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向南是贵阳,向西是成都,未来朝哪个方向的融合度会加深?你怎么看?
原创

重庆向南是贵阳,向西是成都,未来朝哪个方向的融合度会加深?你怎么看?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这个问题我和一些老师曾经交流讨论研究过。虽然在过去。重庆曾经属于过四川。而且成都如今体量很大。在四川各个地市州范围内的“虹吸效应”也很明显。但是。自从重庆成为直辖市以后。两个城市在规格上。就出现了差异。一个只是省会。一个是直辖。其实就是一个融合度的问题。

从地域上来看。重庆处在贵阳和成都的“7”型的拐点处。而且重庆到成都。和重庆到贵阳。差不多都是300多公里。相当于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所以重庆对于融合度上。处在相对主动的可以做选择的地位。

△西南板块“钻石经济圈”

而成都和贵阳之间。虽然现在成贵高铁还没开通运营。但就算开通后。成都和贵阳之间相对比较远的地缘因素。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无论是对于成都。还是贵阳而言。就不像重庆那样居于可以主动选择的地位。

除了地缘方面。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社会文化等软件方面的因素。重庆和四川成都虽然渊源颇深。但自从“分家”以来。两个地方的人各自都还是有一些自我地域的“优越感”的。特别是近些年一些地域观念比较强的网友群体。

△贵阳花果园CBD

而贵阳相对来说。虽然过去曾经不温不火。但如今的增速也是能和重庆像媲美的。存在感在西南城市版图上。越来越强。

一个比较鲜活的数据。2017年主要城市人口增量上。贵阳的人口增量和成都差不了太多的。达到了大约11万。要知道。贵阳的体量却仅仅相当于4分之1个成都。但能拥有如此规模的人口增量。可以说是非常显眼的。

△成都安顺廊桥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高铁的线路正在逐渐改变着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地理区位和地缘关系。现在从贵阳到重庆。仅需要2小时左右。可以说。高铁时代。处在西南“钻石经济圈”核心枢纽地位的贵阳。称得上的比较大的赢家。

从重庆自身的角度来看。重庆之所以称之为“重庆”。就是要与四川区别开来。如果还是过去那种“川渝不分家”的观念和框架模式下。那么就不得不承认。成都一直都是四川人的省会。当然。重庆也难免要受成都这一省会的深远影响。

△重庆渝中半岛

另一个比较现实的因素是。成都以西几无更大城市。有朋友形象地把类似的区位。称为“180度的全死角”。而如果重庆把目光朝南。和贵阳之间加强融合度。那么重庆拥抱的。将会是整个西南板块的昆明、贵阳、南宁、长沙。甚至是广州等地。与大西南腹地的枢纽“搭线”。可以说是更有想象空间和挖掘潜力的。

总之。无论重庆是回归四川成都的怀抱。还是朝南开拓。与增速齐头并进的贵阳强强联合。我们都对这一板块寄予很大的希望。毕竟。云贵川渝是一家。大西南的兄弟们顶起!

其他观点:

其实重庆只需要发展自己。更多打通和外界联系的通道。不要在盆地打旋旋就行了。自古川渝地区有句俗话。游出夔门便是龙。

现在重庆还有很多落后的区县。所以重庆应该发展自己的区域。调整好自己产业结构。加强对外的联系。至于和谁合作?我觉得看发展。重庆四川产业高度重合。今后的很多年里竞争大于合作。所谓的城市群也不过流于表面。不必太过寄于希望了。

其他观点:

这是一个非常大。而且高深的题目。实际上涉及到区域经济发展的课题。很早以前我就想这个课题写点文章。一直没有合适的时机。那就趁这个问答的机会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说到重庆往哪个方向发展。从目前的形式看。向西发展更符合经济发展的走向。为什么呢?哈哈。我们就来分分析吧

一、成渝经济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成渝经济圈早已从地方协作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最早的经济区有珠江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后来加上成渝经济区。其中前两个都是在东部。后一个在西部地区。成渝经济区以成都和重庆作为战略支点。包含了四川的15个地级市。重庆的29各区县。总人口9000多万。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西部地区覆盖人口最多。城市集中度最高。交通最发达的区域。

第一。产业高度聚集。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成渝经济区基本建成八大支柱产业。主要包括重大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直升机生产;冶金和材料生产、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生产、轻纺食品产业、化学原料制药生产、地道药材为特色的产业体系等。 此外。在服务业方面建设国际知名、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第二。“双核”布局初步形成。

“双核”是指建设成都和重庆两个核心城市。履行不同发展路径。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一是建设以成都为中心的发展核心:包括成都主城区等。打造成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

二是建设以重庆为中心的发展核心:重庆主城九区。打造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国际大都市。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交通和物流中心。 

第三。五个发展带。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一是成绵乐发展带:以成都为中心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城市集聚带。

二是沿长江发展带:以重庆主城区为中心。长江黄金水道、公路、铁路为纽带。

三是成遂渝发展带:培育成为联接双核的新型经济带。

四是成内渝发展带:以成渝铁路和高速路为纽带。要建成联接成渝的重要经济带。

五是渝广达发展带:建成东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带。

十年后人均GDP达4.7万

第四。发展战略正逐步实施。

按照国家规划。战略上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到2015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2%。万元GDP能耗降低1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3∶1缩小到2.8∶1。

第二步。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7万元。到2020年成渝经济区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城市化率达到60%。

二、向东向南发展的初步构想

近几年。贵州通过扶贫开发战略的实施。其GDP一直领跑全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快的地区。云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大省。GDP紧随贵州。川渝贵云。三省一市同属于大西南的组成部分。其地理环境、气候、生活习惯。地方方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合作空间。

第一。四地交通布局格局基本形成。

随着成贵高铁、成昆高铁、渝昆高铁、渝贵高铁和若干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连接西南三省一市的出海大通道基本形成。历史上这个全国最为闭塞的地区已成为历史。将成为全国经济发展后劲最强的区域。

第二。以成渝经济圈为动力。带动云贵经济带协同发展。

一是建设新的能源基地。四川盆地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页岩气资源。贵州云南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长江上游有丰富的水能资源。这为建设西南重要的能源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建设全国最重要的旅游基地。四川、贵州、云南都是比较著名的旅游大省。重庆旅游也是异军突起。在规划旅游线路时。把三省一市的国家5A景区连成一体。统一规划。统一组团。门票实行联票制。其旅游发展前景是无法估量的。

三是建立协作机制。成立区域合作协作运营机制。制定统一的投资政策、地方优惠政策。实行项目、投资、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共享。除了重庆、成都、贵阳、昆明等特大城市外。可以实行人员自由流动的户口迁移。社保缴纳、看病就医结算联网等政策。

四是建立大数据中心。目前贵州的大数据中心已成规模。可在此基础上实行联网联建。完善大数据信息。共建共享。促进三省互为投资。共享发展成果。

总之。重庆无论是向西、向东、向南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愿本人能作为一个开端。开启西南强强合作的大通道吧!希望关心关注的朋友。在评论区留言或评论。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明天的阳光美吗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08:35

    重庆,贵阳,成都,经济区,高铁,贵州,城市,都是,旅游,区域

  • 心太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08:35

    没想到大家都对重庆向南是贵阳,向西是成都,未来朝哪个方向的融合度会加深?你怎么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长街听风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08:35

    这个问题我和一些老师曾经交流讨论研究过。虽然在过去。重庆曾经属于过四川。而且成都如今体量很大。在四川各个地市州范围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