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中国式教育?
原创

如何理性看待中国式教育?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还是给个大大的差评吧!!!大多数学生家长对中国的现行教育极度失望。加绝望!!!特别是中小学生们因为多到永远做不完的 各科作业。早巳严重睡眠不足!!!家长们。学生们都巳身心疲惫不堪了!!!

其他观点:

你好!我是@暖阳鸽说教。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我们要理性看待中国式教育。体会身边的所有伟大变化。就会感到“中国式的教育”的成效是多么惊人。

世人都觉得“中国式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而认为西方教育才是素质教育。殊不知。他国是何其羡慕当前“中国式的教育”。它就体现在此次“全球性的疫情爆发”的防控工作措施的落实与国民素质的“同仇敌忾”的品质上。这是世界各国都“垂涎”的教育成果。

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推进“中国式教育”的创新发展。(一)了解以往的教育理念。

1、“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句话几乎是家喻户晓的话。体现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态度和精神。正是推动提高自己的修养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2、“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指的是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三个方面综合的过程。体现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展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进步与解放精神。

3、“八股文”式科举。八股文的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称之为\"古之教者\"。让世人受到了儒家伦理道德的熏陶。为后世提供了文精意赅的典范。促进了楹联的成熟和发展。

4、“三钢五场与义理之学”。是朱熹与众多思想教育家开创的封建社会的新型教育理念。

5、“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

1、萌芽阶段。

(1)建国五十年代初。教育部颁发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范了教学德育目标。小学的是“使儿童具有爱国思想、国民公德和诚实、勇敢、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的优秀品质”。

(2)6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小学要“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

(3)十年动乱期间。强调一切学校都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兴无灭资”、“防修反修”作为德育的根本任务。

2、初步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八十年代《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更加具体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等精神。对全面理解德育目标精神极为重要。

3、蓬勃发展阶段。当前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小学阶段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辩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思想品德基础。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发展于明清的科举考试。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他们的名利地位都是从八股文里抠出来的。至于有没有真才实学。可就不一定了。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但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

(二)当前的考试制度。

1、义务教育阶段。(1)小学阶段。学生读至六年级参加毕业终端检测。只作对于小学阶段的知识比较全面系统的检测。为中学教师的交接提供有力的学生学习基础的材料。不作招生录取的唯一标准。

(2)初学阶段。学生读满九年义务教育除了参加毕业终端检测以外。还要参加升学高中考试(一般成为中考)。考试分数将列入高中学校的录取分数线的区域内招生。并与填报就读志愿相结合。

2、高中阶段。

(1)高考体制:学生读完高中三年。就要参加全国高考。这是“最高标准”、“最严等级”的考试。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美全面衡量。并与填报就读志愿相结合。择优录取。

2020年高考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等特殊形势。教育部门将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最高标准、最严举措。严格做好高考防疫、考试安全、考生服务、招生录取等各项工作。确保实现“平安高考”“阳光高考”“公平高考”。

(2)高考变革:

①1952年。我国的高考制度创立。“文革”期间曾一度中断。

②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③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主持下得到恢复。④1989年原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在全国推行。

⑤90年代保送计划实施考试科目多元化。

⑥1999年在“3+2”高考科目改革8年后。广东省率先探索“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3+X”科目改革的实施。在客观上改变了以往全国一张试卷、一种高考模式的状态。多样化的高考模式初露端倪。这一改革对考试内容改革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

⑦21世纪开始各地自主命题自主招生开始推广。

这期间。主要学科考试的分数由100分至120分再到150分。综合科300分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为了缩小题型量的扣分过大。调整小题的扣分权重。更有利于高考生考出好成绩来。

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取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远程学历教育等途径。所取得学历是国家教育部认可的学历。用人单位同样认同学历的。我们要理性看待中国式教育。不能单凭“高考”与“成绩”来衡量教育的成效。大家应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的变化。人们物质财富的拥有。精神享受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不断美化、净化、绿化。公民素质的觉悟飞跃。更是引来全球的关注与青睐。我们为祖国的富强与昌盛而感到自豪!为我们是中国人感到骄傲!

我是@暖阳鸽说教。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我来说教育#欢迎留言与点评!

其他观点:

14亿人口。九年义务教育。给所有人一个受教育的门槛。就是国家给与所有公民最大的福利。

可能不公平。可能分阶层。只要每个学龄儿童都有走进教室的机会。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比较要看背景的。每年近两千万儿童入学。在全世界是没有的。能做到现在这样义务教育立法。学费免费。书费免费。再偏远的地方都学上。从国家层面已经做的够多了。

一切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又是唯一公平的保障。一切唯分数论。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挫折教育。体育教育的缺失。越来越多三观不正的孩子。越来越多身体孱弱的孩子这一切的根源可能都是应试教育。可无论怎么改革除了高考。还有哪种人才选拔能保证公平?

有些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人口众多和优质就业岗位少的矛盾。高考和素质教育的矛盾。靠国家改变遥遥无期。只有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04:39

    科举,考试,阶段,德育,思想,精神,小学,这是,我是,学历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04:39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理性看待中国式教育?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04:39

    还是给个大大的差评吧!!!大多数学生家长对中国的现行教育极度失望。加绝望!!!特别是中小学生们因为多到永远做不完的 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