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一个单位的行政规格?
原创

怎么判断一个单位的行政规格?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你好。想要了解一个单位的行政规格。最权威的就是看三定方案。但是。有些单位的三定方案不对外公开。这时切忌不能以主要领导的级别去套单位的级别。因为主要领导高配的情况非常常见。此时。相对靠谱的就是看“排名靠后”的副职级别。

为什么要特别标注“排名靠后”。理由如下:

正常而言。单位的正职会跟单位的级别一样。比副职高一级。例如。正科级单位的正职是正科级。副职是副科级。

但是。有些正科级单位“排名第一的副职”会跟正职一样是正科级。其他副职仍是副科级。此时。你不能根据一位副职是正科级。就说这个单位是副处级。因为这个单位的正职仍是正科级。

又比如。一个单位的正职是副处级。副职有正科级、也有副科级。级别并不统一。最低的与正职差了两级。此时。就要以排名靠后的副科级副职去推断这个单位是正科级。单位的正职和若干名副职都高配了。

下面。我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以总工会为例进行说明。

目前。各级总工会的主要领导普遍高配。县总工会主席基本都由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任。个人明确为副处级。

但是。县总工会在三定方案是明确的正科级单位。相信也没有几个人认为县总工会是副处级单位。

相应的。县总工会除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会明确为正科级之外。其他副主席一般就是副科级。排名靠后的副职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其次。介绍一下非常容易被误解的公安系统。

目前。各级公安系统的主要负责人都由同级政府的副职兼任。例如市公安局局长由副市长兼任。个人明确为副厅(局)级。

而且。市公安局的副局长中有不少会明确为正处级。因此。很多朋友认为是公安局是一个副厅级单位。

其实。这也是不对的。市公安局是市政府的组成部门、下属机构。与市发改委、市教育局一样。在三定方案中都是明确的正处级单位。

只不过。因为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庞大警察队伍的管理需要。各级公安系统的内设机构普遍存在高规格设置的情况。例如。市交警支队通常都会明确为副处级单位。

但是。这并不影响整个公安局的规格。我们去看一下公安局的副职(包括副局长、政治部主任、纪检组长)。除了常务副局长明确正处级之外。其他肯定有正处级的、也有副处级的。

这就说明市公安局是正处级单位。只不过局长和部分副局长进行了高配。

然后。再介绍一下同样非常容易被误解的几个常委部门。

以地级市为例。所谓的常委部门是指纪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市委办。这些单位的一把手都由市委常委担任。个人是明确的副厅级领导。

但是。除了纪委这个独立的一级组织之外。其它常委单位都是市委的组成部门、下属机构。在三定方案中都是明确的正处级单位。

举个例子。假如市委统战部是副厅级单位。那么统战部的副部长、纪检组长应该全部都是正处级。

事实上。除了常务副部长和兼任正处级单位一把手(如市民委主任)的几位副部长之外。一般有两三位副部长是明确的副处级。纪检组长也是明确的副处级。

同理。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市委办也是如此。副职有正处级的、也有副处级的。整个单位就是正处级架构。

最后。说一下中管高校。

所谓的中管高校。是指书记、校长纳入中央管理、由中央任免、明确为副部级的高校。

因此。很多人将这些中管高校称之为副部级高校。

如果这些高校真的是副部级。那么所有的副职(副书记、副校长等)应该都是正厅级。但实际上。这些副职有正厅级的、也有副厅级的。由此可见。中管高校就是正职明确高配的正厅级单位。

综上所述。想要判断一个单位的规格。相对比较靠谱的还是看排名靠后的副职的级别。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其他观点:

因为一个单位的主官最多有两个。可以“高配”、“平配”或者“低配”。变数比较大。所以很难百分之百地匹配单位级别。

但【副职】远不止两个。往往有若干个。大多数【副职】的级别一般比单位规格低半格。几乎不会错。毕竟很难出现大规模的【副职】同时高配或低配的情况。大规模【副职】还是平配。简单举几个例子:

一、以地级市公安局为例。大多数的副局长是明确的副处级。所以单位就是正处级。而不是副厅级。现实中。公安局长为副厅级的原因是其由副市长兼任。这是副市长的级别加成缘故。不是公安局长的原因。

这里。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配”。

二、以国防大学为例。由于其校长为正战区职、上将。所以很多人认为国防大学是正战区级。其实。不然。其排名靠后的两名副校长是明确的正军职、少将。假设其规格为正战区级的话。不可能同时出现若干副校长为正军职的情况。所以。其学校规格是副战区级。

类似的情况。同样适用于军事科学院(副战区级)和国防科技大学(正军级)。军改后这三家军事院校都分别降半格。

三、以副省级城市为例。副市长都是国标正厅级(城市内部也称“副市级”)。比城市规格低半格。对应非常吻合。

国家部委里的副部级国家局。与副省级城市情况相同。副职是中管正司局级干部。同样比单位规格低半格。

在这里。有一点需要澄清。我们熟悉的上海市浦东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则不是副省级规格。他们只是拥有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很多人将这种权限错误地与行政级别划等号。

姑且不说区“四套”班子“一把手”的级别。单从众多的“区委常委、副区长、区人大副主任、区政协副主席为副厅级”的事实就可以看出。新区的规格是正厅级。如果新区是副省级。怎么可能出现一大批的【副职】是副厅级?

(题外话: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只有区委书记由市委常委兼任。属于高配。区长、区人大主任和区政协主席都是标准的正厅级干部。由市委提名而非中央提名)。

四、最后看争议最多的31所中管高校级别。高校领导班子包括:书记和校长、常务副书记和常务副校长、党委常委以及副校长。这三个层次。

单看众多学校副校长级别。大多数都为副厅级。很多还是由类似学校的人事处处长、计划处处长、二级学院院长等正处级领导晋升而来。所以。中管高校的规格就是正厅级。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副部级”。

也有人会说:书记和校长“一直”都是配备副部级。而不是“偶尔”配备副部级。学校理所当然就是副部级。这种说法其实简单地将领导级别与单位规格划等号。忽视了关键所在。

这里的关键点就是:这31所中管高校太关键了、太重要了。承担了重要的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任务。所以长期高配副部级主官。以便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促进自身发展。毕竟相比地方政府、央企国企。高校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她的本质需要依赖财政拨款或其他经费支持。总体还是处于弱势地位。所以。较高的领导配置规格。是有利于高校长期发展的。

其他观点: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一、看三定方案。

这是最准确的办法。2019年最新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对每个单位定规格、定编制、定职责。都有清清楚楚地表述。按照我国行政体制。大多中央级部门为正部级。省级部门为正厅级。市级部门为正处级。县级部门为正科级。

但也有高配的单位。比如对标县一线。县委党校、县总工会等单位。由于职能重要。高配为副处级单位。

当然也有低半级的单位。比如县一线。也有二级部门。为副科级建制。各地类似但又不尽相同。

二、看编办批复。

各级党委都有编制委员。下设办公室。简称编办。专门管理各单位规格和编制情况。有一些机构改革后新成立的单位。需要明确相关规格等信息。都Uh上级或同级编办批复文件为准。如:我县有一个AAAA级景区。近年来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原来县上审批的正科级规格的管委会己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后来市编办审批为正处级建制。提升了规格。管委会领导也由市级组织部门任命。

三、看“一把手”级别

比如县一级。县级部门大多为正科级建制。但也有个别单位例外。尤其是一些重要职能的单位往往会高配。如公检法一把手就为副县级。这和常委兼任部门一把手还有差別。通常把这些单位称为副县级单位。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2:36

    单位,副职,正处级,正科级,都是,规格,正职,级别,也有,高校

  • 入了迷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2:36

    没想到大家都对怎么判断一个单位的行政规格?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32:36

    你好。想要了解一个单位的行政规格。最权威的就是看三定方案。但是。有些单位的三定方案不对外公开。这时切忌不能以主要领导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