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清平乐.红笺小字》。是北宋诗人晏殊所写的一首怀念知音之作。
在这首词中。晏殊以淡雅清新的语言。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把相思爱慕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原文:
清平乐•红笺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晏殊的词。语言明丽清新。声调和谐流畅。娇而不艳。艳而不俗。抒情叙事之间。有种闲雅旷达的君子情怀。
这首词以“红笺小字”为题。意在表达写满思念之情。怀恋之意的红笺。就像眷恋知音的一颗相思之心。他怅望着天上的飞雁。凝视着水中的游鱼。怀揣着写满相思之情的红笺。怅恨着这相思之情不可传递。
古代交通信息落后。古人常以鸿雁传书。鱼传尺素。飞鸽传信这些意象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晏殊在此处以“鸿雁和游鱼”两个意象都不能传递相思之意。言极心中之怅恨。感怀青山依旧。绿水空流。不见知音之面。连一点音讯也不可知的愁苦。
斜阳。西楼。意言红日将落。一日将尽。日复一日。长夜漫漫。帘外山遥水又远。帘内宝钩挂深愁。把一个相思怀恋之情表达得无以复加。
这首词中的一个个意象。紧紧地围绕着相思怀念这一主题展开。于平淡之中营造出一个使人愁肠难遣的氛围。读来愁而不怨。能让人生发无限的遐想来。
读晏殊的词。是一种美的享受。他的词多以婉约见长。于缠绵之中能抵达读者的心灵驿站。
其他观点: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时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晏殊的这首最有名的《清平乐·红笺小字》。是一首怀人之作。词的上片写作者的一片深情。以及此情难寄的惆怅。语意恳挚;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诉说尽平生的相慕相爱之意。鸿雁飞翔在云端。鱼儿游戏在水里。独我满腹惆怅。这番情意难以传寄。下片前两句显示主人公的孤独寂寞。含蓄有致。“遥山恰对帘钩”暗示心上人未至。帘钩闲挂。唯远山与自己相伴的苦况。末二句点明相思之意。“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一则说明如今。流水依然在眼。而人面不知何处。惟有相思之情。跟随流水。悠悠东去而已。又以流水的悠悠比喻作者的思想和愁绪的悠悠。
这首词写的是一般的离情别恨。从内容看并不新奇。。但抒情细腻婉曲。出语平淡宁静。蕴意却深挚。写情而不艳。写愁而不衰。体现了作者“闲雅而有情致”的风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并传诵。
其他观点:
清平乐·红笺小字
宋 ·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译文:
精美的红格信笺写满密密小字。说的都是我平生对你的爱慕之情。鸿雁飞翔云端且鱼儿游戏水里。这番满腹惆怅的情意难以传寄。在斜阳里我独自一人倚着西楼。遥远的群山恰好正对窗上帘钩。桃花般的人面不知到何处去了。唯有碧波绿水依旧向东方流去。
注释:
①红笺(从竹,戋( jiān)声):红色的质地很好纸片或者条。供题、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
②平生意:这里是写的平生相慕相爱之意
③鸿雁:在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鸭科鸟(鸿雁)可以传递书信。也作书信的代称。“鸿雁传书”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传说。因为鸿雁属定期迁徙的候鸟。信守时间。成群聚集。组织性强。古人当时的通信手段较落后。渴望能够通过这种“仁义礼智信”俱备的候鸟传递书信。沟通信息。
④斜阳: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 赵嘏 《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微绿含风月满川。” 元·彭芳远 《满江红》词:“牛背斜阳添别恨。鸾胶秋月续琴心。” 清·黄遵宪 《养疴杂诗》:“竹外斜阳半灭明。卷帘欹枕看新晴。”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 昆明 这都市。罩着淡黄的斜阳。”
⑤惆怅:失意。伤感。惆怅就是因为心中郁闷而不知道该干什么。忧伤和悲哀是表示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惆怅是强调一种迷茫。不知所措的感觉。
赏析:
此为怀人之作。词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写浓愁。言青山长在。绿水长流。而自己爱恋着的人却不知去向;虽有天上的鸿雁和水中的游鱼。它们却不能为自己传递书信。因而惆怅万端。
词的上片抒情。起句“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语似平淡。实包蕴无数情事。无限情思。红笺是一种精美的小幅红纸。可用来题、写信。词里的主人公便用这种纸。写上密密麻麻的小字。说尽了平生相慕相爱之意。显然。对方不是普通的友人。而是倾心相爱的知音。
三、四两句抒发信写成后无从传递的苦闷。古人有“雁足传书”和“鱼传尺素”的说法。前者见于《汉书苏武传》。后者见于古诗《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是诗文中常用的典故。作者以“鸿雁在云鱼在水”的构思。表明无法驱遣它们去传书递简。因此“惆怅此情难寄”。运典出新。比起“断鸿难倩”等语又增加了许多风致。
过片由抒情过渡到写景。“斜阳”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红日偏西。斜晖照着正在楼头眺望的孤独人影。景象已十分凄清。而远处的山峰又遮蔽着愁人的视线。隔断了离人的音信。更加令人惆怅难遣。“远山恰对帘钩”句。从象征意义上看。又有两情相对而遥相阻隔的意味。倚楼远眺本是为了抒忧。如今反倒平添一段愁思。从抒情手法来看。又多了一层转折。
结尾两句化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之意。略加变化。给人以有余不尽之感。绿水。或曾映照过如花的人面。如今。流水依然在眼。而人面不知何处。唯有相思之情。跟随流水。悠悠东去而已。
此词以斜阳、遥山、人面、绿水、红笺、帘钩等物象。营造出一个充满离愁别恨的意境。将词人心中蕴藏的情感波澜表现得婉曲细腻。感人肺腑。全词语淡情深。闲雅从容。充分体现了词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简介: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临川文港沙河(今属进贤)人。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江右人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之后到秘书省做正事。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仁宗至和二年。六十五岁时过世。性刚简。自奉清俭。能荐拔人才。如范仲淹、欧阳修均出其门下。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集选》一百卷。一说删并《世说新语》。主要作品有《珠玉词》。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 初次创业,有什么好的建议,请高人指点下?
- 文学上有种体裁叫古风,它和赋、诗词有何不同?
- 有没有对视力好的水果推荐?
- 怎么和父母说自己有男朋友了?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281532.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人面,小字,斜阳,鸿雁,惆怅,之情,东流,之意,绿水,西楼
没想到大家都对如何欣赏晏殊最有名的词《清平乐·红笺小字》?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清平乐.红笺小字》。是北宋诗人晏殊所写的一首怀念知音之作。在这首词中。晏殊以淡雅清新的语言。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