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昨天看高晓松的《晓说》。请了正在上映的《邪不压正》的导演姜文。高晓松说他是第一个看完样片的。对这部电影的态度含蓄地说是“又爱又恨”。恨在哪里呢?这根本就跟张北海的《侠隐》没毛关系。关于老北平的那种吃喝玩乐悠闲自在的生活和氛围。根本就没有烘托出来。唯一留下的就是李天然名字和复仇。
姜文就在一旁解释说。虽然这本小说他十年前都买了版权。但是始终找不到一个适合的切入角度。对他来说。吃喝玩乐的老北平对他来说没有吸引力。那什么对他有吸引力呢?当然是大符号:北平大院、美国医院、日本庭院、朱元璋画像、民国军阀、七七事变、钟楼等等。这些大符号想要在一部电影中发挥效应。那得不停地凸显出来才行。所以搞得这部电影像乱七八糟的大杂烩。
姜文的电影一向很任性。这部电影已经任性到了可以在北平的屋顶上飞檐走壁。骑车撒钱。扭头躲子弹的境地了。就像高晓松所说的。更重要的是。姜文还不断地往里面塞私货。有些私货让观众可以会心一笑。你可以说增加了很多情趣。但是大部分的私货都是无聊至极。我没觉得在电影中寻找各种历史的证据有什么乐趣。刚在微博上还看到各种评论。有些自以为看懂的人就发出了灵魂般的质问:《邪不压正》是块测试智商的试金石。 您看懂朱局长和朱元璋合影了吗?您看懂臀部盖章了吗?您看懂钟楼紧十八慢十八敲钟了吗?您看懂小裁缝和小师弟钟楼复仇对话吗?您看懂根本一郎为啥挨两拳?
看电影看成了猜谜游戏。也没啥意思了。我看不懂。你看得懂行了吧。不过从豆瓣评分急速下降看。大部分人也都没看懂。从电影院的排片下降看。观众很多也看不懂。不是看不懂。是根本就没兴趣寻找那些私货。也不想看成电影的考据派。我看个电影。你得先吸引我看完。再吸引我有兴趣去发掘那些历史点才是真正的成功。硬塞给我。我不要。
其他观点:
什么叫票房增速乏力?
明明是票房逐日下降啊。大家看目前上映2天的票房走势图。今天是第3天。
周五首映票房1.2亿。按道理说。一部电影周五上映。周六是周末休息。票房一般都会比周五增加。看增加的幅度就知道这部电影后续票房情况。
但是《邪不压正》周六票房比周五还少啊。只有1亿出头。
同时排片场次。大家注意了。从周五占比40%。12万场。逐渐下降。周六是36%只有10万场;今天周日了占比继续下滑。只有9万场了。
这说明影院经理们得到的反馈是:上座率不高。得减少排片场次。
而同期已经上映11天的药神周六票房增幅达到40%多。30亿已稳。
姜文这部新片的票房可能并不会比上一次增加。这就说明观众这次对《邪不压正》相当不满意。大家看猫眼评分7.5。这可不是豆瓣。在猫眼评分低于8那就相当于烂片级别了。
《邪不压正》当然不是烂片。但代表普通观众意见的猫眼给出这么低的分。说明很多观众没看爽。不是《让子弹飞》那种爽片。
至于为什么搞成这样?我看这次姜文啊。可能还是对票房不是太在乎。
按照拍一部票房成功电影。接下来浪2部的惯例和经验(第一部《阳光灿烂的日子》票房冠军。接下来一个禁了。一个《太阳照常升起》票房扑街;第4部《让子弹飞》票房冠军。接下来《一步之遥》和这次《邪不压正》票房扑街)。
大概我们只能等下一个姜文电影。才能重新看到他收敛一下了。
毕竟姜文电影大家公认:有特点。但是太自我。什么时候投资人压力太大让他必须得赚点钱的时候。大概他才会回来好好讲个大家看得懂的故事吧。
其他观点:
《邪不压正》上映数日后。单日票房每况愈下。预计最终票房也就是6亿至7亿。在2018年的电影市场。一部万众瞩目的著名导演大制作电影。如此票房成绩属于严重不合格。
《邪不压正》的票房失利。继4年前的《一步之遥》之后。再次证明了8年前那部票房口碑双爆的《让子弹飞》。 对姜文而言。真的只是个华丽的意外。
甚至可以说。《让子弹飞》究竟是如何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其实姜文自己也并不明白。正所谓“身在此山中。云深不之处”。
《让子弹飞》这部让姜文扬眉吐气、连声高呼“站着把钱挣了”的成功作品。原本是天时地利与人和共同造就。
如果不是周润发、葛优这两位完全跟得上姜文气场、争锋相对难分高下的华语影坛巨星。从对白台词到每个细微动作表情。都在目不暇接地相互飚戏;
如果不是连影片配角都是廖凡、陈坤、邵兵、姜武、刘嘉玲这些实力派影帝/影后。极大保障了影片的演技质感;
如果不是因为《让子弹飞》作为故事片剧情本身就十分通俗流畅。而且一部好人就有好报、坏人恶贯满盈。结局大快人心的大众向爽片。让那些让并不想过分“烧脑”、没心思去解读其中各种隐喻剧情的那部分观众。也同样能看得津津有味;
《让子弹飞》又怎么可能在取得了空前的话题热度。6.6亿票房创造了当时的华语市场记录。让姜文取得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双双大丰收。使他成为每个投资商眼中炙手可热的合作伙伴。近乎一片封神?
而诸如“鹅城代表什么?”“张麻子原型是谁?”“黄四郎原型是谁?”“浦东就是上海”等等隐喻梗。虽然确实提升了影片的话题深度和讨论热度。但终究只是在影片成功基础上的锦上添花。这些隐喻本身并不能成为一部商业成功影片的骨架。
只有完整流畅的剧情。质地丰满的人物角色。才能共同撑起了一部成功商业影片的骨架。做得好这两点。即使不用玩那么多梗。夹杂那么多隐喻。也同样是一部堪称优秀的影片。让每个投资方都赚得盆满钵满。编导演员名利双收。如正在热映中的《我不是药神》。就是一个极成功的典范。
反正。如果做不好这两点。那么再巧妙构思的隐喻。也变成了故作高姿态、自以为是。绝不可能取得票房成功。如《邪不压正》目前的单日票房。竟被比它提早上映8天的《我不是药神》几乎倍杀。便是铁一般的事实。
《邪不压正》已经不是姜文第一次失利了。在2014年时。姜文的《一步之遥》。上映之前。挟《让子弹飞》之余威。曾被无数人看好去刷新2012年《泰囧》刚创下的12亿票房记录。影片宣发时更是大放卫星。剑指20亿票房。
因此。同档期的国内大片纷纷让路。以避开其锋芒。该片最终上亿的票房预售。在当时的华语电影市场。也犹如天文数字。
然而。《一步之遥》上映后。却大热倒灶。票房更是一路崩盘跳水。3亿投资成本。最终却只获得5.14亿票房。净亏损1.3亿。豆瓣评分也只有6.3分。和《让子弹飞》的反响和收益相比。有若天渊之别。影片虽然因为姜文过往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优秀履历。入围了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却同样遭到国际影评人的一致差评。狂打低分。不论票房还是口碑。都遭遇了一场完败。
《一步之遥》带有浓厚的欧美老歌舞电影风格。开场不久更有长达数十分钟的冗长舞台剧戏份。更完全没有必要地强行3d化。加上了纯粹为吸引眼球的持续时间许久的性感大腿舞。
同时。姜文在拍摄任性去尽情抒发自己的艺术情怀。各种出人意料而不合逻辑的情节设计。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如堕云端。“仿佛看了一场假电影”。便是很多人走出影院大门后的第一直接印象。
如此一部从内核上和架构上。完全可以算是小众文艺片的作品。却非要按商业大片的规模去投资、宣发和争取盈利。然而广大影迷观众又怎么可能单单因为这种恶俗的注水情节。便心甘情愿地为之买单?
《一步之遥》的口碑和票房崩得惨不忍睹。也让姜文不得不蛰伏数年。才又开始了新作《邪不压正》的创作。
在电影行业内。据说人人皆知的共识:「香港大导演不管拍什么片子。都会把自己当作商人。最关注预算成本和票房盈亏;内地大导演不管拍什么片子。都会首先把自己当做艺术家。至于预算?成本?那是什么?」
姜文更是出了名的从来都不将预算当回事。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鬼子来了》。无不是大量挥霍胶片。拍摄途中便预算超支。不得不追加投资。
即使是《邪不压正》这样既无特效。又无大场面。根本无需大投资的2D版民国背景影片。姜文也为了主角的房顶跑酷所需。不惜重新搭建了一座民国版北平城。又在影片拍摄中途。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而临时更换了全套的武术指导班底。
正因为影片的投资成本不小。票房回本压力甚大。能看到姜文的这部新作。在商业上做了许多妥协。甚至启用了因出演《湄公河行动》的缉毒特工颇受好评。又以“勤奋上进”、“努力健身”为宣传标签。同时粉丝迷妹众多的台湾小鲜肉彭于晏作为第一主演。影片中也时不时给他的一身健美肌肉做各种特写。甚至让他去裸奔跑酷。同时影片宣发时。也一直以彭于晏和许晴这对男女主演的性感身体为吸睛点。
从姜文导演的角度。大约已经觉得自己是在\"委屈求全\"地“拿饺子喂猪”。尽可能压抑了自己的个性和任性。为票房尽力讨好了观众。在影片宣发时。姜文更是不遗余力。几乎将每个近期出席的活动。从上海电影节到微博电影之节。都变成了自己影片的宣传主场。甚至还到《创造101》这种年轻追星族热捧的综艺节目去卖力宣传。
然而。都2018年了。现在的影迷观众早已经不是几年前电影市场刚刚爆炸。还会给《小时代》系列之类烂片买单的时候。那样容易被宣发和大导给哄骗了。
一部影片。如果戏份最多的第一主演。台词口音严重违和。演技更是几乎被同片所有对手戏的演员压制。完全撑不起一部戏。
而且这个男主角乃至于影片所有的主要角色。行事都莫名其妙。导致人设十分虚假和脸谱化。全无立体感。剧情结构也因此崩塌。故弄玄虚而毫无逻辑性。
那么。哪怕其宣发营销和推广力度再大。哪怕导演过往的履历再辉煌。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根之萍。绝不可能被观众认可。
已经经历了《战狼2》(票房56亿。豆瓣7.2分。猫眼9.7分)。《红海行动》(票房36亿。豆瓣8.5分。猫眼9.4分)这样的饕鬄大餐。享受了好莱坞一流工业片水准的光影和视听感受之后。
我们凭什么还一定要为“李天然”这么一个行动无脑、内心怯懦的筋肉男的救赎之旅买单?
我们凭什么还一定要为一个台词腔调严重出戏。表情空洞浮夸的主演的跑酷和卖肉之旅买单?
我们凭什么还一定要为一部主角小宇宙爆发。武力值吊打全场。最短距离躲开子弹。一招秒杀一个鬼子的抗日神片去买单?
何况。《邪不压正》同档期面对的。偏偏是《我不是药神》(豆瓣9.0分。猫眼9.7分)这样现实主义题材、切实打动全年龄段各阶层观众、票房口碑逆天大爆的对手。
“姜郎才尽”“邪不压峥”。就是市场和观众对比姜文和徐峥这两个同期竞争的电影人。给出的答案。虽然略显刻薄。却也不无道理。
《太阳照常升起》 :站着把钱赔了。好歹赚了些影评人的吆喝。
《让子弹飞》 :站着把钱挣了。影评人到观众无不奉为神作。(投资1.5亿。票房6.6亿)。
《一步之遥》 :让观众跪着自己。还想把钱挣了。赔了个底朝天(投资3亿。票房5.1亿)。之后破口大骂。再不干“拿饺子喂猪”的事。
《邪不压正》 :低下头来。竭力想迎合讨好观众。可惜已经跟不上时代。最后跪着把钱给赔了。——杯具啊!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 为什么喜欢的总是害自己最深的?背后有何规律?
- 在北京月入14k,这种情况下要不要离职呢?
-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学生学历低会导致爹不疼娘不爱且家庭成员不和睦吗?
- 刚刚离职的我现在还能从事哪些工作呢?
- 为何无人治理满大街逆行的送餐骑手?背后原因大揭秘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桔子生活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865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桔子生活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票房,邪不压正,影片,观众,子弹,电影,北平,猫眼,私货,之遥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看待姜文电影《邪不压正》票房增速乏力?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昨天看高晓松的《晓说》。请了正在上映的《邪不压正》的导演姜文。高晓松说他是第一个看完样片的。对这部电影的态度含蓄地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