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湖北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2018年湖北GDP达到了39366.55亿元。位居全国第七;而人均GDP达到了6.67万元。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一个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近年来湖北经济发展比较快。过去十年。湖北GDP从2008年的1133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9366.55亿元。名义增长倍数达到3.47倍。位居全国前列;而排名也由原来的全国第10上升至第7。
湖北省。简称“鄂”。位于中国中部偏南、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全省陆地面积约18.59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接近6000万。共下辖有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区以及4个省直管市。其中自治州也算地级行政区。也就是说。湖北是有13个地级行政区。2018年湖北各市州的经济数据如下表:
这13个地级行政区分别是:武汉、宜昌、襄阳、荆州、黄冈、孝感、荆门、十堰、黄石、咸宁、随州、鄂州以及恩施。那么它们都是几线城市?我们就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发布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为依据。从它公布的2019年榜单显示。来自湖北的有:
新一线城市:武汉
三线城市:宜昌、襄阳、荆州
四线城市:黄冈、黄石、孝感、十堰、恩施、咸宁
五线城市:鄂州、荆门、随州
湖北经济发展不平衡。基本上是武汉“一城独大”。从上表各市的GDP情况来看。武汉GDP高达14847.2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超过1/3。武汉也被评为新一线城市;而宜昌与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也相对较好。GDP都超过4000亿元。但都进不了二线城市。它们与荆州被评为三线城市。剩下的城市发展一般。都是四五线城市。
当然。也值得一提的是。这份由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发布的榜单。它并非国家官方公布的。国家不仅没有对城市进行划线等级。也没有公布相关的划分标准。因此对于这份榜单。权威性多大还是值得商榷的。我们权当参考。
其他观点:
湖北省有13个地级行政区。其中12个地级市(武汉为副省级城市)。1个自治州;另有4个省直辖县级单位(分别是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神农架林区)。其中三个县级市。一个林区。本文只分析12个地级市。分别是武汉市、黄石市、十堰市、宜昌市、襄阳市、鄂州市、荆门市、孝感市、荆州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
1、12个地级市经济概况
2018年湖北的12个地级市中GDP最高的当属省会武汉市。高达14847亿元。同比增速8%。在GDP增速中也是属于中上游。GDP在2000亿以上的城市有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黄冈市四个城市。其余7个城市GDP都在1000亿到2000亿之间。
人均GDP最高的城市分别是武汉市的13.4万元、宜昌市的9.82万元、鄂州市的9.31万元、襄阳市的7.6万元、黄石市的6.43万元、荆门市的6.37万元。说明这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从城镇化的角度来看。城镇化率达到了60%以上的城市有四个。分别是武汉、襄阳市、鄂州市和黄石市。而荆门市已经比较接近了。其中比较难以理解的是荆州市的人均GDP只有3.72万元。但是城镇化率达到了55.8%。比人均GDP达到9.82万元的宜昌市还要高。这个指标确实很反常。孝感市也是类似的情况。3.89万的人均GDP。但是城镇化率却高达57.6%。
一线城市数量:0个;
全国4个一线城市。武汉无城市上榜。
新一线城市数量:1个;
全国新一线城市数量15个。上榜1个。上榜城市为武汉市。
二线城市数量:0个;
全国二线城市数量30个。上榜数量0个;
三线城市数量:3个
全国三线城市70个。上榜城市3个。是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
四线城市数量:5个
全国四线城市90个。湖北上榜5个。分别是:黄冈市、黄石市、孝感市、十堰市、咸宁市;
五线城市数量是:3个;
全国五线城市128个。湖北上榜3个。分别是鄂州、荆门、随州。
其他观点:
十堰五线可以。四线有点勉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355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城市,襄阳,万元,湖北,宜昌市,武汉,亿元,黄石市,荆州市,数量
没想到大家都对湖北经济发展较快,那么它下辖的12个地级市都是几线城市?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湖北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份。2018年湖北GDP达到了39366.55亿元。位居全国第七;而人均GDP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