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伪军的军服为何各式各样?
原创

抗日战争中,伪军的军服为何各式各样?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是因为伪军的种类太多。五花八门。各路小鬼乱窜。

第一。伪满洲国军。

伪满洲国军是最早的伪军。主力是投靠日寇的东北军和收编的土匪武装。

1940年时的伪满洲国军人数正规军约10万余人(30个旅);武装较好的警察队约5万名以上。‘兴安军’约1万名以上

日本在东北依靠伪满洲国军保境安民。对付抗日游击队。所以给他们的待遇是很好的。

第二。华北治安军。

治安军是华北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伪军部队。

它主要是日本华北派遣军的傀儡军队。俗称“皇协军”。

治安军的作用比较大。主要用于控制华北日战区。

地道战里面的一百多鬼子二百多伪军。这些伪军就是华北治安军。

平原游击队张。对李向阳大喊我们是“治安军”的伪军。也及时治安军。

治安军由于需要经常打仗。所以装备和服装也算不错。比八路军要强。

这是汪精卫的部队。

汪精卫投靠日寇以后。建立了伪中华民国政府。

其实。他主要是日本华中派遣军扶持的傀儡。他的伪军叫做和平建国军。

和平建国军最初同其他伪军没有联系。主要是叛变投敌的国军军阀部队。比如西北军、东北军。另外就是地方武装力量甚至土匪力量。

到了抗战结束。已经扩编到大约40万。但实际上只是控制华中的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省各一部。后期也在山东、湖北等地有些力量。但主要是形式上的归附。

比如庞炳勋、孙殿英等人。都被被俘以后才投降日军。

第四。蒙疆自治军

主要是伪内蒙古政权的伪军。大部分是内蒙古各王爷的私人军人。一些则是投降的汉人伪军。

少数内蒙古伪军骑兵曾经在李宗仁第五战区作战。国军发现这些骑兵穿着破烂。作战期间甚至不知道卧倒。

另外的伪军还有很多。篇幅所限。不一一说了。

其他观点:

抗日战争时期伪军的来源和编成。完全可以用“五花八门”来形容。即有投敌时间的先后。也有地区的差别。更有所属“伪政府”及其作战序列的不同。日寇仅负责提供部分武器、管理和监视。同时。也由于这些伪军由侵华日军各部自行控制。不光是他们的服装。军需备品和粮饷标准、战斗力等也是各不相同。更有甚者。几大派系的伪军为了争夺“正统”的名分互相之间矛盾重重。序列和军装更不可能统一。真是一群奇葩的败类。

(穿伪满军服的川岛芳子)

东北地区:最先组建的伪军是“伪满洲国军”。它也是我国现代史上第一支伪军。成分主要是投降的部分东北军和收编的地方团队。1932年3月9日溥仪成立了“伪军政部”开始整编东北所有伪军。下辖奉天、吉林等9个警备军司令部(后改为11个军管区)大约140000人。伪满军制服在1932—1937年还来不及统一。无论肩领章还是军服式样颜色。均沿袭了东北易帜前的奉军军服。

1937年5月。伪满军的“军服”正式定装。样式基本模仿日本关东军。比如斜革、口袋、袖章的设计等等。军帽、战斗帽的帽章也类似于日本鬼子的五芒星型。使用满洲国旗的黄、黑、白、青、赤色的五色章。这算是军装最正规的伪军。也是日本人控制最严密的伪军。高级军事主官很多由日本人直接担任。各单位都有日本顾问。

华北地区:最早下水的是伪“冀东自治政府”主席殷汝耕。这是1935年底成立的伪政权。其手下的伪军是冀东保安总队。全面抗战爆发后部分保安队反正。在通州杀死数百日本人。殷汝耕为此被日本宪兵队关了三个月。这批伪军的军服模仿的也是关东军。

平津和华北地区沦陷后。日寇“华北方面军”为弥补兵力不足和维持治安。又扶植汉奸成立了“华北治安军”。就是我们经常听闻的“皇协军”。它于1939年10月1日正式建立。初始兵力为15000人。高峰时期达到13个“集团”约6万人。这算华北的正规伪军。日伪同时还在各县设立了警备队。仅在河北到1942年底。警备队的人数就已达7万。拥有各式枪支6.3万件。这两者之间的军服又有所不同。

(汉奸殷如耕)

华中地区:主要是汪精卫伪政权的“和平建国军”。在1938年的时候。关内伪军数量约为78000人。1940年汪精卫投敌后。关内伪军数量急剧上升至145000人。1942—1943年期间某人提倡的“曲线救国”口号后。使伪军数量开始爆炸性增长。大批杂牌军叛变成为伪军。

由于汪精卫自诩“国民政府正统”。因此和平建国军的军服样式与国民党正规军基本相同。差别在帽徽、军旗和臂章等等。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和平建国军总兵力大约25万人。后台是日寇“华中派遣军”。他们成为日寇的重要帮凶。

华南地区:在日军的策动下。部分原国民党地方武装在华南部分地区沦陷后投敌。包括“伪闽粤绥靖军”总司令黄大伟所部6万人。“伪广州绥靖主任”陈耀祖所部18000余人。他们归日寇“华南方面军”指挥。军装样式大抵与汪伪军相同。

整个抗日时期的关内战场。伪军总数高峰时约有62万余人(不包括地方警备队等更杂乱的武装)。另外还有个“德王伪蒙政府”的伪军15000人。上述所有伪军分属四个伪政府和侵华日军的四支部队(驻蒙军归华北方面军指挥)。派系纷杂。条件不一。由于日寇无力解决关内各系统伪军的部队待遇。他们的一切都靠就地搜刮而来。因此军装各式各样一点也不稀奇。

其他观点:

伪军在二战中任何一个被侵略国家都有。但是无论哪国伪军的军服。都没有中国的伪军军服花样多。

在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里。我们看到的伪军军服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为什么伪军军服式样那么多?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每到外敌入侵、国难当头的时候。都有一些民族败类认贼作父、为虎作伥。

抗日战争中。有很多人投靠日军。当了汉奸、卖国贼。

同样当卖国贼。目的各不相同。

石友三、孙殿英这样的军阀。一直奉行有奶就是娘的做人准则。谁强大就跟谁。谁给的狗粮多就跟谁。投靠日军纯粹是为了蝇头小利。

溥仪对退出历史舞台心有不甘。他投靠日本人。是为了利用日本人的势力恢复爱新觉罗在中国的统治。

汪精卫投靠日本人。是对抗日前景悲观失望。立场产生动摇。才鬼迷心窍当了汉奸。

而德王依附日本人。则是为了分裂中国。在内蒙古建立独立王国。

投靠日军的时间不同

溥仪投靠日本人时间最早。是在1932年;殷汝耕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于1935年;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1937年底。南京陷落之后;德王和李守信狼狈为奸的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成立于1939年;

汪精卫投敌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时间是在1940年;孙殿英叛变是在1943年。

溥仪的伪满洲国控制区域在东北。“华北临时政府”控制区域在华北;德王和李守信的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地盘在察哈尔和绥远省(今内蒙中部);汪伪政权控制的区域是南京、上海和杭州。

这些卖国求荣的汉奸政府组成的军队。因为地域不同。投靠日军的时间不同。当汉奸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可以说各怀鬼胎。

他们都是为日本侵华服务。有时候也相互勾结。比如汪精卫就曾经到蒙古那里“视察”;但他们关系是平行的。谁都不服从谁的领导各自为政。

而且日本侵华战争打得也不是那么顺利。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没有能如愿以偿灭亡中国。他们也没有能力对这些伪军进行整合。所以那些伪军各行其是。军装也是自行设计。没有统一的款式。

不像二战时期的苏联“伪军”\"俄罗斯解放军\"。是在弗拉索夫的领导之下。统一编制统一军装。

以上我们所说的伪军。都是规模较大、阵容比较整齐的伪军。抗战期间投降日军的中小伪军。就更是多如牛毛、不计其数。

这些小股伪军。军装就更是非常任性。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

伪满洲国的满洲国防军。对日军最忠诚。是日军的干儿子。武器装备最好。军容整齐。军装也最上档次。

军装仿效旧日本陆军无论带革采用斜革、军衣的胸与腰拥有口袋、正衣袖章的设计、正肩章与正帽等也继承了其独自的特色。

军帽、战斗帽的帽章也为旧日本陆军的五芒星型。使用满洲国国旗的黄、黑、白、青、红色的五色星章。

汪伪国民政府的和平建国军治安军跟国军军装大同小异。

汪伪军军装的军服颜色比重庆军服的绿色更嫩一些。而重庆国军的军服相对偏黄一些。

汪伪军军服的青天白日帽徽外面有一个红色的圈。汪伪军军服配“和平建国”臂章。

华北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伪军部队叫华北治安军、华北绥靖军。俗称“皇协军”。总规模达到12个团。人数9万人。

皇协军是伪军中最坏的。可以说作恶多端。

抗战时期。华北流行着一句民谣:“皇协军真正坏。看见老头往屋拽。左手挡、右手盖。指头缝里钻进来。”

早期的华北治安军。大多穿北洋军军服。帽徽为北洋五星帽徽。后期则完全按照昭五式军服进行设计。

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的伪军部队叫“蒙古军”。蒙古伪军的军服跟满洲国防军军服近似。军官佩戴日式战斗便帽。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北海茫月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00:49

    伪军,军服,华北,满洲,军装,治安,日寇,日本,日军,国军

  • 夜深时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00:49

    没想到大家都对抗日战争中,伪军的军服为何各式各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00:49

    这是因为伪军的种类太多。五花八门。各路小鬼乱窜。第一。伪满洲国军。伪满洲国军是最早的伪军。主力是投靠日寇的东北军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