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来自杨角风的回答:
胡宗宪到江苏赵贞吉处借粮。江苏虽然有粮。但是在内阁两派势力同时授意下。赵贞吉并不肯借粮。这让胡宗宪非常为难。
尤其赵贞吉说了一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跌我们的眼镜。原来这就是崇尚王阳明心学的赵贞吉?
那么接下来胡宗宪又怎么借到的粮食。京城又在发生着什么呢?
一、
眼看着赵贞吉只想自保。和站队正确。一点不顾及浙江百姓的安危。胡宗宪也只得撕破脸用了最后一招:
“我还是浙直总督。以浙江巡抚的身份是向你借。以总督的身份我向你调。你给也得给。不给也得给!”
赵贞吉一看胡宗宪玩真格的了。索性脸一拉也严肃起来。明确告诉他。没有内阁的急递。江苏没有义务给浙江调粮。这也摆明了。就是不管浙江老百姓死活。
显然。在这一点上。赵贞吉跟胡宗宪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不仅赵贞吉。小阁老严世藩也只看到不借粮能推动改稻为桑进行。徐阶等人也只看到不借粮。浙江会乱。严党会倒台。而胡宗宪却看到了他们都没看到的地方。那就是倭寇:
“我跟你说。浙江一乱。倭寇就会立刻举事……你们总说我在躲。我躲得了改稻为桑。躲得了抗倭的军国大事吗?”
这时候的赵贞吉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这一点上看。他真比胡宗宪差了一条街!
虽然嘴里嘟嘟囔囔地。就算是军粮。也不需要一百船啊。但最终他还是同意了胡宗宪的请求。说到底。就是因为胡宗宪给了他一个台阶。以后如果误了裕王派的倒严大事。有胡宗宪来顶罪。他赵贞吉有开脱。
工作是工作。个人交情还得顾。但是胡宗宪面对赵贞吉的劝退。闭上眼说了一句:
“只要我还在当浙直总督。我就没有退路!”
粮食终于借到了。胡宗宪也舒了一口气……
二、
镜头又切换到京城了。京城的这些掌握老百姓命运义的大员们都在干嘛呢?
他们在写青词!
这是非常讽刺的一件事。浙江百姓在饿死。户部在持续亏空。沿海倭寇又蠢蠢欲动……而内阁的一二把手却在揣摩嘉靖帝圣意。写一篇云里雾去的青词。嘉靖帝再品评一番。回一更加云里雾去的话。让下面的人去猜。
这个问题。开篇我们也讲过了。这就是嘉靖帝津津乐道的平衡之术。揣摩对了圣意。事情也办好了。那是皇上圣明;揣摩对了圣意。事情办砸了。那是下面人妄猜圣意;揣摩错了圣意。那就是你找死了。
总之。不管事情的最终结局如何。皇帝总是没错的。错的就是下面的人。如果一个国家的运行。都靠猜测来办事的话。不亡才怪!
这时候的徐阶其实早就写好青词了。可是迟迟没有停下最后一笔。说到底就是在等一把手严嵩。关于这一点。严嵩也心知肚明。有点类似于官场潜规则了。给面子。说到底就是维护你的权威。
“你是在等我啊!”
这句话好像是说徐阶写青词上等严嵩。更是说在职场上。徐阶也在等着严嵩告老还乡。或者被推倒。自己上位:
“就像我伺候皇上二十年了。熬到了八十依然无法告老。”
是啊。你以为我想干呢?我也想早点把这个位置让给你啊。可是没办法啊。实力他不允许啊。是不是啊。哥?
徐阶斜着眼看着严嵩。请继续你的表演!
三、
随后俩人你说我难。我说你难。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也表露出他们俩的关系既有合作又有挑战。
严嵩何尝不知道徐阶时刻都想扳倒他。徐阶又何尝不知道严嵩的所作所为。两位位高权重之人。当然最能在难题上找到平衡点。从而互相安慰。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君在位。悍臣满朝。阁老最难!”
这句话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懂。所谓明君在位。最难解决的就是不讲理的大臣。尤其在明朝这个拧巴的朝代。好像清流们都以挨了板子为荣。就像开篇周云逸的死。反而成了光荣的事情。
正是因为明君在。而跟悍匪一样的大臣又不满朝廷。所以就需要严嵩这样的恶人来压制。而为了制衡阁老过于恶。又需要我徐阶这样的能臣来制衡。所以阁老最难。
这句话徐阶表面上是夸严阁老。其实是带有深深的讽刺。显然。严嵩也听明白了。
不过如果纠结这个问题。后面的话题就无法开展了。所以严嵩开始从最简单的问题铺开话题。从而引起共鸣。完成自己的主张意愿。
“你说这世上。什么人最亲呐?”
徐阶估计嘴巴都瞥到天上去了。那还用说。肯定是你儿子严世藩跟你最亲啦?
严嵩直接反对。当然不是儿子跟老子亲了。想必你也心里明白?
徐阶低下了头。显然。徐家同样面临自己的儿子问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四、
见徐阶装傻卖愣。严嵩也就不再拐弯抹角了。直接切入正题:
“我们就说另外一件事吧。今日皇上叫我们写的青词。为什么要突出一个贞字呐?”
徐阶傻乎乎地继续看着严嵩。反正就是装傻卖愣:
“天有四德。亨利贞元。这也是题中之义。”
严嵩一看。这徐阶就是跟我杠上了啊:
“少湖啊。老夫如此推心置腹。你又何必这般疑虑重重?”
徐阶还是装傻。嘿嘿一笑。可能皇上的意思是贞者。节也。这是提醒我们要保持晚节啊!
严嵩要是再年轻个几岁。估计一巴掌就呼过去了。哪壶不开提哪壶?
显然。严嵩也想学嘉靖帝。也跟徐阶打哑谜。让他去揣摩意思。做好了。是严嵩的功劳。做差了。徐阶背锅。而徐阶也是老狐狸。你不讲明白。我就跟你打诨。逼你说实话!
最后严嵩也是无奈:
“少湖啊。为了皇上。为了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不把浙江的百姓逼反了。应天应该立刻借粮给浙江。你要跟赵贞吉说。让他火速借粮给胡汝贞。”
这就可以看出。严嵩其实还是大局观比较强的。能做到二十年而不倒。也确实厉害。而作为给嘉靖帝擦了二十年屁股的严嵩。到头来却低三下四地向徐阶低头。就为了寻求他的合作。也确实悲哀!
但是他也明白事态严重到。我严嵩和你徐阶都担待不了的程度。这件事办成了。那么内阁首辅的位置……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大明王朝。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原创文章。喜欢就关注吧!
其他观点:
一句话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字面的意思去解释。而是要把它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去理解。
徐阶说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君在上。悍臣满朝。阁老最难”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发生的背景:浙江百姓已经陷入了严重的饥荒。但是却没有粮食。而江苏的官员不肯借粮。必须要等到内阁的手谕。然而。内阁中的一号人物严嵩和二号人物徐阶正在考虑怎么写好青词去讨好当朝的嘉靖皇帝!难道他们不知道百姓的疾苦和此时浙江的灾情吗?不。他们知道。但是他们不能作出决定。为了防止自己背锅。因为要把嘉靖皇帝“改稻为桑”的事业推行下去。谁也不愿意当出头鸟。
徐阶在剧中说出那样的话。一是这是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文官集团的特有现象。二是这是徐阶和严嵩的斗智斗勇。严嵩不倒台。徐阶就始终上不了台。只能是一个二把手。所以。徐阶这句话主要是提醒和讽刺严嵩!
我是xiaoZ弹史。翻看滚滚烟尘。知晓横趣点点。欢迎【关注】我。一起寻找历史中的真我!
其他观点:
历史上的徐阶绝对是一个聪明人。严嵩的位置不好干。甚至于干不得。这个徐阶是明白的的。
因此。首辅这个位置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共同体。在皇帝愿意纳谏。愿意和官员共享部分权利的情况下。首辅的位置还好干。一旦碰上嘉靖这种刚愎自用。自私自利。控制欲极强的皇帝。首辅的位置就非常难做。
因此。徐阶才会说“明君在位。悍臣满朝。阁老最难”。在严嵩之后。徐阶继任首辅。被称为“甘草宰相”。讽刺他手段温和。做事难有成效。实际上就是皇帝和大臣都不满意他。认为他“和稀泥”。但是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只能由着他“混”下去。最后能安全降落。保住荣华富贵。而又没有祸及子孙也是很难得了。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2719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浙江,嘉靖,内阁,宗宪,这是,这句话,皇上,最难,皇帝,江苏
没想到大家都对《大明王朝》中徐阶说“明君在位,悍臣满朝,阁老最难”是什么意思?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来自杨角风的回答:胡宗宪到江苏赵贞吉处借粮。江苏虽然有粮。但是在内阁两派势力同时授意下。赵贞吉并不肯借粮。这让胡宗宪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