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李清照,辛弃疾,苏东坡等文人的诗词,你最喜欢谁的?
原创

柳永,李清照,辛弃疾,苏东坡等文人的诗词,你最喜欢谁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根据其作品的主要风格特点。后人大致把苏东坡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诗词的代表。而把柳永李清照作为婉约派诗词的代表。而所谓豪放派特点就是指诗词中充满了豪情壮志、雄浑深厚、气吞山河的胸怀等。譬如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婉约派特点就是。感情细腻、委婉缠绵。比如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以及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等。

把他们划分成两派。是指对他们的大多数作品来说的。其实呢。他们每个人还写了少量的对方派别的作品。比如豪放派苏东坡写的婉约句子。“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辛弃疾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等等。不一而足。再比如婉约派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亦是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等等。词牌都是相通的。按平仄韵律填写即可。区别在于作者所处的环境、运用的词句、所包含的气象差异造成了风格的迥然不同。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们这些词人。能从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沉淀下来直到今天。还被我们后人纪念膜拜。自是优秀的杰出人物。诗书纪世长。忠厚传家远。我们能做的无非虚心学习而已。至于谁先谁后、孰高孰低已经往事如风、无关紧要了。

个人拙见。

其他观点:

喜欢苏东坡的词。因他是词作豪放派大家。也是婉约派的推崇人。他是全才。词风雄浑刚烈。鼓舞人心。

其他观点:

这四个人都是宋代著名词人。 各有特点。在词作上都属于大家。我个人都很喜爱(当然还有李煜了)。

上学时喜欢抄词。其中绝大部分抄录的作品都是出自他们之笔。

从词派来说。辛弃疾、苏东坡为豪放派词人;柳永、李清照为婉约派词人。

从作品上来说真的是“各有风骚”“难分伯仲”。但是。人们喜欢一个作者。就会去考究他的生平、经历、人品。从综合考虑。我个人最喜欢苏东坡。

苏东坡——宋词豪放派的先驱

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月下的漫步者。是美食家.......

苏东坡在词的创作历史贡献上超过了他的文章和诗。在他之前宋词都是以婉约为主导的。而苏轼对词的变革。才成就了豪放派词作。

宋代的第一首豪放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整首词。看似是写打猎的场景。实则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委屈、为国效力的希望。

苏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师。但是却不是生活中。仕途中的弄潮儿。官场上一贬再贬。最后到了海南儋州。临死前一年才因为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大赦天下。而得以回归。

如果说。一个人春风得意、高官厚禄。心胸豁达。我们大多容易理解。

但是。自己才华横溢。秉性纯良。却处处受人打压排挤。在这样的现实之中。最终能够超脱。成就新的自我。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他的经典词作太多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倒是、三国周郎赤壁.........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柳永——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柳永是宋词的一个传奇。而且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传奇。

他的一生。为歌姬大量填词。并因此成为了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

尽管很多人说他“不务正业”。但是他的词作是真的美啊。他对宋词的发展的确产生了重大影响啊。

柳永的词在当时流传极广。就是那个朝代知名的“流行金曲音乐人”。

正可谓:“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柳永的词太经典。随便一句都为绝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李清照——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宋词作者。形形色色。最为奇绝的是女词人。

宋代的女词人如同一朵绽放的小花。盛开在一代代人的心田。留下了一缕缕清香。

李清照。后人用“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将她和李煜并称。

一个人的成就高下是和其参照物对应的。参照物越大。一个人的成就就越高。

能和李后主相提并论。李清照作词方面的成就与地位还用我们再说什么吗?

她一生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时期。感情经历亦是坎坷。这也体现在她的词作上。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的才华、家国情怀、胆魄骨气。足以让那个时代失色。风流无二。她也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辛弃疾——把栏杆拍断

辛弃疾是宋代词人中能够领兵打仗的将军。是将军中能够赋诗填词的词人。

辛弃疾出生时。北宋已经灭亡十三年了。他的家乡早已被金兵占领。他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辛弃疾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只可惜他率兵南归之后。始终不被重用。他从1181年被削职罢官。回乡闲居多年。一腔报国热情却从未衰减过。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

从他的诗词文章中可以看到他的才华横溢。他的作品有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有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有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辛弃疾的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他的词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的。

我们今天看他的词。总是能感觉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表白。总是忘不了他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梳理完了以后。我感觉我更喜欢豪放派的。文人要有胸怀天下的豪迈与气魄。比起辛弃疾的“把栏杆拍断”和苏东坡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真是难分伯仲啊~~~~

------END-------

感谢您的阅读!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几度无言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6:05

    词人,豪放,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宋词,柳永,都是,作品,宋代

  • 独一人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6:05

    没想到大家都对柳永,李清照,辛弃疾,苏东坡等文人的诗词,你最喜欢谁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6:05

    根据其作品的主要风格特点。后人大致把苏东坡辛弃疾作为豪放派诗词的代表。而把柳永李清照作为婉约派诗词的代表。而所谓豪放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