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节档票房口碑双高,电影市场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吗?
原创

2018年春节档票房口碑双高,电影市场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吗?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放眼整个春节档。电影票房市场上。厮杀最激烈的电影一共有四部。分别是梁朝伟、白百何、井柏然主演的《捉妖记2》。张译、海清主演的海战题材《红海行动》。陈思诚导演的悬疑喜剧《唐人街探案2》。还有就是这一部《西游记之女儿国》。

截止到昨天(大年初八)。从四部电影的票房数据来看。谁赢谁输非常明显。总票房最高的《唐人街探案2》已经超过二十亿。《捉妖记2》和《红海行动》两部的票房也已经超过十五亿。

2010年左右。电影票房能破亿都要开发布会大肆庆祝。但现在动辄一部电影就上5亿10亿。今年二月份的累积票房已经超过八十亿。

从市场表现上来说。内地电影的黄金时代确实来了。

单从这个春节档来说。首先在电影院观众的选择空间更大了。有适合一家老小一起看的喜剧片《捉妖记2》。有悬疑类的喜剧片《唐人街探案2》。还有爱情奇幻类的大制作《西游记之女儿国》。还有热血燃爆的《红海行动》。想看什么类型都能找到对应。



其次。“内容为王”回归。口碑对票房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下面这张表格是大年初一的票房数据。《捉妖记2》以超过五亿的票房遥遥领先其他影片。而《红海行动》只有1.2亿。

但是上映之后几部影片的口碑明显不同。其中《唐人街探案2》和《红海行动》的豆瓣评分最高。均超过了7分。在国产片里算很高的分数。而《捉妖记2》和《西游记之女儿国》评分都在五分左右。

随着口碑差距逐渐拉大。口碑对票房的反噬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从初七开始。口碑爆棚的《红海行动》逆袭成为当日票房榜首。而口碑最差的《女儿国》票房扑街。

当然。我们不能只通过票房。就判断电影的黄金时代到来。到底什么是黄金时代并无确切标准。

但黄金时代肯定会有一个特征。就是“良币驱逐劣币”。

今年春节档几部电影的成本都很高。票房前列的几部电影。平均成本都在五亿人民币以上。也就是说。这些电影的票房必须超过十亿。才能保证制作方不赔本。

从现在的情况看。《女儿国》肯定是赔本了。西游记系列电影虽然口碑一直很烂。但在往年的贺岁档票房还是非常强劲的。

而今年这部电影终于赔本了。也算是市场对“黄金时代”的一个贡献吧。

其他观点:

这个“春节档”。是华语电影的重要节点

韩松落

自从懂得看电影以来。只经历过几次买不到电影票的状况。首先是八十年代初。后来是《英雄》《泰坦尼克号》《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而最近一次。就是这个春节档。

八十年代初。买不到电影票是家常便饭。那时候。电影几乎是唯一的娱乐。热门电影常常脱销。想看电影就要托人。例如《少林寺》刚刚上映的时候。就完全买不到票。上映了很长时间之后。票依然很紧张。后来。五分钱一毛钱一张的电影票。竟然让这部电影收获了一亿人民币票房。

《英雄》是国产片低谷时代的奇迹。为了买到《英雄》的票。需要请假去排队。《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的时候。正是冬天。观众居然冒着大雪去排队。而这个春节档的头几天。所有电影院都是满座的。为了看《红海行动》和《捉妖记》。我不得不选了一个偏僻的电影院。也只买到第一排最边上的票。这样的春节档。自然会创造票房奇迹。目前的数字是。十天票房76亿。打破多项国内乃至世界电影票房纪录。

不过。这样一个春节档。并不是一天建成的。

1997年2月。冯小刚的贺岁喜剧《甲方乙方》上映。将香港的“贺岁片”概念正式带入内地电影产业。此后数年。元旦前后和春节前的电影屏幕。基本是冯氏喜剧的天下。1998年的《不见不散》 、1999 年的《没完没了》、 2001年的《大腕》、 2003年的《手机》。成了电影观众对贺岁档期的唯一期待。

2004开始。《天下无贼》上映的同时。《功夫》、《一石二鸟》、《喜马拉雅星》、《韩城攻略》出现了。并开始瓜分这个档期。到了2008年。也就是王晶所说的“电影黄金十年”的发端之年。《苹果》、《命运呼叫转移》、《色。戒》、《 集结号》 、《长江7号》、《投名状》先后上映。贺岁片在数量上扩容了。不过。这个时候的贺岁档。指的是从12月开始。到春节结束。这将近三个月的档期。并不是单纯的春节档。

到了2012年以后。“贺岁档”的概念。慢慢变成了“春节档”。重要的影片。大导演的作品。基本都会集中在春节上映。《西游降魔篇》《西游伏妖篇》《乘风破浪》《美人鱼》《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大闹天竺》《功夫瑜伽》《狼图腾》《钟馗伏魔》。都是在春节期间上映的。

今年“春节档”主打的四部电影。质量都不错。《红海行动》极尽张扬。却又极度克制。一方面。它雄心勃勃、大开大合、天崩地裂。另一方面。它不动声色。抑制任何抒情企图。多线索多人物齐头并进。每个人没有前史也没有脱离主要故事的个人故事。他们就是故事中人。没有额外的戏份。闷头打仗似乎仅仅是在做一份危险的工作。

它的子弹有出处。坦克有路径。武器不脱离当下实际。天塌地陷符合物理原理。人的肉体受到伤害会有后果。不给主角光环。不给英雄主义赋予浪漫主义色彩。它真实。几个演员的演出。也符合故事的设定。没有过分凸显个人。而是呈现了集体的力量。

去年的《唐人街探案》让我非常惊艳。对《唐人街探案2》自然多一份期待。《唐探2》延续了第一集的混搭风。在一个以推理为主干的故事里。加入强烈的喜剧元素。和适度的奇幻色彩。让这个故事既阴郁惊悚。又欢乐洋溢。

《捉妖记2》承接了上一集的故事。却放弃了对身份问题的追问。因为。身份问题在上一个故事里。已经得到解决了。如果用同一个梗来铺陈两个故事。未免太没有诚意了。《捉妖记2》解决的问题。更普世。也能得到共鸣。那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感情。人和人之间的日久生情。

在这个过程里。当然免不了各种冒险。各种热闹的打斗。这些能让特效充分施展能力的地方。但最动人的。还是这个过程里。那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为了感情的努力。每个人都在努力认识自己。认识感情。学习表达感情。学习拯救感情。学习做成年人。

从这个“春节档”看来。那种凭借概念或者炒作。来骗取票房的电影。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观众对电影本身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哪怕是《捉妖记》系列。第一部曾经创下了那么高的票房记录。第二部的成绩也不如第一部。

所以。电影业的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春节档”预示着。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只有大投资、好创作、强阵容、精工细作、适度宣传的电影。才有可能立足。这对潜心创作的电影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其他观点:

从春节档延续到现在的电影市场可谓精彩异常。不断上演着逆袭与被逆袭的桥段。堪比一场励志大片。

今年的春节档。《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等十部电影同时上映。首日票房达到了12.61亿。不仅创造了近几年来的春节档最高票房。而且电影市场不再是“一枝独秀”。而是变成了“群雄争霸”的格局。竞争空前激烈。

电影票房创纪录

“高质量+渠道营销”成高票房标配

与以往相比。今年春节档的电影质量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唐人街探案2》豆瓣评分为7.4分。《红海行动》8.5分。《捉妖记2》5.3分。而《唐探2》、《红海行动》均是口碑、票房逆袭的典型。原本居于第三的《红海行动》甚至在后春节档内连续多日成为单日票房冠军。

那么今年的电影市场有什么新特点呢?

一是电影渠道营销变得越来越重要。

猫眼、淘票票、百度糯米、时光网等互联网公司主导的电影平台成为宣发中的主导力量。比如猫眼主导宣发了《捉妖记2》。淘票票联合发行了《唐人街探案2》。百度糯米和时光网也都参与了《捉妖记2》、《唐人街探案2》、《红海行动》等电影的宣发。

就营销手段来看。除了采取常规的预售、点映、路演之外。互联网公司还充分发挥渠道和技术优势。线上线下联动。将花式营销玩到了极致。

一方面。线下营销方式翻新。玩出了花样。电影主创人员不断地参加拥有高流量的综艺节目。还登陆各大卫视春晚。《捉妖记2》冠名了浙江卫视春晚。《唐人街探案2 》主创人员参加辽宁卫视、东方卫视等春晚献唱影片歌曲。为电影带来一波强势流量。

另一方面。深耕线上平台。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各大在线票务平台充分发挥各自已形成的生态系统优势。基本实现生态系统全覆盖式的宣发推送。提升宣发效率。

二是“内容为王”价值凸显。口碑发酵。票房逐渐逆袭。


除了超强的渠道营销外。春节档几部高质量电影上映之初在面临排片劣势的情况下。依靠口碑的发酵。票房逐渐逆袭。“内容为王”的价值凸显。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40:30

    红海,票房,唐人街,电影,春节,口碑,西游记,黄金时代,故事,电影票

  • 听闻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40:30

    没想到大家都对2018年春节档票房口碑双高,电影市场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苏梦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40:30

    放眼整个春节档。电影票房市场上。厮杀最激烈的电影一共有四部。分别是梁朝伟、白百何、井柏然主演的《捉妖记2》。张译、海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