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马褂到底有多少特权,和珅一生攒了20多件,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原创

黄马褂到底有多少特权,和珅一生攒了20多件,为何还是难逃一死?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大概是穿上黄马褂。在那当时的帝王年代。穿上御赐的黄马褂、相当于拥有皇上亲临亲为的一种特权吧!但是。但可是。臣子就是臣子。和坤别看他一生攒了20多件黄马褂。他的死是报应到时候了!因为他的恶行胜过他的功绩!所以也难逃一死。那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再强强不过皇上。再大大不过国法。他难逃一死。是罪有应得。作恶多端、他死在国法制度上是必然的结果。也是必须应该要受到报应。应该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吃瓜群众]

其他观点:

和珅得到的黄马褂奖赏价值太低。不同的黄马褂价值不同。

黄马褂。在满语里叫额伦代。有人说赐穿黄马褂(武功褂)是嘉庆咸丰以后的事。这是错的。功勋额伦代很早就有。在多尔衮时期就已经赐出去了一大堆。

和珅也受过额伦代赏。但他所得的。最高的是阿沙额伦代。因为他跟乾隆是亲家嘛。要是没有这件。他不过是白塔额伦代的级别。

别听评书里说是看影视剧里说什么四团龙八团龙。那都是假的。团龙数量与额伦代的等级无关。

真正有无上特权的是固伦额伦代。

首先。大家都知道。清代有一个特殊的只能部门叫“宗人府”。清代的宗人府。最大的官。宗令。由亲王出任。下一级的宗正。由王爷出任。宗人府的权力。是可以节制“阿沙”级别的。换句话说。就算某人获得了阿沙额伦代。实际上在真正的正黄旗宗室跟前还是低半级。

其次。和珅所获得的功勋褂子。只不过是白塔额伦代。看似威风。其实谈不到什么特权。这玩意除了吓唬老百姓和下级官员有用。否则也就当个礼服。平时还不能随便穿。它代表的的确是荣誉。但也就是个荣誉证书的性质。事实上。包括阿沙额伦代。也只是荣誉证书的性质。谈不到特权。

登额伦代也叫哈达额伦代。这一级开始才代表特权。但是。登额伦代基本不封给普通大臣。它针对的是外臣国王一级的人物以及宗教人士。受封的人虽然有特权。但基本上也沾不着什么光。比如说五世班禅罗桑意希受封过登额伦代。问题是他平时扎根在后藏。很少来中原。就算穿上登额伦代能够作威作福。对他来说是没用的呀。

所以。真正说代表大臣受封以后有特权的额伦代只有一种。就是固伦额伦代。

而在清乾隆时期。封出去的固伦额伦代只有一件。是给了傅恒。

雍正时期也封出去一件。是给了十三爷胤祥。

固伦额伦代的封赏是特别特别慎重的。没有超级大的功劳、没有得到皇帝乃至整个宗人府的极度信任。边都摸不着。

所以说。和珅离固伦额伦代太远。远远不够格。

如果真穿上了固伦额伦代。那就是真的免死了。

除非这人谋大逆。把皇家祖坟挖了。把皇帝宰了。一把火把皇宫烧了……犯下这种直接损害皇帝利益的大罪。这种罪不可赦。否则不论他做什么都免刑免罚。就算他再怎么胡来。就连宗人府都没有权力管他。

和珅所获额伦代等级太低。甚至可以说他所获得那玩意根本没有特权可言。没有特权。攒多少件都没用。该被杀还是要被杀。

比如丹书铁卷。辽代封了一个。封给萧太后的情夫、辽圣宗的“干爹”韩德让。几杖可以打皇帝。铁卷绝对免死。耶律隆绪也是笃定韩德让不会再出任何乱子才封的。而且一年之后韩德让就死了。

其他观点:

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中。包龙星正准备斩了常威的时候。李公公为常威穿上老佛爷御赐的黄马褂。还说“穿上它。除了皇上谁也打不了你”。

果然。包龙星见到黄马褂。顿时也拿常威无可奈何。

这是影视剧中对黄马褂的描述。黄马褂在清朝真的有这么厉害吗?

不见得!还要看到底是哪种黄马褂以及实在清朝的什么时候。

马褂是满清旗人的日常穿着衣物。是一种穿于袍服外的短衣。因为在清朝初年多为军人在骑马时所穿。故得名“马褂”。又被称为 \"短褂\" 或 \"马墩子\"。

至于为什么叫“黄马褂”。也很好理解。因为黄色是属于皇帝专用的颜色。皇帝赏赐给官员的马褂。为了凸显皇帝的至高权威。因而也是黄色的。所以被称为“黄马褂”。

在乾隆之前。皇帝御赐“黄马褂”的情况比较少见。含金量很高;而到了咸丰之后。御赐“黄马褂”的标准被大大降低;越到清朝后期。“黄马褂”越来越泛滥。荣誉和作用也越来越低。

“黄马褂”也分为几种。

第一种被称为“职任黄马褂”。

能得到这种“黄马褂”荣誉的一般是皇帝的贴身侍卫。用以显示皇帝的威严。

但这种“黄马褂”只能由在职的皇帝贴身侍卫才可以穿。一旦不担任贴身侍卫。就失去了穿“职任黄马褂”的资格。

从这个方面来说。“职任黄马褂”倒像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服。

而且这种“黄马褂”没有任何图案。这也与别的“黄马褂”的不同点。

《啸亭续录·黄马褂定制》这本书中对“职任黄马褂”有详细的介绍:

“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

和珅年轻时曾经担任过乾隆皇帝的贴身侍卫。又担任过领侍卫内大臣。获得“职任黄马褂”是极有可能的。

第二种是被称为“行赏黄马褂”。

这种是皇帝赏赐给臣子的。又分为几类。

第一类是“行围黄马褂”。

清朝皇帝有木兰围场打猎的传统。大臣也会随同参加。

对于狩猎最多的臣子。皇帝也会有赏赐。有时就会赏赐这种“行围黄马褂”。但受赏着也只能在木兰围场打猎时才可以穿。平时是绝不能穿的。

和珅是乾隆最为宠信的官员。多次陪同乾隆去木兰围场打猎。被赏赐“行赏黄马褂”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类是“功赏黄马褂”。

顾名思义。就是对有特殊功勋的官员们的赏赐。这也是含金量最大的“黄马褂”。这种“黄马褂”可以随时穿。已表明皇帝对官员的恩宠。

一般通俗说的“黄马褂”以及影视剧中所称的“黄马褂”就是这种“功赏黄马褂”。

打败“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以及晚清重臣李鸿章。都获得过“功赏黄马褂”。

满清一朝。被皇帝御赐“黄马褂”的官员。都会把在家里好好的供奉着。就象供奉祖宗一样。

这一方面是由于这是莫大的荣誉。更是因为一旦把皇帝御赐的“黄马褂”弄没了、弄坏了。那可是死罪一条。

前面说到。乾隆之前御赐“黄马褂”的情况比较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一段时期的“黄马褂”除了荣誉之外。也的的确确拥有一些特权。

比如“见官大一级”的特权。含金量就极高。

到了清朝中后期。随着“黄马褂”越来越多。也就慢慢没有特权。要不然到处都是特权官员。皇帝也受不了啊。

打个比方来说。“黄马褂”就好像学生考了好成绩之后的奖励。

乾隆之前的“黄马褂”就像是得到了奥赛国际奖项以及全国大奖。除了表彰。还可以高考加分。实惠是实打实的。

而清朝后期的“黄马褂”。就好比是期中、期末考试后。给前三名的奖状。除了好看、好听些。真正的实惠是没有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黄马褂”绝不是“免死金牌”。即使和珅有20多件“黄马褂”也没有用。皇帝要你三更死。你和珅就活不到五更天。

对于皇帝来说。“黄马褂”只不过是收买、笼络人心的一件工具而已。听话的时候赏赐一件。为的是让官员们更加死心塌地的为皇帝卖命。

不听话的时候。皇帝就随时收回“黄马褂”。想抓就抓、想杀就杀。

被称为满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因为北洋海师甲午战争失败。光绪皇帝就直接处分李鸿章“拔去三眼花翎。褫去黄马褂”的处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41:03

    马褂,皇帝,特权,侍卫,乾隆,赏赐,围场,官员,大臣,清朝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41:03

    没想到大家都对黄马褂到底有多少特权,和珅一生攒了20多件,为何还是难逃一死?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4:41:03

    大概是穿上黄马褂。在那当时的帝王年代。穿上御赐的黄马褂、相当于拥有皇上亲临亲为的一种特权吧!但是。但可是。臣子就是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