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定方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史上真英雄为何被描绘成大反派?
原创

苏定方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史上真英雄为何被描绘成大反派?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苏定方名苏烈。字定方。自幼骁悍多力。胆气绝伦。十五岁时就曾在本郡击破张金称为首的贼众。后来投奔窦建德。成为窦建德手下大将。窦氏败亡后。苏定方回到家乡隐逸不出。

大唐建立后。秦王李世民久闻苏定方之名。派人延请苏定方出山。授予其折冲都尉一职。贞观四年。李靖平东突厥。以苏定方为先锋。在阴山一战中。苏定方“乘雾而行。望贼牙账。驰掩杀数十百人。颉利及隋公主狼狈散走。余众俯伏”。为大唐平定东突厥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获胜的苏定方非但没有得到奖赏。反而被御史大夫萧瑀劾。称其“破颜利牙帐。御军无法。突厥珍物掳掠俱尽”。要示李世民将苏定方“请付法司推科”。虽然事后经李靖力辩。苏定方没有被下狱。但受此事影响。苏定方此后多年一直得不到升迁。

唐高宗显庆元年。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讨伐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苏定方以前军总管的身份随同出征。

在与西突厥的在鹰娑川之战中。苏定方率五百骑兵。“追奔二十里。杀千五百余人。获马二千匹。死马及所弃甲 仗绵亘山野。不可胜计”。但是苏定方的上司、右武卫将军王文度因为嫉妒苏定方的战功。矫诏夺取了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程知节的兵权。使得这次平叛功败垂成。事后王文度被查明真相的唐高宗处死。立下大功的苏定方升任伊丽道行军大总管。再度统兵讨伐西突厥。这一次苏定方直捣敌人老巢。生擒敌猷阿史那贺鲁。彻底消除了西突厥对唐朝在此区域的威胁。

唐高宗显庆四年。西域疏勒部与硃俱波部发生叛乱。苏定方又被委以平叛重任。他率领三千骑兵。一日一夜疾驰三百里。一战而定葱岭以西。当年冬天。苏定方又在乌海击破进犯的吐蕃人。以一千兵力破吐蕃军八万。斩吐蕃军主将达延莽布支。

显庆五年。唐高宗以苏定方为熊津道大总管。统兵十万出击百济。这一次苏定方又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与新罗军一举攻破百济王城。俘虏百济王扶余义慈以下大臣数百人。百济由此亡国。

为了防御吐蕃人。从东北归来的苏定方又被委以凉州安集大使的重任。调至吐谷浑前线防备吐蕃。数年后。苏定方逝于任上。

《旧唐书》中对苏定方的评价是:“神略翕张。雄谋戡定。辅平屯难。始终成业。疏封陟位。未畅茂典。盖阙如也”。可以说。这个评价是客观而公正的。

罗贯中编辑的《隋唐两朝志传》中。苏定方的形象虽然与历史上有差距。但是还不算是反面人物。在这本小说中。苏定方曾作为唐将追随唐太宗征伐辽东。也提到过苏定方年轻时追随窦建德。因为直言犯谏而被窦建德贬官回乡的事迹。在书中。苏定方有勇有计谋。是河北义军的代表人物之一。

但是之后澹圃主人编篡的《大唐秦王词话》里。苏定方的角色定位逐渐向反派靠拢。在这本书中。苏定方是刘黑闼手下爱将。武艺高强。与罗成不相上下。但是这本书中的苏定方诡计多端。在不能力敌罗成的情况下。设计在淤泥河射死了罗成。虽然最后苏定方投降了李世民。但是由于他是杀死“万人迷”罗成的凶手。他的个人形象也受到极大的影响。

更让人反感的是。在《隋唐演义》里。苏定方降唐并非真心。而是一种投机行为。他卖主求荣去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人品极为低下。虽然在《隋唐演义》里。苏定方还没有与代表正义的大唐为敌。但其个人形象比唐朝的敌人还不如。

清朝根据《罗通扫北》改编的戏曲、评书很多。苏定方的奸恶形象经过这些艺术手段的宣传。再也无法翻身。

苏定方为什么会成为唐朝功臣中被人诬蔑的那一位呢?这主要与他的出身有关。

苏定方曾是窦建德和刘黑闼的手下。唐朝对于出于河北的人物和势力一直心怀警惕。颇为猜忌。从历史上看。河北出身的将领大多是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亲信。李世民的手下多是山东一系。所以在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前。李建成一派就对出身河北刘武周手下的尉迟敬德极力拉拢。在玄武门之变中。虽然尉迟敬德亲手射死了齐王李元吉。但李世民还是对他不放心。曾多次试探尉迟敬德的忠心。所以尉迟敬德晚年年笃信仙方。十六年间不与外人交通。方得以善终。为李世民立下大功的尉迟敬德尚且如此。同样来自河北军事集团的苏定方比起尉迟敬德来。与李世民的关系要疏远得多。受到猜忌和不信任更是在所难免。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苏定方与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关系很好。苏定方之所以能在高宗时期被重用。与这两位大奸臣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苏定方能力强。不辱使命。很好的完成了任务。但是他靠与奸臣交好的方式起复。难免会被明朝那些士人看不起。认为苏定方通过这些奸臣。走武则天的裙带路线。品行有亏。所以泼起苏定方的脏水时。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

另外。史书记载苏定方平定各地时也得到了不少奇珍异宝。而这些财富去向不明。很多后人怀疑苏定方将其进献给了李义府、许敬宗之流。所以在对这两位奸臣口诛笔伐之际。将苏定方也捎带上了。

其他观点:

苏定方具体是怎么被黑的?

《说唐》中是这样描述苏定方的。一开始的时候。苏定方是窦建德麾下的一员大将。后来在与李世民交战的时候。见形势不对。立即掉转车头跑了。投靠了刘黑闼。

实际上是怎样的?苏定方的确是窦建德一方的大将。而具体来讲。苏定方是窦建德一方。高雅贤手下的大将。高雅贤是苏定方的义父。苏定方跟着高雅贤走无可厚非。当时是高雅贤见形势不对投奔了刘黑闼。苏定方只是跟着义父走而已。

在窦建德手下的时候。苏定方就不是块打仗的材料。与罗艺交战。为了胜利不择手段。使用暗箭射杀了罗艺。为人不齿。

而后来到了刘黑闼手下。苏定方又打不过罗成。还是将落成骗到了沼泽地中。利用地形困住了罗成。用乱箭将其射杀。手段不可谓不阴险。

后来。苏定方受到了李世民的招揽。于是便立即换主。投奔了李世民。这一连番的操作中。苏定方不仅反复无常。朝秦暮楚。还射杀了忠义化身的罗艺。罗成。为人不齿。因此苏定方恶人的形象跃然纸上。

苏定方的巅峰时期。必然要数唐高祖李治在位的那段时期。

苏定方曾经做了东灭突厥的先锋。讨伐高句丽。率五百精兵就大败西突厥大营。在随后的对西突厥作战中。又大败西突厥。生擒突厥可汗。三国反叛大唐。也是苏定方率精兵急行军。现后将三国国君擒到长安。即使是唐朝时期强大的吐蕃。也在苏定方的淫威下。八万精锐都被苏定方一千精兵击溃。

苏定方一生。从东北打到中亚。打到西南。打遍天下。

为何苏定方的名声在后来变坏了呢?

其实薛仁贵真的有那么强悍吗?非也。在薛仁贵传奇里面。张士贵还是一个被黑的很惨的人物。薛仁贵传奇为了凸显薛仁贵的强悍。专门丑化了张士贵。其实小说中许多薛仁贵的英勇事迹。都是张士贵干的。最后反而将功劳都划分到了薛仁贵头上。

其实很多隋唐猛将的形象在后世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有些事夸大其辞了。有些则是贬低抹黑了。苏定方是李治最得力的干将。而李治又与文臣集团意见不合。或许正是在这些人的影响下。正史上关于苏定方的记载都少了很多。

其他观点:

在世人的思维里。隋唐的历史大多是通过小说评书乃至电视剧来认知。而里面的诸如李元霸、罗成等人虽说是虚构出来的英雄形象。但也不乏人气。只是跟正史比较来看个中还是有很大偏差的。 大唐神将。苏定方。他在正统历史里还是受到推崇的。但在评书和小说里却成为了不折不扣的大反派。被贬成一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但真正的苏定方是怎样的呢。

还原名声被贬历史真相

苏定方在早年间曾转投多主。他最早效忠窦建德。窦建德失败以后。苏定方又转投刘黑闼。后来才成为唐军将领。随李靖四处征讨。这种转投多主的经历。尤其在投靠窦建德、刘黑闼时。先后曾与小说中的正面人物罗艺、罗士信、罗成等交过手。因此受到不少人的质疑。

在《说唐》一书中。罗艺是被苏定方在交战中用暗箭射杀的。这本身就与正史不符。罗艺曾是隋将。后归降李唐受封燕王。和太子李建成结为党羽。于贞观初年(627年)占据幽州图谋反叛。太宗命令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帅兵讨伐。最后罗艺在兵败逃亡的路上被部将所杀。而武德六年(623年)。刘黑闼兵败身亡后。苏定方便归隐故乡冀州武邑。直到贞观初年(627年)被唐廷起用任匡道府折冲。所以从时间上和历史事件上来看。罗艺的死和苏定方没有任何关系。

罗成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其人物塑造源于猛将罗士信。《大唐秦王词话》罗成登场自报家门“姓罗名成。字士信”。再到后来历史文学创作者为了历史演义小说故事情节趣味性的需要。罗成和罗士信就同时存在了。正史上罗士信死于洺州之战。一个虚构人物——罗成之死和苏定方又有什么联系呢?

另外一个栽赃嫁祸。就是梁王沈法兴之死。《说唐》里记载。苏定方被李世民招降之后。立即砍杀前来支援刘黑闼的梁王沈法兴。才被李渊封为锡国公。正史中沈法兴是被李子通打败后在逃亡的路上投江而死。创作者是想把苏定方塑造成一个不择手段奸诈残忍的角色。除了张冠李戴的强加罪责之外。更显得滑稽可笑的是《说唐》系列小说中。竟把神魔元素强加其上。将苏定方的儿子、孙子都渲染成不折不扣的大反派。始终处于反唐角色。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苏麟、苏凤、苏锦莲、苏宝同、罗成、罗通等等皆是小说创作中的虚构人物。其所载的故事情节皆为子虚乌有。

可以说虽如此神将。但在《隋唐演义》、《说唐全传》中。苏定方是一个十足的大反派。原因可能跟后世的政治环境有关。朝廷之上充斥着各种权力的明争暗斗。门阀之间互相猜忌互相掣肘是不争的事实。苏定方作为一个武将。长期在外带兵打仗。远离朝堂。在政治上处于中立状态。再者其性情耿直不懂圆滑。又屡建奇功。招人嫉妒也在情理之中。

苏定方的传奇经历。认识其的功勋,大唐战神,一个人灭掉三个国家

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西域诸国震慑降服。

1.西灭突厥。平定葱岭。老年成名

贞观初年。苏定方进入朝廷效力。跟随李靖去北伐东突厥。一人率领百余人直击敌军统帅的牙账。为唐灭东突厥立下汗马功劳。

显庆四年到五年一月。苏定方再次出征。平定了西域叛乱。使唐土向西再次延伸。直抵今天的里海。成为中华之最。更为难得的是他的亲传弟子裴行俭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威震西域大破突厥。设计俘虏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迫降屯驻碎叶城的西突厥右厢可汗李遮匐。并在碎叶城立碑刻功。苏定方自己曾说:“吾用兵。世无可教者。今子也贤”。

显庆五年(660)。苏定方被任命为神丘道大总管。率师侵略百济(今朝鲜半岛西南部)。唐军自成山(今山东省荣城县东北海边)乘船渡海。直至熊津口(今朝鲜半岛南部锦江口)。百济军沿海布防。苏定方率部由东岸登陆。据山布阵。与百济军交战。百济军死者数千。唐军大部队乘潮上岸。兵力更盛。苏定方率步、骑兵直逼真都城。百济军全部出动。经过激战。唐军大胜。杀获百济军1万人。乘胜攻占了城郭。百济国王义慈及太子向北逃去。苏定方包围其城。义慈的另一个儿子泰自立为百济王。率民固守。义慈的孙子文思对泰说:“王与太子临危出奔。叔叔岂能擅自为王?如果国王率师返回。我父子二人怎保性命?”于是文思缒城而出。众人纷纷跟随。泰无法制止。苏定方趁势派人登上城楼。插上唐朝旗帜。城中人心惶恐。于是泰开城请命。百济大将祢植亦率百济王义慈等前来投降。百济被唐朝占领。分其地为六州。

苏定方连续消灭三国。都生擒其王。高宗赏赐的珍宝不计其数。不久。苏定方又以辽东道行军大总管侵略高丽。已经包围了高丽国都平壤城(今朝鲜平壤市)。遇上大雪。遂解围而还。拜凉州(治今甘肃省武威县)集安大使。以安定吐蕃、吐谷浑。乾封二年(667)去世。终年76岁。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苏定方也确实是老当益壮。相传他72岁的时候。还领军8000击败了吐蕃的10万大军。不过这场战役在唐朝的正史当中没有被记载。相反是输家吐蕃的史书里面记载了这次战役。

正确客观评价

如果唐朝如今天一般。想必苏将军还能有个民族英雄的称号。真正的苏定方应当是。“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这是历史对苏定方的中肯评价。

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北击颉利。西灭突厥。东平百济。南镇吐蕃。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西域诸国震慑服。779年朝廷将苏定方画影图形。列入凌烟阁,与一众开国功勋共享殊荣。也算是对将军的一种肯定吧。782年唐德宗为苏定方等古代名将六十四人设庙享奠。此后宋代设立的武庙。苏定方也在其中。纵观将军一生。为大唐所用后。无不是为我中华民族开疆拓土。抵御外族。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退到无路可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54:28

    吐蕃,突厥,大唐,百济,东突,西域,总管,唐朝,贞观,手下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54:28

    没想到大家都对苏定方为唐朝立下赫赫战功,史上真英雄为何被描绘成大反派?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54:28

    苏定方名苏烈。字定方。自幼骁悍多力。胆气绝伦。十五岁时就曾在本郡击破张金称为首的贼众。后来投奔窦建德。成为窦建德手下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