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城破的史可法真的是英雄么?
原创

一天城破的史可法真的是英雄么?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史可法忠烈、英勇。但我认为他不是英雄。主要是他身上的短板太深了。

他这个人。缺乏急智。战略观、大局观都有很大的缺陷。

《三国志》评价陈宫就是“无急智”。放在史可法身上也是一样。

崇祯皇帝死后。南京要立新君。史可法认为潞王朱常淓合适。马士英认为朱由崧合适。当然事后看确实朱由崧很不合适。但当时朱由崧作为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孙子。是具有极大的排位优势的。史可法如果认为他不行。要不就用雷霆手段首先拥立朱常淓。要不就收起对朱由崧的不满专心辅政。结果史可法先是与马士英商量。以致错失时机。随后又被排挤出中央。失去了决策地位。

而且。最重要的。马士英联合江北四镇拥立。把本来是没有问题的即位搞成了需要武将起很大作用。客观上使得江北四镇跋扈。为日后的不听调埋下了隐患。

史可法的战略观也有很大问题。南明一开始的国策是联虏平寇。这个提议的发起者就是史可法。他没有看到建州吞并全国的野心。南明的短命。其实是弘光朝的国策出了很大问题。

最后他大局观不行。江北四镇里高杰原是李自成的部下。投降了明朝。弘光元年高杰战死。他的儿子带领残兵要认史可法为义父。这是弘光朝中央可以获得兵权的最后的机会。史可法认为其出身不高。拒绝了对方。于是对方投降了建州。其部下有个叫李成栋的。日后虽然反正了。但也帮建州打下了大半个中国。如果史可法能把这支部队控制住。南明的整个局势都将改写。

史可法的殉国死的惨烈。让人动容。但他身上的缺点同样突出。并不能算是英雄。只不过是个非常爱国的一般人。

其他观点:

有时候是不是英雄也是由当时的政治局势来决定的。从节气的角度来说。史可法算是英雄。毕竟千古艰难惟一死。史可法确实做到了宁死不屈。但是作为一个高官。作为国家危亡时刻肩负更大使命的高官。他的所作所为其实是让不合格甚至是灾难性的。

南明建立到扬州城破前史可法的失误

明朝自迁都北京后。在南京也保留了一套备胎政府班底。史可法当时是作为南京兵部尚书。是南京政府班底掌握实权的第一人。

在崇祯上吊之后。南京的政府班子由备胎转正。当时的当务之急是尽快确定皇帝。稳定南明大局。

此时的史可法在选择帝位继承人时烦了第一个错误。在崇祯三个儿子没有消息的情况下。东林党因为私利不愿意立处在继承顺序第一位而且离南京最近的福王朱由崧。史可法作为政府首脑。优柔寡断。导致江北四镇武人联合凤阳总督马士英提前以武力为后盾支持福王即位。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党被迫接受现实。但在政府里不断的延续明末的党争格局。此事也导致马士英等人掌握了弘光政权大权。武人地位上升。造成事实上的军阀割据。史可法被迫自请离开南京。督师扬州。

史可法犯的第二个错误是看不清形式改变。坚持连虏平寇。

清军刚入关时力量其实不强。而且主要对付李自成的大顺军。对于南明来说是很好的恢复河南山东等北方失地的机会。可南明当政者以李自成等农民军为主要敌人。幻想清军真的是帮助自己复仇的朋友。怕刺激清军。作为江北军事力量的主要指挥官。史可法没有派一兵一卒前去收复失地。反而高杰的部队去帮助清军追击李自成。结果那支部队还没到。清军就挥师南下了。

史可法犯的第三个错误是他本身能力不足。然后自暴自弃。

作为督师。史可法控制不了江北四镇。徒耗国家粮饷。清军以来。四镇一枪不发全部投降。然后在清军兵临扬州城下时。作为最高长官的史可法居然心灰意冷。不发任何指示。即使属下要求投降清军也回答:请自便。当天居然把军务交给幕僚处理。自己居然放弃了!

扬州坚城只守了一天就破了。对比几个中下层官员带着一群老百姓坚守江阴81天的成绩。真的可以说作为大明军事方面的主要官员。史可法是不及格的。

对史可法的评价

讽刺的是。对史可法评价最高的是他的对手。百年之后的乾隆。乾隆认为史可法和刘宗周、黄道周等人“支撑惨剧。力矢孤忠……足堪一代完人”。请注意。这句话可不是赞扬史可法的能力噢。是赞扬他们为君尽忠的道德的。当时的满清统治早已稳定。用几句无关痛痒的话来赞扬前朝能力不足的忠臣。间接提醒自家臣子要注意忠诚。很符合逻辑。

史学家顾城先生认为:“史可法一生只有两点值得肯定:一是他居官廉洁勤慎。二是在最后关头宁死不屈。至于他的整个政治生涯并不值得过分夸张。明清易代之际激于义而死义者多如牛毛。把史可法捧为巨星。无非是因为他官大;殊不知官高任重。身系社稷安危。史可法在军国重务上决策几乎全部错误。对于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算是极为中肯的评价了。

其他观点:

史可法是明朝末年抗击清军的著名将领。单从保明抗清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史可法算是一个名族英雄。史可法为官清廉。品德高尚。坚贞不屈。扬州城破后拒绝降清被害。可以说是忠烈之士。他的爱国形象一直被够人称赞。

首先。史可法为官期间公正清廉。为百姓做过很多的事。被百姓拥护爱戴。可以说是一个大忠臣。他不贪脏。不近色。品德高尚。这在古代官场中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

第二。在扬州任职时期总览一切事情。真好当时是清军攻打明朝。史可法在扬州待了快一年的时间费时费力应该说也能抵挡清军一阵子。可是他的部下却投降了清军。导致清军一天就攻破扬州。史可法被俘后。体现出来了他的名族气节。宁死不投降清军。最终被害。单这一点就可以说史可法是位英雄。

但是史可法他为官比较死板。当时扬州城外有树林。曾有人建议史可法把树砍掉。一是可能会被清军做成扶梯。二是影响观察敌情。史可法没有砍掉。这可能也和扬州成破有关系吧。

史可法虽然为官清廉正义。但是有一些迂腐。不知变通。优柔寡断。导致了错过很多机会。如果说他能灵活一点的话也有可能会改变一下明朝的局势。总之史可法虽然说是一天破城。但是他高尚的名族气节。宁死不屈的献身精神值得人们称赞。我觉得史可法是个英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55:07

    扬州,清军,南京,明朝,崇祯,江北,英雄,的是,宁死不屈,备胎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55:07

    没想到大家都对一天城破的史可法真的是英雄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意中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3:55:07

    史可法忠烈、英勇。但我认为他不是英雄。主要是他身上的短板太深了。他这个人。缺乏急智。战略观、大局观都有很大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