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能否分享一下你正在读什么书?
原创

4.23世界读书日,能否分享一下你正在读什么书?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今年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对于我这个爱读书的人来说。利用疫情期间正好读我喜欢的书。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我其实在读好几本书。很奇怪吧?我就有这个读书习惯。其中之一是湖北著名作家熊召政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

说来话长。

最早知道张居正是在中学历史课本上获悉的。从此就莫名其妙地对他充满了神秘、好奇和敬仰。

由于好奇。我在学校图书馆寻找有关张居正的书籍阅读并做了读书笔记。

去年我读了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对张居正有点朦胧的认识。

接着我读了度阴山著的《帝王师张居正》。对张居正有个基本的清晰的轮廓。

然后。我又读了朱东润先生的《张居正大传》。对张居正又有了深入的认识。

梁启超说:“明代政治家只有一张居正。”

黄仁宇说:“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

金庸说:“我读小说。尤其是故事性强的中国古典传统体裁的小说。常常是迫不及待地先睹为快。熊召政先生的《张居正》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张居正太有个人魅力了。令我欲罢不能。直至我买了四卷本的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读了。心情才慢慢平复。

作者熊召政。湖北省英山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

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2002年问世后。被誉为中国新时期长篇小说的里程碑式作品。2005年以全票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名。

《张居正》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但又不完全相同于传统的章回体。

《张居正》分四卷:《木兰歌》、《水龙吟》、《金缕曲》、《火凤凰》。

每一卷的题目既文雅又有深刻寓意。

《木兰歌》“围绕着张居正与首辅高拱这两位权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示了宫廷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写出了斗争的复杂与残酷。塑造出了张居正、高拱、冯保、李贵妃等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同时。通过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小说既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氛。又给人晓畅通达、引人入胜的阅读愉悦。”

《水龙吟》写张居正登上首辅之位后重振朝纲。整顿吏治。揭开了万历新政的第一页。小说展示了万历初年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不仅是一部形象的政治史。更是一部多彩多姿的风俗史。读来非常过瘾。

《金缕曲》着重描写张居正厉行改革所引发的各种激烈冲突与复杂斗争。“张居正之老成谋国。李太后之温婉严谨。冯保之狡黠圆滑。朱衡之梗直无辜。邵大侠之慷慨赴死。玉娘之知恩图报。均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火凤凰》写张居正回老家奔丧与“夺情”之争。小皇帝亲政后羽翼已丰。大肆反攻倒算。张居正去世三个多月。骸骨未寒。万历皇帝否定他老师张居正一切改革措施。万历新政从此夭折。张居正生前何其风光。而死后异常凄凉。不仅如此。赫赫张府。几近灭门。正应了那句话“伴君如伴虎”。所谓“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令人唏嘘不已。

纵览全书。我们发现张居正是一位个性不凡的改革家。是彪炳千古的传奇人物。他治下的十年。使万历时期成为大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

作为一名政治家。他是中国历史上卓有成效的人;可是作为一个人。他却是一个失败者。“生前显耀。死后悲凉”是对他一生的概括。

张居正的一生绝对是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思想深邃、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声势显赫、无与伦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当政时。皇帝也让他三分。正是他的过于能干、独裁。为他死后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埋下了伏笔。

张居正的命运遭遇客观上是政治斗争的产物。由此可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从主观上看。也是他性格缺陷所致。性格决定命运。决非虚言。这是张居正及其历史给我们的启示。

《张居正》是一部非常好看并有着珍藏价值的历史小说。能有机会在头条上推荐它是我的荣幸。让我们走进历史。致敬经典。体验一个血肉丰满、一生坚持实用主义的理想主义者张居正。






其他观点: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正在读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分为《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荣获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我于2015年被评为镇江市首批优秀“阅读推广人”。这套《江南三部曲》是我的奖品。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我都会细细品味这套书。徜徉在书海里。与书共舞。

书是钢琴上最婉转的音符。

书是图画中最美丽的颜色!

刘勇。男。笔名\"格非\"。生于1964年。江苏丹徒人。1981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人面桃花》是《江南三部曲》的开篇之作。讲述了晚清年末、民国初年江南官宦小姐陆秀米与时代、社会剧变相互纠缠的传奇人生。“白藤箱。枣木手杖。被遗忘的阁楼。幽寂的庭院。麦收时分。没有任何征兆。在西府海棠凋零的日子里。父亲陆侃离家而去。从此杳然如鹤。”格非将一个女子的命运与中国的厚重历史交织在了一起。通过简单写出了复杂。通过写实达到了寓言的高度。

  《山河入梦》是第二部。故事背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江南。主要人物则与《人面桃花》相衔接。陆秀米之子谭功达在新中国成为梅城县县长。在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中混杂了“桃花源”的梦想。而从上海流落到梅城的姚佩佩偶遇谭功达。成为他的秘书。两人的爱情劫数难逃。文中有一段:没有与生俱来的罪恶和永无休止的耻辱;没有蛮横愚蠢的官员。也没有战战兢兢的百姓;如果你决定和什么人结婚。再也不会有年龄的限制。”在千丝万缕的官场关系与情感体验里。一个雄心勃勃的梦一点点破碎。一颗鲜活饱满的心一天天死去。最后成了化石。

  《春尽江南》是《江南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主要人物衔接前两部。男主人公谭端午的身份是诗人。上世纪八十年代。那可是一个精神至上的美好时代。诗歌、文学、存在主义等等;这也是一个连标准都含糊的时代。所以一切都不能太较真。春尽江南。江南何处?那个流淌在我们骨子里的桃源梦轻若微尘。连尸骨都找不着了。

  从《人面桃花》、山河入梦》到《春尽江南》。格非写了近20年。每一部的推出都引发了文坛的巨大关注和热评。有评论甚至称其“点燃了对中国文学的希望”。然而格非却声称以后绝不会再写三部曲了。获得茅盾文学奖就像是《江南三部曲》在另一种层面上的完结和回响。

没有书的世界是寂寞的。没有书的世界是苍白的。

一直以来。我很喜欢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郝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心目中的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引发了我的共鸣。激起了我的向往。也贯穿了我的人生轨迹。在我年近半百的人生旅途中。书。用它天堂般的模样伴随了我历年的成长。让我看到了书里书外特有的美丽风景。心灵得到了滋润。精神得到了提升。使我成为一个知性、博雅的女人!






其他观点:

在读残雪的《灵魂的城堡》。


《美国》的开头。描写主人公卡尔第一次看到的自由女神像时。卡夫卡将女神像手中的火炬写成了剑——“高举起那只执剑的手臂”——不论是否笔误。都使得接下来的一句“自由的空气在她四周融融飘逸”。似乎有了反讽的意味。因为结合后文。卡尔一路碰壁。除了最后一章。他遭遇的每一个环境几乎都是拥堵、迷乱、令人窒息的。实在看不到“自由的空气”以及“科学”“理性”的精神。

等到读完《审判》。还有《城堡》及一些短篇。读《灵魂的城堡》实在太艰难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14:00

    张居正,江南,万历,人面桃花,是一个,读了,长篇,历史小说,的人,章回体

  • 归属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14:00

    没想到大家都对4.23世界读书日,能否分享一下你正在读什么书?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14:00

    今年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对于我这个爱读书的人来说。利用疫情期间正好读我喜欢的书。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我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