已经达到了1.5亿两白银。清朝才有多少呢?4000万两。英国的工业化商品经济是清朝的四倍以上。所以当时的清朝GDP虽然高。但也不能看做是评判国家实力的标准。自然小农经济和近代化的工业化商品经济对比。特别是和英法传统强国对比。那都完全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你GDP再高。无法有效转为工业化运转。没有完善的工业布局。什么用都没有。可以说这种世界第一的GDP是最无用的东西。

其次是落后的体制带来的副作用。在强大的武力都无法在落后的体制面前发挥作用。清朝入关后。施行的是抑制思想的政策。国民被过多的束缚于封建忠君的约束中。这也是由于清朝的文字狱的实施加重了其对思想的控制。国民是听话了。然而带来的副作用就是落后。彼时的世界各国都先后进入工业时代。成为了近代化的民族国家。就连近邻日本都奋起改革。并将日本民族的现在和未来作为改革的主要目的。于是就出现了甲午战争前。日本举国购买军舰。国民踊跃捐献的局面。这种事情在当时的清朝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清朝的体制。其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个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这是由其制度的根本落后性决定的。

不能成为近代化国家。政治制度落后。统治阶级甚至有为了维持其统治而畏惧汉臣领军甚至有意让北洋舰队和日本火拼以上种种事情数不胜数。所以清朝的败亡也就可想而知了

清日开战以前。清朝的国力军力大大高于日本。此时的西方虽然和清朝打过仗。依然认为清朝这样的庞然大物也算是世界列强。打败日本这样的小国轻而易举。然而没想到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清朝战败。这样的列强不要也罢。大家有什么有趣见解。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请支持毅品文团队的各种原创文章及实体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其他观点:

当然不是了。这都是哪里来的说法。

海军世界第八?

近代海军。在亚洲只有中国和日本玩得起。所以日本海军的唯一敌人就是北洋水师。遵循这一战略思想。日本所有的军舰都以克制北洋军舰为唯一目标。

在海军建设上。大清比日本走得早。领先好几年。当初定远、镇远入役时。是世界一流铁甲舰。曾经应邀出访日本。日本海军哪见过这个。既恨且惧。又羡慕得不得了。哈喇子都要掉下来了。

走得早是好事。但一不留神。就成了坏事。坏在日本有了异常明确的针对目标。

日本的3艘“松岛级”军舰。专为克制定远和镇远量身定制。中国从国外购买“超勇级”巡洋舰。日本立即购买同型号的筑紫。感觉这还不够克制超勇级。又购买超勇级改进版的浪速级。开战当年。也就是1894年。日本最新订购的吉野号入役。这是艘当时世界上火力最猛、航速最快的新式巡洋舰。包括吉野在内。日本海军在1891年以后服役的全新军舰多达9艘。整个日本海军已拥有31艘主力军舰。都可出海作战。

而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以后。北洋水师就再也没有一艘新舰下水。到这时已经吃了6年老本。

因为在北洋水师成军之后。朝廷就认为海军建设成功了。以为海军建设是件一劳永逸的事。既然形成了战斗力。那就不再需要投入了。所以自从1888年以后。就再也没有下水过新舰。非但没有新舰。甚至在户部尚书翁同龢的主张下。严令禁止再购买新的大炮、军火。非但没有投入。还要紧缩开支。

这事怪谁呢。当然是怪光绪。因为他自1889起开始亲政。老太太慈禧虽然影响力还在。但大事已经主要是光绪在做主。

殊不知海军建设是个需要连续投入。不断更新的军种。本来身位领先。压制日本的北洋水师。从1888年起原地踏步到倒退。日本海军却在继续不断投入。直到战争爆发这一年的1894年当年。还有两艘新舰下水。此消彼长。强弱早已易位。曾经亚洲第一、世界第八的称号。已经是逝去的荣光。要到了当代。才能奋起直追夺回。

在1894年。北洋海军在吨位、航速、火力、弹药上已全面处于下风。与日本联合舰队开战。牌面上已经基本没有战胜的可能。

百万以上的陆军?

海军如此。陆军呢?

中国人口基数碾压日本。陆军人数编制同样如此。基于这种印象。包括欧美列强在内。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就算海军失利。中国陆军也最终将凭借人数优势战胜日本。

中国陆军有多少人数呢。确实不少。在战争爆发前夕。全国八旗的兵力编制有25万。绿营编制有44万。合计达69万之多。其中近三分之一驻防在前线附近各省。看上去不怵日本。

但这仅仅是纸面上的兵力。

八旗军、绿营军的战斗力。早已成为了笑话。他们在太平天国运动中表现出的弱不禁风。甚至不能被称为军队。战争中出现过十几个太平军战士就能攻下几百名八旗绿营混合编队防守的炮台。还能把清兵撵得投水自尽这样的咄咄怪事。

八旗和绿营。顶多也就吓唬吓唬老百姓。维持一下治安。拉出去打仗。那纯粹是送人头。

那靠谁打仗呢。靠民兵。也就是练勇。

练勇起自太平天国。在八旗、绿营一触即溃的情况下。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自募的勇营民兵部队成为中流砥柱。最终力挽狂澜。挽救了大清江山。曾国藩的部队被称为湘军。李鸿章的部队被称为淮军。左宗棠的部队被称为楚军。此外还有毅军、嵩武军等练勇军队。

在扑灭太平天国和捻军之后。练勇已经取代了绿营。承担起了国防军的职责。他们人数同样不少。总数有46万之众。

大清养得起这么多军队吗?

想得美。大清才不养练勇。吃编制的只有八旗和绿营。练勇由地方自行供养。只有军官才能占个编制名额。

八旗、绿营。加上练勇。陆军总人数多达115万。难怪从光绪帝到众大臣都对陆军信心满满。

有苦说不出的还是李鸿章。

陆军是个什么状况呢。八旗、绿营兵指望不了。能打仗的只有练勇。练勇也并不是全都能打。战斗力较高。装备较好的。当时只有5万3千多人。正全部驻防在北洋沿线。而这5万3千多人。还承担着沿线众多要塞、炮台的防守任务。

真正能调动作为机动兵力的。只有25000多人。就算这25000多人里。还有诸多派系。比如卫汝贵的部队叫盛军。左宝贵的部队叫奉军。叶志超、聂士成所部则是直隶练军和武毅军。多半是以将领和兵源地来命名和划分。这种方式有什么恶果。大家都清楚。

这就是北洋陆军的现状。

要以这编制混乱、各成体系的5万3千多人对抗日本倾巢而出的七个师团十几万陆军。难怪李鸿章会大摇其头。换了谁都是一样。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难拥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38:58

    清朝,日本,海军,北洋,列强,甲午战争,绿营,万人,清军,沙俄

  • 滴蜡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38:58

    没想到大家都对甲午战争前清朝的军事实力真的是陆军世界第三,海军世界第八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只求﹂份安宁 永久VIP 2022年12月26日 23:38:58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这只是看了纸面兵力。没有考虑到军事工业和动员体系的作用。工业革命以后。强国的军事力量就必须考虑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