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其实真正为世界和平起作用的是联合国这个国际议事机制。而非核武器。
即便有核武器的巨大威胁。冷战也险些数次成为热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天翻地覆。
欧洲列强垮台。之前被边缘化的美、苏站到了前台。
他们控制了两大阵营。建立了庞大的以意识形态为分划的世界壁垒。
美国人在二战结束后拿出了两个东西:
1.联合国的国际框架。以及安理会的大国议事机制。
国际联盟被取代。很快树立起美、苏、英、法、中五大战胜国为核心的新秩序。
2.“铁幕”分界
该理念由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6年提出。是一种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打压和防范措施。基本还是英法战前反苏的老理念。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进行了铁幕演讲。开启了冷战。
实际上。“铁幕”这个东西可以视作美国的国际策略。它既满足了欧洲人对苏联的防范心理。拉近彼此关系。又能人为制造战略对峙。逼迫破败潦倒的欧洲服从美国领导。
苏联巴不得。它同样通过战争。在红军铁蹄踏过的地方建立了红色政权。其覆盖面能一直推到柏林分界线上。“铁幕”的压力虽然大。却也促使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施行得更加顺畅。
所以冷战中美苏双方在对待彼此时都相当冷静。从不明着正面开打。
双方最大的一次冲突爆发在朝鲜。朝鲜战争被西方史学认为是冷战期间发展起来的第一次直接武装冲突。亦是双方势力的划界。
朝鲜战争时。苏联原子弹才刚刚研制出来。但美国却已经拥有了相当多的核弹头。
美国是真的差一点使用了原子弹。
麦克阿瑟曾经公开表示过。要打赢战争。就要大力削弱中国。
甚至要“丢下20-30颗原子弹轰炸中国”。“在鸭绿江边建立核辐射隔离带”。
他们的总统杜鲁门也早就在开会商量这事儿。并在1950年11月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上。就如何对中朝使用核武器拟定了初步的计划。
随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当记者提问美国是否考虑使用原子弹时。杜鲁门回答:
“我们一直在积极地考虑。这是我们的一种武器。”
“我们在积极地考虑使用原子弹。但我不希望看到使用它。这种武器很可怕。不应该用来对付无辜者。女人。孩子……但原子弹一旦使用。我们就无法回避这些问题……”
此事在西方引起一片哗然。被称作“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亡灵复苏”。
但最终美国人还是没胆子使用原子弹。
他们一方面认为对付一穷二白的中国不需要原子弹。另一方面则惧怕中国人顽强的战斗力。不希望与中国展开全面的战争。更不愿苏联撕破脸地参与进来。
英国参谋长委员会致电麦克阿瑟:“我们觉得。在朝鲜用原子弹根本无法阻止中国军队。还会加剧局势的劣变。苏联将免不了参战……”
于是美国认栽。朝鲜战争中再也没把丢原子弹挂在嘴上。
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朝鲜战争就是一场热战。只不过它被限定在了局部的范围。
这场战争联合国军派出了美、英、法、加、澳、新、荷、比、卢、希、土、泰、菲、哥、南非、埃塞等国上场。还得加上个韩国和帮忙扫雷的日本。一共18国联军。遍布欧美亚洲。堪称地球军团。
此外还有意大利、瑞典、丹麦、挪威、印度掺和了进来。为联合国军搞“医疗服务”。
这不是热战是什么?朝鲜战争有最密集的硬碰硬。有空前绝后的炮火。除了地方小哪儿都不小。
为什么朝鲜战争这场“铁幕分界”的热战没打大呢?
主要在于二战后的反战心理极为浓重。连美国那些战争狂热分子也没法将战争扩张出去。
他们只想在合适的地点找个合适的敌人打一场合适规模的战争。这还是一不小心上头的结果。
对于美国人而言。他们当时更愿意谋求欧洲的政治利益。以及通过欧洲复兴计划(1948年马歇尔计划)渗入欧洲。获得领导权。
经过这场惨烈的战争。美苏相互明白了对方的手腕。
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一败涂地。苏联根本没下场。但依靠物资援助和部分变装的空军。依然血赚一笔。
美国人认为。任由中美互掐。让美苏冲突变成了中国对美国的消耗战。这太傻了。
所以。美苏在之后冷战的所有时刻。都在竭力避免直接冲突。而且东边和西边的画风完全不一样。
他们可以互相在波罗的海、北冰洋、太平洋和铁幕分界线上大搞特搞。撒箔条、飞机突袭、渗透、军舰顶牛、潜艇互撞。却在美苏近乎接壤的白令海峡风平浪静。出了矛盾也好说话的很。
美国甚至因为渔场重叠问题。干脆给予苏联渔民以渔业补助。压根就不想多生事端。
了不起。也就美国和日韩基地的飞机起飞几下。挥挥翅膀了事。
但欧洲不是这个画风啊!巴伦支海手术刀。宰挪威侦察机如杀鸡。古巴导弹危机。美海军楞把苏联两艘带核弹的潜艇玩得要吐血。
美军还在德国边境部署了不少战术核武器小队。携带M388核无后坐力炮。号称“一旦苏联装甲洪流冲来。马上在边境炸出辐射区遏制”。
在北约的战略中。由于可能无法顶住苏联对欧洲的大规模突击。他们将各种对苏联的核攻击当成了王牌。
正巧。苏联也是这样想的。他们觉得如果遭遇强劲的阻击。那么倒不如用核弹开路。前面核弹炸。后面坦克跟着冲过去就行了。
苏联领导人经常考虑的是“有多少导弹能打到美国”。美国领导人经常考虑的则是“要多少枚核弹才能毁灭苏联”。想明白了。就发现都不现实。
与此同时的是50-60年代疯狂的核试验。双方在各自的核试验场没完没了的炸。美国拉斯维加斯都把看核弹当成了旅游项目;苏联爆破的“大伊万”在芬兰都感觉得到。
该做的实验做完了。该抖的狠抖完了。发现对方都不怕核弹了。双方也就泄了气。开始制订限制核武器的国际法。阻止其它国家研发核武器。
但是。核武器再厉害。该打的仗一样会打。美苏双方都显示出压根不怕核战争。也不畏惧于打核战争的想法。古巴导弹危机就是例子。
可古巴导弹危机的背后。依旧是美苏领导人的背后谈判。双方军队剑拔弩张。但最后还是以和平对话解决了问题。
经历了一系列摩擦和磕碰后。美苏基本明确了战术原则。双方始终在联合国上保持着“费厄泼赖”。至少从底线上遵从了对话原则。该坑就坑。该吵就吵。明白对方的想法比直接开战好。
其实美苏都明白。他们两国在二战前都是被边缘化的国家。欧洲人才是地球的主宰。
看看欧洲人干的那叫啥事儿。
自己争殖民地打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死快两代人。打穷了。
一战留下的矛盾太多。吵吵闹闹勾心斗角又打起了二战。彻底打烂完了。
欧洲人辉煌了几百年的统治史因二战而结束。美苏当然不想步其后尘。
美苏正是看到了两败俱伤的局面。又有各自控制一半世界的大战略。他们才既维持冷战的剑拔弩张。又实际维持着和平。
打什么打?要打也不会两国面对面。还是扶持代理国开战最好。打输了大不了赔钱拍屁股走人。
比如越战就是这种模式。阿富汗战争也是这种模式。
事实证明。这招确实厉害。
美国因越战打堕落了一代人。经济困难社会萎靡。好多年才缓过气。
苏联更是倒霉。在阿富汗被人组团拖后腿。硬是打了个民生凋敝社会矛盾激化。没几年就完蛋了。
美国还玩出了战忽套路。一场“星球大战”。楞把苏联忽悠得瘸上加瘸。
中国当年属于看清了局势的国家。所以很早就脱离了战团。自成了“不结盟”一系。不陪着美苏过家家。事实证明。还是毛主席高瞻远瞩。
其他观点:
社会历史发展不能假设。假如没有核武器。美苏之间也不一定会打起来。因为双方都有各自阵营错综复杂。所以说打不一定摩擦还是有的。
其他观点:
不用打。苏联就亡党亡国解体了。现在只能问俄美核战争哪一方会打赢。但是不会打。谁要是能挑拨离间煽风点火火上浇油挑起俄美战争。谁就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27岁:考研还是考公?该如何做出选择?
- 如何平衡自己的时间与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哪些实用方法?
- 大专女生学前教育毕业一年多,有两家园工作经验想转行该咋办?
- 普通人怎样做才能挣到钱?有哪些途径和方法?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760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苏联,美国,原子弹,欧洲,核武器,铁幕,美苏,核弹,杜鲁门,热战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果没有核武器冷战有可能变热战吗?一旦开战美苏哪一方会打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其实真正为世界和平起作用的是联合国这个国际议事机制。而非核武器。即便有核武器的巨大威胁。冷战也险些数次成为热战。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