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这是阿伯内西假扮的
说到格林德沃的追随者们就不得不聊聊加湿器小姐维达·罗齐尔了。早觉得这位女士是纳粹女性的典型代表。注定是格林德沃身边的“贝拉特里克斯”。可就是贝拉特里克斯本人也被维达完爆了。维达还真是端庄淑女。并没有咋咋唬唬表达她疯狂的爱情。在巴黎麻瓜公寓里奎妮问维达“你结婚了么?”。原话记不清但维达的意思很明显——有意中人。在格林德沃发射蓝火检验周围人的忠诚时。维达第一个也是毫不犹豫地冲了过去!当然她毫发无伤。维达的举手投足每一个瞬间都在表达她对格皇的忠诚。那么她的意中人是谁。也不难猜了。
再说说克莱登斯·巴瑞博恩的纳吉尼吧。克莱登斯是傻瓜是傻瓜是傻瓜……真是别人说什么信什么。格林德沃说什么你都相信啊!?至于纳吉尼。死跑龙套的。全程跟在锅盖儿身边打酱油。除了刚出场变成蛇亮眼了一下外。再没有什么作用了。
然后再聊聊话题中心格林德沃。他才是这部片的主宰核心。在监狱里被人吊在半空狼狈登场时整个监狱都轰动了。所有囚犯都跟脑残粉呼喊偶像的名字一样喊着格皇的姓氏。一代传销之王因为嘴炮太厉害被切了舌头。这种情况下都有死士跳出来替你顶包。我对你这魅力是服气了!格皇到底是什么时候和阿伯内西互换的身份咱们都一无所知。现在未解之谜越来越多了。不过他的冷血与残忍也是令我深感失望的。格林德沃每杀一个人。我心里都咯噔一下。他在马车里丢掉那只帮过他忙的小怪物时。将随车的傲罗踹下车时。秒杀公寓里的麻瓜时都令我深感痛苦。格皇在麻瓜公寓看到麻瓜幼童时给了他不少特写。他虽然没杀那个孩子却纵容手下杀死小孩。这是个黑点。没得洗。但也是个亮点。格林德沃看到屋里的绿光后停了一下。面部特写是毫无表情。最后漠然离去。格林德沃表现自己的强悍魔法时炫酷无比。他控制并能摧毁整个城市。每次炫技都是骨灰级碾压伏地魔。他的预言也是霸气华美。甚至连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也预言出来了。这件事发生在神兽2事件近20年后的1945年。所以GG呀。你已经能预言到1945年的原子弹事件。那肯定也能预言到同年发生的大决战吧?顺便。奥地利的纽蒙迦德简直就是格皇出巡的行宫。周围雪山环抱(喂。大海呢?环绕的大海哪里去了??)。
欢迎关注知乎‘雲绯’雲绯哈迷号:戈德里克山谷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其他观点:
片名不是都已经告诉你了吗
其他观点:
官方回答来了 @人民文学出版社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8659641/answer/530868365
大家可以移步看一看这篇回答。官方对于影片中涉及到的对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阐述比我这个半吊子要严谨得多。
引用官方一句话:“法西斯的幽灵还远未消失。”
再补一句我的想法:“和平。更应是世界上每个国家和地区生活的全人类的共同追求。”
——————————————
先用一句话概括一下:
你罗琳大妈已经不是你七年前的大妈了。
你邓布利多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先从你大妈说起————————————————
之所以会有上面那句话。是因为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完结篇到现在已经七年了。其实蛮可以看作一个节点的。但这么说不一定严谨。因为罗琳阿姨很多观念的转变至少在写小说的时候就悄然发生。而绝不是等到电影出来。
很多人说比起盖特勒·格林德沃。汤姆·里德尔简直废柴到除了魔法强大别的一无是处。我更觉得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罗琳个人的变化。她已经不满足于写一个“非黑即白”的故事。而更把目光聚焦在更能反应现实生活。也更加真实又残酷。用书里的话说“美丽而可怕”的东西。比如政治。比如战争。比如主义。
盖特勒·格林德沃这个名字第一出现是在阿不思·邓布利多的巧克力蛙卡片上。和尼克·勒梅一起。当时的记载只有一句话。在1945年邓布利多在决斗中战胜了黑巫师格林德沃。我觉得在90年代罗琳落笔的时候。这个名字绝没有如今这么丰富的背景。只是邓布利多的一段辉煌历史。
随着《哈利·波特》世界的丰富。《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实际上算是姗姗来迟的一部作品。它的厚度也注定了这里可能蕴含着罗琳最大的变化。体现在书中是伏地魔的复活。体现在故事外。是作者的蜕变。从第五部开始。伏地魔如何利用魔法部部长康奈利·福吉的恐惧和刚愎。如何孤立哈利·波特和他的朋友们。如何利用哈利去伤害邓布利多……如果不是最后在魔法部的露面让之前的一切功亏一篑。这部书里绝大部分哈利·波特都在被伏地魔压制。正如邓布利多所说。伏地魔最擅长的就是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
但是随着伏地魔浮出水面。他的戏份越来越多。我们其实可以看出罗琳的笔力。不再足够支撑她对于伏地魔政治手段的构想。自从邓布利多死后。伏地魔的智商仿佛也被带走。取而代之的是丝毫不得人心的恐怖统治。他的食死徒有极少的以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为代表那样的极端狂热粉丝。有以卢修斯·马尔福为代表的政治投机者。剩下的全是一无是处的蠢货。
“我。伏地魔大人。在长生的路上走得比谁都远。”当着哈利·波特的面说出这句话。简直就是把魂器这俩字摆到邓布利多面前去。当然了他也没想到哈利竟然能死里逃生。从里德尔墓穴里活着出去。
这句话似乎也成为汤姆·里德尔七十多年生命里最执着的一件事。作为一个势力的唯一独裁者。他每天想得最多的竟然是如何让自己长生不老。他之所以会被称为黑魔王。完全是因为他对阿瓦达索命咒的极端热爱。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这个时候的罗琳其实很明显看得出来。她力图把伏地魔刻画成一个复杂阴险的人物。但实际上无论是早期对霍拉斯·斯拉格霍恩的奉承。或是赫普兹巴·史密斯以及伊莲娜·拉文克劳的劝诱。还是后来的滥杀无辜白色恐怖。其实都只能说是很低级的一种手段。这一定程度上让伏地魔这个人物的“黑魔王”名号有些名不符实。也是后期《哈利·波特》有些不伦不类的点。
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洗礼。罗琳也在进步。从《哈利·波特》里“1945”这个年份的欲说还休。到《神奇动物在哪里2》中的飞机坦克原子弹。罗琳有了更多更大的进步。我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罗琳的《偶发空缺》。这部小说应该是夹在《哈利·波特》与《神奇动物》两个大框架之间的作品。虽然《偶发空缺》的评价不算高。但是能明显看出这部小说里。罗琳在着力提升自己对于人性的刻画和描写。虽然仍然有片面之嫌。但当作作者自己的练笔角度去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所以汤姆·里德尔远远不如盖特勒·格林德沃。无论是从正当性还是煽动性。无论是从手段还是目的。很多观众认为里德尔真是枉费格林德沃“珠玉在前”。其实成长的是罗琳。因为第一代黑魔王的诸多设定。反而是建立在第二代黑魔王的经验之上的。
抛开约翰尼·德普身上的一切争议。毋庸置疑他太适合现在的这个人物了。德普的笑容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魔性”的存在。他似乎习惯性的说完一句话。会在将要说完的时候露出那个笑容。却会在话说完时收敛的无影无踪。第一眼让人害怕。就像剧中人第一次看到他一样。可是看多了。到第二眼第三眼的时候。这种笑容就自带魅惑的属性。
更何况。这部电影名叫《格林德沃之罪》。但是如果单纯去看他的演说。他是“无罪”的。他表现出的是什么?是他不仇视麻瓜。他不滥杀无辜。他只是在为全体巫师的切身利益奋斗。说出魔法部遮掩的事实。他只是为巫师争取权力。
为了麻瓜的利益伤害参会者的。是魔法部。为了权力大打出手毁坏世界的。是麻瓜。格林德沃的煽动性有多巨大。打入魔法部的内奸无需任何“刺杀”“盗取”手段。只需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以魔法部的身份去攻击一个与会者。然后无数巫师幻影移形。将这件事传遍世界每个角落。
比起伏地魔用中了夺魂咒的皮尔斯·辛克尼斯去做一个所有人都知道是白痴的魔法部长。格林德沃真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抛开个人水平。格林德沃的时机也远比伏地魔要好。最突出的两点。就是格林德沃所处的时代里。麻瓜们经历了一战正在酝酿二战。本就在动荡不安;而与此同时的巫师界。诸多条款并不完备。《官方保密法》完全禁止巫师与麻瓜通婚就是最明显的。更不用说整个欧洲巫师界对一个默然者的围追堵截。非要致其于死地不可这种近乎野蛮的行为。
奎妮是被蛊惑么?也是也不是。奎妮或许明白自己加入格林德沃阵营。避免不了为虎作伥。但是她有绝对充足的理由。因为《官方保密法》的不合理。亲姐姐和爱人都不愿意让自己结婚。这种事情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她为什么不反抗?这也就涉及到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格林德沃确实有罪。但是他的主义绝非一无是处。他是有相当大的基本盘支撑的。那就是巫师的生活。在魔法部和《官方保密法》的统治之下。确实不好。老百姓过得不好。就要起来造反。这是一定的。
联系到历史里。如果不是一战后德国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内外交困。希特勒怎么就能在德国崛起。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一旦没有科学主义的领导。反而由部分野心家趁虚而入的结果。利用的一定是民粹主义。发展起来一定演变成种族主义。实现目的的手段一定是恐怖主义的手段。建立的政权就一定是法西斯政权。
盖特勒·格林德沃就是如此。他的演讲中。巫师和麻瓜潜移默化的做了“种族切割”。先说“麻瓜也有别的天分”。看似是褒。那是先让自己的观点不那么赤裸裸。你得跟着后面的话连着看。他接下来的话是麻瓜不再是同样而只是不会用魔法的人。而成为了应有“特殊作用”的“特殊群体”。这句话足够让现在每一个国家的人不寒而栗。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连一百年都没有。谁敢说如今世界上没有上述的主义在抬头?其实上面的还不够。还有一个比上面说得更可怕、更强大、更具有煽动性和欺骗性。更具有毁灭性和排斥性的势力存在。那就是极端宗教势力。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么?
怎么不让极端思想蔓延?答案是切实改善人民大众的生活水平。古今中外。巫师麻瓜。都适用。盖特勒·格林德沃作为第一代黑魔王。从辩证法的角度上看。他对日后《官方保密法》的改革、对巫师切身权力的提升。是有非常强大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的。
这些东西。我看了两个小时电影都能想到。以罗琳如今的身份地位。接触到的全世界范围的事件和信息。她对《神奇动物》寄予的热情和抒发胸臆的野心。她只能想得比我们深的多得多得多……《哈利·波特》是世界性的名著。不是童话故事。不是玄幻小说。《神奇动物在哪里》作为电影的审美思考放到一边。单看思想。不得不说是有深度也符合期待的。罗琳能把这个故事从英国搬到北美加欧洲。她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很多。
—————————————下面是“你大爷”部分的分割线——————————————
邓布利多真的一如既往。
他跟纽特说过的所有话。我看的时候好像都能脑补出哈利坐在我旁边。说:
“他也是这么跟我说的。”
阿不思·邓布利多从来不是一个特别勇敢的人。虽然他是一个非常地道的格兰芬多。他拥有几乎是整个巫师界最高强的法力和智慧。但至少他远没有哈利·波特勇敢。这句话是邓布利多自己说的。在哈利设想的国王十字车站里。我一度以为这是他的自谦之词。但是随着哈利波特故事的结束和现在纽特故事的开始。我觉得这是一个事实。而且是邓布利多自己供认不讳的。
在国王十字车站。邓布利多评价那场决斗的起因是“我再不露面就显得很可耻了”。他到死都未必真的发自内心的百分之百的愿意去面对格林德沃。最重要的原因。现在来看绝非仅仅是因为阿利安娜·邓布利多的死。而是他本身对很难对盖特勒·格林德沃出手。
盖特勒·格林德沃对于邓布利多的吸引是足够致命的。
首先他们俩在魔法的道路上不分伯仲。当然了邓布利多更胜一筹。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更胜一筹很细微。说到底跟其他人比起来。至少他们俩站在一个阶层。
其次他们俩的主张有极大的相似性。“为了更远大的利益”是他们俩一起提出来的。而且这也是邓布利多一百多岁生命里最大的一个污点。他不是被格林德沃蒙蔽煽动。也不是因为对格林德沃个人的爱慕才有这个想法。阿不思·邓布利多囿于妹妹的情况不得不留在戈德里克山谷的时候。“为了更远大的利益”的很大一部分(不全部)。实际上就是他自己的想法。这是邓布利多非常难以面对的一件事。他因此非常深刻的质疑自己。甚至在晚年面对伏地魔的时候。这种质疑仍然存在。
最后。与其说阿不思·邓布利多是个同性恋。不如说他只是喜欢格林德沃。邓布利多的性取向。似乎不是“喜欢男的—喜欢格林德沃”这种一般逻辑。而是反过来。是因为遇到了格林德沃。喜欢上了他才这样的。我的理由是邓布利多其实也是个很自负的人。也确实有相当足够的资本。伴侣这种事。似乎除了格林德沃。他没有理由看上其他人。在没有GGAD的官方发言前。很多人还曾杜撰过邓布利多和米勒娃·麦格教授。实际上抛开年龄和性格。他们本身是非常好的朋友和战友。但要说发展为爱情。可以说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倾向。
很多人看到结尾。仿佛恍然大悟。邓布利多不去对付格林德沃是因为那个“血盟”。其实吧。意义不大。当邓布利多拿回血盟的时候。纽特问他。能不能毁掉。是十分寄希望于他替身而出的。可是邓布利多回答的两个“maybe”以及收在手里的动作。他可是相当犹豫不决。顾左右而言其他。
但我从不觉得邓布利多是懦夫。因为阿不思·邓布利多不是懦弱。而是过分的善良。他实在是天资聪慧。不仅仅体现在法力上。也体现在与所有人的交往里。他习惯性的扮演着导师的角色。以至于过分苛求。在对妹妹的照顾心生厌烦的时候。另一个善良的他在强烈谴责着这种厌烦。格林德沃的出现让这种谴责有了一个出口。大大释放了他的内心压力。所以他会爱上格林德沃这一点都不奇怪。
这种过分的善良让他难以割舍任何一部分感情。最终阻止了他的理智。他对弟弟妹妹的拖累与责任感。对格林德沃的爱慕与逃避。其实都能在这里找到一个符合人性的答案。很多年以后的他也是如此。当他猜到哈利体内也有伏地魔的一片灵魂(再强调一遍。哈利不是魂器)时。这种强烈的谴责让他死不瞑目。“你养他就是为了在合适的时候让他去死。就像一只待宰的猪!?”面对西弗勒斯·斯内普的质问。含泪说“yes”的邓布利多其实一直都没变。只不过那时候的他其实反而勇敢了。能把yes说出口。能在国王十字车站与哈利再见面时。坦然自己与格林德沃的过往。这是在《神奇动物在哪里》的年代里的邓布利多做不到的。这时已经相当成熟的邓布利多最常做的事情。却是与一年级的哈利一样。控制不住的去看厄里斯魔镜里。自己与格林德沃爱情的最顶点。
哈利可是一年级经过邓布利多的劝说之后。就再也没想去看过。更重要的是。他也清醒的明白了。那镜子是假的。他能克制自己不去追。这个时候的邓布利多肯定也明白这些。可他控制不住不去看。所以我真的觉得我们的哈利是非常勇敢、非常勇敢、非常勇敢的人。
就那个“血盟”。我看完了以后仿佛听见我林在耳边唱“不懂怎么表现温柔的我们。都以为殉情只是古老的传言”。而且绝对TMD是后加的设定。
最后讨论一个事吧。邓布利多深深爱着格林德沃是实锤了。那格林德沃呢?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确定一点啊。阿不思·邓布利多肯定是盖特勒·格林德沃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人没有之一。这个是肯定的。你要说这是爱情吧。也可以。但是同时。肯定跟邓布利多对格林德沃的感情是完全不一样的。
格林德沃晚年是否忏悔不得而知。但他确实尽可能保护了邓布利多的坟墓不被打扰。五十多年的囚禁生涯。他估计除了邓布利多。也没别的什么人好想。但是在格林德沃心里。明显权力这个东西是远远比邓布利多重要的。或许在他心里。权力比他自己都重要。这当然也是一个政治家的必备素质(呵呵。我个人是觉得这么活着挺没劲的)。邓布利多的爱慕也好。逃避也罢。反正格林德沃是非常充分的利用了这一点。并且发挥得无所不用其极。实现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点他们俩彼此都心知肚明。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格林德沃是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的。
但是反过来吧。没有心理负担。也意味着一种。怎么说呢。就是格林德沃会很依次为傲。就是“你们这些凡人!你们都寄希望的那个邓布利多!实际上你们的这个救世主他心里就只有我!蠢货!”大概这种心理吧。他觉得邓布利多跟自己一样只看得起彼此。心里只把彼此放到一个水平上。所以当他一旦发现。虽说确实邓布利多不敢面对自己。放任自己。但他竟然派了个小雀斑来专门跟自己作对。他这个心情就极度不美丽了。他每次蹂躏小雀斑的时候都会cue邓布利多实际上也是这个原因。他就是。不爽嘛……这种占有欲是很显然了。也能理解成爱吧。
———————————————最后是哈迷时间———————————
1)二百年没出手的尼克·勒梅可以说很可爱了。相册里大概率是跟他一起长寿的妻子。可以说是很果敢了。老两口意外的反差萌啊。
2)同样是莱斯特兰奇家。看看人家利塔。再看看贝拉特里克斯那个只在斯拉格霍恩记忆里出现过一次SB丈夫。血统高贵这事我是不认的。高贵的是人性。再一个。斯莱特林学院确实看重学生的野心。但不意味着人家不勇敢。很多人觉得四个学院的属性“固定且唯一”。只能说真是见识太少。莉塔的高傲范和奋不顾身。跟斯内普教授不是如出一辙么。还比教授更注意个人卫生。
3)姓麦克拉根的人是邓布利多的小迷弟。倒是蛮有趣的。考迈克·麦克拉根这个人吧。谈不上可爱。第五部正式出场说话就挺招人烦的。第六部更是把德拉科少爷招人烦的戏份都抢过来了。但也不是坏人。期待接下来的安排吧。
4)我大麦格教授可以说是一如既往的快意恩仇了。跟着一群人追莉塔。实际上知道莉塔躲进了阁楼还帮她关门。顺便让告状的人再感受一下“锁舌封喉”这一系列操作真是666。堪比五十年后告诉皮皮鬼“你捏反了”的神操作了。没太看清演员。直接自动脑部年轻五十岁的玛姬·史密斯女爵。而且本身这位演员跟女爵说话的语气语调也惊人一致。
(评论区已经指出米勒娃麦格教授出生在1935年。确实是我疏忽了。不过感觉里面的这位麦格教授跟后来的米勒娃真的谜之相似诶……
又! @雲绯大神的回答里推论了麦格教授的年纪。1935年出生没有准确考证。因此不应该当做是bug。 )
5)英国魔法部也是一如既往的只会帮倒忙。《哈利·波特》里好歹福吉是部长。这次一个魔法法律执行司的司长都敢直闯霍格沃兹。打断上课。监控教师。有没有好心人查查校长年表。看看当时霍格沃兹扛把子是谁。这要是放五十年以后邓布利多当校长。我的天我都不敢想……
再一个。他竟然还清楚明白只有邓布利多在魔力上能对抗格林德沃。他就不怕直接我靠把邓布利多逼到老情人的怀抱?如果格林德沃一个人的厉火都能把整个巴黎付之一炬。你猜猜他俩一起能干出什么事?
同样是魔法法律执行司司长。看看人家阿米莉亚·博恩斯。顶着部长压力恩怨分明。犹如包青天再世还我哈利男神清白。在与食死徒英勇搏斗中。最后是伏地魔出手才光荣战死。人比人真是不能比。
6)邓布利多原来最开始是教黑魔法防御课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这个职位确实是在汤姆·里德尔求职失败以后才受了诅咒的。毕竟邓布利多教过这门课以后。还活了那么多年。还当了好久的校长啊。威森加摩大男巫啊。国际巫师联合会主席啊之类乱七八糟的……还能吃各种甜食。什么滋滋蜂蜜糖。是吧。
7)我最开始以为雅各布是被奎妮灌了迷情剂。又来发现应该是咒语。一晃而过是夺魂咒。又反应过来不太可能。1717年在英国就是不可饶恕咒的东西。没理由在美国可以随便用……纽特没怎么费力气就解了。大概是个。爱情咒?
8)纳吉尼……
我个人认为这个纳吉尼和后来的大蛇可能不是一个。但眼前这位美女跟汤姆·里德尔有关系是跑不了的。具体怎么样。以后再看。
顺便。演纳吉尼的亚裔女演员竟然叫金秀贤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为什么不找都教授来客串啊。因为纳吉尼是磁性嘛?都教授演纳吉尼。想想就带感。
(评论区说罗琳推特已经盖章了。“就是同一只”。那就。好呗。看她到底想怎么写。我更好奇的是当她完全变成蛇的时候是否还保留有人性。)
9)锅盖小哥姓邓布利多!?
我。不。信。
就说这么多?
总之。这电影对于我还是相当满意的。虽然我前一个小时很困。我一个不是哈迷的哥们都快睡着了。
编辑于 21.30・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英雄不问出路,各位第一次创业是做什么?有一样选择摆摊的么?
- 刚开始创业你们会选什么行业?
- 创业开实体店,有哪些行业还有机会?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526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格林,布利,哈利,波特,巫师,这是,的人,魔法,的是,是因为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评价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2:格林德沃之罪》?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这是阿伯内西假扮的说到格林德沃的追随者们就不得不聊聊加湿器小姐维达·罗齐尔了。早觉得这位女士是纳粹女性的典型代表。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