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提起胯下之辱。大家一定会想到韩信。那是韩信作为大丈夫的忍术。提到四面楚歌。大家也还是会想到韩信。那是他作为军事家的辉煌战果。提到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大家还是不会忘了韩信。那是战功赫赫的他。书写的苍凉人生。
韩信(公元前231~公元前196年)。为刘邦取得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与萧何、张良一起被称为汉初三杰。可他最后却落得个谋反的罪名。惨死在吕雉之手。结局令人惋惜。就连司马迁的《史记》里也没有把他放到‘’世家‘’里。而是放在列传《史记.淮阴侯传》里。这让无数后人感到疑惑。论军功无疑韩信最大。论地位他也是齐王。难道司马迁搞错啦?当然不是。司马迁是个伟大的史学家。治学严谨。对于韩信这么有影响的力人肯定不会出错。
韩信父母史书上记录不多。易中天先生曾作过推断。韩信家以前是韩国贵族。后逃到楚国。韩信从小喜爱兵法。尉缭做过他的老师。但老师只教了他军事。却没有教他政治。所以韩信是个政治白痴。根本玩不过老油子刘邦和萧何之流。最后落下了走狗烹的下场。
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开始。用了七年时间登上了帝位。不得不说是个奇迹。跟项羽交锋中刘邦屡败屡战。一直处在弱势地位。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垓下大决战时灭了项羽。成就了大汉基业。大家知道垓下决战的前线总指挥就是韩信。韩信用十面埋伏之术逼项羽自刎乌江。悲壮的场景永载史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刘邦没有优点。这就是刘邦的优点。他哥们义气很重。笼络了一帮发小。他做事果断。征服了原来的上司萧何、曹参。他恭谦虚心。善于纳言。吸引了张良。他心胸宽广。知人善用。陈平。韩信都得到了重用。刘邦对于人才的管理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倚重萧何。因为萧何不仅办事能力强。而且相当稳重。并且他们的私交很好。刘邦敬重张良。因为张良和他是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张良给他出了不少好的计谋。他感激曹参。因为曹参替他出生入死。立下无数战功。他信任周勃。因为周勃忠诚可靠。他重用从项羽手下叛逃过来的陈平。陈平用离间计离间了项羽和谋士范增的关系。为刘邦取得天下扫平了障碍。
相比刘邦。韩信除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外。真没有什么可以跟刘邦相比。别说玩阴谋。就是阳谋也比刘邦差很多。别看韩信在现场上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威武霸气。可在政治决策上优柔寡断。像个妇人。没有一点大将军的气概。居功自傲。总以为刘邦不会拿他怎样。听不进范阳辩士蒯通(蒯彻)的良言。最后被吕后诛杀。
韩信虽然为大汉立下了奇功。历史上留下了他的不朽功绩。但司马迁在《史记》里并没有把他写进世家。我个人觉得不外乎如下三个原因:1、时代原因。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史官。所以他在处理韩信的史料时会更加小心。2、谋反罪名。汉武帝时期并没有人给韩信平反。韩信是汉朝的谋反者。3、个人原因。司马迁对于韩信的处理。也会考虑个人的安全。即使他有意把韩信写进世家。也会考虑汉皇帝高不高兴。命还是要紧。
其他观点:
《史记》里能够入选世家有比较清晰的条件:
①身份是侯王将相或者相当于此地位的人物。
②有子孙后代传承。这种传承包括官职。爵位。思想等某一方面。
③有宗庙祭祀。
凡是不满足以上条件的则进入“列传”。
世家的“家”。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家庭”。在古代它的实质含义是“宗庙”。某个人物有可以被后代祭祀的宗庙。才可以称为“世家”。
看下史记里的30世家。
以上入选的世家。无一不是声名显赫。世代传承的人物。和韩信同时代的萧何。曹参。陈平。周勃等都是有子孙后代世袭传承的。
这些人都有后代祭祀的宗庙。是符合世家的条件的。
韩信为什么没有入选呢?
①没有子孙后代。
这是致命伤。韩信被吕后派人所杀。踏平三族。单凭这一点。他也进不了世家。
②没有祭祀或者思想传承。没有宗庙。
《史记》里面的世家。比如陈涉世家。他也没有后代。但是为什么进入了世家呢?
司马迁解释原因是。陈胜虽然没有后代。但是汉高祖刘邦为他建冢。派人守冢。至今“血食”。也就是陈胜仍然被官方祭祀。可以视为一种香火不绝的延续。
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竟亡秦。由涉首事也。高祖时为陈涉置守冢三十家砀。至今血食。(《史记陈涉世家》)
再看孔子。他不是王侯。但是也进入了世家。为什么?
因为孔子死后。世代祭祀。孔子有不迁之庙。西汉君臣都祭祀不绝。
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手于孔子家。孔子冢大一顷。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高皇帝晕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史记孔子世家》)
综合以上。可以看到。韩信一无子孙传承。二无宗庙祭祀。而且是西汉官方认证的谋逆。怎么能进入世家呢?
其他观点:
因为韩信既不是世家子弟。也没有成为一方诸侯。更没有后人可以传承。三者满足一点其实都可以列为世家。非要有代表性的不是这些功成名就的汉初名臣。而是陈涉世家。也就是陈胜也被司马迁列为世家。很多人认为陈胜是不够格的。陈胜虽然农民出身。但是是第一个举起反秦大旗的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陈胜自始至终都是独立自主的。是起义军领袖。因此司马迁将农民陈胜也列为世家。
再看问题中的萧何、曹参、周勃原本就是沛县小士族。是刘邦发家的根基。在秦国时期就已经是小官僚了。到了成功帮助刘邦建立汉朝。成为开国重臣这时候的萧家、曹家、周家已经成为新兴帝国的新贵世家。举个例子其中曹参更是被曹操认为祖先。可见世家后人开枝散叶之广。至于真假就不做讨论了。因此将三人列为世家是非常合适的。
张良就更加根正苗红。祖上是正宗的韩国王室子弟。张良一开始的梦想也是复国。只是后来发现新立的韩国实在无能为力。才开始一心为汉。因此张良虽然建立汉朝之后。归隐田园。却依旧是士族代表之一。被列为世家不足为奇。
陈平地位就比较低了。但是陈平到汉朝后期是真正的中流砥柱。在刘邦过世、张良归隐、萧何亡故之后。吕雉一家独大。是陈平虚与委蛇成功忽悠吕雉。保护了汉朝根基。然后在吕雉亡故之后。果断联合周勃平定了吕氏诸王之乱。更被后世推崇为“官圣”成为汉朝重要的世家。因此也被列为世家。
虽然张良、陈平、萧何的宗族最终都三代之后就绝嗣的绝嗣。因罪罢免的罢免。但总归是士族阶级的产物。反观韩信出身低下。衣不果腹。最惨的时候需要漂母接济才不至于饿死。因此不是士族。也几乎没有和士族成为盟友。
后代几乎被灭族。有说法是萧何保护了一个。改名为韦。有说逃到广东一带。成为当地韦姓的鼻祖。不管是真的被灭族还是后人改姓。韩信已经没有传承了。
那么韩信当过齐王。应该也算诸侯。但是韩信的这个齐王首先是韩信自己要一个假齐王不说。后来还是刘邦封成真的。然后其实韩信从未真正独立过。兵权后来也被刘邦夺取。甚至没有自己的根据地。没有自己的核心军队。因此韩信依旧是刘邦的臣子。和陈胜不同。陈胜自立为王。一直都是反秦的领袖。
所以三点都不满足的韩信虽然天纵英才。却也只是被放在列传。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7067.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韩信,刘邦,世家,史记,孔子,项羽,宗庙,祭祀,士族,司马迁
没想到大家都对司马迁为什么把萧、曹、张、陈、周归为世家,却把韩信归到列传了?理由是什么?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提起胯下之辱。大家一定会想到韩信。那是韩信作为大丈夫的忍术。提到四面楚歌。大家也还是会想到韩信。那是他作为军事家的辉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