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上市公司好坏?
原创

如何辨别上市公司好坏?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如何辨别上市公司好坏?


第二、行业中是不是处于龙头地位。市场份额大不大。有没有定价权。这也是评估一个公司的重要条件。如果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或者领导地位。成长性稳定。市场份额稳中趋升。那说明公司的竞争力比较强。如果还能有行业定价权。那龙头地位就更加明显。因为没有定价权。公司的业绩波动会比较大。很难保证净利润的稳中有升。




第五、公司沪城河深不深。是不是不可替代或者有竞争优势。这是要求上市公司有没有独到的产品。或者技术优势。或者营销优势。但我觉得技术。跟营销。都跟人有关。我很希望靠独到的产品优势。好比云南白药。片仔癀。马应龙。贵州茅台这种上市公司。有着不可替代性。谁来管理都没事。这种就决定了上市公司的护城河比较深。

第六、主营业务是不是够专注。行业最多不能涉及两个以上。我非常看重主营业务的状况。最好是能用5个字以内总结。比方说。白酒。牛奶。房地产。休闲食品。药品等等。我非常反感那种。主营业务繁杂的公司。一件事都做不到龙头。那我觉得做几件事更难。我一般都不会选择。

总之、一家上市公司好不好。健康不健康。我们一面通过历史数据去分析。另一方面。我们要假设未来能实现预期的概率有多大。如果能一眼看穿未来的公司。那是最好的公司。但毕竟经营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过程。这需要我们适当敬畏竞争性强的行业。

以上涉及到的案例只是举例。没有推荐的意思。谨记。

其他观点:

通常。股民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坏。有以下四个渠道。

1、基本面。来自股票软件。

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俗称F10。主要指的是一家企业的公开信息。

这部分信息主要来自于企业的报表。季报。中报。年报。以及时不时的信息公开披露。

当然。这部分信息也是准确率相对最高。最有效的。

只不过公开信息比较多。很多股民对于基本面研究比较浅。往往无法看出端倪。

其中的各项指标。诸如营收、净利润、同比、环比、资产负债率、销售毛利润率、净利润率、股东信息、股东人数、应收账款、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流动比率等等。

即便是企业的报表。几百页长。很多的股民也不会扎扎实实去看。

其实。这里面还是大有文章。值得推敲的。尤其是对于资金量大。又打算长期投资的投资者来说。上市公司基本面还是值得深度研究的。

公开信息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完全公平的。也是最有效的。

当然。曾经也出现过一些企业的业绩造假。但终究只是极小部分。

但有一点要切记。披露的信息都是过往的信息。过往并不代表将来。

对于基本面的信息。要尽量通过蛛丝马迹。去推演未来的预期。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2、企业研报。大多来自券商。

第二类就是上市公司的研报了。也是被股民诟病最多的东西。

绝大多数的企业研报。往往是报喜不报忧的。也就是基本上都是一致看好。

其实。企业研报本身是有价值的。但并不是单纯地看研报上的业绩预估。

业绩预估。确确实实没有特别大的道理。因为研究员对于一家企业的实际经营。其实是非常难判断的。

所以。研报中往往会有一行所谓的免责。告诉如果遭遇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可能会导致业绩与预测不符。

其实。企业研报中。行业研究的那部分。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对于企业的研究部分。真的是见仁见智了。

还要注意的是一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部分的描述。这部分往往是企业的优势壁垒所在。需要特别关注。

研报往往会给一些企业增持、中性、买入等评级。遇到很普通的评级。要特别注意一下。

对于企业研报中预估的价格。不要太在意了。因为基本上都不太准确。或者说太过理论化。参考价值不大。

最后。这么多家投研机构中。建议多参考一下中金公司出的研报。价值更高一些。

3、公开信息。大多来自网络。

第三种公开信息。大多来自于网络。

这种信息就比较鱼龙混杂了。有一些相对比较靠谱。比如在上市公司公开的平台上。回答投资者问。

比如某些新闻网站的报道。其实都并不一定真实。很多都是个人杜撰的。

至于一些所谓的公众号分析。大V分析。那就单纯的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

网络公开的消息和以前的小道消息差不多。只能说是见仁见智。

有一些是对的。有一些是错的。需要自己去辨别。自己去下结论。

信息网络时代。博眼球的信息太多。网络公开信息没有太多的代表性。其实还不如官方公布的报表有效。

对于没有研究能力的散户来说。还是不要接受太多这类信息。真没必要。

4、日常认知。大多来自生活。

最后剩下的。就是日常认知部分了。

所谓的日常认知。就是部分上市公司。在生活中是能有一定接触的。

就比如一些食品饮料的企业。房地产公司。银行。证券公司。包括家电等等。可以透过生活。看到冰山一角。

当然。这冰山一角并不代表全部。也不能代表市场认可度。只能作为一个参考。

日常认知还包括熟人关系。比如某些朋友在某家公司任职。他能够对这家公司有更多的了解和认知。

亦或者有些人所在的公司。和上市公司会有一些合作。也是可以从某个维度去了解一家公司的业务好坏。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等等。

日常认知。其实也是某种信息的不对称。信息只有在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更有价值。

所以。散户要懂得利用好自身特有的信息渠道。获取一些日常认知层面的信息。对于一家企业做进一步的判断。

但是。这种认知并不是去找别人打探小道消息。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要注意分辨。

以上四点。是普通股民能够获取一家上市公司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判断和辨别上市公司好坏的信息来源。

其实这四条。代表四个维度。是可以结合起来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坏的。

虽说并不是特别的精准。但是可以判断个七七八八。形成相对有效的信息。

如何辨别上市公司的好坏。如何结合上述四大信息来源呢?

其实。是有完整的方法论的。

四个步骤。我们一一来做详细的分析。

1、通过日常认知。寻找自己熟悉的领域。

既然是要辨别上市公司的好坏。首先大前提就是要对于一家公司。或者公司所在的行业。有一定的认知。

寻找自己熟悉的领域做投资。这句话一定是对的。

因为投资赚钱的本质。就是信息差。

如果所有人的信息都是对等的。那么一定会高度统一。那么股价就会被推到一个很高的位置。

因为只有价格高了。才有可能会产生分歧。有分歧才有收益。

所以。本身寻找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就是一种纯天然的优势。可以说是先发制人。

进入陌生领域做投资。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但是要对整个行业研判和个股研判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我们都知道。看不懂的投资别做。一家上市公司如果你看不懂。那么买入他的股票。无异于是一场资金的博弈。

虽说你也有博弈胜出的机会。但从概率上来讲。比起那些对这家公司很熟悉的投资者。你的机会要更小一些。

2、通过行业研报。判断行业未来的趋势。

当你大致选择完一个行业。或者是一家上市公司之后。一定要去看研报。

研报确实是五花八门。很多信息存在夸张的成分。

但是研报对于趋势的研判。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其实还是有一定作用和帮助的。

你想投资的上市公司。如果处于一个蒸蒸日上的行业。那么赚钱的机会远大于处于瓶颈期。或者走下坡路的行业。

研报中的行业数据。尤其是3-5年的行业总体研判。基本还是比较准确的。

看研报。千万不要单独看一家券商或者投行发的。得多看几家。综合分析。

必要的时候。选择折中一下各类研报的数据。其实是完全可以的。

另外。如果两份研报出现对一个行业完全相反的态度。说明市场对于这个行业的分歧较大。建议谨慎对待。

毕竟。行业选错了。那么找到优质上市公司的可能性。就大大减小了。

行业中的逆行者。终究是少数。绝大多数是逃不开随大流的。

3、通过基本面分析。确定上市公司的地位。

既然我们找的是一家优质的上市公司。那么基本面上一定是可以反应的。

最简单地说。同一个行业里。营收决定了市场份额。营收的多少从侧面决定了一个公司的地位。

其次。净利润率。如果高于行业平均。代表公司产品认可度高。拥有议价权。

如果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差额小。说明企业内部的运营效率高。成本控制更好。

从资产负债率上。可以了解上市公司的杠杆情况。从周转率和应收账款上。也能看出上市公司在供应链上的地位如何。

通过技术专利的数量。可以区分析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

通过股东的增持减持。可以发现市场对于个股的认可。包括一些专业投资机构和基金。是否参与到流通股东中来。也能从侧面反应市场对于这家公司的认可度。

几乎所有的基本面指标。都是有用的。前提是你有没有能力读懂这些指标背后的含义。

这一点对于一些财务出身的人来说。可能压力会小一点。对于没什么研究能力。同时没什么耐心的投资者来说。就像是看天书一样。

最后。作为投资者。一定要看懂这家公司所在行业。做的产品情况。销售额和净利润。这些最基本的必须得有。

否则。投资成了盲人摸象。纯靠运气了。或者说上市公司的好坏。都被忽略了。

4、结合自身观点和他人观点综合分析定位。

再之后。就是对于一家上市公司进行分析了。或者说是给个结论。

这个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做判断。也可以选择听听别人的意见做参考。

不是所有人都有分析能力的。所以很多人接受了各式各样的信息后。依然没有办法把握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坏。

这个时候。不妨听听别人怎么说。再结合别人的论点和自己已经掌握到的信息。来做最后的判断。

网络上的论调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逻辑性很强。偏推理的投资论调。这种论调会结合它们掌握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至少会对自己阐述的观点进行佐证。参考意义较大。

第二种是为了博眼球的言论。会非常的夸张。可谓“别出心裁”。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这种博眼球的言论一定是错误的。只不过错误的概率可能会比较高。

作为投资者。网络上的任何信息。只能代表一个参考意见。最终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下结论。这家公司到底是不是优秀的上市公司。

其实。这四个步骤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从熟悉的领域入手。从宏观的行业到微观的上市公司。最终结合了自身的观点做判断。

从整个投资逻辑上来讲。已经非常严谨了。这样的判断会相对比较准确一些。

其实。要辨别上市公司好坏。还有一种绝对正确的方法。就是跟随资金。

简单地说。资金认可的上市公司。才是好的上市公司。

有些人一直想不明白。自己明明投资的一家上市公司是好公司。为什么就是不涨。

其实。本质原因。就是你认为的好。和资金认为的好。完全不是一回事。

换句话说。资金认可的。才是真正的好。

现如今的市场。每天的成交金额破万亿。1万亿资金都找不到优质的上市公司吗?

那些成交量非常低迷。股价也是一蹶不振的上市公司。至少在当下。在资金眼里。并不是一家优质的上市公司。

就好像有人会问。银行是不是优质的上市公司。

如果单纯净利润的角度来看。绝大多数银行似乎是非常不错的上市公司。

但如果从投资逻辑来看。增长几乎停滞的银行。并不是一家好的上市公司。因为缺乏增长。

上市公司缺乏增长。那就代表上市公司的市值理论上也没有上涨的动力。股价不涨也是自然。

所以。在资金的眼里。银行并不是一个优质的行业。

当然。部分银行仍然保持着相对不错的增速。这一点。股价也会同步反应出来。

股票的上涨。终究是靠着资金的推动。不管是短线、中线、还是长线。资金对于一家上市公司的好坏。是最有话语权的。

又好比很多人觉得一些上市公司。是被恶意炒作。明明是垃圾公司。却股价涨上了天。

这里的垃圾公司。其实指的就是业绩相对比较差。

但从资金的角度去看。衡量一家上市公司好坏的标准。并不仅仅是业绩。还可以是概念。是题材。是赚钱效应。

资金认为这家上市公司。拥有的题材是别的上市公司不具备的。这也是一种价值。

所以。上市公司的好坏。本质上作为投资者说了不算。资金说了算。

有时候。资金甚至会因为散户过多。用脚投票去认为一家上市公司并不优秀。至少当下不优秀。经过漫长的洗盘后。才成为一家优秀的上市公司。

或许你会反驳。为什么会这样。但市场的规律告诉我们。定价权永远是掌握在掌控者的手里。

猪肉可以是15块钱一公斤。也可以是50块钱一公斤。本质上是供需关系决定的。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其实也是一样。资金实质上的改变了供需。才决定了上市公司的好坏。

所谓的价值。并不能单纯地停留在业绩层面。对于未来的预期。以及对于资金的追逐程度。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只能说。上市公司的业绩不断变好。会迎来更多的资金认可。从而定义这家上市公司是一家好企业。

最后给普通投资者一个小建议。

如果你想深入的去研究基本面。建议去多读读财务相关的书籍。

如果你发现自己真不是这块料。那就跟随资金去做上市公司的选择。尽量选择资金参与度更高的股票。

投资要顺势。一定要顺势。也只能顺势。

作为散户想要抢在主力资金前面一步。需要绝对的实力。加上一大部分的运气。

大部分情况下。散户只能被动的做一个追随者。追随市场的选择。去寻找好的上市公司。

当然。有些人并不认可这样的方式。会坚守自己认可的价值。

那么。做出主动选择的你。一定要懂得等待。等待自己手里的金子发光。等待它被资金认可。

其他观点:

如何辨别上市公司好坏?

的确。在A股目前已经接近4000家上市公司的情况下。这么多上市公司的质量实在是参差不齐的。可以说只有很小一部分上市公司可以称得上是好公司。而大部分都应该说是坏公司!

我这里说的好坏有几个标准:

1、按市值来看。500亿以上的公司应该算得上是好公司。然而。以这标准划分好坏会发现。很多通过财务造假伪装成蓝筹股、白马股的。比如康得新、康美药业、乐视网、暴风这类。

所以。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进行过滤。并且即使是市值500亿以下的也有好公司。

2、按赚钱能力来看。年营收500亿以上。净利润达到50亿以上。也就是净利率超过10%。这一类可以归为好公司的行列。当然更严格的可以要求15%、20%及以上的净利率。

当然。这个净利率数据不能单纯的只看一年、一期。而应该看连续几年的平均值。如果只看单期数据。就会出现有的时候非常好有的时候又非常差的情况。所以。别看10%左右的净利率不太高。连续持续保持这个盈利能力其实也是很难的。

3、按管理层能力来看。这也是很多价值投资者最看重公司的一个因素。管理层的管理能力、财务能力、运营能力、诚实可靠等方面。特别是管理层的诚信问题。直接关系到他所报告给股东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当然。看管理层能力本身就是一项定性的因素。无法通过定量的数据来辨别好坏。但我经常通过一个最综合的财务指标来间接判断管理层能力。净资产收益率(ROE)。这个指标的算法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详细的过程大家可以看一下杜邦分析法。这里就不多说了。

股神巴菲特不是说了。他只买毛利率大于40%。净利率大于5%。净资产收益率大于15%的公司。

在投资的时候。特别是打算长期持有只股票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它的盈利能力、成长性。一方面最好再考虑一下它的规模及管理层能力以求投资的稳健。所以。在辨别好公司的时候最好结合以上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最后。如果您认同笔者的观点。请加关注并点赞。谢谢您的支持!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长空夕醉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7:39

    上市公司,公司,行业,资金,好坏,信息,都是,企业,认知,能力

  • 写相思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7:39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辨别上市公司好坏?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一桥孤寂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5:47:39

    如何辨别上市公司好坏?第二、行业中是不是处于龙头地位。市场份额大不大。有没有定价权。这也是评估一个公司的重要条件。如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