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当年曾强迫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还想在中国驻军,这是怎么回事?
原创

刚果(金)当年曾强迫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还想在中国驻军,这是怎么回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清末。一个贫穷且落后的非洲国家。竟然跑到中国天津。逼迫清朝最有权势的大臣。同时也是伊藤博文口中“唯一一个能够与世界列强一较长短的人”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个人大家很熟悉。那就是被德国人誉为“东方俾斯麦”的李鸿章。

那么。这个贫穷且落后的非洲国家到底是谁呢?答案是刚果(金)!

这件事简直不可思议。大家相信吗?

唉。不论大家信不信。这件事确确实实的发生了。条约的名称就是《中刚天津专章》。当然。这个条约既可以看做是李鸿章和刚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同时。也可以看做是李鸿章和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签订的。

看到这儿。很多人纳闷了。为什么说是李鸿章签订的条约。而不是清政府。或者是慈禧呢?另外。为什么一份条约为什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看待?

先说第一点。为什么总是李鸿章签订的条约?原因在于整个签约的过程都是李鸿章一人在操作。而且。李鸿章签订之后。清政府根本就不同意。最终的结果是清政府压根没有批准这个不平等条约。

为什么一份不平等条约。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看待

这件事还要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说起。

19世纪下半叶。欧美列强开始疯狂的瓜分非洲的殖民地。此时。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看到这种一本万利的买卖。决定也插一手。分一杯羹。

不过。比利时是个标准的小国。实力相对于英、法等列强有着天壤之别。根本翻不起浪来。

想来想去。利奥波德二世决定以国际考察的名义向非洲刚果河附近派出军队。在刚果地区建立殖民地。但利奥波德二世将这个建议交给议会后。比利时的议会压根就不同意。

议会不同意。老子自己干。

为此。利奥波德二世自掏腰包。雇佣了军队去刚果河建立据点。

在这一过程中。利奥波德二世发现法国已经捷足先登。并且已经在刚果河西岸建立了殖民据点。升起了法国国旗。这一地区就是后来的刚果(布)。

无奈之下。利奥波德二世派遣的军队立刻跑到了刚果河东岸插上了旗帜。宣布东岸地区属于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这一地区就是后来的刚果(金)。

利奥波德二世派遣远征军的做法自然而然的引起了法国远征军的仇视。两队远征军甚至在刚果河激烈对峙。颇有一触即发的势头。

正在此时。葡萄牙人站出来。说该地区是自己的殖民地。因为很早以前。葡萄牙人已经在此做贸易。建立了据点。葡萄牙人说的也没错。早在15世纪的时候。葡萄牙人就已经在此从事商业犯罪活动。不过。今时不同往日。葡萄牙已经衰落。根本不可能和法国争雄。

为此。葡萄牙找到了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并表示。只要只要英国协助自己得到刚果河流域的土地。该地区就是英国大哥的后院。随意进出。

英国一看有利可图。果断插了一杠。表态支持葡萄牙。

此时。法国和利奥波德二世慌了。得相互合作呀。不然别说吃肉了。连添骨头的份儿都没了。于是。法国找来了德国和美国助阵。

英国一看对方人多势众。立刻就萎了。怂了之后就不再嚷嚷了。

这时。德国俾斯麦站出来打圆场了;不如大家坐下来谈一谈。地点就选在柏林吧。

几个帝国主义列强一看纷纷表示同意。于是几个大流氓召开了一个没有非洲国家参加。但却讨论非洲问题的会议。

会议中。美国、德国也有的私心。因为不希望法国这种大国占领刚果地区。于是选择支持比利时的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这样有利于将来染指此地。

最终。经过商议。一众流氓提议刚果河东岸地区成立“刚果自由国”。名义上的元首为利奥波德二世。就这样。刚果自由国成为了利奥波德二世的私人领地。但却也是一个独立的国家。

与李鸿章签订不平等条约

利奥波德二世拿下该地区后。发现由于长期的黑奴贸易。刚果的劳动力严重不足。于是利奥波德二世将目标投向了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

1887年。利奥波德二世以个人名义派遣使者到达中国。希望可以招募华人劳工到刚果自由国。此时。比利时政府也为利奥波德二世向清政府提出了外交照会。但清政府果断回绝了。理由是刚果自由国和中国没有条约关系。

被拒绝后。利奥波德二世依然不死心。通过盘踞在澳门的葡萄牙人贩子。购买了五百多名华人劳工。但这些劳工被送到刚果地区后。因为从事开采矿山。修建铁路等高强度工作。外加不适应当地气候。基本上都去世了。

再后来。为了获得更多的华人劳工。利奥波德二世利用刚果自由国的身份。派遣了余式尔到达中国。

1898年。余式尔通过各种方式。费劲心机后在天津和李鸿章签订了《中刚天津专章》。条约中共有两条规定;

第一、中国与各国所订条约规定之人身、财产与审案之权。刚果亦得享有;第二、中国民人可随意迁往刚果。买卖动产、不动产。经营工商业。均得享受最惠国待遇。

利奥波德二世的想法很丰满。但现实却骨感了一把。清政府在面对刚果以及比利时弱小国家时。总算是硬气了一下。把李鸿章和他们签订的条约果断回绝了。最终利奥波德二世的美梦也成了泡影。

其他观点:

晚清时期的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不仅割让了大片国土。还丧失了难以计数的利权。其遭遇之屈辱。每每令国人不堪回首。其实。在晚清70余年的历史中。侵犯中国权益的并非仅限于西方列强。甚至连某些实力孱弱的小国。都敢于要挟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简直是奇耻大辱。比如。全球最大的黑人国家刚果(金)。便是典型例子。

刚果(金)。全称刚果民主共和国。地处非洲中部。跟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坦桑尼亚、赞比亚、安哥拉、南苏丹、中非共和国、刚果(布)接壤。面积234.5万平方公里。是全球面积最大的黑人国家。首都为金沙萨。刚果(金)总人口为8130万。其中主体民族-刚果族约占总人口的38%。主要信仰罗马天主教。

刚果(金)因靠近刚果河而得名。与刚果(布)同源同种。都是由班图语系的刚果族建立起来的国家。早在1世纪时。原本居住在尼罗河上游地区的班图人。便已经迁移到刚果河流域定居。但直到13世纪才建立国家。14世纪下半叶。刚果王国开始兴起。并在15世纪后期达到巅峰期。版图北达刚果河流域。南抵洛惹河。西至大西洋。东到宽果河流域。

然而。就在刚果王国达到巅峰期之际。葡萄牙殖民者从1483年开始入侵。并陆续建立起很多殖民据点。此后。在长达400余年的时间里。荷兰、法国、英国、德国、比利时等国相继侵入刚果河流域。并为争夺殖民地大打出手。为解决列强在瓜分非洲殖民地方面的分歧。著名的“分赃”会议-柏林会议。在1884年11月15日正式召开。

在长达104天的会议中。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利用列强间的矛盾。积极开展会场外交易。最终争取到英、法、德等15个国家的同意。将今日的刚果(金)全部划归他个人所有。号称刚果自由邦。从性质上来讲。刚果自由邦名义上是个独立国家。不隶属于比利时政府。但统治权却属于比利时国王。

利奥波德二世占有刚果(金)后。用极为野蛮的手段驱使当地民众从事筑路、开矿、收割橡胶、运送货物等活动。并对抵抗分子实行残酷镇压。由此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有数据统计。刚果自由邦建立之初。人口总数为2500万。但仅过了20多年时间。人口数便骤降到不足1000万(并且还是官方公布的数据)。

人力短缺严重影响到刚果自由邦的各项经营事业。而为了增加劳动力。利奥波德二世很快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万里之外的中国。从1887年开始。比利时驻华公使馆便遵照国王的旨意。向清朝的总理衙门递交照会。希望能招募华工到刚果自由邦。然而。总理衙门却以刚果自由邦跟中国没有条约关系为由。拒绝这项请求。

对于清朝的拒绝。利奥波德二世并不死心。从1892年开始。除了通过比利时在华代理人。与以澳门为据点的葡萄牙劳工贩子打通关节。并委托其在中国为刚果自由邦招募劳工外。还任命余式尔伯爵为刚果自由邦全权代表。不厌其烦地跟清政府谈判招募华工问题。经过长达6年的软硬兼施。清朝总理各国事务大臣李鸿章与余式尔。于1898年5月22日。在天津签订名为《中刚天津专章》的条约。

作为清朝与黑人国家签订的唯一一份不平等条约。《中刚天津专章》的内容仅有2款。除赋予刚果自由邦“最惠国待遇”、允许它在中国自由招募华工外。凡英、美、法、德、俄、日等列强在中国享有的各种特权。刚果自由邦同样可以“利益均沾”(详情见《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志一百三十五·邦交八》)。

条约签订后不久。利奥波德二世得寸进尺。又指使余式尔向李鸿章提出交涉。希望能派出一支隶属于刚果自由邦的黑人军队进驻驻中国。以便维护其在华利益。然而。由于时局的变化。《中刚天津专章》在签订后不久。李鸿章便转任两广总督。而主管总理衙门的官员又对余式尔的提议不置可否。遂导致刚果自由邦向中国派军的计划“胎死腹中”。

利奥波德二世在刚果(金)的残暴统治。激起国内外舆论的强烈抗议。面对着强大的压力。他被迫在1908年做出妥协。将刚果自由邦交由比利时政府接管。并改称比属刚果。1960年6月30日。比属刚果赢得独立。并定国名为刚果民主共和国。由此结束比利时长达70余年的殖民统治。至于它先前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则在清朝覆亡之前。便已经作废。

史料来源:《清史稿》、《刚果(金)历史》、《刚果--一个民族的史诗》

其他观点:

刚果民主共和国。简称刚果(金)。不仅是非洲大国。从面积上还是世界大国。

它的面积234.5万平方公里。非洲排名第二。全球面积排名十一;人口8000多万。非洲排名第4。世界排名第十九;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大国。

除此之外。它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素有“世界原料仓库”和“非洲心脏”之称。是一个发展潜力很大的国家。

但是刚果(金)的经济状况不佳。GDP总量只有400亿美元。人均GDP只有400多美元。在全球最贫困国家排行榜里。名列第5。

刚果(金)军力也不值一提。全国武装力量总兵力15.5万人。其中陆军15万人。海军1000人。空军4000人。

所以刚果(金)在国际上政治地位很低。很少在世界政治舞台亮相。几乎没有存在感。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非洲穷国。在19世纪末。大清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的时候。曾经让中国政府跟它签下不平等条约。还想在中国驻军。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刚果(金)地处非洲。距离欧洲较远。所以在19世纪中期以前。当列强在全世界大肆发展殖民地的时候。它得以幸免。因为列强还不知道有刚果(金)这个地方。

1874年。一个名叫斯丹利的英国记者发现了这个地方。向政府报告。可是没有得到英国国王的重视。

1876年。比利时国王雷奥波尔特二世找到了英国人斯丹利。聘请他对刚果(金)进行开发。在那里修铁路。进行贸易。 慢慢把这里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于1885年成立刚果自治邦。

需要指出的是。雷奥波尔特二世虽然是比利时国王。但他的权力还是大打折扣的。不能跟当时的中国皇帝相比。

因为当初是比利时国王个人参与的。所以他把刚果(金)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这里并不是比利时国家的殖民地。只是国王自己的私人殖民地。投资是私人投资。收益也是归国王个人所有。就像一个股份有限公司一样。比利时国王是董事长和唯一的股东。

既然是自己投资。那就要拼命掠夺这里的象牙、橡胶和矿产等自然资源牟取暴利。与此同时。他还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砍伐木材、修建铁路。

这样一来。当地的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

因为直到现在。刚果的人口密度依旧很低。每平方公里只有29.3个人。只有中国人口密度的五分之一。

而且雷奥波尔特二世非常残暴。对当地人进行残酷压榨。工人劳动强度非常大。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还经常对他们进行殴打。

所以很多当地人不堪压迫。都跑到了森林中。国王的私人军队。会直接镇压他们。不是砍断他们的手。就是砍掉他们的生殖器。国王甚至要每发射一颗子弹。就要带回非洲人的一只手。

越是这样。当地人越想逃离魔爪。没有人敢为国王打工。在这种情形下。刚果(金)劳动力能不紧张吗?

于是比利时国王派出代表余式尔。跟清朝总管各国通商事务的大臣李鸿章接触。商谈利用中国的劳动力。

按照当时的情况看。刚果(金)就是一座人间地狱。中国工人到那里肯定跟当地人一样。遭受非人待遇。而且当时大清跟世界的交往开始增多。李鸿章对刚果(金)的情况不可能没有耳闻。

平心而论。19世纪末。西方国家文明程度虽然还不是很高。但是比利时国王的做法倒退到了中世纪。这种野蛮的殖民方式为还是为列强不齿。他们纷纷谴责比利时国王的反人类罪行。说“这种情况在任何文明或未文明的国家的政府中。都是看不到的。”

国际社会对刚果自由国的状况感到愤怒。导致比利时政府接管了这块殖民地。并在1908年将其更名为比利时刚果。

当时中国在西方各国已经有驻外使节。对比利时国王的所作所为。慈禧也许不知道。身为主管外交事务的通商大臣的李鸿章不可能耳闻。

但是李中堂一贯爱钱。只要给点好处。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所以李鸿章大人。就在1898年5月22日跟比利时国王的私人代表余式尔签订了《中国与刚果专章》。

该条约大致内容共有两条。其一:中国与其他国家所签订的条约。将给予刚果自主之国同等待遇;其二:中国人民可随意前往刚果自主之国居住、营业、经商。所受待遇与最优国之人民相同。

从条约内容来看。这似乎算不上一份不平等条约。其实该条约并不比大清跟列强签订的其它不平等条约好到哪里去。

依照比利时国王的平时的做派。条约中承诺的对华工的待遇和人身自由。能不能做到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而且比利时政府在1908年接管刚果(金)的原因。就是这里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一共有1000万人被比利时国王虐杀。

由此可见。比利时国王在跟李鸿章签约之后。并没有改弦更张。对中国劳工也不会网开一面。他们的遭遇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说。《中国与刚果专章》是中国近代一个比较血腥的不平等条约。是把自己的同胞往火坑里推。

根据该条约。比利时国王从1889年开始。先后4次从中国招募民工数千人。到刚果(金)去打工。

至于“比利时国王提出向中国派遣一支刚果自由邦的黑人军队驻扎中国。以此来保证刚果自由邦人民在中国的合法利益。”应该属于以讹传讹。没有任何史料可以佐证。

总之。当年大清跟比利时国王签订的《中国与刚果专章》不平等条约。不是强加的。是双方自愿的。其中有没有猫腻。只有李鸿章自己知道。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念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08:07

    刚果,比利时,利奥波德,二世,中国,国王,条约,不平等条约,刚果河,自由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08:07

    没想到大家都对刚果(金)当年曾强迫清朝签订不平等条约,还想在中国驻军,这是怎么回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2:08:07

    清末。一个贫穷且落后的非洲国家。竟然跑到中国天津。逼迫清朝最有权势的大臣。同时也是伊藤博文口中“唯一一个能够与世界列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