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乌鸡国。被谋害而死于井中的乌鸡国国王半夜托梦给唐僧说。“师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亦不是魍魉鬼怪了?”这是乌鸡国国王对自己身份做的辩解。“妖魔鬼怪”总之就是指那些非人类的。非正常的存在。并且对于人有一定威胁的。
“妖”原指反正常的。失去本性的。《左传》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后又说。“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也就是说“妖”最早指的就是不正常的事物和现象。比如在春秋时期穿奇装异服不合礼仪就是“妖”。而后来“妖”则成了自然之物变化出来的精怪一类。比如《西游记》里的把杏仙那类称为“花妖”。
“魔”是有佛教意味的概念。佛教典籍《大智度论》的解释。“夺慧命、坏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为魔。”魔感觉更多的是会做坏事。不像妖不一定做坏事。比如千年蛇妖白素贞。还曾经帮助丈夫许仙开医馆行善。而伏地魔这一类的就是实足的做恶的坏人。
“鬼”在中国古代的概念里是指死去的人。《论语》里说。“非其鬼。谄也。”就是说祭祀只祭自己家的祖先。祭别人家的祖先就是谄媚。这里的“鬼”是指自己家的祖先。《聊斋志异》里写到很多“鬼”。各种女鬼。男鬼。都是指死去的人。
“怪”。是指其各异。凡是怪诞而不同寻常的事物都是“怪”。庄子说。“人妖物孽曰怪”因为“怪”和“妖”都异常的含义。所以常连起来用。称为“妖怪”。《西游记》里每次孙遇到异常现象。总是举起金箍棒大喝一声“妖怪”!
其他观点:
“妖魔鬼怪”四者有什么区别?
按照古代神话。或者某些宗教说法。妖、魔、鬼、怪。都是这个世界上对人类可以造成伤害的异类。它们或者有某种法术。或者有某种人类没有的法器、兵器。下面简单阐述一下妖、魔、鬼、怪四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一。妖
原指神话传说中奇形怪状。有妖法的精灵。大多是具有低端或者低级生命的植物成精。比如:树妖、鱼妖、狗妖、鳖精等。
《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里。就有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赤身鬼、杏仙、女童等。和唐三藏吟诗作对的故事。其实就是松树、柏树、桧树、竹竿、枫树、杏树、丹桂、腊梅成了精。比如白骨精。显然也属于妖。
旧时代民间传说的狗妖、狐仙。这种情况一般都集中在偏远的乡下或者山区。某人精神出了问题。行动怪异。言语颠三倒四。家人起初可能会求助于医院。但医院显然也不是万能的。尤其是遇到一些庸医。便会指点家属找“大仙”施法诊治。大仙神神叨叨一顿以后。便会说:“你当家的。这是跟了一个狗妖。”乡下都这么说。其实这句话应该是:“这是狗妖跟上你当家的了。”或者说:“你当家的这是狗妖附体了。”
《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行者道:“那老牛与我战经百十合。不分胜负。他就撇了我。去那乱石山碧波潭底。与一伙蛟精、龙精饮酒。”
这段话里的“精”。应该和“妖”类似。因此。我们平常总把妖和精连在一起。称为“妖精”。而且。在小说《西游记》里。凡是妖、魔、怪的洞穴里。不管这洞主是什么东西成精。它手下的下等人、奴役。一律都被称为“小妖”。可见。在魔界。凡是得到天地精华的。都可以统称为“妖”。
二。魔
宗教和神话里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所谓的魔。是自古生于诸神对立面的杀生修罗。
比如《西游记》里的牛魔王。就是一头牛修炼成了精。魔的能力。应该类似于鬼。我们经常说魔鬼。
三。鬼
这是一种迷信说法。意思是说。人或其他高等级动物死了以后。躯体尽管死亡了。但灵魂还在。由此引申出鬼这种东西。就是生灵死后的魂魄。
鬼有时候会和神连起来说:牛鬼蛇神。鬼唯一害怕的东西。就是神。比如钟馗捉鬼。还有一种说法是:神鬼怕恶人。
四。怪
怪。这种东西说起来比较复杂。有时是指没有生命的物品成精、为怪。比如一张桌子、一块石头成精、为怪;有时是指一种含含糊糊、无法确认的生物。比较海怪。有时是指禽兽、草木吸取万物精华所化之怪物。
因此。综合来看。所谓怪。应该是指超越六界不坠轮回的异界怪物。
怪。也许并不能算是妖怪里的独立一类。怪主要是强调奇异、奇特。通常与妖连着称呼。主要用来形容妖的外形长相非常奇特、怪异。后来。可能逐步衍生出一类专指的怪。
另外。还有天上的神仙私自下凡为妖。祸害人类。也被称作怪。
比如《西游记》里的黄袍怪。就是天上的奎木狼下凡作恶。这种“神下凡成为怪”的情况。似乎并没有独立的门类来命名它们。当然。我们知道。奎木狼长相奇特。而被唐僧师徒称为黄袍怪。
因此。我个人认为。所谓怪。大多具有长相奇特、怪异。甚至有些吓人。因而被称为“怪”。它们有时出身高贵。有时或许就是禽鸟、草木、顽石。或者你根本不清楚它是什么出身。身份比较隐晦。对人类当然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它们的活动规律是:白天夜间均可活动。不像鬼。只在夜间活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西游记》里唐僧大徒弟孙。也应该归类为“怪”的类型。他就是一块顽石成精。因为没有修炼好。只修炼到了接近于人类的猢狲。
妖和怪的初义相近。所以人们常将二者合称“妖怪”。指怪异、反常的事物与现象。在我国古代。由于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常常把妖怪。或者奇异现象、事件的出现。都看成是未来将有可怕的灾祸发生的前兆。认为是上天对人类社会的警示和惩戒。
《西游记》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牛魔王:“他二徒弟猪精。三徒弟沙流精。我当年做妖怪时。也曾会他。且变作猪精的模样。返骗他一场。料猢狲以得意为喜。必不详细堤防。”------八戒笑道:“那老牛的娘子。被我一钯筑死。剥开衣看。原来是个玉面狸精。那伙群妖。俱是些驴、骡、犊、特、獾、狐、獐、羊、虎、糜、鹿等类。
在上述这段话里。牛魔王认为猪八戒、沙和尚原先也是“妖精”。而牛魔王显然是魔。但他又说。他当年是“妖怪”。而玉面狐狸精的手下“小妖”是驴、骡、犊、特、獾、狐、獐、羊、虎、糜、鹿等动物类成精。
同样是《西游记》第六十二回 “涤垢洗心惟扫塔 缚魔归正乃修身”:“才然供了口词。一个叫做奔波儿灞。一个叫做灞波儿奔;一个是鲇鱼怪。一个是黑鱼精。”
这段话说明。怪和精。实质上并没有多少区别。精的意思。应该是说。有些妖魔鬼怪。修炼得特别像人。可以把肉眼凡胎者全部哄骗。比如《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小青。可以哄骗包括许仙在内的所有人。只是没有逃过法海的眼睛;《西游记》里的白骨精。哄骗了唐僧、猪八戒、沙僧。但没有逃过孙的火眼金睛。
五。延伸解释
妖、魔、鬼、怪。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魑、魅、魍、魉。是一个意思。我们根据妖魔鬼怪的活动规律、外形的某些不同、出身。以及它们的危害程度、做法。把它们分成几种类型。其实。这或许都是我们的一种假想。
我个人认为。按照神话传说。妖、魔、怪的核心。就是“妖”。也就是说。以“妖”的概念为核心。形成了妖怪、妖精、妖魔、精怪等语词。都是指妖或者是妖的别名。
在我国的许多志怪小说、神魔小说中。妖、魔、怪经常混用。或者互换。 在小说《西游记》中。就经常用“妖怪”、“妖精’’、“妖魔”。来称呼同一个事物。而且。无论是魔。还是妖。还是怪。他们都可以自愿做夫妻。比如牛魔王的老婆铁扇公主并不是妖。是个地仙。牛魔王后来又找了一个小妾。却是个玉面狸精。由此可见。在神话传说中。妖、魔、怪、仙、神。应该都属同一个科。只是有细分的差别。有时又有些是似而非。因为仙。属于神的一种。和妖、魔、怪不同。
在民间的习俗信仰中。这些词语的所指基本上是相同的。特别是在中国民间。妖怪、妖精、妖魔、精怪基本上可以互相解释。
六。鬼。属于人类的影子
至于说到鬼。应该是人类在活人以外衍生出来的另一个类型。和妖、魔、怪应该分开。因为我们在神话、志怪小说里经常见到“妖、魔、鬼、怪”这种说法。但从来没有看到过妖、魔、怪、神、仙等东西和鬼结成夫妻的。和鬼结成夫妻的。仍然还是人。
比如宋官本杂剧有《王魁三乡题》。也叫《王魁传》。就是说人和鬼这样的故事。
书生王魁应试落第。来到山东莱州。游于北市深巷妓馆。与妓女桂英相遇。两人约定为夫妻。一年后。王魁去应试。得中状元。王魁便忘掉自己的盟誓。抛弃桂英。另娶崔氏为妻。
桂英得知王魁应试及第授为徐州佥判的消息后。便派人持书去见王魁。王魁将书信扔于地上。不予理采。那人回来告诉桂英。桂英气愤至极。拔刀自刎而死。
后王魁在南都试院。入夜见一女子从烛光中走来。王魁见是桂英。桂英怒斥道:“君轻恩负义。负誓渝盟。使我至此!”王魁十分惧怕。连连讨饶。而桂英不允。对王魁云:“得君之命即止。不知其他”。几天后。王魁突然死亡。
再比如蒲松龄的神怪小说《聊斋志异》。也大多是写人和鬼相处相交的故事。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里。尽管也有妖怪“摄”走美女当做妻子的。但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人在妖魔鬼怪、魑魅魍魉面前的无能为力。说明不了什么。按照这些神话小说、传说中。无论是妖、魔、鬼、怪。还是神、仙。都比人厉害。他们都可以对人类造成伤害。而人。在它们面前是毫无反抗能力的。
不过。在道教里。有些道士就是通过咒语。驱使、呼唤神、鬼。专门用来为人类服务的。
比如道教咒语:日出东方。苍苍皎皎。杳杳茫茫。金童玉女。委我收疮。一收。不要疼与痛;二收。不要脓与血;三收。不成疮和疖。急散急消。莫待来朝。急消急散。莫待来旦。神笔到处。万病消汗。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由此可见。什么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事物在某种情况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倒符合唯物辩证法原理。
七。结论
总而言之。在神话、志怪小说里。神、仙、佛、鬼原先都属于人类。而无论是妖、魔、精、怪。还是魑、魅、魍、魉。则原本就都不属于人类。它们或者是有生命的禽鸟、动物、植物。或者是无生命的东西。诸如石头、板凳、竹竿、雕像变化而成。由于摄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变幻而成人身。
由此看来。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妖、魔、精、怪。他们都把修炼成人类当成最高原则。比如《白蛇传》里的白素贞、小青。修炼了上千年。才能变成人类的外形。即使如此。她们也有短板:喝了雄黄酒。仍然会现出原形。《西游记》里的妖精。也都是以修炼成人身并试图长生不老为最高原则。
而我们有些人类则又很羡慕妖、魔、鬼、怪的法术。这倒有点像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则想出去。
其他观点:
在古典神魔小说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诸如妖、魔、鬼、怪的提法。有时他们单独出现。有时则以妖魔、妖怪的方式合并出现。例如《西游记》《封神演义》《镜花缘》《聊斋志异》等古典名著中。几乎每一回、每一篇中都会看到这样的字眼。那么妖、魔、鬼、怪四者之间到底有哪些联系。又有哪些区别呢?他们与神、仙又有哪些本质的不同?接下来。我将以《西游记》为基础。详细阐述一下妖、魔、鬼、怪的基本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同时对比分析一下他们与神和仙的本质不同。
妖是除鬼之外修炼等级最低的人或物。是成为魔和怪的基础。与当今企业中的职称一样。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也会经历初级、中级、高级几个阶段。而那些处在初级阶段并且开始向邪恶方向发展的修炼者就被称为妖。妖如果经其他神或仙的指点。及时回头抑恶扬善。也有机会修炼成仙或神。妖的修炼主体可以是人类。也可以是动物或者植物。例如在《西游记》中。孙大闹天宫时被玉帝称为妖猴。红孩儿被称为妖王。木仙庵里的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被称为树妖。妖通常拥有异于常人的法术或超能力。诸如腾云驾雾、长生不老、点石成金等。被称为妖法。妖活动的时间范围很广。白天夜里均可。
魔是妖修炼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与妖相比。魔的法力和修炼等级更高。基本可以与一些中低等级的神仙相抗衡。是比较资深的妖王。例如在《西游记》中。最著名的一个魔就是牛魔王。他不仅拥有腾云驾雾、七十二变等神通。还拥有坐骑避水金睛兽。相当威风。魔除了由妖转变而来之外。也有可能是某些神或仙在修炼过程中误入邪道而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走火入魔。例如《西游记》中的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原本是太上老君两个看丹炉的童子。因为心生邪念下界为魔。被孙称为魔王。魔与妖并没有本质性的差别。他们都是邪恶的象征。只是魔的综合实力要强于妖。
鬼是人类死后的灵魂。乃至阴之物。与妖和魔有着本质的区别。妖和魔需要修炼者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才能达到。而鬼相对容易的多。只要人类死亡就可以成为鬼。相比于妖和魔。鬼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时间比较受限。他们通常只在阴间活动。即便来到阳间也只能在夜晚活动。白天是无法活动的。鬼的法力一般都比较低微。只比凡人高一些。通常是打不过妖和魔的。《西游记》中的土地、山神就是鬼的代表。一般来说。鬼有四种发展方向:第一种是投胎转世成为人类、动物或植物;第二种是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无法超生;第三种则游荡在幽冥界无人管理成为孤魂野鬼;最后一种是经人指点修炼成神或仙。
怪是界于妖和魔之间的一种修行状态。他们通常修练了一段时间。也已经拥有了一些低等级的法术。但尚未达到魔的要求。一般无法与神或仙相抗衡。例如。《西游记》里最有名的一个怪是黑熊精。他的法力相对比较普通。但块头很大。容貌吓人。因而又称为熊罴怪。此外。怪还泛指那些长相丑陋行为反常的妖、魔或者鬼。一般称为妖怪、鬼怪。例如在《西游记》中。沙僧被贬流沙河之后由于常年经历万箭穿肋之刑导致相貌丑陋。因而称他为怪物。同样。猪八戒皈依佛门之前也被称为怪物。与妖、魔、鬼相比。怪的概念更广。所有异于常态的妖、魔、鬼都可以称为怪。
我们说妖、魔、怪都是修炼者在修炼过程中误入邪道而成。仙和神则正好与之相反。他们走的是正途。一般代表着正义、公理。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只有信奉道教的修炼者修成正果之后才能被称为仙。而佛教则根据等级高低称为佛、菩萨和罗汉。在《西游记》中。仙可以分为天仙、地仙、人仙、神仙和鬼仙。这是广义的叫法。狭义上仙只包括天仙和地仙。成仙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自行修炼。这种成仙方式速度比较慢。第二种是经仙人点化或者食用灵丹妙药。如蟠桃、仙丹等。这是成仙的捷径。效果立竿见影。此外。那些得到天庭官方认可的仙人被称为真仙。反之则是散仙。仙人的活动范围和时间不受任何限制。
与仙不同。神不带有宗教色彩。凡是那些在修炼过程中往正义方向发展的修炼者都可以称之为神。他与妖、魔、怪是对立的关系。代表着积极、正义的一面。在《西游记》中。无论是佛派的如来、观音、普贤、文殊。还是道派的三清、四御。他们都可以称之为神。神的概念要比仙和佛大得多。他们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此。并不存在神的级别大于仙或者仙的级别大于神的说法。神的修炼主体可以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物品。人类、动物、植物、鬼怪均可。除了自行修炼之外。神也可以由天庭御封。例如包拯、关羽等人。死后就被天庭吸纳为神。而他们并没有自行修炼。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修炼者而言。如果在修炼过程中。他走的是歪门邪道。那么他修成的就是妖。等他的法力到达一定程度后。就可以称为魔。如果他外貌丑陋、行为怪异。则称为怪。而那些采用正途修炼而成的修炼者则被称为神。信奉道教的神。称为仙。被天庭认可的仙称为真仙。反之没被天庭认可的仙称为散仙;信奉佛教的神。按照等级高低称为佛、菩萨、罗汉。鬼则是人类死亡后的灵魂。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0334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西游记,妖怪,人类,被称为,是指,这是,都是,妖魔鬼怪,唐僧,道教
没想到大家都对“妖魔鬼怪”四者有什么区别?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行至乌鸡国。被谋害而死于井中的乌鸡国国王半夜托梦给唐僧说。“师父。我不是妖魔鬼怪。亦不是魍魉鬼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