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与《史记》的记载,为何有不同之处?
原创

《竹书纪年》与《史记》的记载,为何有不同之处?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其中有一些部分的内容与《竹书纪年》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司马迁时代。《竹书纪年》是没人知道的。虽然此书成书于春秋时期。但是后续不断散失。再加上秦朝焚书坑儒。一直到西晋时期。这本书才重新被发现。

按说。《竹书纪年》更早。所以对这本书的成书年代所记述的事情。应当比司马迁记载更为可靠。但是司马迁史德是公认的。那么问题就出现了。为什么这两本书记载会有不同之处。

首先。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司马迁是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的讨论。才是有价值的讨论。否则容易引起各种口水。

司马迁对离他比较远的历史事件是怎么记述的呢。两个办法。一个是找史料一个是找口述资料。但是秦始皇时期出现过一次大规模的焚书坑儒。不少史书都不存在了。所以找史料并不能完整找到信息。支离破碎的信息倒是有。而口述资料会在人口耳相传中。有所变化。未必就是可靠的内容。所以说。司马迁在探寻离他很远的历史事件时。确实可能写下的东西并不是历史真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苛求司马迁什么都搞得一清二楚。那也是不现实的。

所以。《竹书纪年》中会有不少内容和《史记》不一致。当然也不是说竹这本书里面内容完全正确。只是想说明司马迁在当时的条件下。对离他比较远的历史事件。并没有办法做到完全的复原。而竹这本书离得比较近。相比较而言。就靠谱一些。至少因为《竹书纪年》能获取更多可靠的信息。这也很关键。




其他观点:

《竹书纪年》是编年体史书。《史记》属于纪传体史书。

其他观点:

由世界观、人生观所决定出来的历史观是不同的。因此。对历史事件的观感和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史学家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历史。而且也是在传播文化思想。因此。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单纯而单一的史家。以《竹书纪年》和《史记》中争议最大的尧舜禹禅位和尹伊放太甲为例来说明:尧舜禹禅位既是真实的也存在着血腥的争斗。禅位和非禅位的差异关键在于战败者是否参与了战胜者的祭天祭祖活动而承认战胜者的领导地位。比如。成吉思汗和太阳汗的汗位争夺。太阳汗是参加了成吉思汗的祭天大典的。但是他的儿子反叛了。他为了儿子也反叛了然后才兵败出逃死的很惨。如果他的儿子没有反叛或者他没有参与反叛直接躲开并主动说明情况请罪且得到成吉思汗的原谅并寿终正寝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说是他禅位与成吉思汗了。再来看尹伊放太甲事:大家可参考周公成王事。“王莽谦恭未篡时。周公恐怖流言日……假使当时身先死。一生真伪谁复知?”太甲弱小尹伊摄政。政令皆出于尹伊。而太甲长大且有德。天下自然流言尹伊篡政而被太甲枉杀。这恐怕才是历史真相。史记禅位说是取其中庸。还政太甲实在是有感于周公负成王之不易。而已。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少女恶习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3:39

    纪年,史记,成吉思汗,司马迁,历史事件,这本书,史学,史书,的是,焚书坑儒

  • 迎客心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3:39

    没想到大家都对《竹书纪年》与《史记》的记载,为何有不同之处?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7:33:39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写的《史记》。其中有一些部分的内容与《竹书纪年》不同。需要注意的是。司马迁时代。《竹书纪年》是没人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