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什么要倡导“仁爱”思想?
原创

孔子为什么要倡导“仁爱”思想?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邀请。“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不同的地方孔子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但“仁”最为核心的。最基本的内涵就是:爱。

孔子为何如此重视“仁”?这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野狐谈谈自己的浅见。望条友们在评论区各抒己见。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有它的时代背景。也必然有他的政治目的。孔子的思想也不例外。

孔子生活在春秋中后期。当时。周天子丧失了权威性。无法对诸侯进行强力约束。礼乐崩坏。天下大乱。“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就是当时的社会现象。孔子曾很有感叹地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诸侯架空了周天子。大夫架空了诸侯国君。大夫的家臣又架空了大夫。鲁国就是三桓执政。季孙、叔孙、孟孙三家把持鲁国政权。季孙氏的家臣阳虎实际上掌控了季氏家族的力量。进而掌控着鲁国政权。

这种情况下弑父弑君的事情时有发生。社会混乱不堪。人心不古。百姓奸伪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卖牛羊时给其喝饱水。用铁链增加重量。出轨的事情也不少。可谓世风日下。

建立一个和谐有序的太平盛世。这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的思想是服务于这一理想。孔子认为当时的社会已经无法收拾。用制度一时矫正不过来。因为人心都出了问题。所以他要从最根本的。最基础的“人”的改造上来着手。

“仁”。从人从二。就是人和人相处应该有的最基本的态度。孔子指出人都应该有一颗良善之心。有爱心。一切社会行为建立在此基础上。各种制度才能落实。

从历史经验来看。孔子是正确的。古代就有“五刑”。孔子时代也是有法的。但社会管理是以道德教化为主。以刑罚为辅的。孔子没有强调用法来规范社会秩序。但儒家却孕育出了法家。秦以法家思想得了天下。也因此很快失了天下。这大概是孔子不推崇法治的原因吧。他曾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是要从根本上彻底解决问题。人的问题是终极问题。

北宋王安石变法。苏轼、欧阳修反对的根本原因就在吏治上。当时官场腐败。再好的政策也是难以落实。是事实上。从理论来看很好的“青苗发”。在全国一推广。结果问题百出。

看看我们现在。很多政策看起来。听起来都很好。可操作运行以后让人大失所望。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人并不是“仁”。我们现在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在做人的工作。夯实这个基础是所以政策顺利实施的基础。如果人有问题。社会风气就有问题。那好事都会办成坏事。

你懂得。不多说了。欢迎留言交流。

其他观点:

在孔子看来。人有了爱人之心。就会懂得尊重生命。从而避免流血牺牲。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至于孔子的仁爱思想为什么在当时不被人们接受?这个容易理解。对于那些想扩大自己的地盘和实力的。想篡权当国君的人来说。肯定需要使用暴力才能达到目的。使用暴力就得心狠手辣。就少不了尸骨成山。血流漂杵。在这种情况下讲仁爱。那就不能杀人了。那不就等于是“挡了他们的财路”吗?

一将成名万骨枯。想打天下。当皇帝的。不可能接受仁爱思想。而仁爱思想只有在打下天下。治理天下的时候。才会受到推崇。

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是不能奉行仁爱思想的。谁心慈手软谁上当。就像春秋时。宋楚两军交战于泓水。楚军渡河时宋大司马子鱼建议宋襄公“半渡击之”。宋襄公称趁敌渡河时攻击是为不仁不义。因此拒绝了子鱼的建议。楚军渡河后子鱼建议趁楚军列阵混乱之时攻击。宋襄公再次以不仁不义为由拒绝。等到楚军列阵完毕后发起攻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中箭。次年因伤重而死。这就是在战场上讲仁义的后果。

战争是残酷的。孔子倡导仁爱思想。就是反对暴力。反对战争的。

仁爱之心是人性的良知。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什么伤天害理。惨无人道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秦远儒近法。秦赵交战。战后秦军把40万投降了的赵军活埋了。这种场面得有多残忍!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篡权后。把21个兄弟。10个姐姐全都杀死了。其残忍之极。如同虎狼豺豹。蛇蝎心肠。完全没有人性。

一个国家的政权更迭所发生的暴力、战争。离现代文明渐行渐远。反对“争权夺利”。倡导仁爱思想。是人类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美好追求。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4:37

    孔子,仁爱,思想,大夫,社会,诸侯,天下,家臣,之心,国君

  • 旧日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4:37

    没想到大家都对孔子为什么要倡导“仁爱”思想?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14:37

    谢邀请。“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中“仁”出现了109次。不同的地方孔子对其有不同的解释。但“仁”最为核心的。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