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三大将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都是穷凶极恶大汉奸,是否说明毛文龙也是同一类货色?
原创

毛文龙三大将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都是穷凶极恶大汉奸,是否说明毛文龙也是同一类货色?

好文

热门回答:

这三人全部都和满清有血海深仇。哪个没被满清害死过家人。最后还被逼着投靠了满清。可见明朝管理水平的低劣。崇祯的脑残。制度的不合理。

吴三桂还是袁崇焕麾下。吴三桂最后不一样投靠了满清。

这三人投降满清。直接原因是他们在毛文龙被杀后。受尽各级文官的残酷迫害。许多人为了活命。从海上划着舢板就跑到了山东。但是在山东又被山东文官集团当成猪狗一样迫害。大量沦为奴隶(奴仆实际上就是奴隶)。虽然被整编了可是受尽欺凌。

明朝调拨他们北上打后金。但是一路上完全没粮草。山东各级官吏和耍猴一样玩弄他们。路过的士兵偷了只鸡。就被文官集团逼得杀死了士兵。

最后没办法。没粮食就要饿死了。这群人才被逼迫造反。

明朝到最后都没搞清楚一点。就是战争年代勇猛彪悍之徒理所应当获得相应的待遇。而不是说科举之人就天生高人一等。

这些人从辽东跑到皮岛。然后又跑到山东。一路上尸山骨海。死伤无数。剩下的全部是勇猛强悍之徒。明朝那套文官士大夫高贵的套路。他们根本不放在眼里。强悍之人理所应当获得尊严与财富。这才是他们在辽东领悟的道理。

明朝既然把他们当做猪狗。肆意侮辱。那就别怪他们反过来翻脸了。

袁崇焕很不待见这群毛文龙旧部。早年让山东文官集团断掉了这群人的粮饷。而后这群人逃难到山东。又被折腾的够呛。实在是忍无可忍。同仇敌忾了。以至于出现了登州之乱。

这群人最后投降了满清。最起码满清那里勇士是会被尊重的。你能打仗。就有尊严。

明朝末年的政治制度实际上非常落后。低效。连满清都不如。几千万两。连几万人都消灭不了。

其他观点:

毛文龙(1576——1629)是明末将领。他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先后任平辽总兵官、左都督等职。

毛文龙在与后金的长期斗争中颇有战功 。曾经开辟了辽东军事重镇——东江镇。但《明史》上说他为人骄恣。奏事、报功多有浮夸。且垄断中朝贸易、索饷过多。后被蓟辽督师袁崇焕矫诏诛杀。

史载。皮岛是辽东南部海上的一个岛屿。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北可联清(后金)。东可控朝鲜半岛。西南则可以拱卫山东半岛的蓬莱 、登州。长期以来。朝鲜都是明朝的藩属国与忠实盟友。明廷一直利用朝鲜牵制后金。明军毛文龙部长期驻扎在朝鲜境内。得到了朝鲜的物资援助。这支明军还经常对后金军发动突袭、骚扰。使后金军无法全力伐明。

退往皮岛的明军主将就是毛文龙。为鼓励他安心戍边。尽最大努力从东侧牵制后金。明廷攫升毛文龙为总兵官。并逐渐加封为左都督。并授予将军印。赐尚方宝剑。 在皮岛上设立军镇。该岛别名东江。所以又称东江镇。

毛文龙据守皮岛。抗满清有功。但他后来认“九千岁”魏忠贤作义父。成了阉党首领的干儿子。他还大肆征召商贾。贩卖人参、布匹等禁物牟利。贪污横行不法。据说他曾写密信给皇太极:“尔取山海关。我取山东”。因此有人怀疑。毛文龙和皇太极有私下交易。甚至有某种程度的叛降企图。

据笔者考证。毛文龙虽有种种不法行为。其为人也桀骜不驯。但他对大明是一贯忠诚的。他至少好几次拒绝了皇太极高官厚禄的诱降。

毛文龙占据了江东。在形势上足以让后金忌惮。但他这人缺少谋略。而且每年靡费的军饷难以计数。主要精力又放在做生意上。 军事进展却极其有限。还动辄拷虐部下、滥杀战俘。终于遭到了大臣潘士闻的弹劾。

刚到宁远上任不久的袁崇焕在形势稍许安定的情况下。为了消除隐患。便于崇祯二年(1623年)7月伏兵捉住了毛文龙。并宣布了他的12条罪状。然后请出尚方宝剑。将他斩杀。后来。袁崇焕向崇祯帝奏报诛杀左都督毛文龙的原因和经过。崇祯惊讶异常。认为他擅杀大将。别有用心。但因袁崇焕是辽东防务的中流砥柱。朝廷的柱石臣。所以就隐忍未发。没有责备他......

毛文龙被袁处死后。其麾下亲信将领孔有德、耿精忠在皮岛愈发不得志。于是黯然离岛。渡海来到了山东登州。投奔了巡抚孙元化。

崇祯六年2月。孔有德、耿仲明里应外合发动叛乱。一举夺占了登州。后率数百艘海船。渡海到辽东投降了皇太极。皇太极大喜。封孔有德为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半年后。广鹿岛副将尚可喜率部投降了满清。三人还带来了大批士兵、水手、工匠。以及后金十分稀缺的大海船。 还携来许多后金没有的火炮、火枪等热兵器。使后金军的整体战力有了一个质的飞升。

崇祯九年4月。皇太极改后金为清。改元崇德。他封孔有德为恭顺王。耿仲明为怀顺王。尚可喜为智顺王。并将孔、耿二人的军队称作“天祐兵 ”。尚可喜的部队称作“天助兵”。两军独立于八旗之外。后来。吴三桂勾引清军入关。孔、耿、尚三王随清军东征西伐。甚为卖力。从传统认知上来看。可以将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三人视作汉奸。并无被妖魔化之嫌。但毛文龙和这三人不是一类货色。他虽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其作为也饱受争议。但他总体还算忠实于大明。因此算不得汉奸。他贪财好利。很像个商人。做事又很喜欢投机取巧。所以最多只能算是一个投机分子。

其他观点:

明末清初是个乱世。忠诚与背叛稀松平常。是一个魔幻的时代。

毛文龙只是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三人的领导。而不是他们的爹。

就算是他们的爹。爹和儿子也不可能是一个品行。

亲父子。亲兄弟都能走向两个极端。何况毛文龙和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这样的领导和下属。

李自成一生致力于推翻明朝。还攻占了明朝的都城——北京。直接逼得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上吊自杀。结果李自成死后。李自成的后任者李过(李自成侄子)。高一功(李自成妻弟)都是著名的南明将领。一生致力于抵抗清朝。李过的儿子李来亨更是成为清朝的最后抵抗者。兵败之后。全家举火自杀而死。

张献忠一生和李自成一样。致力于推翻明朝。结果张献忠的几位义子兼部将成为南明朝廷的中流砥柱。孙可望、李定国两人撑起了南明政权的最后一片天。要不是孙可望反叛。天下之鹿死谁手。还未可知。李定国更是成为南明时代最伟大的反清将领。

郑芝龙只是海上一代巨盗。郑成功只是大海盗郑芝龙的儿子。按理说郑成功最多算一个公子爷。这样的人应该和自己的父亲郑芝龙一样。家国情怀淡薄。然而郑成功却是一个奇葩。一个满腔热血。家国情怀浓厚的海盗。一生都走在反抗清朝的路上。还替中国收复了被西方荷兰人强行侵占的湾岛。

还有一大堆著名的“三姓家奴”。投降清朝。投降大顺国。投降明朝。比如吴三桂。比如李成栋。比如姜瓖。比如金声桓。这些人的品性和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有什么区别吗?

特别是吴三桂。这可是极受明朝的恩典。更是被崇祯帝看成国家栋梁的存在。可谓是皇恩浩荡。可是吴三桂是什么玩意?为了自己的爵位。亲手杀死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朱由榔。相比之下他舅舅祖大寿的品性都远超吴三桂。

更别说其他人。

张献忠和李定国。郑芝龙与郑成功的历史故事很多人都听过。

张献忠是一代巨寇。喜怒无常。残忍好杀。一生杀人如麻。谁都没想到他能培养出一代忠义猛将——李定国。

郑芝龙也是一代巨寇(海上的)。他也是典型的海盗习性。进行投机活动。明朝势大投靠明朝。清朝势大投靠清朝。只顾自己捞好处。对国家毫无热爱可言。可是郑成功却是一腔热血回报国家。

要真说起来。张献忠和李定国。郑芝龙与郑成功的故事比毛文龙与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的故事要魔幻得多。

更魔幻的应该属于大顺军李来亨的历史故事。

1645年。李自成被乡民杀害。年仅39岁。同时代表着大顺军的全面分裂。

其中大顺军中的李过、高一功率领的忠贞营是以原大顺军后营为基础而建立的。原来就是大顺军中的精华。也是李自成大顺军嫡系中的嫡系。他们曾经在陕西地区抗击过清军主力阿济格、吴三桂部。一直到西安失陷、大顺军后路被抄。才仓促间绕道经过汉中进行南撤。幸好在路途中没有受到清军追击。进入荆湖前又在西山进行了一阵子比较短暂的休整。到了荆湖地区后。又合并了田见秀等大顺军残部。从而成为大顺军残部里面兵力最强。也最为南明政权所重视的军事力量。

后来李过。高一功经过谨慎的思考和沟通。决定与南明政权合作。联合南明政权共同对抗清朝。

1646年初。在李过、高一功指挥下。忠贞营进行了荆州战役。但由于战线侧翼的何腾蛟率领下的南明军不战而溃。致使清军得以越过何的防区。突袭忠贞营的后方。使忠贞营遭到了严重挫折。堵胤锡也无奈逃到了常德。而大部分农民军则在李过、高一功的带领下再次退回西山。从此“不相听命”于堵胤锡。完全独立地经营起西山地区了。

虽然李过、高一功的忠贞营的确南明君臣都指挥不了。但是他们抵抗清朝都是不留余力的。然而因为南明政权内部的斗争倾轧和对农民军的敌意、鄙夷。导致李过、高一功的忠贞营一次次损失惨重。最终南明政权也失去了农民军仅有的一点忠义与好感。走上灭亡。

然而大顺军中最为令人动容的却是李过的儿子李来亨。

顺治七年(1650年)。损失惨重的李自成军余部忠贞营。在高一功和李过儿子李来亨(李过已死)的带领下。再次来到巴东的西山。与原在这里的大顺军残部郝摇旗部、刘体纯部等会师。郝摇旗、刘体纯等人在西山和王光兴、王光昌等南明军残部联合在一起抵抗清朝。历史上称之为夔东十三家军。因为根据地在西山。故而也称之为西山十三家军。

十三家军分别驻守西山地区的各个防务工作。郝摇旗、刘体纯等部据守北边。王光兴等部据守南边。摇天动、黄龙等农民军与谭文、谭诣、谭宏领导的抗清部队据守夔叙一带。

十三家军为了统一抵抗清朝。共推刘体纯、王光兴总领全部军务(虽然十三家军都是抵抗清朝。但是互相之间却矛盾重重。居然推选出两位总管军务的首领。不得不说这对抵抗清朝的事业产生重大影响)。

十三家军里面按理说忠贞营的高一功最为德高望重。奈何高一功在途中不幸战死。忠贞营残部由李来亨率领。李来亨毕竟比较年轻。自然无法成为十三家军的首领。

就算如此。忠贞营也是十三家军里面最为精锐。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李来亨率领的忠贞营最后据守在巴东的茅麓山。在此期间。招徕流亡百姓。大力开荒。鼓励种地。训练部队。响应号召“勤王灭虏(清朝)”。对清朝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顺治九年(1652年)十一月。著名叛臣洪承畴奏报清廷。“湖广南有孙可望抗拒。北有郝摇旗、一只虎(李过的外号。由于李来亨是李过儿子。李来亨继承了这个外号)屯聚。”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军已经将除西山十三家军以外的所有反清势力全部清朝。决定拔掉这最后的反清大本营。清军大举进攻西南地区。特别是贵州、云南地区。刘体纯、李来亨、谭文等人率领大军。溯江而上。围攻清朝重镇重庆。震动整个西南地区。牵制了南进的清朝大军。但是由于谭诣、谭宏为了荣华富贵杀害谭文投降清朝。导致十三家军的作战计划和军事部署全部被打乱。清军损失不大。而十三家军却陷入再次分裂的不利状况。

康熙二年(1663年)。清廷再次调集陕西、湖北、四川等地区的重兵。再次进攻夔东十三家军。

陕西总督白如梅、提督王一正率领的清军遭到郝摇旗部的阻击;四川总督李国英率领的清军遭到刘体纯、袁宗第等部的阻击;湖广总督张长庚、提督董学礼率领的清军直接进攻西山地区。遭到李来亨率领的忠贞营的阻击。清朝毕竟兵强马壮。战争逐渐走向对十三家军不利的境遇。

清军重兵逐渐集中在西山一带。李来亨等人只能退守山寨。顽强抵抗。使得清军无法前进。李来亨命令将士们剃发。夹杂在商贩百姓中。混入清军的兵营。然后李来亨率军攻击清军。大营中的剃发将士突然到处煽风点火。清军大溃败。西山地区被暂时的保住了。

八月。清廷再次增派兵力。甚至还派出了八旗精锐过来。并任命满洲八旗将领穆里玛为靖西将军、图海为定西将军。还调派西安将军傅喀禅。率领八旗精锐围攻西山地区。西山地区再次战火燃起。

十月。李来亨、郝摇旗等部通过讨论。决定向四川巫山一带发动对清军的进攻。四川总督李国英大吃一惊。连忙向清廷乞求增援。

十二月二十三日。清军集中八旗精锐主力攻击天池寨。开始与十三家军展开决战。

由于十三家军各自为战。统一作战都流于表面。无法真正的精诚合作。最终刘体纯战败自杀。郝摇旗、袁宗第等人在被清军俘获。壮烈牺牲。其他人逃跑的逃跑。叛变的叛变。投降的投降。

李来亨是西山十三家军里面最后的抵抗者。他率领忠贞营最后的7000人陷入清军的包围圈中。在断粮、断水的恶劣形势下。坚持抵抗清朝。决不投降。

穆里玛、图海指挥八旗精锐和绿营兵十几万人进攻西山地区。在茅麓山攻破山寨。

李来亨看大势已去。依然不投降。李来亨将李自成的妻子高太后托付给投降清朝的高守贵。然后回到家中。全家举火自杀。壮烈牺牲。

自李自成身死以来。大顺农民军坚持抗清斗争近二十年。李来亨不是大顺军里面最会打仗的将领。也不算是最懂内政的指挥官。但是他的气节却永世长存。

之所以写李来亨。就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一样米养百种人。人与人之间是不一样的。即使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人产生的品性也是不一样的。

即使毛文龙是投机分子。即使毛文龙犯了很多错误。但是毛文龙的确没有背叛过明朝。一生都在抵抗后金(清朝)。这是有目共睹的历史事实。

不管如何猜测。不管如此假设。毛文龙都是当之无愧的抗清将领。

这一点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

一切都以历史史实为基础。这才是合格的读史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清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3:26

    大顺,西山,明朝,清朝,崇祯,清军,忠贞,家军,辽东,满清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3:26

    没想到大家都对毛文龙三大将尚可喜、孔有德、耿精忠都是穷凶极恶大汉奸,是否说明毛文龙也是同一类货色?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3:26

    这三人全部都和满清有血海深仇。哪个没被满清害死过家人。最后还被逼着投靠了满清。可见明朝管理水平的低劣。崇祯的脑残。制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