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八佰》豆瓣评分8.3分,你觉得是高了还是低了?
原创

电影《八佰》豆瓣评分8.3分,你觉得是高了还是低了?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八佰现在评分还在掉。目前已经是7.7了。正好编剧葛瑞最近在访谈里变相回答了一些争论。印证了我的一些看法。这评分高了。

之前我分析过。八佰里的每一次战斗基本上都夸张了。

第一场是在仓库里关门伏击。是把淞沪战役初期日军伏击中国军队的战斗改成谢晋元部关铁门伏击日军。

放毒气是瞎编。芥子毒气用湿毛巾更防不住。属于误导。

第二场。日本军队脱光衣服拿匕首从水路突袭纯瞎编。

第三场。拼死拉电话线。但电话线早就架好了。

杨慧敏送旗帜。是走进去的。和商会以及童子军的人一起送的。

第四场陈树生绑手榴弹自爆。结果电影从1个人夸张成一群人。

第五场护旗。根本没有发生在保卫战期间。是在租界里和租界的白俄士兵赤手空拳打的。

最后撤退。电影里被机枪打的死伤惨重。但实际上快撤完了日军打了机枪。被谢晋元部反击。撤退顺利。

有人说。电影又不是纪录片。你这么较真干什么?

但是编剧发话了。他的剧本里。首先就是讲究真实!见下图:

编剧说电影是真实的。但是我对照史料发现主要情节都很夸张。

一部标榜着真实。却处处不真实的电影。凭什么得高分?

那么剧组到底是什么意图?什么想法?

以后反华势力拿着《八佰》说。这电影真实?和史料对不上啊。进而质疑我们的抗日战争。那么电影在这里起到一个什么作用?

而且有意思的是。编剧又说了。管虎在开始筹备《八佰》的时候就说了。

“这部电影不是人到英雄的过程。而是一帮“畜牲”到人的过程。“

“畜牲”到人?

截图为证:

谢晋元以及四行仓库守军是我国第一批被收录进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的。在剧组看来。他们以前不是人?

是什么。我就不重复了。我不同意剧组的观点。

有人可能又要说《战狼2》和《红海行动》也不是百分百真实。为什么打高粉?然后开始扣帽子。

《战狼2》直接说的是非洲某国。

《红海行动》虚构了一个国家——伊维亚。

人家可没标榜自己完全真实。

再看给电影打高分的。请看影评里面几个高赞的。其中目前最高赞的短评是这么说的:

“希望有一天我们的艺术作品能够不被意识形态所束缚。升旗升得堂堂正正。“

这说明什么?

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这种碰瓷式宣传非常感兴趣。一个根本没有发生在四行仓库保卫战期间的升旗情节。就因为中国台湾1975年拍电影的时候硬加进去了。他们就来劲了。

请问中国台湾当局有没有堂堂正正拍过红军、八路军、新四军?

有没有堂堂正正把镰刀锤子旗帜升起来?

有没有堂堂正正把五星红旗升起来?

做人不能双标。

(这张照片。夜里穿白色运动服。生怕别人看不见?不知道剧组怎么想的)

至于长评。也很有意思。最高赞是介绍撤退之后的故事的。可以说和电影本身没有什么关系。

至于第二高赞的长影评叫《学走路中试图踩单车》。你觉得它拍第二位?

不好意思。它排第四位。

那么豆瓣官方是不是暗搓搓地干了点什么?

最后。电影院复苏。体制内的许多单位也组织集体观影。把这片算作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我也挺无语的。

希望这些单位多多支持后面上映的电影吧。

其他观点:

去电影院刷了一下《八佰》。总的来说。我感觉没有很多人说得那么差。但豆瓣评分给到8.3分。肯定还是高了。虽然这个片子的美工。画面之类技术性的工作都还是不错的。但电影毕竟是要讲故事的。这个故事本身实在是太糟糕了。你就是用再好的技术去涂抹。打扮。他也是打了败仗。最后的结局也是屈辱。

应该说。这个片子的立意还是不错的。他想表达的意思首先是包括两层。第一层是士兵本身的觉醒。很多人也怕死。不想死。只想逃回家。但眼瞅着前面的人都死了。轮到自己了。害怕也没什么用了。那就不如自己勇敢的站起来战斗。这个片子一开头的一群溃兵。都是想反映这一点。欧豪、姜武、王千源、张译的角色。都是想反映这一点。欧豪一开始和张译一起想游泳跑出去。后面看着那么多人一个一个牺牲了。终于轮到他来用枪顶着张译。不允许他逃走。这是一个自我觉醒的过程。

第二层意思是民众的觉醒。一开始河对岸租界里的老百姓虽然是外国人统治下的二等公民。但他们还是觉得自己的生活不错的。嫌国军和日军打仗打扰了自己的生活。都盼望着战争早点结束。但随着战争一天一天的进行下来。他们也逐渐从隔岸观火逐步的参与进来了。愿意为对面的战士们帮点忙。出一份力。

从看赌场的小混混一开始堵住通道不让黄志忠扮演的角色进入租界。到后面自己报名去送电话线。到刘晓庆扮演的角色最后把自己藏的吗啡拿出去给士兵用。也包括在对岸租界唱戏的戏子们主动演长坂坡。给对岸的战士们助威。这都是觉醒。都是想表达。这是一场关乎整个民族生死存亡的战争。每个人都不可能彻底的置身事外。无论是否愿意。最终都会被卷入进去。

甚至包括一些狗血的剧情。并不符合史实。在这个片子里其实也是剧情所需要的。也可以理解。比如枪杀日军俘虏。来给新兵练胆。其实在淞沪会战时期。日军时期很旺盛。国军没有抓到过什么俘虏。四行仓库更不可能。但在这里插入这个剧情。想表达的意思是。虽然日军看上去很凶残。但当你强硬起来。用枪顶住他脑门儿的时候。他也会怂。也会怕死。所以这个剧情虽然狗血。也并没有那么突兀。

还有唐艺昕扮演的杨慧敏游泳去送国旗。按照孙元良的回忆中引用的杨慧敏自己的说法。她过去的时候是从桥上爬过去的。日军开枪阻拦。四行仓库的国军士兵也开枪吸引日军火力。掩护了她。到回去的时候。因为桥上危险。四行仓库的国军士兵让她游泳过去。同样开枪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她回去。而在这个电影中。成了杨慧敏自己游泳过去送国旗。也可以理解。因为这是河对岸租界的小女孩对这些士兵敬礼的先声。虽然不符合事实。但也是情有可原的。

甚至包括对国民政府的无能和所谓的国际干预靠不住的谴责。也通过黄晓明扮演的张柏亭表现出来了。他说了这场战斗本身就是表演给国际社会看的。是没有意义的牺牲。劝谢晋元率部撤离。不要继续做无谓的牺牲。他也说了。虽然现在这个战争看不到任何取胜的希望。但他还是相信。我们这个国家。这个国民。是不会灭亡的。一定会浴火重生。影片最后在四行仓库的背景下掠过陆家嘴。也是想呼应这段话。

但很遗憾的地方在于。这个片子选择的这个故事。其实承载不了这些主题。很难完整而且准确的把这些意思表达出来。如果导演选择的是一个架空的故事。或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可能会好很多。但他们却选择了这个真实事件。而且一开头就说了。本片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这对这个影片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束缚。道理很简单。四行仓库这个事情是一个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而且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已经比较多了。大家都有所了解。所以就会让许多本来的片段设计会和导演想表达的意思完全背离。

这个电影里的一些细节和历史事实不符。比如送电话线这段是想表达的是国难当头。连黑社会都开始爱国了。但事实上电话线是文强送过去的。也并没有什么危险。这些细节如果细究。还有很多。但这些都不去说了。最主要的是这个故事的结局。所有人都很清楚。因为最后确实就是进入了租界。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自己军队的安全需要外国人来保护。然后把进入这个租界的过程当作整个影片的高潮来处理。这算胜利。还是屈辱?

进入租界之后的情况。这个影片没有交代。但因为这个故事流传较广。所以就众所周知了。进入租界算什么性质呢?淞沪会战时的三个德械师之一的三十六师时任师长宋希濂回忆说。淞沪会战中最著名的四个战斗分别是姚子青营死守宝山县城。全军覆没。谢晋元率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十八军血战罗店。三十六师汇山码头反击战。都是当时名震中外的著名战斗。

而在这几个战斗中。三十六师参加的汇山码头战斗过程中。一部分日军在被国军压迫之下。最后也是经外白渡桥缴械退入了英租界。而宋希濂在这里所用的概念非常明确。是日军向英军投降。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在国军看来。日军被英军缴械后进入租界是向英军投降。难道国军被缴械后进入英租界。就不是向英军投降吗?过桥的过程就是再悲壮。他也是投降。也是为了求生。

更加屈辱的是。在黄晓明扮演的特派员在劝说谢晋元不要恋战。应该撤退的时候。只说了四行仓库的战斗本身就是一场打给国际社会看的。是在用官兵的鲜血和生命演戏。但影片本身却没有交代。最后撤退。同样是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之下的决定。因为四行仓库紧邻租界。所以。虽然八百壮士抱定了必死的决心。但最终仍然是在列强的干预之下被强行要求停止战斗。退入租界。

在退入租界之后。英军要求国军缴械。谢晋元等不同意。发生外交交涉。当时负责与英军交涉的除了时任上海市长俞鸿钧。还有时任88师副师长冯圣法。他对英租界的英军司令斯马特来明确说。四行仓库孤军营退入租界。是各友邦的要求。为什么呢?因为租界旁边就是煤气公司。四行仓库的国军愿意以死报国。而列强却担心日军久攻不下。使用重武器。会引爆煤气公司。从而危及租界的安全。

这是什么意思呢?咱们简单梳理一下。也就是说。按照委员长的操作。坚守四行仓库并不完全是为了掩护国军大部队撤退和转移。更是如张柏亭说的。是为了引起列强的关注和干预。列强的干预确实是来了。但列强不是制止日本继续侵略中国。而是要求中国守军放下武器。放弃抵抗。并且。他们在承诺为这些国军提供保护的同时。却要求这些官兵缴械。向他们缴械。而影片高潮的最后部分。恰恰就是为了进入英租界。放弃抵抗。这是无论如何粉饰。都无法掩盖的事实。

影片一开头的旁白是一个老太太以回忆的口吻说。她父亲对小时候的她说过。对面的士兵在战斗。是在保护我们呢。然而从影片一开始。除了四行仓库的官兵之外。其他的所有人都想进入租界去避难。因为在当时的上海。只有进入租界才能安全。只有洋人才能保护他们。而坚守四行仓库的官兵不仅不能保护租界的老百姓。反而是在给租界的老百姓增加危险。那么一个顺其自然的问题就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存在外国人的租界究竟是不是好事呢?如果是。那又如何突出这个影评想表达的爱国主题呢?

当然。我们也可以强行解释说。这个开头的旁白中的“我们”也同样是一个民众觉醒的过程。因为租界里的中国人一开始并没有把自己视为中国人的一部分。因为那时候的中国人是像端午、小湖北那样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租界里的中国人不是中国人。他们是上海人。虽然是洋人眼里的二等公民。但却比普通的中国人要高级。通过战争。终于让他们也和那些他们原本看不起的乡下人。一起变成了中国人。

但这个解释本身确实只能说是强行解释。很别扭。哪怕是原本在对岸租界的石门库房子的阳台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河对岸正在拼命的妓女。最终也仙女下凡一般来到了苏州河边。为对岸的国军士兵担心。也还是让人感觉不那么顺畅。很别扭。因为这里似乎传达出来的更多的感情是同情。而不是民族感情的自觉。尤其是那些从对岸到租界来的国军士兵。也只是成了被圈禁起来的战俘而已。区别无非是在国土沦丧之后给日本当顺民。还是在租界给英国人当顺民。

实际上。在淞沪会战结束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全面沦陷这段时间里。租界是始终存在的。也就是上海史上的孤岛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全面占领上海。租界终于不再能保护中国人。也不再能为孤军营提供安全保证。让八百勇士在毫无抵抗的情况下彻彻底底的成为了日军的俘虏。与其如此。又何必退入租界。还不如在四行仓库坚持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光荣。

其他观点:

这个题材。只要有资金。认真拍。这个分数是不难拿到的。如果不是因为之前导演的迷之操作可能会更高。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47:46

    租界,日军,国军,仓库,是在,四行,对岸,的是,电影,是一个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47:46

    没想到大家都对电影《八佰》豆瓣评分8.3分,你觉得是高了还是低了?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眼泪、说拜拜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6:47:46

    八佰现在评分还在掉。目前已经是7.7了。正好编剧葛瑞最近在访谈里变相回答了一些争论。印证了我的一些看法。这评分高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