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太王碑》看起来比较奇怪,它属于隶书还是楷书?临摹时要注意什么?
原创

《好太王碑》看起来比较奇怪,它属于隶书还是楷书?临摹时要注意什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有不少朝鲜、韩国、曰本学者一直在研究《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此碑是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谈德而建。主要记录了高句丽建国的神话和谈德的战功。东晋义熙十年(414年)刻。碑体方柱型。纵612厘米。横185厘米。44行。行41字。碑高6.39米。在吉林省集安县。




《好大王碑》隶中带楷。没有蚕头燕尾状。介于隶楷之间。方整凝重。朴茂含畜。结体宽博遒劲。有自然天趣。




字形为了不繁杂。省去了收放变化。省去了钩挑。省去了蚕头雁尾。结构为了灵活。往往左右不平齐。有的左低右高。有的左高右低。在合体结构中。打破常规的比例结构。拉大了局部与局都的对比关系。有的上大下小。有左大右小。主笔紧缩。加大了内部空白。有正大气象。有雅拙之趣。有篆书之笔意。




杨守敬评:\"《好大王碑》。近时出见。醇古整齐。″




(好大王碑)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其他观点:

好太王是高句丽国的第十九任国王。名叫谈德。高句丽是历史上很奇怪的一个王国。从其国王墓碑以汉字书写即知其与中国的渊源。可其地理位置大部又处于朝鲜半岛。可见今天的韩国与朝鲜与其也有较深渊源。有兴趣的朋友可上网自行查阅。

此碑笔画横平竖直。结体方阔稳重。雄强大气。笔画一律作方直线形。没有波磔变化和顿驻笔法。自然古朴。以特异的面貌和鲜明的风格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临习《好太王碑》要注意以下几点:

2、此碑用笔以圆为主。略兼方笔。起笔藏锋逆入。中锋行笔。沉着凝重。 转折处含蓄灵活而有力度。 着笔自然。笔画平起平落。

4、此碑的结体独出心裁。大小不拘。方整中寓变化。端庄中蕴活泼 。布局自然错落。浑然天成。临习时须注意体会。

5、此碑金石气息浓厚。临习时宜用长锋羊毫笔。墨宜浓不宜淡。纸以质地较粗的生宣为宜。

其他观点:

很高兴回答“《好太王碑》看起来比较奇怪。它属于隶书还是楷书?临摹时要注意什么?”这个问题。《好太王碑》。又称《好大王碑》、《广开土王碑》、《广开土王陵碑》或《永乐太王碑》。通常我们都叫“好大王碑”。是我国著名碑刻之一。出土于清末。现在位于集安市洞沟古墓群禹山墓区东南部太王乡大碑街。其风格怪异独特。受许多书法爱好者的青睐。那《好大王碑》是属于楷书还是隶书呢?临摹它时需要注意什么?

《好大王碑》的风格特点

《好大王碑》属于隶书。但风格有向楷书发展的痕迹。整体笔意是篆籀用笔。造型厚重朴实。含蓄不外放。内收。内部空间结构疏密有致。字体饱满、朴拙。风格特点具体如下:

《好大王碑》局部

1.用笔:圆润浑厚。朴拙涩劲

《好大王碑》整体用笔简散。没有明显的波磔变化。其有些地方略显草率。符合民间书法的自然特点。这种看似率意的笔画。表现出的却是天真烂漫的效果。笔画带有篆书的笔意。圆润浑厚。线条劲涩富有质感。笔势虽然没有一波三折。却能收放自如。笔随意行。

《好大王碑》的用笔平缓。没有典型隶书所特有的“蚕头燕尾”。但在看似简单的笔画的质感中。我们能感受到其极强的生命力和来自荒山野的独特韵味。充满灵气和古雅。

2.结字:平正敦厚、跌宕雄强

《好大王碑》的结字特点相对平正。结构恢弘雄强。平实稳健。取势含蓄收敛。不作纵横驰骋状。力求平正而不显于呆滞。它整体结字多取横势。少部分字取纵势。使通篇中看起来灵动但不显得很突兀。反而有起到调节行气的作用。结字没有明显的长短粗细对比。字内空间随意自然。

《好大王碑》这种隶书的结体。篆籀的用笔。平正而不呆板、跌宕而不奇险、舒朗而不松散的结字方式。在汉代的隶书碑刻中极其难得。其艺术审美价值不在“三颂”(《西狭颂》、《郙阁颂》、《石门颂》)之下。

《好大王碑》局部

3.章法:疏朗开阔、肃穆雍容

《好大王碑》整体章法气势恢弘。布局平正严整、古朴典雅、肃穆雍容。它对技法的要求不是很高。属于风格型、性情型。其疏简敦厚、跌宕雄强的结字方式。能构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

《好大王碑》能立足千古。得益于它的肃穆雍容、天真烂漫。以疏朗开阔、齐而不齐的布局方式来处理整体的章法关系。使其自身的个性更加突出。

《好大王碑》拓片局部

《好大王碑》艺术风格独特。临摹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1、此碑的用笔并不复杂。以圆笔为主。“圆笔用绞。方笔用翻。圆笔不绞则痿、方笔不翻则滞。”点画书写笔意自然。收笔轻提顺势带出。没有刻意的驻笔和回锋。但是对线条的质感要求很高。因此。临摹此碑之前。最好先练习篆书。一定要掌握一定的中锋用笔技巧。注意运笔过程中要有提按、轻重、快慢等节奏的变化。

2、《好大王碑》和经典扁平隶书相比较。略显纵势。结体方拙。没有大开大合的笔画。外形整齐但不放纵。临摹时应该注意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打破平衡的格局。有的左大右小。如“都、散、城、献”等字。左小右大的如:“烟、称、海、相”等;上下结构的字有的上紧下松。如“其、驾、贡、帝、乐”等;走之底的字内松外紧。如“还、过、游、道”字等。用笔简约但不简单。

《好大王碑》局部

3、《好大王碑》整体布局平正统一。有行有列。虽字字独立。但上下左右都有呼应。整体和谐。临摹时应注意上下的字距适当拉开。不要刻意追求整齐划一。字应有大小、错落的变化。线条有粗细、收放的变化。章法的布局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灵活转变。不断尝试。便于进行临创转换。

4、《好大王碑》的笔法没有刻意造作之态。无明显的波挑变化。临摹时。入笔可适当有逆锋或折锋。保持中锋行笔。运笔过程中要讲究线条的质感和变化。

如果一味只追求圆润感而忽略线条质感的话。临摹和创作会显得呆滞俗气。缺乏生动性。就学不到此碑的气韵。如果只追求灵动而忽视点画圆润的话。就得不到此碑的“雍容典雅”之态。对于点画的组合。在长短、粗细、形态、方向、角度等方面应该追求变化。

《好大王碑》局部

5、《好大王碑》虽然是由隶书过渡到楷书的书体。但其没有楷书的钩法。此碑的钩是很平直的。如“教、子、好、丁”等字。临摹钩画时。应注意毛笔略微往右倾斜。笔锋往左拖。笔力外送。收笔时轻顿。顺势提起。无需刻意有回锋的动作。

6、临摹《好大王碑》时。最好结合《四山摩崖刻石》(《铁山摩崖石刻》、《冈山摩崖石刻》、《葛山摩崖石刻》、《尖山摩崖石刻》)或《开通褒斜道刻石》。因为它们的用笔方式有相似的地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铁山摩崖石刻》

7、临习此碑。建议使用笔锋稍长、大小合适的羊毫或者兼毫笔。可遵循原碑的风格。字距拉大、行距适当缩小。用笔灵动自然。加强节奏的变化。体现笔墨的情趣。

总之。学习《好大王碑》不能用唐楷的方式进行临摹。应有篆籀的意味。以达到古朴浑厚的气象。做到“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开通褒斜道刻石》

《好大王碑》的笔法看似简单。但其神韵高古。所以此碑不适合作为初学者学习。建议要有一定的篆书基础。加上对隶书有一定的理解之后。临习此碑才能渐入佳境。此碑的稚拙之美和魏晋书风的流美截然不同。但是有异曲同工之妙。认真临习和琢磨。我们都可以在此碑中寻找到自己的风格。

《好大王碑》被发现较晚。至今一百年出头。与其它成熟隶书相比。影响还不是很大。而且没有蚕头燕尾的装饰性笔画。具有浓浓的山林之气。它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特性艺术审美价值。清荣禧评此碑:“楷法甫有二三。篆隶仍有六七。正与晋世化隶为楷。将变未变之顷。如出一辙”。书法注重创新。鼓励书风多元化。对于喜爱稚拙一类的书法风格而言。此碑必定会给我们很多启迪。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2:30

    大王,隶书,笔画,摩崖,平正,风格,楷书,笔意,自然,石刻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2:30

    没想到大家都对《好太王碑》看起来比较奇怪,它属于隶书还是楷书?临摹时要注意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2:30

    有不少朝鲜、韩国、曰本学者一直在研究《好大王碑》。全称《高丽好大王碑》。此碑是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谈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