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会被判凌迟?
原创

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会被判凌迟?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凌迟这种残酷的刑罚都是用来惩罚犯了大逆不道等不可饶恕的罪行的人。为什么虔诚善良、宣誓终生安贫、贞洁、服从的传教士老汤哥会被判此刑?

他到底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汤若望出生于德国科隆。从小就聪明好学。学习成绩一直都很优秀。16岁的汤若望被当地耶稣会教区推荐到罗马德意志学院学习。他用三年的时间就把修完哲学、古典文学、数理天文学等全部课程。数学和天文学的成绩都非常突出。

在1611年的10月。阿汤哥就加入耶稣会成为了一名见习修士。同时也加入了灵采研究院。继续探索着他所热爱的新科学。特别是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之后他又到罗马学院学习数学和神学研究。在1617年。他以最优秀的成绩完成了在罗马学院的学业。然后就晋升为神父。

明朝时期。来到中国的汤若望脱掉了僧袍。换上儒服。住进中式房屋。并潜心研究中国经史和伦理。寻找其中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点。他的任务主要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字和儒家学说。但是他的数理天文地理学也非常优秀。在当时朝廷官员的眼中。他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能人。

明崇祯三年。他又受到礼部尚书徐光启的举荐。回京供职于钦天监。译著历书。推广天文学。制作相关仪器。他还利用给太监讲解天文学的这个机会传播天主教。

在崇祯七年时。他又接到朝廷让他制造大炮的命令。并且还要口述有关大炮冶铸、制造、保管、运输、演放以及火药配制、炮弹制造等原理和技术。汤若望用了两年时间制造了20门大炮。虽然最后也没有挽回明朝注定失败的命运。但却给天主教争取了在中国的好名誉。

1644年。清军进入了北京城。对懂天文历法学识和技能的汤若望进行保护。命他继续修正历法。搞好自己老本行。

顺治七年。汤若望在北京建国门附近的古观象台进行工作。并担任台长一职。后来顺治帝亲政后。对老汤颇为重视。汤若望经常出入宫廷。给朝廷的得失提出自己的建议。先后上奏三百多封。就连顺治帝立太子也插了两句嘴。因为当时朝中只有他知道天花流行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他让顺治帝选一个得过天花的皇子。那便是后来的康熙大帝。

康熙朝初期。汤若望传播天主教的劲头十足。但是一直以来。一些汉族士大夫致力于反对顺治信任汤若望等传教士。对汤若望竟然悄声在中国发展了十几万天主教徒极其震惊和各种不满。

当时历法之争非常严重。士大夫杨光先便开始为难西方天主教。杨光先一直都对天主教有所耳闻。之后了解到天主教就是耶稣教时。就对汤若望更加不满。

杨光先还多次到礼部。通政使司等衙门状告汤若望。之后还不断提出:耶稣是彼国谋叛的罪魁。因事败露而被正法。一个罪犯而已。绝非什么造天圣人。汤若望等人“非我族类。其心必殊”等等惊悚言论。

顺治帝在位时。汤若望未受到任何影响。而顺治帝一死。汤若望就失去了保护伞。他的命运也从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杨光先再次控告了汤若望。向礼部呈递了汤若望的三大罪状:

一是潜谋造反。二是邪说惑众。三是历法荒谬。

朝廷通过对此案的审理后。做出来对汤若望判以凌迟处死的决定。还抓捕了和汤若望一样的传教士。

当时的北京。连发了五天的地震。“太皇太后(顺治母后)主张释免”。汤若望才有幸免于一死。

汤若望作为一位经历过明清两朝的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传播史和中国科技史上。都是做出不少贡献的一位不可多得的人物。

其他观点:

谢谢邀请:

汤若望是德国人。他的名字是到中国后自己取的。出典于《孟子》的“望道而未见之”。可见他对中国儒家文化研究之深。

1618年。汤若望等22位神职人员在金尼阁的带领下。从里斯本启航东渡来中国传教。他们先在澳门潜心研究中国的语言、文化、伦理、民俗。得到了中国文人士大夫的好感和信任。从而达到了传播其信仰的目的。这就是先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开创的“合儒超儒”的传教策略。

1623年。汤若望等人来到北京。带来了科学仪器和数理、天算书籍。成功地预测了10月8日出现的日食。次年9月又准确地预测了月食。从而得到了朝廷官员的赏识。1630年。汤若望以渊博的知识供职于钦天监。以其所学的化学、机械学方面的知识。为晚明铸造大炮。他的天主教也得以在宫中传播。

从1658年。汤若望受一品封典起。耶稣会传教士影响逐渐扩大。一时全国各地教徒大增。终于引起了冲突。1664年。朝廷钦天监官员杨光先上《请诛邪教状》书。经议政王会议。认定汤若望等钦天监官员有罪三条。1、潜谋造反。2、邪说惑众。3、历法荒谬。经清廷会审拘捕了汤若望。杜如预。李祖白、刘有泰等钦天监官员以及外省的传教士30多人。被判处凌迟处斩。由于当时京师接连发生了五天地震。再加上太皇太后力主开释。结果除李祖白等五位钦天监官员被处斩外。汤若望余下人员均遇赦。

1666年。汤若望病逝于南堂寓所。亨年75岁。1669年。汤若望得到彻底昭雪。

谢谢阅读

其他观点:

清朝康熙四年(1665年)三月十六日。清廷议政王大臣会议作出一桩判决:拟钦天监正汤若望、刻漏科杜如预、五官挈壶正杨弘量、历科李祖白、春官正宋可成、秋官正宋发、冬官正朱光显、中官正刘有泰等人皆凌迟处死。

汤若望这个名字是来华后改的。他本名为亚当.约翰。是个德国人。1619年(万历47年)7月15日。27岁的亚当与一批教友来到澳门传教。与当地居民水火不容。后来毛遂自荐称自己为火器专家。替明朝政府制造火炮。就改名为汤若望。

汤若望这个人比较会钻营。很快就成了个汉语通。他学习中国古老的天文历法和儒家哲学。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顺利入朝为官。

其实汤若望对于火炮技术也是个门外汉。他最大的兴趣还是天文与历法。他一直在观测天文。修正历法。并写了一百多卷的所谓的《西洋新法历书》。

明朝灭亡后他将这部书交给了清政府。在顺治七年。汤若望被委任为钦天监监正。成为掌管全国天文历法的最高官员。

汤若望在清朝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顺治年间尤为得到重用。经常出入宫廷。顺治皇帝临终册立皇太子。孝庄太后当时就找到了汤若望。提点他让玄烨继位。汤若望便建议顺治选一位得过天花的皇子继位。这才有了后来的康熙皇帝。

汤若望还曾经与几个人一同验证日食。因为他的结果比较准确而获胜。然而中西历法之争由来已久。在康熙三年的时候。同为钦天监的杨光先上书《请诛邪教状》。弹劾汤若望等人。称其在推演和硕荣亲王安葬日期时存在疏忽。而且编写的新历也有漏洞。次年以数条罪名判处汤若望等人凌迟处斩。

经过这场斗争。新法终于战胜旧法。汤若望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基督教史和科技史上是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也是继利玛窦来华之后又一位重要的对华友好的外籍人士。

康熙五年七月十五日(1666年8月15日)汤若望病逝。死后葬在利玛窦墓旁。

有好多人说中国传统的农历是汤若望发明的。那真是天大的笑话。汤若望也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中国最早的传统农历叫夏历。相传在夏朝就已创立。其实现在使用的这部传统历法其根本规则是沿用汉代制定的汉历(太阳历)。所以应该叫汉历。目前称为农历、阴历、古历、旧历等。属于一种阴阳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汤若望只是在古老的历法上加以修正。完善。总有那么一些人要否定中国传统的文化。很无语。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风华三生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18:05

    历法,天主教,中国,顺治,传教士,天文,朝廷,耶稣,天文学,等人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18:05

    没想到大家都对传教士汤若望为何会被判凌迟?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18:05

    凌迟这种残酷的刑罚都是用来惩罚犯了大逆不道等不可饶恕的罪行的人。为什么虔诚善良、宣誓终生安贫、贞洁、服从的传教士老汤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