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回答:
公元前841年。又被称之为共和元年。跟你想象的差不多。也就是国王一个人说了不算了。要大家一起来拿主意割韭菜。
这个事情意味就很深长了。过去大臣们都是打工仔。国家收上来的韭菜。只有国王一个人可以享用。最多从牙缝里抠一点出来。赏赐给做事有干劲的大臣。
可是共和元年这一年。大臣们表示。不干了!他喵的。每天都吃国王牙缝里的韭菜。这回他们要平均分了这些韭菜。
01周厉王是个狠人。各种跟贵族不对付。
经济上:
俗语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是西周时期的贵族集团。早就把山林水池全都给承包了。也就是说百姓想要在这些地方找吃喝。就必须要向贵族交税。
百姓们世代都在这些山川旁边生活。靠着山就要去砍柴、打猎。靠着水就会去捕鱼。没想到突然之间就被收了人头税。能够拥有山川水池的普通人。微乎其微。
周厉王觉得。这可不行。光贵族收税。自己不收税。那哪成呢?于是乎周厉王颁布法令。霸占这些山川的贵族们。都需要向国家交税。
这下子这帮贵族可就炸了毛了。本来可以全都入自己的腰包。没想到现在还要跟周厉王分摊。这引起了贵族们的强烈反对。
政治上:
此外。周厉王在政治上。不愿意沿用过去周朝的老办法。过去周公、召公的后人世世代代都是卿相级别的大人物。这一职务几乎被这两家人给霸占了。
周厉王觉得这可不行。所以周厉王开始重用懂经济的荣夷公和懂军事的虢公长父。这件事遭到了贵族们的一致反对。
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谏厉王曰:“王室其将卑乎?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史记》
周公和召公的后人。自古都是国家的执政者。他们代表着周王朝开国贵族的集体利益。现在突然穿插一个其他人进来。谁知道他们会有什么幺蛾子呢?
所以说周厉王是因为得罪了这帮贵族。才会被赶下台的。整件事跟百姓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共和与否。百姓都还是要向朝廷交税的。
言论上:
当然。周厉王本身也有问题。百姓过去是可以议论周王执政好不好的。就算大庭广众之下说也没关系。
可是周厉王觉得很难受。所以他找人到民间监视百姓。只要敢说他坏话。立刻抓回来宰掉。其实百姓才不会议论。真正懂得议论的。还不是那些读书识字的贵族么。百姓忙着种田打鱼交税呢。哪有这个闲工夫扯犊子呢?
02共和元年。不代表就真正共和了。
公元前841年。因为周厉王得罪了一帮不该得罪的人。所以他们以百姓的名义发动了一场暴动。最终将周厉王给赶跑了。
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十二年。鲁武公来朝。---《史记》
这个时候周厉王并没有死。只是跑出了镐京而已。所以这帮贵族们也没有再立一个周天子。而是换了一种执政方式。也就是共和执政。
所谓共和执政。也就是召穆公和周定公一起把持朝政。别想了。跟你小老百姓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其实本质是没有变的。只是这一段时间没有天子执政。而是由贵族臣子来执政。
其实周厉王之前的数百年里。西周王朝。基本上也都是这两家贵族在相互执政。周天子实实在在只是一个无足轻重之人。
周公旦、召公奭辅成王的确高尚。可是谁也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家的后人。能够世世代代把持朝政。这可就不简单了。
过去周公旦和召公奭的后人们。在卿士的位置上。把控着国家的命脉。周天子只能提出自己的想法。而真正该怎么实行。其实周天子真的管理有限。
共和元年。周定公和召穆公索性就把周天子给抛弃了。其实不要天子国家一样可以转起来。共和这个年号一共用了14年。14年后。周厉王在彘去世。他的儿子太子静便接替了周厉王的位置。也就是周宣王。这才宣告了共和这个年号的结束。
03此共和非彼共和。共和的概念。只在贵族脑海中初具规模。
不得不说。人心深似海。早在公元前841年的时候。古人就已经揣摩出共和制度。也就是废除君主。由臣子们来共同执政。
这种模式有点类似后来的共和制度。可是这里的共和只是一个年号。而形式也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史记》
我们现在所谈到的共和。那是所有民众都参与进来一起执政的制度。而当时那个共和。只是一个年号。为什么用共和这个年号呢?
其实有两种说法。第一种便是因为是周定公和邵穆公共同执政。所以称之为共和。还有一种说法是共伯和代行天子的事务。所以称这一时期为共和。
不管是哪种原因。我们会发现。由臣子共同执政的概念。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公元前509年。西方便出现了著名的罗马共和国。
同样是驱逐了君主。可是当时的罗马平民拒绝向贵族妥协。在平民的压力之下。这才出现了共和政体。也就是由平民和贵族共同执政。
这种思想在西周时期。我们也出现过。但是只出现在了贵族的思想层面上。他们是永远不可能将这些思想。传达到民间的。
西周的贵族。掌握的不仅仅是财富和权势。还有一项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知识。他们拥有读书认字的条件。可是平民不具备。
因此那个时代即使出现了共和的雏形。平民也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去参与到整个国家的建设当中来。而这种对贵族来说可怕的思想。很快就被贵族们扼杀在了摇篮里。
总结:公元前841年。重不重要?很重要。
这一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不是因为这一年是共和元年。而是因为西周的共和思想被扼杀在摇篮里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真实的状况。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就算先进的思想摆在你面前。你也会视而不见。
而贵族集团。之所以能够长期成为贵族集团。那是因为他们重视了这些思想。对他们有好处的。便会大肆宣传。对他们有坏处的。那就会扼杀在摇篮里。
参考资料:《史记》
其他观点:
公元前841年发生的事情。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只能算是不大不小。
不过。在经历了几次史学浩劫后。这一年竟成了中国明确纪年开始的年份。
自这一年开始。中国的历史上所有的大事件。都可以明确地确定具体的年份。每位君主在位时间的长度。每年发生的大事件。都能完整、连续地讲述下来。
不大不小的事件:共和执政
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一件叫共和执政的事件。
由于周厉王施行“暴政”。被国人赶出了都城。
随后。贵族们找出人来代周厉王执政。
对于执政人物。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召公和周公共同执政。号为共和。
另一种说法时:诸侯推举共伯和代行天子事。故号共和。
总之。无论哪种说法。这一年。都是“共和元年”。
共和执政。确实不是一件小事。
不过。他没有引发社会深层变化。甚至连改朝换代都没有。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这最多只能算一个不大不小插曲而已。
即使就西周的历史来说。武王伐纣、周公东征、大规模分封的年份。其对历史的影响都要大于这一年。
不过。这些当事人或许想不到。阴差阳错间。他们成了中国历史明确纪年的开端。
史籍浩劫
在此之前。夏商的历史。都有史官记载。
不过。在纸张技术成熟前。知识传播、储存的成本很高。因此。历代的史书。多由国家保管。
《吕氏春秋.先识》记载:夏朝末年。夏太史终古见夏桀不靠谱。携带图法奔商;商末年。内史见商纣不靠谱。就带着图法奔周。
因此。包括夏、商。甚至更古老的官修史书。都藏于周王室。
公元前520年。周王在王位继承问题上发生内斗。晋国参与进来。驱逐了王子朝。
公元前516年。在王位竞争中失败的王子朝。携带典籍。前去投奔晋的竞争对手楚。
运气不太好。当时。楚平王也刚刚去世。楚国也发生了王位之争。
混乱中。典籍没有被楚接收。
前505年。周王派来的人。将王子朝杀害。
珍贵图籍。就此下落不明···
这是上古时期史籍的一场空前浩劫!
300年后。上古史籍。有遭遇了两次极为密集的“两连击”。
秦始皇时期。发生了“焚书坑儒”事件。
其中。《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悉数被焚。
不久。项羽进入咸阳后。把秦藏的典籍也一把火烧了!
这些劫难中。同时遇到灭顶之灾的诸子百家。因为广泛藏于民间。因此。事后多能复原。但这些官修史籍。就难以复原了···
传统史家追溯的尽头
在连续的灭顶之灾后。司马迁可以说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史记》创作的。
耗尽几乎一生时间。走访各地的司马迁。终于基本复原了一些历史。
不过。司马迁明确确定年份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
对此前的历史。司马迁只能描述世系。谁谁谁当了王。做了什么事情。以及这些人物、事件的大致顺序、逻辑。但无法完整、清晰地这些事件究竟发生于哪一年。
其实。正如司马迁本人在《史记》中所说。他见过自黄帝以来的许多文献。其中一些文献也有关于年代的记述。
但是。由于这些记述比较模糊。还有很多不一致的地方。作为严谨的史家。他未敢直接采用。
因此。公元前841年。也就成了我国历史上。明确纪年的开端。
至于后世史家。他们所见的上古资料很难比司马迁更多。就更难以传统手段往上追溯了。
现代追溯
随着时代的进步。历史研究的方法也多了起来。
比如:随着考古的陆续发掘。青铜器铭文、甲骨文资料越来越多;又比如:随着天文学的进步。古代史料中关于彗星、日食等天文现像的记载。也暗示着可能可以推算的年份;再比如:随着碳-14测年技术的成熟。从考古物品中推算年份的技术也越发准确。
于是。现代历史学家开始采用多学科手段。希望能弥补“五千年文明。三千年历史”的遗憾。
1996年开始。我国开始了“夏商周断代工程”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相结合的手段。研究上古历史。
通过多学科研究。该工程把明确纪年往前推到了前1147年。上溯到了商代武丁时期。而对此前的历代世系。也作了大致推算。
当然。该工程的成果。至今仍充满讨论和争议。
个人相信:不论这些争议是基于纯粹的科学讨论。还是源于西方偏见。随着科技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完善。通过多学科研究。进一步清晰解读上古历史。都是可以做到的。
既然历史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那么。他总会留下可供发现的线索。
他既不会因吹捧而无中生有。也不会因质疑而被遗忘。
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能越来越多。越来越详细地了解那些我们祖先的事迹。
其他观点:
谢谢邀约。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公元前841年。镐京的“国人”因不满周历王暴虐执政。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历王。周历王带领亲信随从逃离。这一事件史称“国人暴动”。
周公和召公根据王室成员和一些贵族。诸侯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史称“周召共和”。共和当年改元。中国历史准确年代并由此开始。
周召共和共执政 十四年(公元前841年~~公元前828年)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年。因为从此中国历史有了确切的年份记载。中国历史也进入了完全的信史时代。
- 准备与好友合伙做生意,开什么店合适?
- 想开个店,开什么好呢?资金不多,刚刚创业。谢谢?
- 有什么行业适用于初创业?
- 刚入社会的人想开店,最好开一家什么店?
- 我是一个创业小白,想要开一家店铺,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吗?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本文地址:https://www.wangchuang8.com/133534.html,转载请说明来源于:网创推广网
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进行处理。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论(2)
共和,贵族,公元前,史记,都是,元年,历史,西周,周公,这一年
没想到大家都对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一年在历史上这么的重要?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公元前841年。又被称之为共和元年。跟你想象的差不多。也就是国王一个人说了不算了。要大家一起来拿主意割韭菜。这个事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