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康熙十四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原创

历史上康熙十四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谢谢邀请!康熙十四子胤褆。皇位没有得到。还被囚禁十年。晚年解禁。虽然又被封王。但生活平淡。六十七岁终老。

由于太子胤礽不争气。被康熙皇帝废了太子之位。没了太子。康熙皇帝又要目测太子的人选。在众多的皇子中。第十四阿哥胤褆在众阿哥中算得上佼佼者。其才华出众。在康熙的心目中是合适的人选。因此深得康熙皇帝的偏爱。胤褆也感到。他就是皇帝的继承人了。第四子胤禛也想这个位子。皇子们明争暗斗。康熙皇帝都看在眼里。就迟迟没有颁发确立太子的诏书。康熙皇帝驾崩时。胤褆还在边疆。当得到康熙帝驾崩的噩耗。赶紧返回京城。一到京城。四阿哥胤禛已经登基了。年号雍正。皇位被抢了。有什么办法?人家有传位圣旨?不过这里就有谣言了。说什么在皇帝驾崩后。圣旨被做了手脚。把“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第四子”。真的假的胤褆也说不清。反正不服。众臣齐呼万岁万万岁。你不吭声也不易发觉。这也到罢了。可胤褆就是不跪。胤禛就不高兴了。怎能不记在心里。只是政权未稳。不好杀他。就慢慢惩治他吧!先削了兵权。后又去了王位。雍正四年。被囚禁景山寿王陵。这是最后一次处罚。胤禛之所以没杀胤褆。是因为胤禛、胤褆是一母所生。母亲德妃求情。留胤褆一命。

乾隆二年。胤褆解禁。封奉恩辅国公。乾隆十二年。封为多罗贝勒。乾隆十三年封多罗恂郡王。看来乾隆皇帝对他的这个叔叔还是不错的!尽管这样。人已到晚年了。平平淡淡过完了余生。乾隆二十年病故。享年六十七岁!


其他观点:

康熙的第十四子胤禵也是雍正的同母亲弟弟。只不过他在康熙晚年争夺皇位中却是雍正的最强竞争者。不过胤禵毕竟是雍正的亲弟弟。结局自然比其他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子们要好一些。雍正继位后胤禵被圈禁。之后在乾隆朝被释放出来。也被乾隆恢复了王爵。一直到乾隆初中期才去世。

不过胤禵的后人就给他丢人了。胤禵的后人在晚清时期私自签署卖国条约出卖了大片中国领土。下面就来仔细说一说胤禵的结局和他的后人又是多么给他丢人。

胤禵本名胤祯。与雍正的名字是同音不同字。胤禵的名字系雍正继位之后强迫其改名为胤禵后又避讳雍正名字改为允禵。兄弟二人都是康熙的德妃也就是后来被雍正追谥的孝恭仁皇后乌雅氏所生。不过德妃生雍正时只是康熙后宫中没有名号的庶妃。所以按照清朝宫廷规矩德妃当时是没有资格抚育儿子。所以雍正出生后就被交由康熙的第三任皇后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所抚育。

而生育胤禵时。德妃已经深得康熙喜爱。被晋封为德妃。所以此时德妃已经有资格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禵自幼是在德妃身边长大。

雍正一直到11岁时孝懿仁皇后去世他才回到德妃身边。但由于当时胤禵刚一岁多点。而且康熙的第十三子三岁的胤祥和刚出生不久的第十五子胤禑都被交由德妃抚育。所以德妃要抚育四个孩子。由于雍正年纪大了。因此德妃将胤祥交由雍正抚育。自己则亲自抚育胤禵和胤禑。

因此雍正自幼与胤祥兄弟感情更加深厚。与同母的亲弟弟胤禵感情反而淡薄许多。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来的康熙诸子争夺皇位中。胤禵加入了老八胤禩一伙与哥哥雍正对立。反而异母弟胤祥与雍正感情极为深厚。对雍正极为支持。在雍正继位后成为一朝权臣。

胤禵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钦佩于斯文儒雅的老八胤禩和豪爽大方的老九胤禟。也因此在后来争夺皇位中胤禵极力支持胤禩。

胤禩本来十分得康熙喜爱。胤礽被废。胤禩本有很大几率成为太子。但他操之过急。导致引起了康熙猜忌。最终在一废太子之后。胤禩也失去了康熙的喜爱。

到了康熙后期二废太子时又发生了毙鹰事件。更是导致康熙彻底恼怒胤禩。而胤禩也因此失去了皇位继承权。在失去皇位继承权之后。胤禩转而大力支持胤禵继承皇位。把原来的八爷党转成了十四爷党。只为扶持胤禵继位。

后来康熙晚年西北发生准噶尔部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康熙委派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与此同时康熙对胤禩的态度也大为温和。因此胤禩等人都认为康熙此举有将来传承大位于胤禵之意。

而这时候的雍正则一直在装清静无为。他一面信奉道教。一面也与胤禵和胤禩等兄弟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所以胤禩和胤禵一党一度认为雍正没有争夺皇位之野心。也就是说历史上其实在雍正继位前。他与亲弟弟胤禵感情虽不深厚。却也并不是很差。

雍正与胤禵关系变差甚至憎恨主要在他继位之后。雍正继位之初人心不稳。因为雍正继位比较出人意料。所以胤禩一党的人并不臣服于雍正。但雍正在京城内部有九门提督隆科多的支持。在西北则由四川总督年羹尧的助力。内外局势都被雍正牢牢把控。因此胤禩和胤禵很难有所作为。

但胤禩和胤禵最不明智的就是始终不肯臣服于雍正。尤其是胤禵在被雍正以奔丧的名义召回京城立刻就表现出了不肯臣服于雍正的态度。这让雍正对胤禵大为恼火。

胤禵自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出任抚远大将军率军赴西北平叛。这场叛乱一直打到康熙驾崩都没有结束。康熙去世后。雍正知道胤禵属于胤禩一党。担心他在西北手握重兵怕有变故。于是以为康熙奔丧的名义召胤禵回京。

据《清世宗实录》记载。胤禵回京奔丧后。在景山寿皇殿康熙灵柩前大闹灵堂。胤禵祭拜完父亲康熙。却始终不肯参见新君雍正。不肯向雍正行君臣跪拜大礼。雍正也不好真对胤禵生气。于是给御前侍卫拉锡替雍正出头。

拉锡上前指责胤禵毫无君臣之礼并强行拉扯胤禵。想将胤禵强按跪倒在地。胤禵当场大怒。将拉锡推到一边。并斥责拉锡:“我乃皇上亲弟。你是什么下贱身份。若我有不是之处。请皇帝处罚。若我没有不是之处。那就请皇帝将拉锡正法”。当着皇帝的斥责替皇帝说话的御前侍卫。还要求皇帝将其正法。这可以说是胤禵非常不尊重雍正了。

胤禵这一下弄得当时局面非常尴尬。雍正新君即位本就人心不稳。他总不能一继位就因为下跪行礼之事处罚自己的亲弟弟。若是如此。将来雍正肯定会背上刻薄亲弟的名声。但如果因此将替自己说话的御前侍卫拉锡正法。那以后大臣们谁还敢替自己出头了。所以胤禵一时之间弄得雍正十分下不来台。

这时候胤禩却站了出来。胤禩对着胤禵沉声说了一句:“汝应下跪!”随即胤禵便没了火气默然向雍正下跪行了君臣之礼。

这件事让雍正十分忌恨胤禩和胤禵。这件事在后来雍正清理胤禩一党时还成为了胤禩和胤禵的罪名:阿其那(胤禩)见众人共议允禵之非。乃向允禵云。汝应下跪。便寂然无声而跪。不遵皇上谕旨。止重阿其那一言。结党背君。公然无忌。

想一想雍正自己的亲弟弟胤禵不肯臣服自己还差点让自己下不来台。而胤禵却只听胤禩的话。这完全是说明胤禩在胤禵心目中比雍正的地位还高。这如何能不让雍正忌恨他们俩。

雍正虽然恼怒胤禵。但为了顾及母亲和声誉也不能对待胤禵太过分

胤禵大闹康熙灵堂之后。雍正就对他更加不能容忍。于是雍正就派胤禵去给康熙守陵。名为守陵。实际上胤禵当时已经受到军方监控。雍正命令马兰峪总兵范时绎要密切监视胤禵行动。不许胤禵返回京城。这样一来胤禵名为守陵实际是被变相软禁了。

其实雍正与胤禵兄弟关系闹僵。最难受的还是他们俩的生母德妃。手心手背都是肉。母亲夹在两个儿子之间也是十分为难。德妃也为此十分忧虑。加之她悲痛康熙去世过度。所以德妃不久也就去世。在德妃临死前她还一再叮嘱雍正要善待亲弟胤禵。

这也是雍正在后来没有对胤禵下死手的原因之一。除了母亲德妃临终嘱托。再有一点就是雍正也要顾及自己的声誉。他不能对胤禵做的太绝。

雍正四年(1725年)年初。雍正开始全面彻底收拾胤禩一党。雍正以四十条大罪将胤禩削除宗籍。革除爵位。改恶名为“阿其那”。将其囚禁于宗人府内;以二十条大罪将老九胤禟削除宗籍。革除爵位。改恶名为“塞思黑”。囚禁于保定直隶总督府;以十四条大罪将胤禵革除爵位。囚禁于景山寿皇殿内。

胤禩和胤禟被囚禁之后不久相继折磨致死。因此当时民间大多传闻是雍正派人秘密将两个弟弟暗害了。所以雍正在民间有了屠戮兄弟的恶名。

雍正十分重视这些民间传闻。他知道自己以残酷手段整治不肯臣服于自己的兄弟已经让自己陷入到舆论不利的处境。而且胤禵与胤禩和胤禟又不同。他是雍正的同母亲弟。如果雍正过分收拾胤禵。这会让民间更加认为雍正为了皇位屠戮亲弟。所以这些使得雍正在收拾胤禵这就有所缓和。

雍正要顾及自己的声誉。加之母亲德妃临终前还有嘱托。所以雍正对待胤禵还算是比对待其他那些与他争夺皇位兄弟们比较好得了。

胤禵的结局还是比较不错

胤禵最终熬死了雍正。在大侄子乾隆继位之后。乾隆为了稳定宗室人心。特意下旨将之前胤禩一党的老十胤誐和胤禵从圈禁中释放出来。并授予二人辅国公爵位。

胤誐没有被雍正往死了收拾是由于他为人粗莽。在政治上对雍正没有太大威胁。再者胤誐母系家族是开国功臣遏必隆家族。两任嫡福晋的妻系家族分别是世袭蒙古郡王家族和清朝开国功臣索尼家族。因此雍正才没有对胤誐像胤禩和胤禟那般决绝。胤誐在被乾隆释放不久之后去世。乾隆以贝子之礼将其厚葬。

胤禵后来在乾隆时期爵位还升了不少。乾隆在后来将胤禵晋爵为恂郡王。并让他出任正黄旗汉军都统。对胤禵算是非常好了。乾隆的亲叔叔只有胤禵。而且当时胤禵年事已高。政治上难有作为。对乾隆的皇位不具备威胁。所以乾隆对他还是很不错的。

胤禵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去世。享年67岁。算是寿终正寝。死后还被乾隆赐谥号为“勤”。因此总得来说胤禵算是康熙诸子中结局比较不错的一位了。也是参与争夺皇位的皇子中结局最好的一位。

胤禵一生文武兼备。性格也是勇敢果毅。办事雷厉风行。他率大军赴西藏平定了策妄阿拉布坦叛乱。在平定叛乱之后。胤禵一面继续追剿策妄阿拉布坦。一面还要稳定西藏局势。他为保卫中国边境和稳定西藏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胤禵万万想不到他的后人居然会在百年之后硬是将他曾经辛苦守护保卫的国土白白送给他国。

爱新觉罗·奕山系恂郡王胤禵玄孙。因为他是康熙嫡系后裔。所以在道光年间他得到了重用。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之前将主战派的林则徐罢免。用了妥协派的琦善去广州出任钦差大臣。琦善的软弱妥协激起了各方不满。最终道光不得不罢免琦善。改派奕山前往广州处理对英国人的事务。

奕山非常有意思。不想着怎么对付英国军队。反而处处提防广州百姓。奕山认为“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以至于奕山防自己人甚于防英国军队。奕山到了广州之后。一面饮酒作乐。一面还妄图夜袭英军基地。结果奕山夜袭大败。反被英国人追着打。结果打的奕山跑进广州城不敢出来。最终奕山向英国人举白旗投降。在英国人的威胁下奕山与英国海军上将义律签订了《广州和约》。赔付了英国人600万元。

最搞笑的是和约签订后。奕山向道光皇帝上奏。竟把大败说成大胜。把自己求降说成是英国人乞求通商。把赔款说成是商欠。道光皇帝为了早日结束战争。在不知实情的情况下批准了和约。

咸丰年间奕山又被调任为伊犁将军。沙俄开始试探性的挑衅清朝的边境。出任伊犁将军的奕山面对沙俄简直就是软弱无能至极。他几乎接受了沙俄所有的无理要求。但是奕山很会掩饰自己。所以咸丰还觉得奕山很有本事。随后又将他调任黑龙江将军。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俄趁机又打起了黑龙江边境的主意。他们趁机攻打黑龙江边境。沙俄单方面撕毁康熙时期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以武力威胁奕山“中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沙俄沿着黑龙江沿岸不断用炮火示威。于是胆小懦弱的奕山在没有请示咸丰的情况下。直接自己以黑龙江将军的名义与沙俄签订了《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划归俄罗斯。

在签订《瑷珲条约》之后咸丰彻底认清了奕山是个大怂包的事实。于是奕山终于被革职罢官。后来怂了一生的奕山在北京去世。

难以想象奕山在没有与沙俄军队交战的情况。只凭着沙俄沿着黑龙江放炮。就轻而易举的将六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拱手他国。要不恩格斯都说难以想象沙俄不费吹灰之力就从中国手里攫取到了相当于德法两国面积肥沃土地。

康熙曾经抗击沙俄入侵。击败沙俄。迫使沙俄签订了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明确了中俄东部边境的界限。但康熙捍卫的这些国土万没想到就被他的六世孙奕山这么轻松一枪不打就白送给了沙俄。

胤禵一生英勇果敢捍卫中国边境和领土。他绝不会想到自己的玄孙奕山居然会是这种大怂包。如果胤禵泉下有知自己的玄孙奕山这么怂包。打都不敢打就签订《瑷珲条约》他会不会从棺材里跳出来暴打奕山一顿。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其他观点: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36:26

    雍正,康熙,沙俄,乾隆,皇位,自己的,皇帝,黑龙江,咸丰,条约

  • 公主抱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36:26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康熙十四子的结局是怎样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36:26

    谢谢邀请!康熙十四子胤褆。皇位没有得到。还被囚禁十年。晚年解禁。虽然又被封王。但生活平淡。六十七岁终老。由于太子胤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