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的9个儿子争夺皇位,为何老三是最大的威胁?
原创

康熙皇帝的9个儿子争夺皇位,为何老三是最大的威胁?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作者:金满楼

在康熙的皇子里面。三阿哥胤祉一向以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形象而闻名。

而且。在所有皇子里面。唯一继承康熙学术才能的。也只有三阿哥。别的不说。光由他负责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就是一项中国古代文化的大成就了。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太子胤礽再度被废后。康熙对胤祉更加信任。父子关系也相当不错。康熙每年都会去胤祉的私家花园参观一次到两次。和胤祉的家人喝喝小酒。聊聊家常。共叙天伦之乐。

在当时。能请得动老爷子的。除三阿哥胤祉外。也只有四阿哥胤禛了。

事实上。也不能说三阿哥对皇储为由觊觎之心。

比如康熙末年的“孟光祖事件”。恐怕就是三阿哥派下去争取地方大员支持的。

作为胤祉府上的属人。孟光祖在下面活动了好几年。三阿哥说自己一点都不知道。恐怕也是说不过去的。

当然。三阿哥确实没有非常露骨的去争储。这点和老四其实有些接近。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但凡出头的。如大阿哥、八阿哥等。都被严厉打击。

以不争而争。恐怕是最有效的策略。

从这个角度上说。当时的储位如果说还有悬念的。就在老四、老十四。另外就是老三。也存在继位的可能。

老三的优势。如前面所说。一是学问好。二是人品好。三是年长。这三点足够构成夺储的优势和可能性。

这一点。恐怕老四也是不得不有所忌惮的吧。

然后。这一切在康熙驾崩时最终揭开了谜底——皇位的继承人是老四!

值得注意的是。在隆科多宣读遗诏后。首先向雍正叩首的。不是别人。正是老三!

作为当时最年长的阿哥(被圈禁的大阿哥和废太子不论)。老三的表态无疑起到了带头作用。这也导致了其他阿哥包括八阿哥这些人也不得不向雍正叩头了!

当然。老三的表态只保住了一时的安全。由于他在康熙晚年也受到重用。雍正即位后对他还是有所防备。

譬如打击老三身边的人。还有在雍正元年四月。雍正送康熙的梓宫到遵化东陵后。也曾让允祉在景陵呆过一段时间。其目的大概也是让允祉远离京城。防范于未然罢。

之后。老三虽然没有受到什么直接的冲击。但也没有担任过什么重要的职务。

雍正六年。三阿哥因追索苏克济(大臣名)银两并咆哮朝廷之上。结果被降为郡王。两年后才恢复诚亲王爵。

但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允祉又因为在老十三的葬礼上毫无哀戚之色而被革爵幽禁。

雍正十年。三阿哥去世。年五十六岁。乾隆二年。乾隆恢复了允祉诚亲王的爵位。其后世无发达之人。

其他观点:

电视剧《雍正王朝》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老好人”形象的三阿哥胤祉。但是历史上的胤祉并非如此。

剧中的三阿哥胤祉完全可以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扑在编书上”来形容。俨然一副学者阿哥的形象。将自己完全置身于“九子夺嫡”之外。而他仅有的一次高调出场。就是揭露了大阿哥胤禔用“魇镇”诅咒太子一事。这既帮了康熙、帮了太子胤礽。同时也狠狠的给了大阿哥胤禔致命一击。

在这之后三阿哥继续他的编书事业。直至康熙去世后。胤祉以年长皇子的身份率先跪拜雍正。给予了雍正莫大的支持。也正是因为如此。胤祉获得了御前免跪的恩典。也获得了雍正的敬重。

纵观整部《雍正王朝》。相较于其他皇子。三阿哥胤祉鲜有高光时刻。但是他也算是平稳度日。得以善终。也算是有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了。

但是在正史之中。三阿哥胤祉则与《雍正王朝》中所演绎的完全是两个结局。雍正登基后。在持续对八阿哥胤禩等人进行残酷迫害的同时。也对他的这位兄长进行了打击。特别是雍正刚刚登基后。就将其发配去看守皇陵。而三阿哥胤祉最终也是在雍正十年(1732年)以幽禁致死的悲惨结局收场。

雍正之所以用如此残酷手段对待他的这位兄长。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九子夺嫡”中。三阿哥胤祉如同八爷党集团一样。给雍正带来的是巨大的威胁与挑战。这才有了雍正对其的打压和迫害。

三阿哥胤祉在“九子夺嫡”中的表现。与雍正相比可谓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雍正在“九子夺嫡”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他“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策略。这一点赢得了康熙的认可与器重。这一点。三阿哥胤祉同样是积极贯彻。并且做得比雍正还要“巧妙”。

最开始的时候。三阿哥胤祉是太子胤礽的坚定支持者。之所以如此。也是源于康熙的一次安排。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的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在生育胤礽后去世。于是康熙安排由当时非常受宠的荣妃马佳氏抚养胤礽。而荣妃马佳氏正是三阿哥胤祉的生母。也正是因为如此。二人从小关系密切。并且胤祉几乎每次都会陪同胤礽共同办差或者外出。

而在康熙“一废皇太子”期间。看到自己从小相伴长大的哥哥受到了打击。同时其他的皇子也在跃跃欲试准备继续落井下石除掉胤礽的时候。胤祉挺身而出。希望为太子胤礽扳回局面。最终。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大阿哥胤禔“魇镇”太子的证据。而这也就此拉开了康熙“复立皇太子”的序幕。不仅如此。胤祉还积极开导、劝谏胤礽。告诫其潜心认错。同时还经常性的在康熙面前帮助胤礽解围。成为胤礽得以恢复皇太子身份的最大功臣。

由于此时的康熙并不想真正废黜胤礽的太子之位。而胤祉又给了康熙足够的理由和台阶。帮助其复立胤礽的太子之位。因而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在恢复胤礽皇太子之位的同时。胤祉也被封为了亲王爵位。

然而。由于太子胤礽不知悔改。继续一意孤行。最终在“托合齐会饮案”之后。被彻底废黜了皇太子之位。在这之后。胤祉则选择了低调行事。除了认真署理康熙交办的事务外。就是潜心编书。通过编修《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赢得了康熙的器重。也赢得了极高的声望。

可以说。三阿哥胤祉走的是同雍正一样的路线。那就是“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将自己的“夺嫡”之心充分隐藏。用努力和成绩博取康熙皇帝的好感。而三阿哥胤祉的成绩相较于雍正无疑是更加的出众。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三阿哥胤祉才是对雍正真正产生巨大威胁的人。

实际上。三阿哥胤祉的能力。一直以来都是为人所忽视的。

《雍正王朝》中的三阿哥胤祉是公认的“学者阿哥”。知书达理、学贯古今。是康熙所有皇子中书读的最好的。

然而历史上的三阿哥不仅仅是书读的非常好。骑马射箭的水平在康熙众位皇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三阿哥也同十三阿哥胤祥以及十四阿哥胤禵一样。都是文武双全。并且。三阿哥胤祉不仅是能文能武。在康熙皇帝的授意和安排下。胤祉跟随朝堂上的西方传教士。深入学习了几何、算术等技法。是真正的中西方文化精通。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三阿哥胤祉不仅仅是学贯中西。学识渊博。署理政务上的能力也是非常的出众。以康熙晚年。十四阿哥胤禵平定西北策妄阿拉布坦的叛乱为例。三阿哥胤祉奉命处理、调配西北大军的军需补给。在胤祉的带领下。各项工作协调开展。大军调度非常得当。为西北平叛立下大功。就连为人一向高傲的十四阿哥胤禵都对其钦佩不已。

由此可见。从能力上来说。三阿哥胤祉丝毫不比雍正以及当时非常热门的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差。这对于雍正来说。也是一种威胁的存在。

而从身份和地位上来说。三阿哥胤祉与雍正同样是不相上下。

康熙“二废皇太子”后。大阿哥胤禔和废太子胤礽被圈禁。此时从出身来说。身份最高的是十阿哥胤䄉。其生母为温僖贵妃钮祜禄氏。并且背靠着整个钮祜禄氏家族的支持。但是十阿哥本人能力有限。并且长期依附于八阿哥胤禩集团。基本退出了夺嫡之争。

除去上述几位。出身最高的便是康熙“四妃”所生的皇子。即宜妃郭络罗氏所生的九阿哥胤禟。德妃乌雅氏所生的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以及荣妃马佳氏所生的三阿哥胤祉。八阿哥胤禩的出身太低了。根本没有办法和其他几位比。

但是胤禟和胤禵爵位不够。只有雍正和三阿哥胤祉是亲王爵位。尽管康熙对于十四阿哥胤禵非常的喜爱。但是在康熙去世的时候。胤禵远在西北。因而在北京能够在身份和地位上威胁雍正的。只有三阿哥胤祉了。

并且。胤祉相对于雍正还有一个先天性的优势。就是年龄。

中国古代的继位原则。一直就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按照这一传统。三阿哥胤祉则更具备“法理性”的优势。

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的话。胤祉也是雍正的真正威胁所在。

综上所述。胤祉不管是在能力、出身、地位以及康熙对其的态度上。相较于雍正是只高不低。我们常说与雍正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胤禵是雍正夺位的最大威胁。甚至说雍正是篡夺了胤禵的皇位。确实有些片面。因为三阿哥胤祉也是雍正的一大威胁所在。甚至其威胁程度远胜于胤禵。

也正是因为如此。登基之后雍正。马上对其展开了打压与迫害。可以说是他最先被雍正打击的康熙皇子。目的就是为了消除胤祉的影响和威胁。胤祉先是被雍正发配至马兰峪守卫皇陵。随后在经历短暂复出后。又被雍正将其全家幽禁在了景山。最终在雍正十年(1732年)。逝于其禁所。结束其跌宕起伏的一生。

其他观点:

导读:《雍正王朝》长达20年的经久不衰。让清代康熙朝晚期出现的皇子夺嫡事件——九子夺嫡。较为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影视剧中。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够获得康熙皇帝圣宠。成功杀出重围。登上大清皇位。得益于其刻意营造的“孤臣”形象。得益于其一心为国、一心为公的“王道”夺嫡路线。但《雍正王朝》毕竟是一部反应当时社会现状、带有雍正皇帝正面形象塑造倾向的影视剧作。有着剧情发展和技术加工需要之下。对于历史事实的部分篡改和掩饰。

清朝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九子夺嫡”事件。远比《雍正王朝》中演绎的精彩纷呈、高潮迭起。皇四子胤禛身边并没有一个像邬思道一样深通康熙皇帝心意的“大智近妖”的人物。虽然有类似人物——戴铎存在。但其对于皇四子胤禛的影响和在夺嫡事件中起到的作用。微乎甚微。

更重要的是。皇四子胤禛在“九子夺嫡”中。并没有明确自己的夺嫡之心。更没有被皇长子胤褆、皇八子胤禩等人当成夺嫡对手。而且。真正威胁皇四子胤禛对于皇位争夺的对手。并不是影视剧中的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而是一个看似文弱、势力薄弱的书生皇子。

五大皇子势力集团分别为:以皇长子胤褆为首的“大爷党”;以太子胤礽为首的“太子党”;以皇三子胤祉为首的“三爷党”;以皇四子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

《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记载: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乙亥。次布尔哈苏台。召太子。集诸王大臣谕曰:“允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肆恶虐众。暴戾淫乱。朕包容二十年矣。乃其恶愈张。僇辱廷臣。专擅威权。鸠聚党与。窥伺朕躬起居动作。似此不孝不仁。太祖、太宗、世祖所缔造。朕所治平之天下。断不可付此人!”

在太子胤礽被废的同时。皇长子胤褆首先发起了对皇储之位的进攻。

《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记载:

四十七年九月。皇太子允礽既废。允禔奏曰:“允礽所行卑污。失人心。术士张明德尝相允禩必大贵。如诛允礽。不必出皇父手。”上怒。诏斥允禔凶顽愚昧。并戒诸皇子勿纵属下人生事。

就在太子胤礽刚刚被废黜之时。作为皇长子的胤褆以为自己的机会已经到来。错误的判断了康熙皇帝对于太子胤礽的感情和废黜目的。向康熙皇帝提出了“诛杀胤礽”的建议。惹得康熙皇帝大怒。

何为“张明德案”?

皇长子胤褆向康熙皇帝汇报。曾经有个叫张明德的江湖术士。曾经为皇八子胤禩相面。说胤禩“日后必是大贵之人”。暗自胤禩会成为国之储君。未来的大清皇帝。

康熙皇帝本就是一个对江湖术士、相面算命一说极为反感之人。下令追查张明德以后。竟然发现了皇长子胤褆有着谋杀太子胤礽的计划。这下。不但胤褆得到了更为严厉的训斥。而且皇八子胤禩也让康熙皇帝认为有了觊觎皇位之心。

翌日。召诸皇子入。谕曰:“当废允礽时。朕即谕诸皇子有钻营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容。允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允礽。今其事皆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

也就是说。皇长子胤褆的嫁祸皇八子胤禩的目的达到了。胤禩被锁拿追查;当时。此时的皇长子胤褆还是没有得到具体的处罚。这个时候。一直静观其变的皇三子胤祉出现了。

在皇长子胤褆接连受到康熙皇帝训斥的时候。皇三子胤祉向康熙皇帝举报了胤禵魇镇陷害太子胤礽的罪行。

蒙古喇嘛巴汉格隆为允禔厌胜废太子。允祉侦得之。发其事。上命监守。寻夺爵。幽於第。

也就是说。和《雍正王朝》中的演绎一样。在皇三子胤祉的直接作用下。皇长子胤褆永远的被动退出了皇子夺嫡事件。一直被圈禁到雍正十二年。死于禁所。

注意。此时皇四子胤禛一直在冷静地观察形势。既没有公开站出来参与夺嫡。也没有对任何人落井下石。俨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但是。一直以书生形象示人的皇三子胤祉。一出手就几乎决定了皇子夺嫡的大局形式。在胤褆和胤禩两败俱伤的同时。将胤褆彻底扳倒。

胤祉与胤礽往日虽然关系好。然而却未怂恿胤礽为恶。所以不加罪于他。

康熙皇帝召见胤祉时。胤祉如何回答。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处理结果来看。胤祉对于康熙皇帝心意的掌握和其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皇三子胤祉在夺嫡事件中最为恐惧的竞争力还不仅在于此。更在于对康熙皇帝的“至诚至孝”。

早在首次宣布废除太子胤礽之时。康熙皇帝就“且谕且泣。至於仆地”。也就是说。康熙皇帝在宣布废除胤礽太子之位的时候。一边宣布御令一边哭。甚至哭倒在地。悲痛异常。再加上废除太子胤礽以后。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非常激烈。以至于发展到了手足相残、直接对抗的地步。康熙皇帝眼见于此。急火攻心。一病不起。

“父皇圣容如此清减。不令医人诊治。进用药饵。待自勉强耽延。万国何所依赖?臣等虽不知医理。愿冒死择医。令其日加调理。”

啥意思?

意思就是胤祉面对康熙皇帝拒不服药的情况。宁远冒死抗旨也要选择医生。强制为康熙皇帝治病、喂药。

要知道“无情最是帝王家”。要知道康熙皇帝之所以不愿服药就是眼见于皇子之间缺乏亲情、手足相残导致的。皇三子这“至诚至孝”的表现。怎么能不让康熙皇帝感动呢?

而这一几乎决定皇四子胤禛皇储位置的“表演招式”。就是跟皇三子胤祉学的。

另外。还有三处事实。能够说明皇三子胤祉在康熙皇帝心中无可替代的位置:

1、康熙皇帝一生共两次集中晋封皇子们的爵位。一次是在康熙三十七年。晋封皇长子胤褆和皇三子胤祉为郡王。而皇四子胤禛则只是一个贝勒爵位;第二次是在康熙四十八年。也就是太子胤礽被再度复立之时。此次皇三子胤祉虽然和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一样被晋封了亲王爵位。但在康熙五十一年。胤礽被再次废黜太子之位时。胤祉在没有任何理由说明的情况下。被“赐银五千两”。

五十八年。上有事於圜丘。拜毕。命允祉行礼。五十九年。封子弘晟为世子。班俸视贝子。

也就是说。在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以后。皇三子胤祉主动退出皇子夺嫡事件以后的康熙五十八年。皇三子胤祉在康熙皇帝祭天时。得到了储君的待遇——于皇帝之后行礼。康熙五十九年。其子弘晟又被加封了“世子”封号;而此时的皇四子胤禛却没有得到这个待遇。

3、根据多种史料和乾隆皇帝的自述表明。康熙皇帝对于皇四子胤禛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皇孙爱新觉罗·弘历的喜爱和寄予厚望。但在康熙六十年。康熙皇帝才第一次见到弘历。并随后将其带入宫中。亲自教养;但在康熙六十年。皇三子胤祉的儿子弘晟已经“偕皇四子、皇十二子祭盛京三陵”。已经俨然一副隔代皇位继承人的表现了。

如果没有时任九门提督隆科多的鼎力相助。大清皇位的传承或许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由此看来。真正威胁到皇四子胤禛夺嫡结果的政治对手。并不是被两度废立的太子胤礽。也不是一早便失去圣心的皇八子胤禩。更不是康熙朝晚期继位呼声最高的皇十四子胤禵。而是一直以书生形象示人、看似势力最为薄弱的皇三子胤祉。

至于康熙皇帝心中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真相到底如何。或许永远都会是一个谜。

参考文献:《清史稿·列传七·诸王六》、《清实录·圣祖实录》、《清世宗雍正》、《清宫疑案正解》、《永宪录》

我是@正说清代十二朝。专注清朝历史解析。欢迎关注。个人见解。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一路有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36:30

    雍正,阿哥,康熙,皇子,太子,皇帝,长子,三子,王朝,皇位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36:30

    没想到大家都对康熙皇帝的9个儿子争夺皇位,为何老三是最大的威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对不起是种借口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36:30

    作者:金满楼在康熙的皇子里面。三阿哥胤祉一向以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形象而闻名。而且。在所有皇子里面。唯一继承康熙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