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毛文龙驻守的皮岛对于明朝而言至关重要。只要皮岛在明朝手里存在一天。后金就不敢对明朝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皮岛的由来
说来也滑稽。皮岛原本并不是明朝的领土。而是属于后金的领土。之所以落到明朝的手中。主要是因为明朝的一场战败。
天启元年三月二十日。位于辽东前线的辽阳失守。由于辽阳失守的速度过快。作为辽东经略的袁应泰根本做不出任何应对措施。
为了不落入敌手。袁应泰仓皇自尽而死。而他直接指挥的数万士兵则全军覆没。
一时间。到处是残兵败将。这些残兵败将全部往一个方向跑。这个方向就是关内。只有关内才有守军。
在当时的众多残兵败将之中。就有毛文龙这个败将所率领的残兵。
一开始。毛文龙也想往关内跑。但是由于努尔哈赤的进军速度太快。如果他跑的话。只能跟在努尔哈赤的屁股后面跑。努尔哈赤突然间回过头的话。他就得全军覆没(当时他的手下只有两百人)。
情急之下。毛文龙选择下了一招险棋。那就是挥军攻打镇江。
镇江处于后金的腹地。但这个腹地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靠近海边。走陆路是肯定走不到镇江的(有守军)。但是走海路则能够畅通无阻。
毛文龙率领着两百人航行到镇江。趁着夜色进行攻打。当时的镇江守军有上千人。这上千人包括守将佟养真都没有想到。明军居然敢跑来他们的大后方。
出其不意。再加上是夜色进军。后金军琢磨不出明军有多少人。一时间军心大乱。上千余人被两百人一一歼灭。守将佟养真战死。
努尔哈赤向来都是主动出击。从来不被动挨打。当他得知自己大后方被偷袭的消息。一怒之下举兵大规模攻打镇江。准备让毛文龙死无葬身之地。
努尔哈赤兵力数十倍于己。毛文龙并没有愚蠢的一直驻守在镇江与努尔哈赤拼命。迎接必死的结局。而是选择了退守位于镇江后方的皮岛。
由于当时的后金军并没有水军。只能一个个眼睁睁的看着毛文龙安全撤退。站在岸上骂几声。过过瘾。
这时。皮岛正式落入明军的手中。
位置与骚扰
当时的毛文龙率领两百人位居海外的皮岛。而皮岛仅仅只有不到二十平方公里。按道理来说毛文龙的生活应该过得很不容易才对。可事实是毛文龙的生活过得十分滋润。
毛文龙除了有打仗的头脑。也有经商的头脑。并没有靠着明朝的接济在岛上混日子。而是选择发展经济。
毛文龙从明朝进口货物(说实在的其实也算不上是进口)。然后拉到皮岛上卖。平常到明朝去进口货物的朝鲜、日本客商。见皮岛上有货物卖。也就不到明朝去买。而是直接选择在皮岛买。
朝鲜、日本客商选择在皮岛买货物。并不是因为皮岛的货物便宜。而是因为对于朝鲜、日本客商而言。皮岛相比于明朝更接近自己的家乡。
皮岛位于鸭绿江附近。处于朝鲜的眼皮子底下。距离朝鲜近。自然距离日本也近。朝鲜与日本的客商在货物同等价格的情况下。哪里会长途跋涉到另一个地方去购买(后金也有人与毛文龙有生意上的往来)。
毛文龙一边拿着朝廷的补助。一边往商品里面抽税。日子过得要多滋润有多滋润。原本手下只有两百人。到最后竟然有三万人。
过上土地主生活的毛文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职业。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时不时的就派出一支军队骚扰后金。
后金后方的城池基本上都遭到过毛文龙的攻打。最主要的是有的时候还能够攻打下来。就比如金州、耀州、义州。
努尔哈赤恨不得扒了毛文龙的皮。
就是因为毛文龙的存在。害得努尔哈赤不敢对明朝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因为害怕一发动进攻。毛文龙就在他背后捅刀子。防不胜防。
毛文龙像个蚊子一样。努尔哈赤一不注意就扎。一注意就飞走。
不服从命令。迎来一死
毛文龙一个人孤身海外。他打了哪场仗。不打哪一场仗。朝廷都一无所知。正是因此。他打了哪场仗。不打哪场仗。都是出自他一人之口。
而根据朝廷的规定。将领在外打下胜仗。朝廷是要给予一定的报酬的。毛文龙抓住这一点。多次谎报战功。索取朝廷的报酬。
由于毛文龙驻守的位置过于重要。在当时只要是个人都明白。他毛文龙虽然不能够灭掉后金。但是却能够有力的牵扯后金不敢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正是因此。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都将毛文龙供起来。只要他把战功发过来。基本上都会把报酬给他发过去。这一来一去玩的不亦乐乎。
谎报战功的毛文龙不但没有受到朝廷的惩罚。而且还受到朝廷的嘉奖。就连常年当木匠的天启皇帝都特地给他赏了一把尚方宝剑。派使者到朝鲜的时候。特地叫使者去看他一眼。
说句实在话。只要是个人活成毛文龙这样。都会变的嚣张。连皇帝都不敢惹我。你算个什么东西?毛文龙虽然不是辽东地区最高的军事将领。但是却刚违抗辽东地区最高军事将领的命令。
对于对后金的战争。他想打就打。他想不打就不打。任何人的命令他都不听。
以至于到崇祯初期。朝廷有人建议减少军费制裁毛文龙。但是最后崇祯并没有听从。因为怕把毛文龙逼反。
其实就算崇祯减少毛文龙的军费。对毛文龙而言也造不成多大的损失。因为朝廷给的军费根本就供不起他岛上的三万士兵。
鉴于毛文龙不听话的行为。新任辽东地区最高军事指挥将领袁崇焕采取的措施是——杀。
在袁崇焕看来。辽东将领只有无条件的服从他的指挥。才能够收复辽东。毕竟他在离开朝廷之前。向崇祯许下了诺言。五年之内。必定复辽。
要知道君前无戏言。他说下这句话。实现不了就得死。
毛文龙的兵虽然是自己招的。他也不听朝廷的命令。但实际上他是归属于朝廷的。他的兵也明白这一点。
正是因为他的兵也明白这一点。以至于袁崇焕在他的防区内就用上方宝剑把他杀了(毛文龙也有一把尚方宝剑。但那是前任皇帝赐的)。
毛文龙当时占据的领土并不上一个皮岛。在后金的后方也占据着一部分的领土。由于毛文龙的死。前方将领又无能。以至于在后金后方占据的领土被皇太极一一收复。
毛文龙的兵是毛文龙招的。毛文龙被袁崇焕杀的当时。虽然并没有人敢站起来造反。但是随着袁崇焕的离开。毛文龙的兵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向后金投降。
皇太极这下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结语
袁崇焕这么想都没有想到他杀了毛文龙。同时也杀了他自己。崇祯二年。没有了后顾之忧的皇太极率领十万大军直接扑往明朝境内。一路冲向北京。竟然出乎意料的攻到了北京城下。史称“己巳之变”。
由于袁崇焕在这场战争中的不作为。不服从崇祯的命令。如果服从崇祯的命令。在北京城的外围布控。皇太极就攻不到北京城下了。群臣纷纷指责袁崇焕是奸细。以至于袁崇焕步入了毛文龙的后尘。不得善钟。
其他观点:
先上地图。皮岛就在这儿。位于黄海海域。鸭绿江出海口。在明末清初。皮岛这个位置恰好处在明清朝三国交界之处。地理上更靠近朝鲜一些。
之前在《明朝那些事儿》上面有提到。因为毛文龙的背后捅刀子这种行为。成功的牵制了后金大举进攻辽西的军事行动。说是努尔哈赤不得不在辽河流域留下一些人来驻守。防止被偷家。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其实都是在给毛文龙脸上贴金。
像谎报战功。这一项。毛文龙在天启三年十月的奏疏是这样写的:
平辽总兵毛文龙塘报刘爱塔之死遣张盘潜师夜起遂复金州今欲据金州以图三卫又报奴欲西犯榆关遣师渡江以伐其谋暗置空营更易旗号于是有满浦昌城之捷斩获奴级一百三十八颗获奸细四人及夷器等物奴耳目乱于梆声手足触于地炮东西奔命人马饥疲自相践踏而死者二万余人马三万匹
而后来毛文龙的上司袁可立查实后发现是这样的:
上谕兵部著该抚查明登莱巡抚袁可立奏刘爱塔事洩而金州空沈有容有登兵势寡四不可守之议而张盘毅然入而据之此毛文龙所以有金州已复之报也奴酋闻金州有人率众以至张盘退居麻洋岛此沈有容所以有九月初二之报也此金州复与不复之实也至于满浦昌城之举当以赶杀首级获奸细夷器等项为实功而不交一锋致奴死二万余人马三万匹其数终有不可考然其分兵设奇举火放炮使奴东西奔驰如弄于股掌之上当优叙以为用谋者之劝 上降敕谕奖励赏文龙银一百两蟒衣一袭又发帑银三万两劳赏诸将士并命所司议处钱粮接济
总的来说就是毛文龙虽然有牵制建奴之功。但是谎报战功吹得太过了。
除此之外还有杀良冒功。根据《朝鲜李氏实录》的记载:
文龙守身弥岛。在陆汉人。皆被胡兵所杀。贼既退.毛兵出陆作乱。攻陷碧撞、广坪等堡。驱掠子女财宝。文龙又募汉人。斩朝鲜人被俘逃归者三四千人。称以贼级。以捷奏闻……时文龙乘贼有无之隙。纵兵杀害。剃头作勒.以邀功赏.我人之被杀。不知其数。女人及未冠者。益不保。
当然。这还不是最过分的。当宁远城被努尔哈赤围困时。天启皇帝给毛文龙下旨。命他火速出兵直捣后金大本营。间接的支援袁崇焕。并承诺招办就加官封爵。结果毛文龙只是畏首畏尾。没有出兵。事后天启皇帝非常恼火。据《熹宗实录》记载:
得旨功罪原分两途信赏必罚系朝廷操柄毛文龙即使有功岂得代人赎罪况奴酋入犯文龙全不知觉牵制安在辄敢言功乃为失陷封疆之人求宥藐视朝廷是何法纪念海外孤军姑不究。
接着天启七年。八旗军攻陷了毛文龙在陆地上的据点。逼得毛文龙彻底退守皮岛。这一仗毛文龙输得很惨。陆地根据地的丧失。也让毛文龙失去了所谓的牵制作用。
之后天启皇帝驾崩。崇祯继位。后金也赶上了最为严重的饥荒。根据《清实录》的记载;
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国中银两虽多无处贸易是以银贱而诸物腾贵
这点在《明季北略》上也有提及:
春三月满洲大饥
这次购粮。除了缓解了后金的危机。还给大明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为在之后不就。宁远、锦州、登州包括皮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军粮不济。而且引发了小规模的兵变。
也正是因为这些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大明进一步战略的实施。所以袁崇焕才会想杀掉这个不听话还耽误事的毛文龙。来实现自己的军事构想。
其他观点:
毛文龙经略皮岛
在这样的天然军事据点下。毛文龙就向朝廷上奏。说明了岛屿情况。认为可以作为收复辽东的前沿阵地。并向朝廷索要30万两军饷。意图建立海上抗金根据地。天启皇帝也非常信任这个“镇江大捷”的军事将领。毫无折扣的拨调了30万两军饷。有了钱。毛文龙就开始了筹备计划。他在皮岛大肆收抚辽东地区的难民。并在山东半岛募兵两万。回家乡浙江一带又募集了一批抗倭民众。让他们训练火器。毛文龙干的风生水起。朝廷听闻后也提供了大力的政治支持。天启三年。朝廷以皮岛为中心设立了东江镇。旅顺口以东的身弥岛、广鹿岛、石城岛、獐子岛、鹿岛等皆划为东江镇管辖;毛文龙从皮岛出兵攻占金州(今大连中心区)后。朝廷还给毛文加左都督衔、挂将军印、授尚方剑。这表明毛文龙是归朝廷直接节制。不受地方巡抚、总兵调派。
各方势力对于皮岛的态度
“是后辽民皆卷入海岛。接屋甚盛。依作一都会。东南商船。来往如织。近海草木。尽于樵苏”。——《朝鲜王朝实录.光海君日记》
“我国难于失和。不得已发令两西。以每结三斗米加敛于结民。船运以送。其时则谓之毛米。”——《指水拈笔》
“奴以十万之众蹂躏东江。毛文龙乃能于狂烽正炽之际。奋敌忾迅扫之威。今解到活夷三名。夷级四百七十七颗。达帽二百九十顶。逐一验视。历历皆真。毛帅之功。于是乎不可及矣!”——《明熹宗实录》
综上所述。皮岛的战略地位是相对于明、后金及朝鲜三方关系而言的。明朝固然是获利最大的一方。如果仔细分析辽东形势。后金方面拥有两大王牌。一是自身的八旗铁骑。二是与蒙古结盟;明朝的两大王牌便是关宁锦防线。以及毛文龙的东江敌后根据地。在满清获得毛文龙旧部海军和皮岛重镇以后。则形成了对明朝的三路压制。一是蒙古大青山一线对长城强子岭、密云一带的压制;二是辽东军事据点对于山海关乃至宣大一带的压制;三是皮岛水师对于山东半岛的海路压制。从全局来看。袁崇焕斩杀毛文龙。进而导致东江根据地陷入兵变以致降清。对于辽东形势的转变起到很大作用。故而皮岛的战略意义和牵制作用还是很大的。
参考资料:《明史》、《明熹宗实录》、《明季北略》、《李朝实录》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952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明朝,努尔哈赤,辽东,朝廷,崇祯,朝鲜,镇江,天启,东江,袁崇焕
没想到大家都对明朝后期毛文龙驻扎的皮岛是今天什么地方?他又是如何牵制后金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毛文龙驻守的皮岛对于明朝而言至关重要。只要皮岛在明朝手里存在一天。后金就不敢对明朝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皮岛的由来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