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部分轻机枪的弹容量为什么只有20发?
原创

二战中部分轻机枪的弹容量为什么只有20发?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二战时期。大都由两人组成轻机枪战斗小组。一名是射手。具体操控轻机枪;一名是副射手。兼弹药供应手。并随时准备射手牺牲时。能马上顶上去操控轻机枪。

由于轻机枪是伴随步兵作战。要求射手能持轻机枪与步兵前行。提供火力掩护步兵冲锋。所以轻机枪都是弹匣供弹方式。不似现在的班用机枪。有的都可以弹链供弹了。

当时轻机枪。大都采用20发弹匣供弹。当然。也有特例的。譬如日本军队就使用30发漏斗供弹的歪把子轻机枪。苏联军队使用47发弹盘供弹的捷格加廖夫轻机枪。


因此。二战时期的轻机枪。采用弹匣供弹的。基本上都是20发。譬如捷克ZB-26轻机枪。但脱胎于捷克ZB-26轻机枪的英国布伦轻机枪。为了增强火力就采用了30发的弹匣。


最后。由于二战时期的轻机枪的弹匣都安装在枪匣上方。采用30发的弹匣。多少会影响射手的视野。可能也是采用20发弹匣的一个原因。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其他观点:





(恍然大悟的日本改进了大正十一式的气冷枪管和弹匣。由此诞生了99式)




其他观点:

谢邀。主要是——机枪不是用来“突突”用的。

二战的时候机枪相对于步枪来说使用的方法也不是连射的。

从步枪说起吧

看这个动图

二战的时候主要以栓动式步枪。也就是打一枪后需要拉抢栓退出弹壳然后继续上膛再瞄准开枪。整个的连续射击过程很慢。

而机枪不管是轻机枪还是全是利用火药气体完成的退壳、上膛、闭锁、待发的动作。完全不需要每开一枪就拉动下抢栓。

这样射击速度就大大的提高。但是射击速度的提高并不代表需要连射“突突”敌人。更多的情况下无论是重机枪还是轻机枪都是在打点射。往复扫射的情况极其罕见。

前几天在回答上高会战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数据:

在一场为期25天的会战中。国民党军队的枪支消耗子弹情况。步枪在战斗最激烈的情况下日均消耗32颗子弹。整个战役平均下来只打了62颗子弹。而轻机枪在战况最为激烈的情况下平均每天打了504颗子弹。这些子弹如果是尽情的无脑扫射的话。那么仅仅就只够打半分钟的。

在二战中使用的轻机枪其实从设计结构上来看也不适合“扫射”其两脚架是固定的并不带有很大的转动空间。这样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抵消后坐力式士兵在开第一枪后可以迅速重新构筑火线进行第二枪的射击。但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为了杵在地上来回扫射的。

所以如果依旧是一发一发的打或者2-3发的短点射。那么20颗子弹真的可以打很久的。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1:32

    轻机枪,弹匣,子弹,机枪,步枪,射手,步兵,都是,捷克,上膛

  • 少年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1:32

    没想到大家都对二战中部分轻机枪的弹容量为什么只有20发?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8日 06:21:32

    二战时期。大都由两人组成轻机枪战斗小组。一名是射手。具体操控轻机枪;一名是副射手。兼弹药供应手。并随时准备射手牺牲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