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一年之后。马新贻便顺利晋升为安徽按察使。但也就在此期间。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贬官。原因是陈玉成率太平军攻陷庐州。马新贻不仅兵败。还丢了官印。到了咸丰十年(1860年)。在曾经的老领导袁甲三的保举下。马新贻才官复原职。次年。马新贻又在翁同书的举荐下再次入列候补道员。后来袁甲三又向朝廷请求派马新贻赴其大营管理军务。并在同治元年(1862年)时。二人合作再次攻克庐州。不久后他又随唐训平定了苗沛霖叛乱。故而升为安徽布政使。
提领两江
同治三年(1864年)。马新贻终于步入省级官班行列。受任浙江巡抚。并在浙江调控减免赋税、剿拿海盗、兴建码头、疏通河道、惩治暴力、维护社会治安。获得不错的政绩。因此升任闽浙总督。
同治七年(1868年)八月。马新贻调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在其任职期间。大力整顿盐业、疏通河工、训练两千五百名精兵强将维护地方治安。在处理安庆教案中顾全大局。替清庭签订《南京协定》。当了一回卖国贼的替罪羊。同治九年(1870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去官署西侧箭道校阅士兵操练射箭。结束后步行回官署。途中被伪装告状的张汶祥刺杀。正中要害。第二天不治身亡。
刺马案
由于两江总督为朝廷一品大员。马新贻又是慈禧太后钦点接替曾国藩的心腹大臣。遇刺后引起朝廷震动。慈禧太后先派漕运总督张之万为钦差大臣彻查此事。由于结果疑点重重。又令刑部尚书郑敦谨前往江宁彻查。因涉及政局稳定。故而草草以张之万的说法结案。并留下“外惭清议。内疚神明”的辞职报告告老还乡。故而这个“刺马案”从此成为一大迷案。
张汶祥为报私仇
“该犯供词。尚属可信”——张之万揍报《清史稿》
这个回复显然不是慈禧想要的。因为这个说法很明显的是在维护刺客背后的主谋。张汶祥的身份如果是太平军余孽和海盗的话。即使遭遇妻子被人掳掠的事情也是不敢向衙门告状的。再者就是马新贻只是未受理案件。如果想要报仇。何不直接杀了掠夺其妻子的人呢。这种风险肯定要比刺杀朝廷一品大员更低。并且刺客在刺杀成功后大喊“养兵千日、用兵一朝”的口号。这背后更加扑朔迷离。于是慈禧太后再令刑部尚书再赴江宁重审此案。
“投名状”版本
幕后大佬曾国藩
但马新贻到任后。曾国藩的心腹部队长江水师公然在江面掠夺往来客商。故而引起马总督的不满与制裁。他所用手段便是提供大量财政支持给予李鸿章的淮军。削减长江水师的军饷。以形成力量上的制衡。这便引起了湘军体系的强烈不满。
“请飭会国藩速行查明曲直。秉公办理。以释民疑。请飭整顿。以长江水师要紧。”——《清史稿》
“伪宫。伪馆。一炬成灰。并无所谓贼库者。除二方伪玉玺和一方金印。别无所有。”——曾国藩揍报《清史稿》
从此看来。刺马案的主谋最大嫌疑就是直隶总督曾国藩。而马总督遇刺时。清廷向安徽巡抚英翰发出指示。整顿地方治安和长江防务。这明显是防范长江水师反叛的动作。这也透漏出慈禧与曾国藩之间的博弈。故而郑敦谨明白其中的真相知也不能言。张之万之所以作了那样的汇报。也是明白其中的厉害。如果道明真相就有可能激发湘军体系的暴动。这样是直接威胁国本的。既然马总督已死。那就没必要在严查下去。于是就有了开端的结案供词。慈禧最后也“默认”了这份供词!
其他观点:
色字头上一把刀。惊动慈禧。轰动大清的奇案当然离不开女人。但艳情故事背后。又有什么秘密呢?
突然被被刺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马新贻检阅完新兵射击。像往常一样步行回官署。突然听到有人喊冤。于是停下脚步。还没来得及问话。喊冤人突然拔出匕首。一刀刺入马新贻的右肋。
刺杀者叫张汶祥。刺杀马新贻成功后。没有逃跑。他高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张文祥一人做事一人当。”1871年10月。张汶祥被剖腹挖心。祭奠马新贻。
慈禧太后听到此事非常震惊。封疆大吏被人轻易杀死。她怕两江出现动乱。就立刻前任曾国藩再任了两江总督。
刺客供认因老婆出轨“刺马”
张汶祥交代。杀人是因为他老婆出轨当官的不管。张汶祥当过4年太平军。太平军失败后。欢欢喜喜回到家乡宁波。迎接他的却是晴天霹雳:老婆带着钱财跟一个叫吴炳燮的跑了!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于是到衙门告状。正好碰到时任浙江巡抚的马新贻的轿子。于是拦轿子喊冤。结果被一顿鞭子打跑。没状没造成。他只好到宁波府击鼓鸣冤。最终要回了老婆。但是钱财没要回来。一口气咽不下。逼老婆吞烟自尽。他觉得钱财要不回事是马新贻不不闻不问的原因。
这个理由很不充分。但却是当年的判决书。现在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马新贻骗奸二哥老婆
如此大的案件。如此简单的理由。大家觉得里面有猫腻。于是有了一个娇妻被辱、兄弟反目、刺杀复仇的精彩故事。这个故事记录在《清稗类抄》里。
马新贻早年在合肥办团练。曾被捻军头目张汶祥俘虏。张汶祥想借马新贻投清。没有杀他。同好友曹二虎一起和马新贻结为异姓兄弟。认马新贻为大哥。马新贻就把张汶祥的部队收编为山字营。张汶祥、曹二虎作战勇猛。并屡立战功。马新贻很快就升迁到了安徽布政使。
作战间歇。曹二虎把年轻美貌妻子接到军营。马新贻一见倾心。没想到五大三粗的曹二虎竟然有美若天仙的媳妇。真是暴殄天物。便故意支走曹二虎。将他的妻子骗奸。占为己有。事成之后。马新贻知道曹二虎性情暴烈。怕他怕寻仇。就给安了个\"通捻\"罪砍头示众。张汶祥知道内情后。逃出军营。觉得对不起他死去的兄弟曹二虎。于是寻找机会为二哥报仇。马新贻当上两江总督后。放松了警惕。于是武艺高强的张汶祥假装百姓喊冤。将马新贻一刀毙命。
艳情故事是为了掩盖真相
艳情故事确实精彩。但却打消不了人们心中的疑问。为何张汶祥刺杀马新贻后不逃跑。却高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张文祥一人做事一人当。”这分明是话里有话。于是大家想到了湘军。想到了曾国藩。
两江总督的位置原来是曾国藩的。曾国藩率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浴血奋战。拚下了这个两江总督的宝位。后来曾国藩功高盖主。又是汉人。湘军勇猛善战。慈禧太后怕他权高位重日后谋反。恰在此时。又有人污告曾国藩私藏太平天国的宝藏。于是慈禧太后就把曾国藩调走。让马新贻接替接替两江总督。对于这个事情。曾国藩不敢有太多的想法。但是他的弟弟曾国荃咽不下这口气。很多湘军将士也咽不下这口气。湘军勇士张汶祥找到曾国荃。愿意效仿古人。刺杀马新贻。
刺马成功事。张汶祥就喊出了:“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向曾国藩及湘军表达必死的决心。
虽然张汶祥案审理中只字未提曾国藩。估计慈禧太后也觉察到其中奥妙。为了稳住强大湘军。再次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也不再深查。此案成了大清第一奇案。
其他观点:
马新贻在被刺杀前抓捕争风吃醋案的湘军系统出身、江苏巡抚丁日昌儿子丁慧卫
刺马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刺马案之所以是疑案。并非案情复杂。而是因为曾国藩等湘军系统不愿深查。以拖延对抗慈禧太后的严查。
刺马案之所以成为疑案。最关键的原因是刺客张汶祥只肯对曾国藩招供但曾国藩不肯深查。
马新贻和翁同书、袁甲三(袁世凯从叔祖父)关系很深
1、马新贻是山东菏泽县人。回族穆斯林;
2、1847年三甲六名进士出身。分配到安徽做知县;
3、1856年。升任安徽安庆府知府;
4、1857年。改任安徽庐州府知府;
5、1859年升任安徽按察使。后因母亲去世丁忧。被安徽巡抚翁同书要求留任——即夺丁忧;
6、1860年。钦差大臣袁甲三要求复马新贻官职;
7、1861年。以庐州府知府、候补道员身份在袁甲三军营调遣。一直到1863年升任安徽布政使;
8、1864年9月。任浙江巡抚;
9、1868年1月12日。升任闽浙总督。不久改任两江总督——刚升任总督几个月就改任仅次于直隶总督的两江总督。兼办理通商事务大臣。可以看出慈禧太后对马新贻另用深意。
10、1870年被刺杀。
翁同书、袁甲三二人先后在马新贻丁母忧、丁父忧时两次要求留任马新贻;而袁甲三又因为曾国藩弹劾翁同书而被迫辞去钦差大臣职务。由此可见三人关系非常深厚。马新贻被刺杀后。作为马新贻下属、袁世凯养父袁保庆是力主严查的人。
马新贻治理能力卓越 若不死铁定成为名臣
1、1853年。马新贻跟随湘军系统的胡林翼和天平天国作战;1855年。攻克泸州;1857年。攻克舒城;1862年。攻克泸州;和署理安徽巡抚唐训方防守蒙城时。多次破敌;
2、1864-1868年四年任职浙江巡抚。治理浙江。到任即要求减免浙江赋税;1865年要求减免杭州、嘉兴、湖州、金华等府钱粮。有刻立石碑永远禁止漕运多项收费瞑目。修筑海宁石塘、绍兴东塘。疏浚三江口;要求裁撤宿迁旱关、蒋坝两次税收关口;
3、治理匪患尤其得力:岐海盗贼、南田海盗、嘉湖枪船、山东江苏交界处高归匪盗等都是被马新贻所肃清;
整肃台州民众械斗风气;
亲自在江宁训练2500人亲军作为剿匪主力——这是马新贻改任两江总督时开始做的;
4、马新贻从任职知县开始考核就很优异:
“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安徽即用知县。除建平。署合肥。以勤明称。”“积功累擢知府。赐花翎。补庐州。”
——以战功升任知府
“新贻官安徽、浙江皆得民心。治两江继曾国藩后。长於综覈。镇定不扰。江宁、安庆、杭州、海塘并建专祠。”
——干多几年。两江铁定不是湘军地盘!
“马新贻、李宗羲皆以循吏赞画军事。擢任大藩。治绩卓著。”
刺马案各方反应
1、慈禧太后震惊:
“上震悼。赐恤。赠太子太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谥端愍。命魁玉署总督。严鞫汶祥”
2、刺客张汶祥束手就擒(没想过逃跑)。在狱中透露刺杀原因是因为马新贻“不仁不义”。随后就指明均是湖南人的曾国藩、刑部尚书郑敦谨来审理才说出实情;
3、张之万主审时。以“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偿未正典刑而瘐死。谁负其咎”为由。拒绝袁保庆要求刑讯逼供的要求。只审出一个参与太平天国、海盗的小卒泄愤刺杀的案情
如果张汶祥是泄愤报仇而刺杀。在儿子还活着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试图逃走。而是束手就擒?这不符合复仇刺杀的行为模式!更像是死士行为。
其次。如果是太平天国士卒。为什么要指定湖南人审理(曾国藩、刑部尚书郑敦谨)——太平天国士卒应该对灭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无好感才对。
第三。刺客是7月26日混进马新贻护卫队伍。装作投书而刺杀马新贻。一个普通的太平天国士卒、海盗如何能够在当天混进护卫队伍并当日刺杀?
没有一个刺客在没有内奸引导下能够在当日混入护卫队当日刺杀的可能性——古今中外绝对没有!
4、慈禧太后派遣曾国藩、郑敦谨严查。但事情是:曾国藩开始称病拖延不去。到了江宁整日看小说。不审案。等郑敦谨;郑敦谨到了。曾国藩才开始审案。但郑敦谨连审14日。案情丝毫没有突破。只得按照张之万所审案情结案。
此案结束后。郑敦谨没有回京复命就立即辞官。时人认为郑敦谨是过不了自己的心理关——无法面对自己铁面无私的官声:
“郑敦谨尤易攵历有名绩。江宁之狱。论者多谓未尽得其情。敦谨未覆命。遽解官以去。其亦有所未慊於衷欤?”
虽然查无实据。但真相绝非张之万所审的案情——这就是主审官郑敦谨以辞官所表达的心声!
慈禧太后和曾国藩曾经有过一次意义深长的对话:
“慈禧曾问曾国藩:“此案岂不甚怪?”曾国藩答:“的确怪。””
似乎是:
慈禧:刺马案是你们湘军干的?
曾国藩:可能是。
刺马案真相
刺客张汶祥刚开始在狱中所说的“不仁不义”才是关键线索。
马新贻和湘军系统有两次交际:1853年时跟随湘军人物胡林翼和太平军作战、1870年抓捕湘军巡抚丁日昌儿子。除此之外。马新贻和湘军系统对手翁同书、袁甲三关系深厚。
和湘军系统有交情。但又和湘军系统对手交情深厚。这才是刺马案中马新贻的角色设定。
1868年。马新贻又浙江巡抚按常规升任闽浙总督。但不久就改任管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两江总督——这片湘军长期和太平军作战的地方。突然的改任。显然带着重大任务。并非一般性的改任。慈禧太后让马新贻秘密调查曾国藩等湘军是否贪污太平天国库银的说法。很可能是马新贻被突然改任的原因。
和湘军系统有交情的马新贻秘密查找湘军系统的罪证。这就是刺客张汶祥口中的“不仁不义”。是对昔日兄弟的背叛!
慈禧太后、袁保庆要求严查;刺客刺杀成功后一心求死;曾国藩慢悠悠的查案;郑敦谨直接辞官表示抗议。这些都是刺马案的不同利益方的表态。
综述
马新贻被刺杀的刺马案。是慈禧太后和湘军系统的一次较量。慈禧太后的失败。标志着满清失去了东南地方政权的控制。
马新贻的死。不仅仅是让大清死去了一个良治的能臣。更是让瓮同书弟弟翁同龢在得到光绪帝重用时失去具有军功、治理能力的得力帮手。
一个从基层做起、具有军功、良好治理能力的大臣。对于亲政初期的光绪帝是多么的紧缺。翁同龢等人一无基层经历、二无军功。马新贻是对他们的巨大补充。
或者。马新贻的活着。对于甲午战争的发生和结局有更好的发展。
每天原创。给你有价值的观点!随手关注。你的支持才是动力!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593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湘军,曾国藩,总督,太平天国,安徽,太平军,巡抚,慈禧太后,两江,刺客
没想到大家都对两江总督马新贻被刺杀前,在两江都干了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一年之后。马新贻便顺利晋升为安徽按察使。但也就在此期间。他遭遇了人生中第一次贬官。原因是陈玉成率太平军攻陷庐州。马新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