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合伙人一起创业,分红和利益该怎样分配?
原创

三个合伙人一起创业,分红和利益该怎样分配?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分红和分股权是两回事。分红属于短期利益。而股权是长期利益。将分红和分股权混为一谈。往往会出问题。因为不一定所有人都是能长期共同发展的。

因此。相比分红。在几个人合伙创业的时候。如何分股权。是大多数创业团队组建开始面临的首要问题。而且对团队和项目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

分红的规则:很简单。就是业绩绩效最好的就多分。短期贡献大的多分。

股权分配的本质是现在对未来贡献的衡量和财富的分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在现在资本不再稀缺。人力资源越来越超过资本的重要性的时候。股权的分配规则也改变了。

分股权:错误的做法

因此。过去的以下几个分股权的方式是错误的:

凡是参与发起的都分股权

按照出钱的比例分配股权

把分股权与分钱等同起来

公司股权比例过于均衡

公司股权没退出机制

所有股东都在工商登记

如果你出现上述任何一种。只要你公司发展壮大了。就会出现问题。

现在切入正题。推荐一个由法务VC创立4C股权分配模型。可以用来在创业之初分配股权。

股权如何分配:4C股权分配量化模型

这个模型的前提是。在人力资本驱动下。公司股权应该是4C结构:即。公司未来的价值取决于4个方面:创始人、合伙人、核心员工、投资人。

而在创立之初。公司的价值由创始人与合伙人决定。因此。就是确定创始人与合伙人的未来价值。

其中。创始人的企业家精神。合伙人精神。现金出资以及岗位价值体现是一个企业从0-1的基础。也是未来的原点。因此。法务VC在4C股权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个量化模式:

将公司的初始股权分为四个部分。可以理解为四类股:创始人股;合伙人股。资金股。岗位股。每一类股权根据实践经验。有一个占比范围。而且有不同的分配规则:

创始人股:一般25%-50%。根据创始人综合能力和商业模式确定。该部分有创人独占。

合伙人股:一般3-15%。由所有进入创始团队成员分配(全职)。该部分平均分配。

资金股:一般占10-30%。根据项目对启动资金的需要来设置。该部分按照出资比例分配。

岗位股:剩余部分则全部为岗位股。由创始团队成员的职责贡献以及综合能力确定。

另外。为了方便一般在分配股权前。预留一定的期权池。并约定该期权池由创始人代持。

分好股权。还有进入退出机制设计、成熟机制。法律文本等。

接下来。我们优股宝还会分享。请关注我们。

其他观点:

从宏观层面上。创业公司早期最为核心的四类人:创始人、合伙人、核心员工、投资人。科学的股权架构基本上是要满足早期这核心四类人的诉求:

从微观层面上股权是多种股东权利的集合体(投票权、分红权、知情权、经营决策权、选举权、优先受让权、优先认购权、转让权等)。其中。表现最为重要的是投票权、分红权。

当我们在早期真正做股权架构设计的时候可能需要考虑更多的是这四个宏观维度背后具体的细节分析。股权比例确认(股权怎么分)的问题。事实上。在人力资本驱动的创业时代。我们要思考的不仅仅是股权比例的问题!而是围绕着股权做体系化设计。

创始人控制权

一、股东会:为了严谨我得先约定股权生命线的前提是【同股同权】

1、67%绝对控制权(有权修改公司的章程、增资扩股)

2、51%相对控制权(对重大决策进行表决控制)

3、34%否决权(股东会的决策可以直接否决)

4、20%界定同业竞争权力(上市公司可以合并你的报表。你就上不了市了)

5、10%有权申请公司解散(超过公司10%的股东有权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6、5%股东变动会影响上市(超过5%的股权所有权就要举牌)

7、3%拥有提案权(持有超过3%的股东有权向股东大会提交临时提案)

二、董事会:董事会的决策机制区别于股东会。按照【一人一票制】

*注释:董事会成员是由股东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

1、三分之二以上。依据董事会议事规则执行。

2、半数以上。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

3、三分之一以上董事或者监事会。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董事长应当自接到提议后十日内。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

4、特殊约定除外(例如:一票否决权)【依据董事会议事规则执行】

以上描述的这些都是控制权要点。而创始人层面要思考的是如何绊随着融资节奏一步步稀释。整体防止控制权的丢失。这里就不展开讲。涉及的内容是从公司层面整体出发的。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基本上都是个性化设计的!

三、股权分配:主要是量化分配【量化】和分期兑现【动态】

【量化】在早期股权分配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我们只用考虑到创始团队成员之间的股权分配的问题。那么股权怎么分比较合理呢?在这里我们要区分的是人力资本驱动的互联网轻资产行业和财务资本驱动的重资产行业。我的以下观点是基于人力资本驱动的互联网轻资产行业考虑的:

*注释:我们把这个股权比作一个蛋糕。先切成四块。然后每个人在每个维度根据个人实际现状进行量化分配。最后加起来就是你们的股权分配结果。

1、创始人股:为保障创始人控制权。通常情况下会有一部分蛋糕是创始人独占的。我建议是20%-30%(具体根据发起人人数确定)

2、身份/发起人股:为保障联合创始人话语权。这个维度上的蛋糕是大家一起均分的。我建议是8%-15%之间(具体根据发起人人数确定)

3、风险/资金股:回到最开始讲的早期风险的承担者和价值贡献输出者。在这个维度上就是早期的风险承担部分。这个维度上的蛋糕是依据实际出资来确定。我建议是10%-25%(具体根据实际出资总额和工作年薪与现行工资差额来确定)

4、贡献股:围绕着基于人力资本价值输出的高度认可。这部分蛋糕我的建议是30%-62%。大致分为基础贡献股(公司背景和工作年限)和岗位价值贡献股(基于行业属性判断的岗位价值权重)。

【动态】大多数轻资产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基于人的价值输出带动公司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人力资本的不确定性太强。特别是一些核心关键岗位的leader(通常就是合伙人/联合创始人)一旦发生人力价值输出终止通常给公司带来的伤害也是毁灭性的。这样不仅让公司无法正常运营。同时也带走其名下的股权。给后期的发展埋下深深的隐患。所以。基于此建议股权是动态的:

成熟期:3-5年

成熟机制:以4年成熟期为例 1+1/36 1+1+1+1 2+2 3+1 1+2+1

成熟原则:创始团队成熟机制尽量保持一致

立刻成熟份额:基于合伙时间确定(3个月5% / 6个月10%)

创始人话语权

(1)持股比例:原则上来讲。联合创始人持股比例最好是10%-25%之间(上线浮动2%)。创始人持股比例应该是合伙人人均持股比例的2-4倍(联合创始人早期最好控制在2-5人。后面加入的便是合伙人)。

(2)持股模式有三种:直接持有、创始人代持、持股平台

直接持有:表示要进行工商登记的部分是各自持有的全部股权。直接登记部分的股权是指各自(已经成熟的股权+未成熟的股权)

创始人代持:表示该部分股权不显名。该部分是指未成熟部分股权。创始人工商登记的股权(未成熟的全部股份【包括自己+其他联合创始人】+自己已经成熟股份)

持股平台:设立一个有限合伙(基本上就是一个壳)。创始人做为有限合伙的GP。被激励对象作为LP。基于有限合伙的特殊性。GP是法定的绝对控制人。这种方式比较稳定。也是大多数做股权激励时采用的方式。

(3)进入机制即成熟机制参见【动态】

(4)退出机制:

主要分过错退出和无过错退出;过错退出处理方式是采用法律允许的最低价格(零对价/1元人名币)回购其所有股权(不论成熟与否);无过错(成熟股权)退出一般有两种补偿模式。其一。按照净资产的1.5-2.5倍之间结算;其二。则是按照对应估值的10%-20%。无过错(未成熟部分股权)按照获得时对应股权的出资额返回/对应出资额按照银行利率的一个倍数进行补偿(控制在3倍以内)。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初心未变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28:55

    股权,创始人,分配,合伙人,公司,成熟,价值,控制权,董事会,股东会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28:55

    没想到大家都对三个合伙人一起创业,分红和利益该怎样分配?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28:55

    分红和分股权是两回事。分红属于短期利益。而股权是长期利益。将分红和分股权混为一谈。往往会出问题。因为不一定所有人都是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