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想把这件事扯淡清楚不是特别容易。西班牙那帮家伙名字极长。这件事时间跨度又大。光记名字都费劲。所以吐槽机觉得用类比的方式讲西班牙内战。咱们可以把这次内战理解成西班牙版的戊戌变法。
起因——陷入迷茫的国家
进入19世纪的西班牙是个挺悲催的国家。从无敌舰队覆没后。地球上第一个号称日不落的国家逐渐衰落。被法国干涉过王权继承。被拿破仑吓破过胆子。甚至在美西战争中输给新兴的美国。几乎丢掉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迷茫中西班牙在1873曾经短暂的推翻过帝制。试图建立共和国。但长久的习惯让变法只持续了一年就又王政复辟。压根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他们终于错失了追赶世界的时机。成为欧洲的拖油瓶。
开端——没有出口的轮回
那个时候无数号称明灯的家伙在给西班牙人指路。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自然有想走社会主义路线的。当然必须有想走资本主义共和的。还有传统贵族的保皇维持旧制的。更有干脆玩极右法西斯的。
这些势力闹哄哄折腾好几年。最后把国王折腾下台。成立了所谓西班牙第二共和国。这个国家在建立初期就没有统一的思路。政治上玩的就是多数人暴政。不懂多数人暴政概念的看看东南边的呆丸就行。
所以最初共和派上台就大搞土地改革、限制教会权力、裁军之类的。可搞笑的是他们并未改善工人福利。企业主也不用执行8小时工作制。再加上这帮哥们本人不团结。没有广泛结盟。于是很快被保守派联盟给选下去了。
经过——微缩版的世界大战
时间终于来到了1933年。保守派中的激进组织当选总统。又开始新一轮的折腾。但失败的共和派却和以往不同了。西共接到斯大林的指示后开始团结多数组织搞联盟。不再单打独斗了。并于1936年夺回了执政权。
眼看败局已定的保守联盟决定掀桌子。20几年的积怨就此彻底爆发。在双方一系列互相杀害后。共和派联盟的军队成了共和军。保守派联盟的军队被叫做国民军。而且两边身后都有大佬撑腰。
结局——便宜了佛朗哥
这场战争足足打了2年零8个月。阵亡人数超过50万。对西班牙这个国家来说这是极其沉痛的代价。最终共和军在军事上彻底失败。但国民军的性质也和最初不一样。作为共主的何塞·桑胡尔霍因飞机失事挂了。接手他职务的是长枪党出身的佛朗哥。
所谓长枪党其实就是一个法西斯政党。和德国的纳粹党。意大利的法西斯党没啥区别。正因为这样佛朗哥拿到海量的军事援助。反观共和军那边因为英法美三国中立。限制武器入境。只能从苏联拿到有限的武器。失败确实难免。
其他观点:
发生于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是西班牙法西斯军人发动的反对共和政府的军事叛乱。是西班牙人民反对国内武装叛乱、保卫共和国的革命战争。若从大视角来看。可视为“二战”之前奏。
西班牙先民主要为比利牛斯半岛上的古老居民伊比利亚人。公元前九~前八世纪。克尔特人自中欧陆续迁入。结合而形成克尔特伊比利亚人。1492年。西班牙人驱逐阿拉伯人。取得了“收复失地运动”的胜利。统一了西班牙。同年。哥伦布发现西印度群岛。西班牙逐渐成为海上强国。不断对外进行扩张。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溃。开始衰落。1873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第一共和国。1874年。王朝复辟。在1898年的美西战争中。西班牙失去最后的殖民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班牙保持中立。1931年。西班牙建立第二共和国。
1936年2月16日。西班牙共和国举行国会大选。人民阵线(西班牙人民争取民主、反对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组织。1936月1月成立。参加者有共产党、社会党、共和党左翼、共和联盟、劳工总会等团体)获胜。成立联合政府。议会选举阿萨尼亚•伊•迪亚斯为共和国总统。人民阵线联合政府成立后。进行一系列改革。颇有成效。
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军官佛朗哥在摩洛哥西班牙占领区发动武装叛乱。10月1日。叛军在布尔戈斯成立政府。与共和国政府分庭抗礼。掀起了西班牙内战。
内战初期。西班牙人民在南部阻止了法西斯叛乱军队的进展。德国总理希特勒和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看到西班牙叛军受挫。即刻派军增援。德国派兵五万、意大利派兵十五万协助叛军作战。叛军得到德、意的军队的强力支持。实力大增。很快便突破防线。将战火蔓延至西班牙本土。
国际进步力量支持西班牙联合政府的正义战争。由来自54个国家的大约三万五千名志愿军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另有二万名外国人士在医疗队和辅助队服务。
英、法等国在“不干涉政策”的冠冕名义下。隔岸观火。并对西班牙政府进行封锁。1936年7月25日。法国政府撕毁协议。宣布对西班牙实行武器禁运。英国政府对西班牙共和国政府采取敌视态度;美国则一直向叛军提供石油。
在西班牙人民艰难抵抗佛朗哥叛乱的困难形势下。苏联政府伸出援手。给西班牙人民以巨大支持。提供了大量武器与弹药。
叛军得到德、意法西斯军队的援助。气势甚盛。迅速推进至西班牙腹地。1936年9月~1937年3月18日。佛朗哥先后向西班牙至共和国的首都马德里发动四次大规模的进攻。西班牙共产党参加了马德里保卫战的领导工作。广大劳动人民亦投身保卫马德里战斗。
1938年9月。英、法和德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促使德、意法西斯更加肆无忌惮地支持佛朗哥对西班牙共和国的进攻。由于共和国部队的军力与佛朗哥力量相差悬殊。加之共和国方面混入了叛徒。从内部策应佛朗哥对共和国的进攻。共和国政府陷入困境。
1939年3月底。佛朗哥军队在德、意法西斯支持下占领了西班牙大部分土地。3月27日。马德里失守;4月1日。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被叛军推翻。三年西班牙内战以共和国政府失败告终。开始了佛朗哥的独裁统治。
时值磨刀霍霍战云密布的“二战”前夕。西班牙内战虽名曰“内战”。涉及面、影响面却不小。可视为“二战”前的小彩排。五十多个国家的志愿军参加抗击叛军、维护正义之战;当时有影响的几个大国或直接或间接的亦置身其间。进行着大战前的政治性较量与预演。西班牙内战暴露了英、法虚弱本质。助长了德、意法西斯的称霸世界的气焰与野心。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其他观点:
西班牙内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是二战的序曲。甚至可以被理解成二战欧洲战场的一部分。不过其爆发原因还是西班牙国内不同势力之间矛盾的激化。大家知道。西班牙是最早建立了全球性帝国的殖民列强之一。但因为西班牙是与欧洲封建制度密不可分的天主教会的重要堡垒。教会势力极其强大。民众中宗教氛围也非常浓厚。所以西班牙打破封建制度的进程在欧洲各国中始终相对较慢。在公元1874年西班牙波旁王朝再次复辟之后。其国内才建立起了比较脆弱的君主立宪政体。
(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
但在1923年。西班牙军队将领里维拉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民选政府。建立了受到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支持的独裁统治。但里维拉在随后几年施行暴政。使西班牙王室最后的威信也丧失殆尽。其国内要求废除君主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在1931年。阿方索十三世被迫同意举行地方市政选举。结果主张废除君主制的社会主义者和自由共和派赢得大胜。阿方索十三世逃离西班牙。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建立。
(西班牙第二共和国疆域)
但是西班牙国内此时各个派别之间利益分歧巨大。教会等保守派势力仍然极其强大。而且对军队影响巨大。所以在之后的5年里。西班牙政权在以天主教会、地主阶层和商人所支持的保守派和以工人和知识份子等工薪阶层以及底层农民所支持的共和派之间转换了两次。而每一次转换。新政府都会大量撤消前任政府的激进政策。再推出自己的激进转向政策。导致西班牙国内不同派别之间的敌意不断加深。
(带领军队发动反叛的佛朗哥)
1934年。在保守派执政期间。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自治区的共和派矿工举行罢工。后来演变成暴动。军队将领佛朗哥率军将其镇压。佛朗哥也因此在1935年被任命为西班牙陆军总参谋长。但在1936年2月。保守派政府在西班牙大选中失败。共和派再次执政。而曾经镇压了共和派工人运动的佛朗哥很自然地被撤消了总参谋长职位。并被调入西班牙位于非洲的海外省加纳利群岛任职。
内战爆发与国际行动
而在此之后。佛朗哥和支持他的西班牙保守派就开始筹划政变。1936年6月17日。西班牙陆军在西班牙多个海外殖民地和本土多座大城市先后发动叛乱。此后。西班牙各大城市的许多工人组织强行打开各地的武器库。自行组建了一些民兵组织。开始与叛军作战。
(由工人组建的共和民兵)
结果。在首都马德里等西班牙主要城市。佛朗哥叛军被迅速击败。只有保守派和天主教会势力强大的塞维利亚被叛军控制。但叛军控制塞维利亚却极具战略意义。因为当时西班牙在非洲摩洛哥等地还拥有相当数量的殖民地。共和政府的土改等政策受到非洲上流阶层的激烈反对。因此他们为佛朗哥提供了强力支持。使其迅速控制了这些地区。而拥有重要港口的塞维利亚被叛军控制。使叛军有了从非洲将军队运回本土。扭转西班牙本土战局的可能。而这也就成为了其它国家介入西班牙内战的第一个动机。
(在西班牙参战的德军)
在叛乱爆发之后。同样非常不喜欢西班牙共和政府的德意法西斯立即决定介入西班牙内战。德意分别在第一时间派出军舰与运输机运送西班牙海外兵团回本土。又很快向西班牙派出了正规军直接参战。在西班牙参战的德意两国军队最高曾分别达到1.9万人和5万余人。此外。纳粹德国和意大利还为佛朗哥提供了超过1260架飞机和350辆坦克。以及其它大量武器装备。
(当时讽刺意大利介入西班牙内战的政治漫画)
而我们在前面也说了。西班牙内战其实可以被视为二战的序曲。当时德意出兵并不是单纯为了帮助佛朗哥。而是为了在自己准备战争期间防止身后出现一个左翼政权。同样道理。苏联当时也认识到了西班牙内战对于牵制德意的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后。苏联也很快行动起来。为共和政府提供了大量援助。现代一些研究显示。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为共和政府提供了634到806架飞机、331到362辆坦克和1034到1895门火炮。
(共和军女民兵玛丽娅·吉内斯塔)
此外。苏联还向西班牙派遣了2000至3000名军事顾问。但其派出的作战人员最高时也没超过500人。而且苏联向西班牙提供的军事物资援助并非完全无偿给予。其中部分是由西班牙共和政府动用了国家黄金储备购买的。
国际纵队与西班牙内战的结果
不过苏联政府虽然没有直接向西班牙派兵。却也通过一个史上罕见的方式给共和政府提供了强力支持:通过在国际上招募志愿者者。帮助共和政府组建了国际纵队。而可以说国际纵队才是西班牙内战在今天仍然能获得如此众多关注的真正原因。
当时苏联在法国巴黎设立了国际纵队招募中心。利用共产国际的网络在世界各地广泛招募愿意前往西班牙为共和政府作战的志愿者。而当时这一举措在世界各国的左翼和进步人士中引发强烈反响。世界各地都有大量年轻人通过各种方式来到巴黎。受训后坐火车进入西班牙加入战争。据估计。在整个战争期间。总共有4万至5.9万人曾加入国际纵队。参加进了西班牙内战之中。
(国际纵队接受检阅)
而通过这种方式招募的国际纵队可以说是一支真正的全球军队。其成员来自世界53个国家。其中还包括至少100名华人。而且恐怕许多朋友意想不到的是。国际纵队中来自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的队员分别达到了5000人和3000人左右。仅次于国际纵队的招募地法国。而来自美国的国际纵队队员也达到了2500人左右。因此在国际纵队中还至少组建了两个由美国总统命名的作战营。分别是乔治·华盛顿营和亚伯拉罕·林肯营。后来这两个营还合并成了林肯-华盛顿营。而在参战的华人中。中国工人张瑞书和刘景田都曾先后成为战地英雄。登上国际媒体的封面。
更加独特的是。这支军队中除了许多普通青年人。世界各地许多怀有左翼或者进步理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也加入其中。其中除了一些后来在东方阵营知名的一些政治人物之外。还有大量在后来人生轨迹迥异的全球名人也曾加入国际纵队。其中包括:
威利·勃兰特(曾担任西德总理。以在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前下跪而闻名世界)
埃尔梅尼吉尔多·加斯佩罗尼(曾担任圣马力诺国家元首)
厄内斯特·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乔治·奥威尔(《动物农庄》和《1984》作者)
沙普尔·巴赫蒂亚尔(伊朗巴列维王朝末代总理)
战争期间和战后。海明威和奥威尔等作家曾创作了大量共和政府视角的文学作品。这也是西班牙内战至今未被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国际纵队在西班牙内战中所起的作用也决非象征意义。许多人认为。正是因为国际纵队的激烈抵抗。才使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坚守到了内战的最后一刻。使其直到内战结束前4天才被佛朗哥的军队攻克。
但西班牙共和政府从内战一开始军事实力就处于劣势。在整个内战期间也始终没能扭转这种劣势。在西班牙内战爆发之后。尽管共和政府中也包括许多自由主义者。在意识形态方面与英法美也有接近的地方。但因为英法对苏联的警惕。当时都在对德意实行绥靖政策。因此他们不但没有伸出援手。反而牵头联合多国达成了不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协议。也就是在名义上对西班牙内战两派实施军事禁运。在1938年7月。英法等国又牵头通过了召回外国志愿军计划。以此为条件换取对共和政府部分解除禁运。而共和政府为了争取更多国际援助。被迫接受了这一计划。遣散了大量国际纵队人员。使其军事实力更加削弱。
(西班牙内战趋势。右下方浅粉色区域为共和政府最后控制区域)
同时。在初期寄希望英法也加入反法西斯阵营。一同对抗德意和佛朗哥的苏联。看到英法完全无意与其并肩作战之后。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也逐渐撤出了军事顾问与志愿军。而共和政府内部社会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也曾多次出现矛盾。这些变故使共和政府在战场上越来越被动。从1937年下半年开始从北向南不断败退。最终在1939年4月1日完全失败。西班牙内战以佛朗哥的胜利而告终。
(海明威(中)与伊文斯(左)在西班牙战场上的合影。右侧军官为德国作家路德维希·莱恩)
西班牙内战失败后。国际纵队自然也消失了。但随着二战全面爆发。国际纵队的许多成员也很快转战到世界其它战场。继续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专业人士后来曾来到中国抗日战场。比如后来牺牲在抗日前线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就是国际纵队的一员。而曾经参加国际纵队的荷兰纪录片导演伊文斯则也来到中国。拍摄了反映中国抗战的著名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对中国抗战起到了很大的外宣鼓舞作用。也留下了许多珍贵史料。在曾经参加国际纵队的华人中。一位名叫谢唯进的志愿军后来回国后曾先后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和四野工作。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0691.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西班牙,国际纵队,内战,共和,共和国,政府,叛军,法西斯,苏联,英法
没想到大家都对1936年7月到1939年4月的西班牙内战是怎么回事?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想把这件事扯淡清楚不是特别容易。西班牙那帮家伙名字极长。这件事时间跨度又大。光记名字都费劲。所以吐槽机觉得用类比的方式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