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刘罗锅原名为刘墉。并不是真罗锅。因为清朝官场首先要看长相。仪表欠佳的是不能步入仕途的。只是嘉庆皇帝看他个字高。显得驼背尤其突出。就带头叫了他“刘驼子”。就这样他刘罗锅的外号才流传至今。
二人职位
刘罗锅出身于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是大学士刘统勋的长子。于乾隆十六年高中进士。而后宦海几度沉浮。历任湖南巡抚、都察院左都御史、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要职。以清正廉洁、克己奉公闻名后世;相比之下和珅的家世便要逊色很多。他出生在福建的一个副都统常保家里。毫无背景可言。就是依仗着乾隆帝这条大腿才一路青云直上、官运亨通的。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从一个仪仗队的侍从一跃而上成了国家的一品大员。先后担任过户部尚书、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正白旗满洲都统、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等官职。其升官速度纵观有清一代三百年间也鲜有人及。
二人关系
刘罗锅生于康熙五十八年(即公历1719年)。和珅则出生在乾隆十五年(即公历1750年)。算起来他们年纪相差能有三十岁。都差着辈分了。又怎么会争斗得你死我活呢?
在嘉庆二年的四月。乾隆太上皇打算把吏部尚书刘墉提拔为体仁阁大学士。和珅当然不会赞同这件事。一听乾隆说起便百般阻挠。想要太上皇收回成命。但是劝阻了半天也不见效果。见乾隆主意已定。和珅就只能退而求其次打算借机羞辱一把刘罗锅。因此请求太上皇在晋封的上谕了加上了这么一句话:
但伊向来不肯实心任事。行走颇懒。兹以无人。擢升此任。——《清仁宗实录》
意思是在批评刘罗锅懒惰不作为。实在没人了才找的他担任大学士。圣旨颁发全国。结果弄得刘罗锅升了官反而颜面尽失。躲在家里不敢出去见人。刘罗锅当然知道这是和珅在从中作梗。因此他也在找机会想要捉弄他一番。
和珅一下来便是光彩照人。身着西伯利亚出产的名贵貂褂。手指戴着金光闪闪的大钻戒。手里拿着一个巨型珍珠精心雕琢而成的鼻烟壶。再回头看看刘罗锅。灰头土脸。还穿着一件满是补丁的破旧袍子。
两人一照面就又开始玩笑起来了。和珅厉声职责刘罗锅:“你大过年也不穿身新衣服。就穷到这个份上了?皇帝也没少你的俸禄。自己不要脸。不给国家留一点脸面。连我也倒霉跟着你丢人。”
刘罗锅再怎么寒酸。毕竟也是当朝一品大学士。他跪了下来。和珅就必须下跪还礼。结果把这件精美的貂皮大衣弄得污浊不堪。泥渍遍布。
一见此状。刘罗锅知目的已经达到。连忙哈哈大笑。一溜烟就跑的不见人影了。
所以说大家还是不能把电视剧当作历史来看。不然还真有可能会误入歧途。搞错人物关系。
其他观点:
和珅和刘墉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刘墉直到嘉庆二年。才当上了体仁阁大学士。而这个时候。和珅已经在文华殿大学士的位置上待了十来年了……仅此一点。便足见刘墉与和珅之间的差距了。更何况。刘墉跟和珅之间相差的还不仅仅是这些。
起点不同
众所周知。刘墉是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刘统勋的儿子。是妥妥的“宰辅二代”!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墉连乡试都没有参加。便以恩荫举人的身份直接参加了会试。什么意思呢?就是乾隆帝白送给了刘墉一个举人名额。让他跳过乡试、直接参加了会试。要知道。彼时的很多秀才。考了一辈子也未必就能考中举人!而人家刘墉的举人。是皇帝直接白送的……虽然乾隆帝白送给刘墉一个举人。但接下来的会试、殿试。依然还得刘墉自己来考。会试通过之后。在殿试上刘墉考中了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入翰林院镀金后“留馆”担任文职正七品翰林院编修。正式踏入仕途。
和珅的父亲常保虽然不像刘墉的父亲刘统勋那般位列中枢。只是一个武职正二品的副都统。可架不住人家祖上有军功啊。留下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这可是妥妥的从三品!而且。这个世职还让和珅给承袭了。换句话说。就算和珅什么也不干。也能享受从三品待遇。可人家和珅偏偏不愿意吃老本。硬是以从三品世袭三等轻车都尉的身份去当了个正五品的三等侍卫!而和珅从此踏上了仕途。但不管怎么说。和珅起步就是正五品。比刘墉的正七品还是高出不少的。虽然清朝的武职和文职不具备可比性。但侍卫是可以以武职直接调任文职的。所以。和珅与刘墉的起点之间还是可以进行对比的。
晋升速度不同
刘墉在踏入仕途之后。虽然有父亲刘统勋的背景加持。但走的还是翰林们的套路。先是在翰林院熬资格。然后到外地出任提督学政。直到考中进士的十一年之后。才被外放了实缺——文职从四品太原知府。后历任文职正四品道员、文职正三品按察使等职。到乾隆四十一年、也就是考中进士二十五年之后。才成为了“红顶子”——文职从二品内阁学士。
▲刘墉画像
乾隆四十五年。刘墉才第一次位列封疆。出任了湖南巡抚。仅仅一年之后。又升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成为了文职从一品。在担任左都御史两年之后。刘墉升任协办大学士。但品级依然还是文职从一品。此后。刘墉虽然担任过各种职位。但始终也没能跳出文职从一品的圈子。时不时还因为犯些小错被乾隆帝降级使用……直到嘉庆二年。刘墉才被嘉庆帝提拔为了正一品的体仁阁大学士。而且。嘉庆帝还刻意强调:“太上皇一直认为刘墉不实心用事、干活懒散。我也是没人可用了。这才让他来当了这个大学士。”
▲刘墉画像
当然。这只是嘉庆帝搪塞、安抚太上皇乾隆帝的说辞而已。事实上在这个时候。刘墉已经抱上了嘉庆帝的粗腿、成了嘉庆帝的人。嘉庆四年正月。乾隆帝前脚刚死。刘墉后脚就跳了出来。加入到了清算和珅的大军之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嘉庆帝也给足了刘墉脸面。嘉庆七年。嘉庆帝寻幸热河期间。还特地命刘墉留京主持朝政!但大概其也就个“荣誉”而已。毕竟彼时的刘墉已经八十二岁、垂垂老矣……两年之后。刘墉寿终正寝。享年八十四岁。死后追赠太子太保、谥“文清”并入祀贤良祠。算是嘉庆帝给刘墉的最后盖棺定论了。
▲清仁宗嘉庆帝画像
相较于刘墉的“大器晚成”。和珅则完全不同。他绝对可谓是出道即巅峰!乾隆三十七年。和珅正是出任三等侍卫、踏入仕途。仅仅三年之后。和珅便被提拔为了御前侍卫并兼任正蓝旗满州副都统。平了他父亲常保仕途的巅峰!但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年之后。和珅再度升迁、出任文职正二品的户部右侍郎。不久之后又进入军机处、成为了军机大臣。之后。和珅步步高升并于乾隆四十九年成为了协办大学士。仅仅比刘墉出任协办大学士晚了一年。不久之后。和珅又因为平定回乱之功被授予一等男爵位。而这。是刘墉一辈子也没能、也不可能获得的东西!自此。和珅开始全面超越刘墉。乾隆五十一年。和珅正是晋升文华殿大学士。成为了如假包换的文职正一品!而彼时的刘墉。还在文职从一品圈子里打转转。两年之后。和珅又晋爵三等忠襄伯。开始“吊打”刘墉。嘉庆三年。就在刘墉成为体仁阁大学士的第二年。和珅正式成为了清王朝的超品一等忠襄公!而这。也成了和珅仕途的巅峰。从踏入仕途到位居正一品。刘墉用了四十六年。而和珅仅仅用了十四年……
▲清高宗乾隆帝画像
终极地位不同
和珅的巅峰是超品一等忠襄公、文华殿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而刘墉的巅峰仅仅是一个体仁阁大学士而已。且终其一生也没能进入军机处、成为军机大臣。按照通俗的解释。清王朝担任军机大臣的大学士才能被视为“宰相”。那么刘墉其实连“宰相”恐怕都算不上!所以。所谓“宰相刘罗锅”只是一种戏说而已。刘墉根本就不是什么“宰相”。
▲和珅画像(看补子。是超品爵的补子)
综上所述。刘墉与和珅根本就不在一个重量级上。刘墉这个人在乾隆年间是出了名的明哲保身。摆出了一副昏聩、懒散的姿态。从而避免了与如日中天的和珅发生什么正面冲突。所以。和珅从来也没有把刘墉当成是自己真正的对手。二人之间不仅没有发生过什么正面冲突。据一些私人笔记记载。刘墉私下里与和珅的关系还比较融洽。直到嘉庆四年。刘墉才最终撕下了“画皮”。加入了清算和珅的大军之中!由此可见。刘墉这个人其实并不像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那般正派。而是一个典型的“官场老滑头”!不知道是不是字如其人。刘墉那笔独步天下的书法正好可以用来诠释刘墉的一生——圆滑。
其他观点:
从官员权力的角度来看。刘墉无论在哪个阶段都落后于和珅。和珅的仕途可谓是一路顺风顺水。基本没有遇上阻碍。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19760.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刘墉,大学士,乾隆,文职,嘉庆,翰林院,仕途,刘罗锅,一品,太上皇
没想到大家都对历史上和珅和刘罗锅在一个级别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刘罗锅原名为刘墉。并不是真罗锅。因为清朝官场首先要看长相。仪表欠佳的是不能步入仕途的。只是嘉庆皇帝看他个字高。显得驼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