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一部《少帅》让我们又重新认识了张作霖。他身材矮小。身上充满江湖气。语言粗鄙而又特别道理透彻。爱占日本人便宜。却又是容不得日本人撒野。
1975年3月19日。张作霖出生在奉天海城的一个农民家庭里。父亲好赌。家里一切事物都是母亲打理。自己八岁那年。母亲把他送到了当地私塾那里学习认字。不过由于张作霖天生顽皮。爱与同学打架。三个月之后。觉得读书没意思。于是就退学了。
1888年。自己父亲因为赌钱被其他赌徒打死。江湖气的张作霖伙同自己二哥。拿着不知道哪里弄来的手枪。找到了凶手。打算报复此人。不过在虚张声势中。不小心擦枪走火。误伤了别人。巡捕赶到。二哥被捕。自己因为侥幸逃跑。回到家后。母亲知道了此事。于是赶快带着张作霖和其妹妹跑到了外祖父家里避难。
等过了一年。误伤之事不再追究。于是在家人的四处求人下。14岁的张作霖开始了各种生计。学过木匠活。当过走街货郎。给人包子铺守摊位卖包子。而且还学过兽医。反正是哪样挣钱学哪样。因为性格原因。哪一行也是没有长久。
1894年。19岁的张作霖听说当兵挣钱。于是投身清军宋庆所当起了哨兵。尤其那身行头看着威武霸气。自己也爱干。所以当年便被领导提拔了哨长。后来因为清军换防。而自己又不愿离开家乡太远。于是又回到了自己家乡当起了兽医。不过。在当兽医看病期间。家乡赵家庙村的地主看上了张作霖。看他身材不高。却是眼睛有神。说话间也是透着远大志向。于是就把自己的女儿赵春桂嫁给了他这个穷小子。
这一年。张作霖也是不在为生计发愁。每天呆在丈人家里看家护院。做一些长工的活儿。几次土匪进村都被他打了回去。声名也是逐渐被叫响。
1896年。自己好友冯德麟找到他。说是有更大的出头机会。邀请他加入当地土匪头头董大虎那里。
1900年。地方上有义和团反清运动。国际上有沙俄侵占东北。致使东北地区社会更加混乱。于是张作霖组织起了保险队。把几个村子划为保险区。自己带人保护安全。维护治安。在这期间。张作霖遵章守纪。纪律严明。被当地百姓连连称赞。对他推崇备至。随着名声更加响亮。加入保险队人员也是逐渐增多。势力逐渐做大。
清廷看到张作霖的势力如此巨大。而且一时间内忧外患。清军无暇顾及。所以想出了招揽张作霖的计划。
1907年。东北三省改为省治。徐世昌任总督。张作霖被提拔为统领。开始为清政府卖命。
1911年。奉清朝廷命令镇压奉天革命人士。其中就有杀害了许多革命党人士。这也是他一生的污点。转至第二年。因为镇压有功。被封为关外大臣。同时袁世凯把她提拔为自己手下的师长。
1917年。冯德麟参与了张勋复辟。被黎元洪、张作霖拿下兵权后。张作霖任奉省军政。
1918年9月。张作霖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势力达到空前。控制了东北奉、吉、黑三省。军队不断扩充。军力增强。经济实力雄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军工厂。而他自然也成为了奉系首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张作霖一生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才使得他在军阀混战期间奉系一支独大。稳坐关东。觊觎北京。
其他观点:
义和团运动期间。张作霖并没有盲目参与。他明智的知道这场运动注定着失败。将来受难的还是普通老百姓。于是。他聚集自己的保安队。维护他所在村子及附近村子的安危。这不仅给他带来了好的名声。更让他得到了更大的权力。只有保护人民才能受到人民的认可与拥护。审时度势才能巧妙的立足于当时的人间炼狱。这个时候的张作霖。心里装的还是自己的父老乡亲。这也促使他更加明白了军队的利益 。军权决定一切。
这个时间是1918。张作霖一步步走到了权力制高点。运气。机遇。性格。魄力都有关系。在那个年代。即便黑暗无边。还是有许多像张作霖一样的底层英雄救国于危难之中。即便思想没有放开。即便意见有所不合。那个年代。正是雄狮苏醒开端。
其他观点: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东北的辽西成了个“三不管”地带。各种盗贼土匪就在这一带蜂起。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乡民们为了自保。纷纷建立自己的武装势力。也就是所谓的“大团”。大团的出现是为了保境安民。但“团员们”要吃喝。他们每天的经济来源。就多是从保护费中获得。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地主富户。只要是需要受到他们的保护。就都得交这份保护费。慢慢地。大团就发展的几乎与土匪无异:你交保护费。我就是治安团;你不交保护费。那我就是土匪。可以说。土匪。和治安团。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可以来回切换。
1900年。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张作霖在岳父赵占元的帮助下。在赵家庙成立了个二十多人的大团。他任大团的头目。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尽管多数大团的气质都很粗犷。但张作霖的大团却有些别样的小清新。张作霖的武装队伍遵章守纪。他负责的几个村子。土匪的侵扰逐渐消失。张作霖也因此获得了乡民们的好评。名声也开始不断外传。后来。越来越多的村子希望得到他的保护。张作霖的管辖范围也逐渐扩大。从几个村子增加到了二十多个村子。相当于今天三四个乡镇的规模。因为张作霖的名声好。当年他被死对头金寿山杀了个回马枪。落难至八角台的时候。当地人都出来挽留他。当地的一个大团头目张景惠甚至主动让贤。甘愿屈居副职。把团练长这头把交椅让给了张作霖。
张作霖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他从小小的团练长做到东北王。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其中。支撑他行走江湖的杀手锏。就是讲义气。俗话说的好。识时务者为俊杰。张作霖的人情练达就体现在他对时势的审度上。当年张作霖为了能被政府收编。获得一个合法的身份。在被新民府知府接见时。就以弟子身份。行了叩见礼。称其为老师。给对方心里留下良好的印象。使自己顺利的从胡子。土匪。摇身为政府军军官。而在拜见袁世凯时。张作霖则继续发扬了这点。为了使袁世凯相信自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草包。张作霖在走进袁世凯的办公地——居仁堂时。就表现的像个乡巴佬。东张西望。对什么都惊讶好奇。简直就是刘姥姥进贾府。在见到袁世凯时。更是表现的诚惶诚恐。不知所措。扑倒在地。向袁世凯行了个在官场早已废止的叩拜大礼。当袁世凯拿出怀表看时间时。张作霖又抻着脖子左看右看。等袁世凯把怀表送给他时。他又大喜过望。土包子气十足。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1365.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张作霖,土匪,自己的,村子,大团,几个,保护费,奉天,名声,治安
没想到大家都对张作霖年轻的时候经历了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一部《少帅》让我们又重新认识了张作霖。他身材矮小。身上充满江湖气。语言粗鄙而又特别道理透彻。爱占日本人便宜。却又是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