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每年向软银等大股东按比例分红吗?真的吗?
原创

阿里巴巴每年向软银等大股东按比例分红吗?真的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阿里巴巴虽然每年盈利上千亿。但是分红并不多。软银等大股东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分红。而是享受了公司快速发展的红利。

阿里巴巴的大股东们

截止2021年7月22日。阿里巴巴主要股东及持股比例如下:

最大股东仍是软银。持有24.8%的股份;

阿里巴巴执行副主席蔡崇信持股1.4%;

阿里的高管们共持有2.3%的股份。持股比例进一步下滑;

7月2日马云持股4.8%。而7月22日。马云持股比例下滑至不在披露的名单中。

2019年9月10日。马云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2021年7月。马云出售阿里巴巴股票。可见。马云与阿里巴巴的交集越来越少。不排除未来马云与阿里巴巴彻底断交。

目前。阿里的大股东中仅剩下软银和蔡崇信。这样的股权结构是如何形成的呢?

1999年马云、蔡崇信等18人在杭州创建阿里巴巴。当时的马云为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

为了快速发展业务。马云不得不多次融资。

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两次共从软银等国际投资机构融资2500万美元。2004年软银再次投资4000万美元给阿里巴巴。此时软银持股阿里巴巴股份比例达到39.6%。为历史最高。

2005年8月17日。雅虎宣布以10亿美元现金和雅虎中国全部资产为代价。同时获雅虎10亿美元投资。换取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40%的股份和35%的投票权。马云出任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正式上市。同时阿里巴巴也披露了其股权结构:

日本软银集团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东。持股比例达34.4%;

雅虎排在第二。持股比例为22.5%;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持股比例仅为8.9%;

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蔡崇信持股比例为3.6%;

而阿里巴巴CEO陆兆禧、COO张勇等高管的持股比例均未超过1%。

早在2012年。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离开后。雅虎就开始逐步减持阿里巴巴的股份。第一笔交易就是。阿里巴巴集团以76亿美元从雅虎手中回购20%的股权。

此后雅虎又陆续进行了多笔股份减持。最终全部套现。获利3300亿元。

大股东软银也在2019年套现768亿。目前持有阿里巴巴24.8%的股份。

创始人马云于继2017年和2108年套现110亿后。2019年再次套现几十亿。2021年再次套现。目前已不是阿里巴巴大股东。

阿里巴巴分红吗?当然分了。只是阿里巴巴的分红并不多。只有2次比较大的分红。

第一次。2009年上半年业绩公布后。为了纪念阿里巴巴集团成立10周年。派发一次性特别股息(20港仙)。总数约为10.1亿港元。

第二次。2010年。阿里巴巴召开特别股东大会。并宣布。将一次性向股东派发总计约11亿港元的现金分红。同时还宣布了新的股权激励计划。拿出1.56亿股用于激励现有员工和吸引外部人才。

连续2年。阿里巴巴向股东派发21亿港元。这样的分红在互联网公司历史上也属于高分红。不但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而且也令投资者坚定了持股的信心。

然而之后。阿里巴巴几乎再没有像样的分红。因为它要把钱投到投资、并购上。

例如:

2013年4月。36.45亿投资新浪微博。获取18%的股权;

2013年5月。18.81亿投资高德地图。获取28%的股权;

2014年5月。67.23亿投资优酷土豆。获取16.5%的股权;

2014年7月。63.48亿私有化高德地图。将高德彻底纳入麾下;

2015年8月。282亿投资苏宁。获取19.99%的股权;

2016年3月。58.91亿投资饿了;

2016年4月。284亿私有化优酷土豆。将优酷土豆纳入麾下;

2016年6月。40.47亿投资滴滴出行。获取7%的股权;

2017年5月。111.31亿投资银泰。获得74%股权。最终将银泰纳入麾下;

2018年5月。349亿投资饿了吗。最终持有100%的股权。将饿了吗纳入麾下。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投资了分众传媒、申通快递、网易考拉、美年健康、斑马、万达电影等等。可以说阿里巴巴在投资和并购的路上从未停止。这也是阿里巴巴快速增长的一大原因。

阿里巴巴发展到今天。早已经是电商领域的龙头了。20年前孙正义主导的软银投资了阿里巴巴。如今已经赚了上千倍。绝对是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那么软银为什么投资阿里巴巴呢?就是看上了阿里的高成长性。如果要谈分红。那还不如投资工商银行呢。又安全。每年还有高额的分红。

阿里巴巴的业绩快速的增长。即便是到了千亿级别后。增长速度仍然很快。

2012年营业额200亿。净利润42.3亿;

2013年营业额345亿。同比增长72.4%。净利润85亿。同比增长101.8%;

2014年营业额525亿。同比增长52.1%。净利润233亿。同比增长173.3%;

2015年营业额762亿。同比增长45%。净利润243亿。同比增长4.1%;

2016年营业额1011亿。同比增长32.7%。净利润715亿。同比增长194.5%;

2017年营业额1583亿。同比增长56.5%。净利润437亿。同比增长-38.9%;

2018年营业额2503亿。同比增长58.1%。净利润641亿。同比增长46.7%;

2019年营业额3768亿。同比增长50.1%。净利润879亿。同比增长37.1%;

2020年营业额5097亿。同比增长35.3%。净利润1494亿。同比增长70%。

连续3年保持50%的增长。连续5年保持40%的增长。上市8年营业额增长了25倍。净利润增长了35倍。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庞然大物来说非常不易。但是阿里巴巴做到了。

阿里巴巴高速增长。天猫功不可没。除了日常的高速增长。最令人侧目的就是双11的数据。2015年双11 912亿 、2016年1207亿、2017年1682亿、2018年2135亿、2019年2684亿、2020年4982亿。6年增长了5倍多。

阿里从建立到现在几乎每隔2到3年都布局一个新的业务:

1999年。阿里在杭州成立。打造全球/国内批发贸易平台;

2003年。阿里创立了淘宝网。进军C2C电商市场;

2004年。阿里创立阿里旺旺和支付宝。极大地强化了平台基础设施;

2008年。阿里创立淘宝商城(2012年改名天猫)。开拓B2C业务;

2009年。阿里推出首款云计算业务。命名阿里云;

2013年。阿里推出菜鸟物流。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实现24小时送达的商业基础设施;

2016年。阿里提出了新零售概念。通过内生和外延持续在新零售领域不断布局。

为了助力阿里巴巴快速增长。软银也下了很多功夫。

软银投资了很多行业。包括零售、移动支付、打车服务等。这些投资能够帮助阿里。同时将阿里最大的竞争对手腾讯排除在外。

国内。腾讯是阿里巴巴最大的竞争对手。在电商领域。腾讯携手京东、拼多多从电商到支付、再到物流。全方位的与阿里对抗。

而京东在拿到了腾讯的资金后。快速地发展了京东物流。京东利用“仓配”的模式。在速度上超越了四通一达。甚至有时候都快过顺丰。2018-2020年。京东物流收入分别为379亿、498亿、734亿。与顺丰的差距越来越小。2020年已经达到了顺丰的7成。

如果软银能够投资京东和拼多多。那么腾讯这个竞争对手将会被大幅的削弱。

除此之外。阿里被视为是互联网公司。在并购一些公司的时候。时常会被监管。甚至会被认为是恶意竞争。这也导致阿里收购或投资初创公司常常受阻。从前不久阿里旗下蚂蚁金融收购MonetGram受阻就能看出。除了支付领域。阿里还可能在美国的很多其他行业收购时面临监管问题。

但是软银不同。软银被认为是一家热衷于投资科技公司的企业。是助力科技公司发展的企业。在并购投资中。很少会遇到监管问题。

软银的多元化投资对阿里巴巴形成利好。有助于阿里的长期增长。

所以说。软银投资阿里巴巴。包括投资有助于阿里生态的公司。归根结底是看中了阿里巴巴的成长性。

高成长性让阿里巴巴的市值一路高歌。目前超过了5000亿美元。而软银持有的市值就达到了1200亿美元。加上前期套现的768亿。软银在阿里巴巴上赚了7000亿。

很多网友认为。软银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阿里在为外国人打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如此。因为阿里巴巴的股权超过80%为境外股东持有。

也就是说。阿里巴巴5000亿美元的市值。有4000亿美元以上在国外股东手中。仅软银和雅虎就拿走了1万亿人民币的财富。这是多么的可怕。

那为什么阿里巴巴不抛弃软银这样的境外大股东。自己成了一个新的阿里巴巴。享受增值带来的快感呢?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法律上不允许

软银对阿里巴巴的投资属于风险投资。既享受投资成功带来的财富。同时也承担投资失败带来的损失。这样的风投。不仅国外有。国内也有。例如:红杉资本、高瓴资本、天使投资、国家大基金等。

风投机构和创始团队关系复杂而且很微妙。一句话形容就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拿到了投资。可以继续发展业务。把公司做强做大;恨是因为。一旦公司上市。资本拿走了大部分胜利果实。

甚至。有些投资机构会干涉公司运转。影响公司的布局和决策。

2、道德层面不允许

除了法律层面还有道德方面。试想一下。一个人成功了。就把当初帮助他的人一脚踹开。这样的人谁还会相信。作为企业也是如此。

如果阿里巴巴成功后。一脚把软银这个大股东踹开。那么谁还会投资中小企业。谁还敢相信投资有回报这样的事情。

阿里巴巴1999年成立。当时正值互联网泡沫。在国内马云根本拿不到投资。甚至很多人说马云是骗子。最后。飞到日本去找孙正义。没想到孙正义大笔一挥就给了2000万美元。这对马云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是救命的钱。

因此。马云无论如何都不能把“救命恩人”一脚踢走。

3、软银不会同意

作为投资方。前期拿了大笔的资金支持阿里巴巴发展。等到果子熟了。不让摘。换任何人也不会同意的。

软银作为一个世界级的投资集团。世界500强之一的企业。其能力可像一般。如果阿里巴巴强行抛弃软银。会让软银动用资本围追堵截阿里。

到时候。阿里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尽管阿里巴巴无法抛弃软银这类的大股东。但是马云也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稀释股权。分拆上市。

阿里巴巴旗下有很多业务。除了天猫和淘宝外。还有蚂蚁金服、菜鸟物流等公司。

蚂蚁金服是由2004年成立的支付宝发展而来。2014年10月正式成立。目前。蚂蚁金服的估值达到了2000亿美元。

第一类。阿里系高管持股平台。占比约76%。包括君瀚合伙和君澳合伙;

第二类。国字头资本。占比约13%。包括社保基金、中建投、中国人寿等;

第三类。私募股权基金。占股比例约11%。包括云锋资本、春华资本等。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面并没有软银的持股。马云自己通过君瀚和君澳也持有了蚂蚁金服8.8%的股份。相当于1232亿元(人民币)的财富。

总的来说。尽管阿里巴巴无法抛弃软银。但是在马云等高管的操作下。很多值钱的公司纷纷开始独立、分拆。这部分独立去的公司和软银没有什么关系。这也是阿里巴巴减少软银控股的一个方法。

问答总结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公司。市值已经高达5000亿美元。而且仍然能够保持着2位数的增长。真是非常难得。

阿里巴巴很少分红。2009年和2010年连续两次大规模分红后(21亿港币)。就很少再分红了。而作为阿里巴巴的大股东软银看中的并非是分红。而是高成长性。

阿里巴巴股票的增值。已经为软银带来了高达7000亿人民币的财富。这足够让软银吃一辈子了。

我是科技铭程。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其他观点:

不是。

如果分红。同股必须同权。阿里应该向软银和雅虎等大股东派发红利。历史数据太难查。就以阿里2015年美股上市算。从2015到2019上半年。其净利润总额为3431亿元人民币。软银持股比例一直维持在29%左右(现在减持到26%以下)。雅虎持股比例在15%左右(现在减持到9.4%)。如果阿里2015~2019年的利润全部分红分掉。那雅虎大概能拿到995亿元。雅虎大概能拿到515亿元。这相当于当年他们投资阿里的194倍、6.4倍。

但实际情况是。阿里几乎没有分过红。放在A股。阿里就是典型的“铁公鸡”——有钱却不给股东派发红利。阿里美国上市一次都没有分红。之前在港股上市的时候也只是在2009年为了庆祝“成立十周年”派发过8.8亿元红利。这点红利之于阿里的规模可以说是忽略不计。所以。任何买阿里股票的人想通过分红赚钱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通过买卖差价才有利可图。类似阿里这样的大公司很多。比如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也是从来不分红的。

阿里不分红自然有它的道理。毕竟不是所有公司都必须要分红。这和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关系。如果一家公司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非常多的投资机会。那么结存的利润就需要拿去再投资。用于扩大规模和寻找新机会。20年来阿里仍然有非常大的资金需求。所以将红利分掉然后再去发债券、找银行贷款融资其实并不见得划算。毕竟利润是最低的资金;如果再过30年。阿里成为一家成熟的企业。看不到大的增长空间。每年利润稳定。那阿里可能会大规模分红。正如工商银行、中国石油、国家电网那样。将利润给分给股东反倒是最合理的资金使用方式。

回过来说雅虎和软银。他们对阿里的投资本就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资金其实最看重的是企业的成长潜力。而非它能分多少红。事实上。软银和雅虎已经大规模减持过阿里的股票。且减持股票带来的利润远远超过分红。雅虎已经决定清仓阿里股份。算下来累计赚了850多亿美元(约合6630亿元人民币);软银的回报更高。8000万美元带来的利润是1750亿美元。

很多人一提到软银和雅虎。就同情阿里被薅羊毛。感觉中国人的钱被赚走了。但这一点需要客观去看待:当年马云是没办法拿到融资的。工行建行农行这些国有银行是不可能给阿里贷款的。或者给不了那么多贷款。当时国内的风险投资行业也才刚刚起步。不可能给阿里那么多融资。软银和雅虎敢于下注。对于马云来说可是救命钱。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应该感谢软银和雅虎。他们是赚了很多钱。但这是他们应得的。这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契约精神的要求。

到了后来。中国也不缺资本了。所以马云后来才有了和雅虎之间在支付宝(即现在的蚂蚁金服)上撕破脸皮的举动。要强悍也需要自身有足够实力才行。没有就需要求助于外力。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其他观点: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说一下阿里的股权结构:

阿里股权结构

确实。根据前段时间曝光的阿里股权结构:

日本软银持有阿里巴巴股权29.2%。为第一大股东;美国雅虎持有阿里巴巴股权15%。为第二大股东;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持有阿里股权7%。是阿里的第三大股东;

而阿里巴巴集团副董事长蔡崇信持股比例仅为2.5%。

股东只接受投资回报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免疑惑。既然阿里巴巴的最大股东是韩裔日籍的孙正义。而马云持股仅为7%。那么阿里巴巴算不算得上是日企。马云是不是在为别人打工?

其实我们多虑了。从控制权上来说。阿里巴巴是绝对的中国企业。孙正义等只是在享受当年投资的资金回报。

软银投资背后的故事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马云到处找不到投资。他到了北京。见了几十个投资人。其中就包括了雷军。最后没有一个是成功的。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孙正义投资了马云。

阿里巴巴完成第二轮2500万美元融资。其中来自日本的软银一家即拿出2000万;第三轮投资中。软银再砸下6000万美元。

而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和中国资产。换取了阿里巴巴40%的股权。

利用这笔资金。淘宝网和支付宝才得以迅速做大。

因此。可以说没有软银和孙正义的支持。阿里巴巴很难取得如今的地位。说孙正义是马云的贵人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马云是有战略性眼光的。投资人可以赚钱。但绝对不能有控制权。

为了在只拥有少部分股权的同时保证马云和创始团队的控制权。阿里巴巴提出了合伙人制的变通之法。

这种制度在某种意义上有点像传统的双重股权结构。它可以让一家公司的内部人士在公司上市之后也能维持对公司的控制权。软银虽然是大股东。但是只有分红的权益。没有决策的权力。董事会才有最终决策权。

并且。阿里巴巴最值钱的支付宝和蚂蚁金服是完全独立的。跟外来资本软银和雅虎没点的关系。

事实上。阿里巴巴上市以来。任何利润都没有通过分红的形式派发给股东。阿里巴巴的股东要想获利。只能在二级市场抛售阿里巴巴的股票来获得高额利润。而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交易。即使通过股票差价赚钱。也是赚得美股投资者的钱。

虽然马云设计了合伙人结构。控制了阿里巴巴。但是马云跟管理层仅仅持股10%左右。许多人总是担心有一天阿里巴巴落入日本人之手。

不过其实这个担心是多余。因为阿里巴巴的大股东虽然是软银。但是软银背后的竟然也是一家中国公司。

软银目前市值1000亿美元。孙正义在软银持有20%的股份。软银最大的股东其实是南非的标准银行。

总结

2014年1月29日。中国工商银行收购了标准银行公众有限公司已发行股份的60%。成为了标准银行的最大股东。

也就是转来转去。最后真正的大BOSS其实是“宇宙第一银行”中国工商银行。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8:27

    阿里巴巴,阿里,软银,雅虎,同比增长,股东,股权,大股东,公司,崇信

  • 曾温暖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8:27

    没想到大家都对阿里巴巴每年向软银等大股东按比例分红吗?真的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1:28:27

    阿里巴巴虽然每年盈利上千亿。但是分红并不多。软银等大股东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分红。而是享受了公司快速发展的红利。阿里巴巴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