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宋仁宗是个好皇帝,除了性格仁慈以外他一生都有什么突出的政绩?
原创

有人说宋仁宗是个好皇帝,除了性格仁慈以外他一生都有什么突出的政绩?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中国古代有四大仁君。分别是汉文帝刘恒丶隋文帝杨坚丶宋仁宗赵祯、明仁宗朱高炽。宋仁宗可谓一代明君圣主。在位时间也长达42年。其在位后期经过治理使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唯一的儿子。赵祯幼年继位。刘太后垂帘听政。庆幸的是刘太后有吕武之才。却无吕武之恶。宋仁宗亲政后。就外患踵至。先是西夏党项族元昊称帝。屡次侵犯西部边疆。北宋被迫纳贡求和。接着北方契丹辽国趁宋朝困于西夏之际。凭空协迫宋朝输钱结盟。

宋朝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和军事危机。图谋改革。富民强国的呼声日益高涨。在这种形势下。宋仁宗启用范仲淹开始实行庆历新政。改革初范仲淹上书《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了各项改革措施包括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各项主张和建议。中心思想就是要裁汰冗官。精简机构以解决官多为患和财政拮据的问题。然而改革触及触犯了官僚权贵及地主豪强的既得利益。他们就坚决反对群起而攻之。随着新政的推进。反对的声浪不断高潮。最后宋仁宗妥协守旧官僚的反对。《庆历新政》无果而终。赵祯励志图强的信念也旋踵即逝。不过却为后来的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革基础。

政荒民敝与天灾人祸致使人民流离失所。流民盈道。哀鸿遍野。贫富悬殊矛盾激化。各地又爆发了王则、侬智高的农民起义。最后宋仁宗多方启用清官廉吏。轻傜减税才将起义平息。

宋仁宗宽厚仁善。温和的政治环境使大臣们敢于直言。仁宗善于纳谏。知人善任。仁宗朝出现了许多的名臣如:范仲淹、包拯丶寇准丶欧阳修丶富弼丶文彦博、晏殊、韩琦、苏轼、陈执中等。一代名将狄青丶杨文广都曾得到重用。

历史上记载仁宗驾崩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京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值得一提的是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得知消息后。也嚎啕大哭起来。并建立衣冠冢以示敬佩与缅怀。也为其仁慈所折服。

其他观点:

为人君者。止于仁。这句话说的是做对一个皇帝最好的评价莫过于仁了。那么中国历史上有又有谁被评为仁呢?他们分别是宋仁宗赵祯。明仁宗朱高炽。清仁宗。而真正能担当起仁宗称号的以我看只有宋仁宗赵祯。其他二个或有不足。或者徒有虚名。实在无法与之相比。

那么宋仁宗赵祯都一生中都做了那些事情。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

仁义治国。理性待人

宋仁宗不仅对人宽厚。而且没有架子。对自己也是要求极其严格。衣服食物非常简朴。有一次出宫游玩。在散步的时候老是回头看。随从们也不明所以。回宫后赵祯才说。朕渴坏了。快倒水来。妃子们都十分奇怪皇上为什么在外面不让随从伺候喝水。仁宗却说:我多次回头看他们没有准备水壶。如果要喝水他们一定会挨骂了。所以回到宫里才喝水。身为九五之尊对待身边人却如此之好。治理国家就更不用说了。

贤臣辈出。文治兴盛。

在宋仁宗治国期间。出现了许多刚正不阿的大臣。有流传至今的包拯。到现在都还被人们称为包青天。还有才华横溢却郁郁不得志的柳永。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传唱至今。作为情侣之间的爱慕之词。还有开创豪放派词风的苏轼。以及王安石。欧阳修。范仲淹等浩如繁星的人才。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创造了宋朝文化的极盛。使得中国文明在古代史中达到顶峰。成为一颗闪耀的明星。

维护和平。休养生息。

宋仁宗时期的朝廷没少对外打仗。可是每一次基本上都是以和平收场。例如仁宗刚刚继位的时候就传来了西夏李元昊称帝的消息并大举进兵的消息。此时的赵祯并没有慌乱。而是任命西北范仲淹为主将打退了西夏的进攻。并和西夏签订了和平条约。建立边境市场。和西夏互通有无。促进了当地人民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民的生活。面对北方强敌辽国的咄咄相逼。并没有一味用兵。而是签署合约。主持二地人民和平交往。宋仁宗在位三十余年。百姓的生活得到了进步。经济迅速发展。到后来赵祯死的时候。不仅举国哀嚎。就连外敌君主也为他感到哀伤。

经济进步。科技发展

长久的和平时期使得宋朝商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四川第一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又在毕升的主持下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极大程度上推进了文化的传播。火器在应对外敌上也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可以说是欣欣向荣。

赵祯的一生当之无愧一个仁的评价。他应该受到万世敬仰。

其他观点:

从个人品德修养上来说。宋仁宗确实没什么可挑剔的。这也是别人吹他最大的吹点。

然而对于一个皇帝而言,他的本职工作无非是稳固国家政权。让国家强盛。让百姓至少能吃饱饭。从后两点上来看。他毫无疑问是不合格的。

政治军事上。宋仁宗期间西夏彻底独立。虽然西夏独立的基础在李德明时期奠定。主要是宋真宗的锅。但是西夏成功建国。宋仁宗难辞其咎。

在独立之前。元昊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内政改革不谈。军事上攻打回鹘和唃厮啰。夺取了瓜、沙、肃三州。又攻下了兰州诸羌。然而宋朝除了授予唃厮啰河西节度以外。并没有进行任何军事支援。坐看元昊消除后顾之忧。

更让人心寒的是。极力反对元昊独立的山遇惟亮。因为受到元昊憎恨。元昊欲将其灭族而逃亡宋朝。逃亡之前。他的母亲因为不想拖累他而要求惟亮放火烧死自己。

而宋仁宗对这件事是什么看法呢?

己酉。鄜延路钤辖司言。赵山遇遣人至金明县。与都监李士彬约降。已令却之。诏钤辖司及环庆、泾原、麟府等路各谨斥候。如山遇复遣人至。但令士彬以己意约回。务令边防安静。——《续资治通鉴长编》

对于宋仁宗而言。边防安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宋朝边防的郭会和李渭自然也秉承圣上的旨意。贯彻大义。即使元昊要造反我们也不会接受真心拖家带口来投降带机密的人。

至于后来。元昊建国。宋军镇戎三败。关右震动。大家都知道了。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经济问题。

宋仁宗期间。三冗局面彻底形成。他也做了一些举措来削减开支。然而根本没什么效果。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也才刚刚开始就夭折。

因为财政开支过大。所以必然要用尽各种取财之术。百姓的负担自然也极其严重。

吕景初:今百姓困穷。国用虚竭。利源已尽。惟有减用度尔。用度之广。无如养兵。比年招置太多。未加拣汰。若兵皆勇健。能捍寇敌。竭民膏血以啖之。犹为不可。况羸疾老怯者。又常过半。徒费粟帛。战则先奔。至于勇者。亦相率而败。当祖宗时。四方割据。中国纔百余州。民力未完。耕植未广。然用度充足者。兵少故也。而所征者皆克。自数十年来。用数倍之兵。所向必败。以此知兵在精。不在觽也。议者累以为言。陛下不即更者。由大臣偷安避怨。论事之臣。又复缄默。则此弊何时而息。——《续资治通鉴长编》

包拯:臣以谓冗兵耗于上。冗吏耗于下。欲救其弊。当治其源。治其源者。在乎减冗杂而节用度。方今山泽之利竭矣。征赋之入尽矣。——《宋史·仁宗本纪》

欧阳修:昔者之民賦稅而已。故其不足。則鑄山煮海。榷酒與茶。征關市而算舟車。尚有可為之法。以苟一時之用。自漢、魏迄今。其法日增。其取益細。今取民之法盡矣。昔者賦外之征。以備有事之用。今盡取民之法用於無事之時。悉以冗費而靡之矣。至卒然有事。則無法可增。——《通进司上书》

负担严重也会造成农民逃散:

欧阳修:今天下之土。不耕者多矣。臣未能悉言。請舉其近者:自京以西。土之不闢者不知其數。非土之瘠而棄也。蓋人不勤農與夫役重而逃爾。——《通进司上书》

苏辙:当今自楚之北。至于唐、邓、汝、颍、陈、蔡、许、洛之间。平田万里。农夫逃散。不生五谷。荆棘布野。——《进策》

所以这个宋仁宗的所谓“盛世”。百姓生活水平到底怎么样。我想不言自明了。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士大夫。也不是可以混吃等死的部分宋朝武官。

当然。宋仁宗还是很重视人权的。尤其是地主的人权。在宋仁宗之前。宋代地主杀死佃客是要偿命的。不过宋仁宗颁布了一个“新制”。这样地主殴打死佃客也不需要偿命了。可见宋仁宗确实是位心怀百姓的仁君。

(王琪) 知复州, 民殴佃客死, 吏论如律。琪疑之, 留未决。已而新制下, 凡如是者听减死。”——《宋史·王琪传》

还有就是为了使百姓免受黄河之苦。宋仁宗做出了把黄河引入六塔河的拍脑门决定。这个决定简而言之。就是把几百步宽的河挖进五十步宽的河道。尽管欧阳修苦口婆心地说明了这个决定到底有多瑙残。但是宋仁宗还是同意了六塔河工程。结果就是。

嘉祐元年四月壬子朔。塞商胡北流。入六塔河。不能容。是夕复决。溺兵夫、漂刍藁不可胜计。命三司盐铁判官沈立往行视。而修河官皆谪。宦者刘恢奏:\"六塔之役。水死者数千万人。穿土干禁忌;且河口乃赵征村。于国姓、御名有嫌。而大兴臿斫。非便。\"——《宋史·河渠志》

虽然“数千万”肯定是夸张说法。不过六塔河工程对百姓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是毫无疑问的。

宋仁宗。内政不能使国家富强。外战不能遏制西夏。在位期间物价飞涨、兼并严重、民不聊生、经济几乎崩溃。唯一留给后人的。也只有他的那些“仁政爱民”的传说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且听风雨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26:08

    仁宗,西夏,宋朝,塔河,宋史,的是,佃客,百姓,真宗,用度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26:08

    没想到大家都对有人说宋仁宗是个好皇帝,除了性格仁慈以外他一生都有什么突出的政绩?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擦掉眼泪我依然是王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26:08

    中国古代有四大仁君。分别是汉文帝刘恒丶隋文帝杨坚丶宋仁宗赵祯、明仁宗朱高炽。宋仁宗可谓一代明君圣主。在位时间也长达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