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中为何会把西湖和西施牵连到一起?
原创

苏轼诗中为何会把西湖和西施牵连到一起?

好文
试试语音读文章

热门回答:

西湖。又名西子湖(西子。即春秋未年越国漂亮的女子西施)。而西子湖的得名就是来源于苏轼下面的这首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后世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并称为“韩柳欧苏\"。号称“唐宋四大家\"。他们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中的佼佼者。

苏轼的诗。以艺术性见长。往往富有美学情趣与哲理意味。

这位才子。是位文学家。也是位艺术家。他不旦长于诗。词。也擅于书。画。在中国书法史上。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家。而苏轼的书法。为四家之冠。他的书法。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苏轼为官。颇有政绩。他出任杭州太守时。疏潋胡水。提倡农桑。为民教化。至今杭州人民还很怀念他。西胡中的苏堤据说就是在他当年的主持下筑成的。苏堤是西湖胜景之一。至今那漫漫长堤上。垂柳成荫。烟雾葱笼。凡游西湖。慢步于此的人。谁不缅怀这位奇伟的诗人呢!






其他观点:

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 其二》中写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中。苏轼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出了西湖的晴光雨色。

而苏轼写西施的名句。首当推这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无论晴雨。无论淡妆浓抹。都无改西湖的美丽。只能增添西湖的美丽。可见西湖的朦胧之美。

除了《饮湖上初晴雨后》这首诗中把西湖和西子联系在一起之外。《菩萨蛮》中也写道\"莫便向姑苏。便携西子\"、《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中写道\"谁遣姑苏有麋鹿。更怜夫子得西施\"等诗词中均写了西子。可为什么苏轼和西施联系在一起呢?

这就要和苏轼的为官之路联系到一起了。

苏轼在21岁的时候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其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深受欧阳修的喜爱。且苏轼的文风清丽洒脱。得到朝廷的重用。但正在其官路顺畅之时。母亲病故。于是守孝三年。期满回京之后。朝廷的党派之争开始。以欧阳修为代表的的旧党派与以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党派政见不合。苏轼为人直爽。于是自请出京出任杭州通判。

自此之后。苏轼的政路起起伏伏。他曾被贬谪到黄州。南至杭州、颍州、惠州、儋州。即现在的黄州、杭州、安徽、海南等地。其中。儋州作为中国最南的地方。在当时的宋朝。放逐海南是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可想。这份难以言表的苦难。即使在乐观旷达的苏轼心里也难以消遣。

所谓\"风格即人格\"。苏轼的诗词中正是寄托了自己的愁绪。才会把西湖和西子做对比。他在杭州做通判的时候。向往自己能重新被朝廷重用。重新回到那个平和的年代。这只是自己的点点奢求。他也希望未来的自己能够像范蠡一样。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报效朝廷。在功成名就之后。隐退官场。带着自己喜欢的人(范蠡带着西施隐退)逃离尘世的烦嚣。过上无拘无束的生活。

苏轼在《失题》中写道\"曾学扁舟范蠡。五湖身处鸣榔。\"苏轼在官场上起起伏伏。不但没有挫伤自己重新回朝做官报效朝廷的初心。反而更加渴望造福百姓。这种执着的责任心难能可贵。

所以。苏轼之所以把西湖比作西子。更多的表达了自己在经历挫折之后活得愈加明白清楚的心境。在杭州。苏轼并没有一味的消极失落。反而更加的知道为人父母官。本该脚踏实地为人民造福。

他在杭州疏通西湖。开除葑田。筑建纵观西湖的长堤。方便行人过路通行。这条长堤被称为\"苏公堤\"。

如今是杭州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为后世称赞。时刻铭记其苏公的丰功伟绩。铭记他那颗为百姓造福的心。更能理解他那颗失落中寻求光芒的心绪。(作者:蔡小记)

其他观点: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写西湖的美的诗句。西湖西子同有西字。又同是越地。美好的事物人都有相似之处。西湖无论是雨中雨后。还是艳阳浓雾。无论何是欣欣赏都别有一番滋味。而越女西施无论是素妆浓抹都是美艳动人。就连生病都叫人以美而模仿可见真是美到了举手投足间了。把西湖比西施在恰当不过了。所以苏轼才留有这千古名句。

您还感兴趣的文章推荐

以上就是由互联网推广工程师 网创网 整理编辑的,如果觉得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

分享到 :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评论(2)

  • 亦久亦旧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3:25

    西湖,苏轼,西施,西子,杭州,淡妆浓抹,朝廷,相宜,水光,苏堤

  • 寄心梦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3:25

    没想到大家都对苏轼诗中为何会把西湖和西施牵连到一起?感兴趣,不过这这篇解答确实也是太好了

  • 浮生三叹 永久VIP 2022年12月27日 08:03:25

    西湖。又名西子湖(西子。即春秋未年越国漂亮的女子西施)。而西子湖的得名就是来源于苏轼下面的这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