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阎锡山的智慧才略不是改朝换代。能叫日月换新天的。他一生的过人之处都浓缩在乱世生存之道上。论夹缝求存、左右逢源、独霸一方。民国时期的割据军阀、一方诸侯。恐怕无人能盖过他。
有人曾说:“要了解那时的中国。就得明白山西;要明白山西人。必须搞懂阎锡山。”
借这个问题。少谈政治。多谈存在之道。咱们来聊聊阎锡山。
1883年。阎锡山生于山西五台县河边村。据说。阎锡山小时候经常惹是生非。十二岁时曾抓走村东头狼窝中的两只狼崽子。吊在一颗老槐树上。弄得老狼嚎叫不止。搅得全村不得安宁。
还有一次。在私塾里。有个恶少硬叫同学从胯下爬过。阎锡山打抱不平。一刀将恶少刺伤。搞得恶少家族十分愤怒。私塾得罪不起。最后只好勒令他退学。
七岁看大。从小阎锡山的骨子里就有一股子刁钻邪劲。外加一些血性道德。
阎锡山的父亲阎书堂是个爱投机的小商人。先前开了一家杂货铺。后来为了赚大钱搞起了钱庄。结果因为投机不当。家财全部亏空不说。另外还欠下人家两千吊钱。
因为这个变故。阎锡山的人生闯荡是从随父逃债开始的。这段经历让他吃了不少苦。也为他后来积累下了最原始的生存经验。
二十岁时。逃到太原当店员小伙计的阎锡山。放下店铺小算盘。投考进了山西武备学堂。一年后被官费保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
在日本留学期间。阎锡山是血性青年。那时同盟会在东京搞了一个铁血丈夫团。共计有二十八条好汉。名号后来无不如雷贯耳:蔡锷、唐继尧、李烈钧······阎锡山也名列其中。
宣统元年(1909年)。二十六岁的阎锡山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值得注意的是。回国闯官场之初。阎锡山就无师自通地懂得钻营。他先是走山西新军第四十三混成协协统姚鸿法的门路。到山西陆军小学担任教官。后又奋力参加清廷陆军部组织的留日归国学生会试。极力攀交咨局议长梁善济、山西巡抚丁宝铨的亲信。结果在考中陆军兵科举人几个月后。即升任山西新军第四十三协第八十六标教练官与标统。相当于干上了上校团长。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阎锡山联合山西同盟会会员。于1911年10月29日在太原发动兵变。起义军攻入城内。杀死山西巡抚陆钟琦。这是阎锡山革命高光的时刻。但许多年后有人披露。当时阎锡山躲在大校场的树林中。坐观成败。后见事情出奇地顺利。这才冲将出来当仁不让地摘桃子。
起义得手后。面对清廷的的镇压之势。阎锡山在野心的驱使下曾做过短暂强硬的对抗。但当乱世枭雄袁世凯重新出山收拾大局后。他迅速失去血性。变成了一个左右逢源的狡猾投机之人。
一方面。他积极靠拢孙中山。促使孙中山多次给袁世凯打电话。声称如不答允阎锡坐山西都督的位子。宁可南北议和破裂;另一方面。他又暗地里向袁世凯表示诚意。拆孙中山的台。赞同袁世凯建都北京的主张。
阎锡山的两面手法。十分奏效。袁世凯见他不同于其他同盟会会员。便使用笼络手段。将山西交给他。从此阎锡山开始主政山西。成了乱世山西王。
阎锡山刚坐上山西都督的宝座时。眼观乱世。他的心态很有意思。他很惧怕袁世凯。又相信自己的八字极贵。具有帝王相。
在这种复杂心理的驱使下。那一时期的阎锡山没有后来那般狡猾老练。他先是死硬地效忠袁世凯。袁世凯死后。他又选择力挺袁世凯的权力接班人段祺瑞。分析起来。那时的阎锡山大概觉得袁世凯是真龙。只有跟紧真龙。他才有可能也成为真龙。
但随着拥袁称帝、反对护法的相继失败。阎锡山很快看清了乱世。也看清了自己。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他开始奉行“三不二要主义”。即“不入党、不问外省事、不为个人权利用兵、要服从中央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后来阎锡山将这一套概括为“保境安民”。要求“与邻省联络。使能不为我患。或竟邻疆乐与合作。进而为我用。代我御侮”。
割据一方。留过洋的阎锡山的确有自己一套治理办法:1、提倡新式作风。男人不再留长辫子。女子不再裹小脚;2、大量兴办新式学校;3、推行“村本政治”;4、发行债券建设窄轨火车;5、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正方形的为好人证。原形的为次好人证。椭圆形的为中人证。三角形的为坏人证。
在这些开明进步的办法下。小商人家庭出身的阎锡山在赚钱一项上更是不惜余力。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的家族开发了许多的产业。大肆赚钱。他还特别喜欢发行纸币。
为什么要这么干?
阎锡山有句名言:“钱赚钱。是不用管饭的孝子。三百块钱一年的利息。比一个孝子下地干活一年的收入还多。”
近年来。有些人因不满当下而一味地粉饰过去的某一时期、某一地。说到阎锡山治下的山西。就有许多人说。当时的山西是乱世中难得的乐土。人人有学上。人人不饿饭。
这种说法很偏激。也不正确。阎锡山没有这样的境界。也绝非心慈手软的老好人。
准确的说法。阎锡山是圆滑的面子。狠硬的里子。他是一手拿他所谓的“仁”。一手拿他所谓的“法”。
不妨来看看阎锡山狠硬的那一面。这才是他独霸山西三十余年的内核。
对待心怀二心的人。阎锡山从来不会心慈手软。李生达不仅叫他杀了。而且李的全家他一个也没有放过。
为了维护手里的权和钱。阎锡山几乎用上了他能想到的所有手段。他效仿江湖帮会的做法。以自己为绝对大哥。以青红帮的名义。在山西各地建立堂口;尤其在军队中。他在每个军长师长身边都安插着两个以上的所谓“服务生”。定期听取情况汇报。
为此。许多山西将领都曾感慨地说:“跟阎会长共事。一不要动他的权。二不要动他的钱。让你干甚就干甚。不让你干甚就不要干甚。”
军阀混战时期。对阎锡山而言。山西自立是他的底线。为此。他与老蒋分了合。合了分。与直系、奉系、西北军无不虚与委蛇。相互利用。
抗战前后。阎锡山实处于乱世的夹缝之中。也是他最忙碌的时候。那一段时期。他在老宅里准备了许多画像。来哪方面的客人。就在屋里挂上哪方面的伟人画像。
面对来自多方势力的压力。阎锡山在逢源之余。曾用自嘲的语气说过另一句阎氏名言:“我是在三颗鸡蛋上跳舞。踩破了哪颗也不行。”
把四处逢源上升到乱世修为的高度。阎锡山根据儒家的中庸之道。曾将自己二十年不倒的经验总结为“中的哲学”——不偏不倚。情理兼顾、不过不及是为“中”;人事得中则成。失中则败;世事都在矛盾之中。要用二的分析法分析矛盾。以求得矛盾的不矛盾。使矛盾对消。达到适中。以求生存;行事要求事理。事理有母理与子理之别。母理讲的是该不该。子理讲的是能不能。母理是不变的。子理服从母理。人事以生为最高母理。
讲人情世故。安身立命。在民国那些顶尖的人物中。阎锡山可算是难得的“智者老夫子”。似乎他本人也很看重这一点。常常写一些饱含处世智慧的语录。以作家教。留香后世。
不妨来列举几个——
学问与事功。家道与世道。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故人生不可一时不努力前进。
不主张公道。是精神上的活死人;不劳动。是物质上的活死人。
当不计人之坏。不言人之坏。但不可不防人之坏。亦不可不分辨人之坏。
关系利害事勿骑墙。关系是非事勿含混。
有权的人必须是该做什么做什么。不可想做什么做什么。
看清楚对面。才可向前行;了解了周围。始能在中间站。
值得称道的是。这样一个事事精打细算。一味讲究生存的人。在民族大节上最终没有亏下。作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指挥了非常重要的太原会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1937年他触景生情。写的那一首《走五台山》。如今读来依旧让人心酸之下。肃然起敬。
“雪天彻夜走清凉。飞灯光辉遍山梁。老人途中迟行进。徒步泞泥衣带霜。”
但是。随着抗战胜利。新的时代大幕徐徐拉来。军阀割据的那一套注定要被历史淘汰掉。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人心所向。
被共产党打出山西老家后。阎锡山没了实力。只得利用老蒋和李宗仁的矛盾。但这也只能勉强在国民党内部谋来一席之地。终究无法再找回昔日的权势地位。
1949年。阎锡山虽维持着颜面。当上了行政院院长。但干的却是运送达官贵人去台湾的苦差事。
好不容易将差事干完。手下人问他去了台湾该怎么办?
阎锡山说:“儿要亲生。土要深耕。存在第一啊!”
比起那些纵横一时。不得善终的民国风云人物。晚年阎锡山有高人自知之智。也正因为如此。到了台湾。他才能够安享晚年。从容逝去。
人生赢不易。但确保不输才是大不易。
急流勇退难。但缓流不断更加难上难。
从世俗的角度。阎锡山的一生很厚重。也能给世俗之人带来诸多启示。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少年时期及加入同盟会
阎锡山出生在一个经商为主的家庭。9岁入私塾。14岁辍学。其间读过《三字经》和部分《四书五经》。有5年的文化学习基础。辍学的原因。并非他不是读书的料。而是父亲想把他培养成商界奇才。山西历来有经商的传统。晋商更是闻名海内外。可时运不济。投资失败。3年后不但没赚得家财万贯。反而是债务累累。为了躲避债务。父子两人被迫迁到太原居住。2年来阎锡山重拾课本。发愤苦读。不久考入山西武备学堂学习军事。由于学习成绩优异。1年后被清政府官费保送到日本留学。是日本第六期陆军士官学校的留学生。清政府派出留学生学习军事的目的。是学成后巩固清廷的统治。没想到却成了清廷的掘墓人。在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影响下。一批留日学生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阎锡山就是其中的一个。
在山西奋斗时期及执掌实权
左右逢源。保存实力
实力壮大。谋求发展
在国共合作北伐时期。开始阎锡山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度。1927年。北伐军的进攻势如破竹。阎锡山看到这一形势。于6日6日加入北伐军。誓师讨奉。晋军出兵石家庄。与奉军大战。当时由于国民革命军一时未能北上。阎锡山也牵制了一部分奉军。对北伐全局来说。在战略上还是有着重要意义的。阎锡山在北伐中掌据了晋察冀绥四省和平津两市的军政大权。为此他与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成为齐名的大军阀。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他与冯玉祥。李宗仁等组成反蒋同盟。后来兵败下野蛰伏在大连。但由于山西当政的都是他的旧部。仍然遥控着山西军政大局。当他得悉日本将要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31年8月5月。乘飞机潜回大同。在家乡隐居。“九.一八”事件后。蒋介石不得不捐弃前嫌。阎锡山又重新复出。
不知廉耻。故计重演
“七七事变”后。阎锡山表示拥护蒋介石的全面抗战。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于8月27日赴雁门关指挥战斗。布署晋绥军与中央军共同扼守忻口。与八路军合作进行了平型关战斗。从11月8日起。太原失守。阎锡山撤离太原到了临汾。1940年。中共派王若飞和肖劲光与阎锡山谈判。确立了晋西南和晋西北的分界线。阎锡山自知力量不济。从此在山西只能控制晋西南的二十几个县了。
1940年11月。为了自保。善于投机的阎锡山私自与日本签订了《日阎停战协议》。阎宣布脱离重庆政府。此时。阎锡山有联共抗日转变为联日防共。蒋介石为了阎锡山不彻底投靠日本。增加了对他的援助。中共为了使他继续留在抗日营垒。减少了对他的压力。日军为了诱使他就范。停止了对他的进攻。这使得他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又能苟安于晋西南的一隅之地了。
在大陆的最后阶段
谢谢阅读
其他观点:
阎锡山。近代山西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也是山西历史绕不开的人物。当南方的辛亥革命如火如荼的时代。阎锡山在北方首举义旗。响应了那场大变革。阎锡山。也顺利成章的逐步成为了山西最有权力的掌舵者。
在近代混乱的军阀割据年代。阎锡山依靠自己的精明。多次让山西避免卷入内战当中。从而保证了山西有足够的和平时间发展经济和教育。阎锡山。是留过洋的文化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当然这仿佛也是那个年代所有军阀的共识。教育才是兴国救民的根本。所以。阎锡山治下的山西。山西大学堂是最有影响力的三所高等院校。义务教育位于全国首位。成为了全国的楷模。
要致富先修路。在那个年代。阎锡山就非常重视交通的发展。在山西全境逐步开展铁路运动。最负盛名的当是同蒲铁路。贯穿山西南北。可谓是当时的一大壮举。只因日本的入侵而被迫停止。阎锡山对于山西的经营和成就。在日本侵华时期毁之一炬。这也是阎锡山的悲剧。
阎锡山是山西的军阀。却对于山西的发展起到了当时历史条件下最快的发展。也是最辉煌的时期。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刚创业,投资新项目有什么选择?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9979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山西,军阀,太原,日本,乱世,时期,同盟会,清廷,人证,的人
没想到大家都对“山西王”阎锡山为何能独霸山西三十余年?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阎锡山的智慧才略不是改朝换代。能叫日月换新天的。他一生的过人之处都浓缩在乱世生存之道上。论夹缝求存、左右逢源、独霸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