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我是70后。很喜欢看电影。特别喜欢香港电影。从90年左右就开始从录象厅里看。到后来的电影院。网上。可自从2005年以后就再没看到过一部特别喜欢的香港电影。而香港电影也渐渐的衰落。原因是什么呢? 先说下我最喜欢的一些电影吧! 最喜欢的警匪片是《碟血双雄》。虽然好多人都记得发哥的《英雄本色》。但我觉得吴宇森最具代表的暴力美学还是《碟血双雄》。。《英雄本色》只是在此之前没看过这样的电影。其它象《辣手神探》《纵横四海》《江湖龙虎斗》等也不错。吴的暴力美学里面使用大量的慢镜头。再配上振奋人心的背景音乐。使整个场景显的大气磅礴。而且里面的故事情节。表现兄弟情谊。朋友义气的感情也非常的让人怀念那个年代的人。后来也有几部象《无间道》《枪火》等也还行。但可能是个人爱好。总觉得比前几部差些。不管从剧情到特技效果上都体现不出让人比较振奋的感觉。 最喜欢的喜剧片是黄百鸣的《开心鬼》系列。特别是张曼玉出演的《开心鬼撞鬼》。笑料百出。有很有教育意义。《五福星》系列也不错。《开心双响炮》《神勇双枪炮》等都不错。好多人都喜欢周星驰的喜剧。可能是个人比较喜欢语言幽默和剧情幽默。不太喜欢肢体幽默。所以对周星星的喜剧感觉一般。但周星星后期的《少林足球》和《功夫》给了我不一样的感觉。对了。还有吴孟达。郝韶文和释小龙的一系列不能不说。那也绝对是香港喜剧电影的颠峰之作。特别吴孟达和郝韶文的〈蜡笔小小生〉可所谓是最最搞笑的喜剧了。我每次看都会笑到嘴巴疼。就连我80末的老婆看了都依然是腹捧大笑。比如里面有一些情节。达叔跟小文被警察追。在一个胡同里。小文藏在另一个胡同头上用腿把警察拌倒。达叔也跟他学也想把警察拌倒。谁知道这个时候警察是骑自行车来追他们的。直接给达叔从腿上压过去了。还有就是达和文俩人擦车挣的钱。要分钱的时候。达欺负文是小孩子。就给文一块的硬币自己是一百的钞票。嘴里说着:你一个我一张。你一个我一张。最后还剩一个硬币。他把那硬币放在文的手里攥着。然后剪刀。石头。布。象类似这种情节的电影在2005年以后我再也没看到过。只会有象〈泰炯〉里“你可真是个奇葩啊”这种非常不搞笑的喜剧了。 黑社会古惑仔片最喜欢当然是最正宗的古惑仔系列的那五部〈人在江湖〉〈猛龙过江〉〈只手遮天〉〈战无不胜〉和〈胜者为王〉了。后来又出了一部〈江湖大风暴〉也能算是〈古〉系列的结尾。但里面是粤语。闽南语。日语和国语混杂着。听着有点不爽。其他那些杂牌古惑仔〈山鸡的故事〉〈庙街十三妹〉〈洪兴大飞哥〉〈九龙冰室〉等也很不错。 武侠片当属徐老怪导演的〈黄飞鸿系列〉了。徐克和吴宇森的风格不一样。吴宇森喜欢用大量的慢镜头。加上音乐的推进。使影片显的大气磅礴。另人心潮澎湃。而徐克则喜欢速度。他拍的电影动作都非常的凌厉。飞一般的感觉。让人觉得不是一般的刺激。其他象〈东方不败〉〈笑傲江湖〉等等武侠片也不错。都可称之为绝世经典。 鬼片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公认的林正英系列。我也不好反驳什么。总之本人不怎么喜欢鬼片。 象类似以上的电影现在几乎是看不到了。我不知道你们看现在的电影能不能看出以前的那种感觉。下面我就说说为什么香港电影越来越没落了的原因。 首先。香港电影经历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约三十年的辉煌之后。从90年代起到现在一直在衰落。当然。我们要限定一下。在这里只考虑商业片。在肯定这个事实的前提下。我就总结一下香港电影的衰落。之所以称为总结 是因为。我本身对于这个问题非常好奇。就在各地找了大量的评论。经过认真的阅读之后。便将介于主流和边缘的、但是比较符合事实情况的观点剥出。并用上所有先人们的论据。得出此文。 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首先说香港电影三十年辉煌的原因。这一小节从外部原因讲。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电影产业的发达程度与所在地经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好比现在的大陆电影。绳索太多、限制过死。自然发展困难。 而六十年代的香港是什么景象呢。经济开始起飞。商贸逐渐繁荣。人口迅速增加。文化日益多样。地区影响力迅速崛起。是不是看着像高中历史课本。对。就是这样。在这种环境大背景下。加上以邵氏电影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资本投资电影产业。香港电影业在获得了充裕资金的滋润后。迅速崛起。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在当时的年代都是亚洲领先的。香港一度成为好莱坞之后世界第二大电影产地。并在东亚、东南亚国家建立了自己独有的影响力。 接着。为什么香港电影就在东亚和东南亚就势如破竹呢。这就是当时这些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日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电影产业。而东南亚国家的实力说实话来讲离香港差了点。首先经济起飞时间就晚了十年。 并且东南亚大量的华人也为香港电影的快速及普遍的接受提供了可能。 人和呢。就不用说了。以小龙为代表的几代电影人(包括演员、导演、编剧等等)的实力直到今天来看仍是空前的。 武侠、动作片一统江湖 这里就不多说了。主要就是香港电影在当时以邵氏电影为代表的武侠片、功夫片的娱乐性、观赏性已经能够满足香港及东南亚的大部分观众的观影要求。毕竟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大片还没有进来。可以说。大部分的观众的眼光要求还不高。 刀光剑影、鬼哭神嚎的注定不长久 接着第二小节。问题随之就出来了。刀光剑影、鬼哭神嚎的香港电影在纵横了三十年的江湖之后。终于发现观众开始不买账了。电影吸引力不管是在香港本土还是在海外都开始急剧下降了。 为什么?很多人说了很多的外部原因。这些外部原因我会在下一个小节全部列出。但是我想在这里重点说的是是香港电影的内部原因注定会给港影带来这样的后果。 哲学讲内因决定外因。用在这里特别恰当。我在上面已经说了。香港电影在辉煌的三十年里主要还是以刀光剑影、鬼哭神嚎的武侠片、功夫片、鬼片为主的。这一方面是制片公司追求商业效益的直接手段。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作为一个只有600万人口。实体规模只有台湾的四分之一、日本的二十分之一、洛杉矶市的三分之一(更何况好莱坞有三亿人口的广大腹背)。充其量也就只能和新加坡一较高下的。近代的一个世纪里才发展起来的海边城市来说。缺乏深厚的文化积淀。进而缺乏电影制造的想象空间与素材空间。从而造成香港电影难出宏伟大作。 这一点才是香港电影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 时代进步了、群雄崛起了 六七十年代的港影在东亚、东南亚颇有一枝独秀的感觉。而进入90年代之后。港影将直接面对着三个劲敌;电视剧、西方大片、土著豪强。因为时代进步了、群雄崛起了。 首先在世界范围内。电视的普及、电视剧的崛起将一大批电影市场活脱脱的剥离了。96年后。韩国电视剧横扫亚洲就是一个典型表现。 另一方面。90年代之后。好莱坞突然意识到进攻全球市场。于是就果断的来了。而且一发不可收。现在香港电影的票房记录依然是泰坦尼克号创造的。可以说是耻辱啊! 就这样。以好莱坞为首的西方大片用了大概十年的时间彻底将港片击倒。进入新世纪的这些年。香港电影前十中本土篇一般都不会超过引进片的。 而香港电影人肯定要追赶啊。但是由于一些个原因。迟迟追不上。反而越发差距越大。其中一条就是盲目追赶。不计实际条件。那为什么会盲目呢?这就又回到了内因上——缺乏深厚内功是很难站直的。 然后说土著豪强。主要是以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为主的东南亚小国的电影产业的长足发展。在这些国家国内市场。已经形成了本土片和好莱坞大片双雄争霸的局面。港影面对着双重夹击。多已战败退出。 这样随着外部条件的改变。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一去不复返。但是如果此刻香港电影界奋力搏一搏的话。或许局面要比现在要好。但是。。。看下面。。。 内功耗尽。精气西流 终于说到了香港电影耗尽内功的一刻。随着港的回归。香港电影面临着两个变化。第一是人才流走了。成龙、李连杰、周润发为首的几张大牌全部去了好莱坞。而近十年几乎没有有份量的新人出现。青黄不接已是不争的事实;第二是审核制度强化了。这对追求自由的港影来说打击是直接的。 其实在87年的时候。邵氏电影已经停产。这预示着。随着市场的变化。资金问题开始出现。 而香港则面临着十年发展的几乎停滞:相比周边的韩国、台湾、东南亚、甚至深圳来说是在走下坡路的。这样一来。本来在文化积淀方面就有所欠缺的香港在资金和地区影响力方面都失去了优势。整个港区包括电影行业在内的衰落自然不可避免。 所以。香港本身实体过小、精气西流。发展停滞是电影业衰落的根本原因。而好莱坞的扩张。韩剧、日剧、东南亚电影的崛起则又加剧了这一局面的到来。 我们还能看到香港电影崛起的那一天吗?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怎么和父母说自己有男朋友了?
- 炉石传说理论上可以最快在多少费时完成斩杀?
- 河北邯郸,3000年未改名字的城市,在历史上的地位怎么样?
- 你觉得人生的无奈多吗?为什么?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726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香港电影,电影,香港,好莱坞,东南亚,说了,年代,原因,武侠片,喜欢
没想到大家都对香港电影为什么不复往日辉煌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我是70后。很喜欢看电影。特别喜欢香港电影。从90年左右就开始从录象厅里看。到后来的电影院。网上。可自从2005年以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