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战国时秦七代君王个个贤能,而其他六国则昏君不断呢?
原创

为什么有人说战国时秦七代君王个个贤能,而其他六国则昏君不断呢?

好文

热门回答:

个个贤能真的算不上。主要是制度好。萧规曹随。如果不昏。哪怕是庸也不会出大乱子。当然了贤能的还是有的。我们可以逐一进行分析一下。

贾宜在《过秦论》中提到:“孝公即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

很明显题主所说的七代贤能。也就是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和秦始皇。我觉得如果要给他们按照才能排名次应该是这样的:孝公>惠文王>秦始皇>昭襄王。另外三个就不要排了。武王太刚烈。孝文王当了五十多年太子。继位三天就去世了。庄襄王也只是萧规曹随。在位时间也不长。

秦孝公

秦国自从穆公以后。跻身于大国行列。秦穆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史记》称其:“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但是到了孝公经过国君频繁更换。秦怀公被逼自杀。大臣拥立秦灵公。灵公早逝。秦简公夺位。献公被流放。简公殁惠公继位。惠公殁年幼的出公继位。小主夫人当政。秦国贵族迎回献公杀出公和小主夫人。史称四代之乱。秦国内乱不断。导致国力逐渐衰落。到了孝公之时。秦丢失河西之地。列国卑秦。

秦孝公决意要恢复穆公霸业。发布求贤令。魏国经过李悝变法成为第一强国。楚国完成吴起变法。但是吴起被杀后变法没有持续下去。秦国也曾效仿山东六国变法。秦简公的时候。学习中原允许百姓配剑。养成尚武风气。按照田亩收缴赋税。但是变法仍然只是徒有其表。五十万大军被魏国五万人打的一败涂地。

秦孝公极度渴望得到变法人才。商鞅带着李悝的《法经》经过景监的推荐面见了孝公。孝公对商鞅的变法非常赞赏。于是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对秦国进行了最深彻的变法。孝公当时是顶住很大压力的。太子犯法太子太傅赢虔被治罪。又对太子太师公孙贾施以墨刑。守旧派才消停下来。

孝公时期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此时中原霸主魏国被齐国击败。庞涓被杀。商鞅抓住机会劝说孝公讨伐魏国。商鞅诱骗公子卬。俘虏了公子卬。夺回河西之地。

秦惠文王

惠文王继位。秦国看似强大。但是内外交困。内有商鞅威望日隆。东有公孙衍合纵六国攻秦。西有义渠犯边。还有守旧派的反扑。变法能否持续下去。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秦惠文王首先利用赢虔和守旧派对商鞅的痛恨。除掉了商鞅。一举巩固的自己地位。虽然商鞅死了。但是秦惠文王并没有废除变法。在巩固了地位以后。秦惠文王任用张仪为相。破坏了公孙衍合纵的策略。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向东任用张仪为相。诓骗魏国占领了河西全部土地。又攻占了河东地。为秦国东出制造了跳板。在张仪的劝说下韩。魏。楚。赵纷纷割地求和。向西。秦惠文王任用司马错攻灭巴蜀。讨伐义渠。使秦国版图急剧扩张。

惠文王内诛权臣商鞅。选贤任能。在伐诸侯。按照《资治通鉴》的说法:“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

昭襄王

秦武王死后。赵武灵王立秦昭襄王。昭襄王同时期的赵武灵王。燕昭王。都是名震一时的贤能君主。每一个都不比昭襄王差。

秦昭襄王在位期间。在最初并没有掌权。有宣太后执政。后来昭襄王任用范睢。夺取了权力。任用白起。对山东六国多次进行讨伐。特别是长平之战后。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已经展现出来了。

昭襄王时期

秦始皇

秦始皇在亲政前。吕不韦当政。吕不韦重用蒙骜。攻取赵国三十多座城池。韩国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座城池。对韩魏形成包围。领土已经与齐国接壤。可以说这个时候已经孤立了楚国。包围了韩魏。吕不韦的政绩也相当显著。李斯也是吕不韦推荐的。

在秦始皇亲政以后。任用李斯为相。任用王翦灭掉了赵国。燕国。楚国。王贲灭掉了魏国。齐国一统天下。在李斯的辅佐下。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施行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奠定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但是晚年沉迷于长生之道。大兴土木。造成民怨沸腾。终究不如孝公。惠文王善始善终。

其实主要还是制度好。如果把秦昭襄王时期的赵惠文王相比较的话。昭襄王如果和赵惠文王换一下立场。赵惠文王未必比昭襄王差。赵惠文王任用廉颇。赵奢多次击败秦。齐史书称其:“尝抑强齐四十余年。而秦不能得所欲”。其实在战国时期。很多君主都能做到礼贤下士。有时候可能会糊涂。但是大多数算不上昏庸。主要还是秦国制度好。

其他观点:

杜甫也曾说过: 统一天下不是秦国的功劳。 而是六国都犯过致命的错误。

秦国一共经历了6位君主。他们是秦孝公、秦惠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依法治国。自商鞅变法以来。法家思想更是深入每个国君的心中。

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秦国作为边陲之国。被其他六国所看不起。所以正是处于这种“忧患”之境。才造就了国君的励精图治。反观其他六国。似乎有些背道而驰了。

《大秦帝国》中有句歌词:赳赳老秦。共赴国难。唱出了秦国人的众志成城。励精图强的精神。所以即使是遇到君王平庸的时候。借助法家依然能成就一番功业。

其他观点:

充满人情味的秦缪公

秦缪公即位前。前任成王没有相中自己的7个儿子。却让位于秦缪公。可见缪公已是才能初现了。

即位后。缪公一生充满了战争和血腥:亲自率兵伐茅津;亲自率兵伐晋。与晋军交战于河曲;派兵偷袭郑国;派孟明视率兵伐晋。渡黄河时。连船都烧掉。大败晋人。占领鄗城;讨伐戎王。兼并了十二个国家。开拓了上千里的土地。称霸西戎。《史记》记载。周天子赐给缪公金鼓以示祝贺。

但同时。亲缪公也有几件充满温情的历史事件。一是聘用百里奚辅佐。封蹇叔为上大夫。为秦国出谋划策。这里面有温情打动了人心。二是300多人因为偷杀战马吃肉按律当斩。缪公不但赦免了他们。而且赐酒。后来。这些人解救了陷于重围之中的缪公。三是晋国饥荒。缪公借粮。救活了不少人。秦借粮于晋时。晋国反而借机发兵进攻。高下立现。

重用商鞅的秦孝公

秦国之所以统一六国。建立了赫赫的秦朝。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重视人才。并用人不疑。秦孝公也是如此。也因此奠定了秦国建立王朝的基础。

贾谊《过秦论》的论述很有代表性。尽管是文学语言。但反映的是历史事实。

秦孝公据肴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商鞅变法的内容从初中历史就学习。废井田开阡陌。奖励军功。奖励耕织。设立郡县制。严刑峻法。商鞅的系列变法。沉重地打击了秦国的贵族阶层。从政权建设方面、经济基础方面对奴隶主阶级进行了根治。巩固了封建地主阶级的经济政治统治。为秦国封建制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秦国士兵在前线作战。先喝一碗老酒。短上衣。手持利刃。以割敌人的头颅或耳朵作为军功。出土的秦简记载过。亲兵因抢夺敌人头颅或耳朵争吵的事件。

商鞅奖励军功。共分20个等级。

惠文武昭 乘势而上

公元前325年。秦孝公改“公”称“王”。并改元为更元元年。成为秦国第一王。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引自贾谊《过秦论》

何以有此魄力?

外交策略的成功:远交近攻。

外交政策的提出:面对苏秦提出的合纵。张仪提出连横。

秦惠文王执政期间。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又一坚实基础。

昭襄王。就是嬴则。在位56年。很好地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这对秦国的统一版图的形成至关重要。反观其它六国。赵武灵王改革何其壮哉。然而死后马上衰败;齐桓公和其列哉。最后政策不连续。导致霸业衰退。

“无为”的孝文王庄襄王贾谊《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历史上。孝文王执政1年。庄襄王执政3年。时间短。但不折腾。“无为”即是有为。

千古一帝秦始皇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没有之一。前238年。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重用李斯、尉缭。取法韩非子“法术势”理论。9年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前221年。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的使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奠定了中国本土的疆域。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引自贾谊《过秦论》

反观其它六国。上述资源不是没有。但总是在前进的环节中。缺少一个或者几个。决定了自己历史的命运。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2)

  • 陌上柳絮倾城雪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7:21

    秦国,襄王,魏国,文王,商鞅,六国,始皇,国君,楚国,贤能

  • 渭城曲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7:21

    没想到大家都对为什么有人说战国时秦七代君王个个贤能,而其他六国则昏君不断呢?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小新卖蜡笔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07:21

    个个贤能真的算不上。主要是制度好。萧规曹随。如果不昏。哪怕是庸也不会出大乱子。当然了贤能的还是有的。我们可以逐一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